器 · Haus空间:自我边缘化是保持独立的基础
发起人:babyqueen  回复数:0   浏览数:828   最后更新:2017/05/09 11:12:56 by babyqueen
[楼主] babyqueen 2017-05-09 11:12:56

来源:艺术世界杂志


2016 年 9 月,器空间特别计划 “On the Other Side” 录像艺术项目开幕现场


ArtWorld:可否谈谈你与杨述的相识,以及器 · Haus 空间的成立?


倪昆:我是 2000 年来的重庆,2001 年和朋友创办了一个名叫“家·M公社”的观影组织。认识杨述大概是在 2002 年,黄桷坪是一个很小的地方,相识应该算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杨述是川美老师,他在 2005 年短期负责了学校坦克仓库的组建工作,并在 2006 年创办了器空间。同期,我和鲍栋、王俊、李勇等朋友共同创办了艺术家自营机构 H2 艺术空间。而在 2007 年,H2 随着一些组织者离开重庆而结束。也是在同一年,我和杨述决定将器空间与家 · M 公社合并,而这也是“器 · Haus 空间”名字的由来——即杨述的器空间,与家 · M 公社的结合(德文的“家”也是Haus)。

ArtWorld:坐落于重庆黄桷坪的老美院对面,且地处地处在黄桷坪老川美校区的马路对面,器 · Haus 长期以来对该区域甚至整个重庆的艺术生态都起到了重要影响,可以说在重庆的艺术系统中扮演了一个轴心角色。我很荣幸能在 2014 年夏天在器 · Haus 空间参与一个月的驻地项目,由于器 · Haus 空间这样一个特殊的平台,我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与结识的许多艺术家发生了密切的交流,这样的体验在北京或上海或许是越发难能可贵的了。而在 2014 至今的两年里,黄桷坪以及重庆的艺术生态似乎发生了较大的改变。重庆的艺术机构似乎在增多,而器 · Haus 空间除了位于黄桷坪的主体空间之外,你们的工作范围也拓展到 LP 艺术空间与星汇当代美术馆这两个新空间,可否请你介绍一下三个空间的关系与不同职能?并谈一谈过去两年内重庆艺术生态发生的变化?


倪昆:对的,这两年重庆的艺术机构是在增加,不过地方的问题是,真正专业性的机构还是太少,一方面从业人员少,另一方面,有志趣加入进来的新人也缺乏专业平台进行自我提升。我们自己的工作半径在这两年确实在拓宽,不过核心的工作还是建立在之前的工作系统上。在目前新增的两个合作地点,可以实施一些之前与器 · Haus 空间不一样的内容。相对而言,器 · Haus 空间的工作还是强调在艺术系统内的讨论,强调实验性艺术的实践。而在 LP 艺术空间的工作,会更加强调针对城市议题的讨论,同时有很多关于青年文化的活动内容,而我们在星汇当代美术馆策划的展览,会尝试通过展览概念来针对更多宏观视点展开讨论。

2007 年 5 月捷克艺术家 Veronika Vlkova 和 Radoslov Zrubec“让梦唤醒你”布展现场


ArtWorld:可以说,器 · Haus 空间是最早一批在中国推广“艺术家驻地”这一概念的机构。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艺术家才开始对”艺术家驻地”这一概念有了更多认识与了解。在你看来,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而这样的整体趋势对中国当代艺术生态起到了哪些良性影响?


倪昆:是的,我们算是最早在国内推动“艺术家驻地”的空间。空间刚成立的时候,就有两个基本方向,“国际艺术家驻地”和“青年艺术家实验项目”,在 2007 年,已经开始陆陆续续有来空间驻留的艺术家,而到 2009 年后,安排艺术家的驻地已成为常态。“艺术家驻地”这种形态对于艺术家自我事业的拓展是重要的,对于青年艺术家而言尤其如此。目前在国内的确有更多机构在开展“艺术家驻地”,这肯定和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有关。在我看来,探究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不是太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来通过这个发展自西方的工作模版来拓展我们自己的半径。通过这个渠道会有更多的国际艺术家来到中国,和在地的艺术家发生更多的互动,然而,我个人觉得对于在地艺术家,以及一些艺术机构而言,大家并没有做好准备。我们应该如何来看待国际艺术家驻地项目,以及他们在驻地期间的工作?这一点上,似乎许多机构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认知。另外一方面,机构也需要清楚自身通过驻地项目到底可以获得哪些自己需要的营养。这些细节会影响和决定机构的面貌和工作路径,也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学习不断推敲求证的过程。当然,总的来说,坚持这个工作肯定是有价值和帮助的。

2009 年 “国际艺术家工作展示节”古巴艺术家在讲座现场


ArtWorld:通常来讲,器 · Haus 空间对合作机构的选择标准是怎样的?


倪昆:今年刚好是器 · Haus 空间成立 10 周年,在这 10 年里,我们的工作接触到世界各地的机构,并且逐步和其中一些机构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器 · Haus 空间这 10 年的工作自身也是在一种摸索的状态下进行的。2010 年是一个比较关键的转折点,在那之前,我们更接近于一个艺术平台,通过国际艺术家驻地,国际艺术机构的合作来拓宽我们的工作半径。而随着和西方国家的机构与艺术家合作的增多,我们在逐渐熟悉他们的艺术系统的同时,也开始不断追问一个问题——即“我们是谁,我们可以做什么,我们应该做什么的问题?”我们意识到作一个平台机构不是我们追求的方向,而是希望我们的机构能够树立自己的价值体系,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态度,通过发起艺术项目来呈现和表达我们的思考和立场。因此在 2010 年以后,我们更倾向于与那些和我们有类似追求的机构建立长期的工作关系。与同样能针对自身语境和遭遇而发声的机构合作——我想这应该是我们选择长期合作机构的标准。当然,作为正常的工作考虑,我们也会和一些国家的艺术组织和基金会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资源网络的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

2012 年 4 月 1 日,“投影下的瘢痕”,饶一帆个展现场


ArtWorld:器 · Haus 空间长期以来重要的合作关系包括哪些?可否谈谈近年来最为重要的几次合作项目,以及在与其他机构合作的过程中,是否有借鉴其他非营利机构的工作模式?


倪昆:长期的重要合作机构,包括英国的煤气厂空间与三角网络(Gasworks & Triangle Network)、德国杜塞尔多夫市城市文化局、日本北九州的替代空间 Gallery Soap。当然,还有伊朗的德黑兰 Kooshk 驻地机构(Kooshk Residency Tehran)、澳大利亚的 Asialink 等等。与此同时,我们也持续在寻找新的长期合作机构,比如说和奥地利、香港、韩国、泰国的机构。不同的机构都有自己特色化的工作模式。比如说煤气厂空间的国际网络系统,以及系统内部的相互交流走访对话;日本 Gallery Soap 的亚洲城市连接的意愿和举措;香港的 C&G Artpartment 关于在地的强调和实践等等。这些不同机构的经验对于我们来说,都对我们很有启发性,是快速学习的重要渠道。

“Organhaus 国际艺术家工作坊”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一个项目,而这部分内容也是参考了煤气厂空间的工作模块。它于 2008 年启动,在每年的秋天进行。这是一个为期2周的工作现场,包括在地考察、公开讲座、在地创作、公开展览与出版等环节。工作内容多,强度大,是对艺术家非常有挑战性的一个项目,因为项目机制的设定逼迫艺术家每天高强度的思考和讨论,有时会要求艺术家每天一起吃住,有点类似于打造了一个临时性的乌托邦艺术营。我们几乎和所有的长期合作机构都展开过这一项目的合作,项目的参与者一半是中国艺术家,一半是国际艺术家。

另一方面,这两年来我们也在强化和亚洲国家之间的合作。在我看来,由于地缘和身份的共通性,亚洲国家之间的互动要比我们和欧洲的对话更为重要。2012 年,我们开始和日本北九州的 Gallery Soap 合作,并在之后保持每年至少合作一个项目的节奏,“亚洲酒店计划”是重点的合作项目,于 2012 年展开,从一个单纯的展览渐渐演变为更为复杂的项目。项目意图讨论在亚洲背景下基于全球性资本以及城市发展的现实,我们以伴随全球化而出现的国际性连锁酒店为出发点,试图谈论不同国家面对的城市化情况。目前我们计划以每年增加一个亚洲城市的节奏,来规划之后5年的工作。去年,曼谷被增加到项目中,而今年又有 3 个新的城市加入,分别是上海(激烈空间)、合肥与东京。今年的项目正在进行中,第一站已于 10 月初在 Gallery Soap 开幕,而在 12 月项目将来到合肥和上海,明年 1 月去到曼谷和东京。

与此同时,我知道在东京有一个针对东亚地区的驻地项目,参加者必须说母语,因为组织者考虑到东亚的艺术家大多数英文不是很好,只有基于母语的对话,交流才可以深入。这个工作模式非常好,是我们非常希望学习与借鉴的,因为我们自己在组织国际项目时也是深受翻译的困扰。不过,这个项目背后必定需要稳定的资金支持,对我们而言目前还没有能力实施。

2015 年 “亚洲酒店” 项目展览现场


ArtWorld:国际艺术家一般通过何种方式与渠道来申请在器 · Haus 空间的驻地?


倪昆:国际艺术家的申请主要是两个渠道:一个是直接与我们进行联系,或通过我们的合作机构的公开信息来递交申请;另一方面,许多参加过我们驻地项目的艺术家会推荐身边的艺术家朋友直接向我们递交申请。近一段时间,我们开始更加注重艺术家自身的工作方向,并根据他们在重庆的工作计划来判断和挑选艺术家。

2013 年 9 月,川本裕子行为表演现场

ArtWorld:艺术家驻地的工作方式似乎并不适合于所有人,不少艺术家在离开熟悉环境后很难进入工作状态,我曾听不只一位艺术家表示,参与驻地对他们而言会"耽误不少时间”。请问你对这点怎么看?


倪昆:我赞同 “艺术家驻地的工作方式并不适合所有人”,这和艺术家对驻地的认知和期待有关,也和艺术家在不同时间阶段的自我要求和目标有关。简单说,一位对外部世界缺乏好奇心的艺术家,是很难在驻留项目里找到乐趣和营养的。当然,驻地机构的专业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专业度高的机构可以很好地配合艺术家在异地完成工作,并且能够启发和推动艺术家的工作。所以说,一个有收获的驻地项目的决定因素是相互的——艺术家需要有自己的准备,机构也需要有自己的准备,它绝不单纯地是一个艺术家去另外一个城市,居住创作然后走人那么简单。而按照这个标准来衡量,目前国内有专业意识的机构还是太少。

ArtWorld:在你看来,较为短期的艺术家驻地项目所存在的弊端与问题包括哪些?


倪昆:我理解的短期驻地是在 2 周以内的时间。弊端与否还是和艺术家自身的工作设定有关。对于来驻地之前就有明确工作计划的艺术家而言,时间因素的影响相对不会太大。不过短期项目最大的问题体现于在地连接上,因为你没有更多的时间来阅读和观看新的场域,这会让驻地项目没有体现足够的意义。所以也有一些艺术家参加短期驻地,在很短的时间里会针对一些具体问题集中调研,在离开之后再真正开始创作,我觉得这也是平衡短期驻地弊端的一个方法。

2014 年 11 月,RED LINE 国际艺术家工作坊讨论会现场


ArtWorld:很荣幸上个月我能成为器 · Haus 空间与维也纳摄影画廊(FotogalerieWien)合作项目的驻地艺术家。维也纳摄影画廊有 10 多名相关的工作人员,他们来自不同的年龄层与国籍,几乎全部都是艺术家。这些艺术家每周只需要在画廊工作 1—2 天,拿着兼职的薪水,但与此同时,他们各自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艺术创作或从事其他工作。作为一项运营了 30 年的非营利机构,维也纳摄影画廊始终保持着一个可爱的传统——在每个展览的筹备阶段,机构的全部工作人员与展览相关的艺术家们会在特定的日子相聚在画廊,共同完成展览宣传材料的邮寄工作,包括将数百本展览画册与明信片装入信封、贴地址标签、分类、打包等流程,在此期间各自相识交流,之后共进一次愉快的午餐。这样的机构运营模式是我在中国从未见过的——工作人员与机构之间并非一种纯粹的雇佣关系,而更像是一种友谊的、互助式的关系。在我看来,艺术系统中这样的工作模式是健康甚至是理想化的,不知你对此的看法是什么?


倪昆:是的,理想的工作状态总是让人期待。其实很难说哪一种模式是更好的,但是,建立良好的艺术机构-艺术家-艺术生态环境,肯定是重要的。维也纳摄影画廊创立于上世纪 80 年代,机构有着和艺术家一起成长的基础,而这种建立在长期互助基础之上的工作关系,是慢慢被孵化和培养出,而不是通过制度的设置来达到的。这样的情况身处中国的我们是很难体会的,因为对于我们来说,一切都来得太快。在这里,有些事情才刚刚开始,就突然没有了。艺术和艺术生态,恰恰是需要长期培育,比如我们器 · Haus 空间已成立了 10 个年头,这在国内艺术体系已经是很长的时间,但是如果和国外比较,我们仅仅是刚发展出自己的工作模式和建立起自己的工作网络,可以说刚刚才算开始有了自我,同时,我们身边确实也团结了一批艺术家,大家共同讨论,共同工作,共同讨论艺术。我想,这也是你提到在重庆可以感受的特别之处,因为我们也期待可以发展出有着我们自身痕迹的、长期的、在地经验的建构。

2015 年,维也纳-重庆双城工作坊 - 分享会


ArtWorld:可否谈谈与维也纳摄影画廊的合作伊始?下一阶段的工作将会是怎样的形式?


倪昆:和维也纳的合作已经开始了大约 4 年,从去年起,彼此间的互动开始变得频繁。和维也纳摄影画廊的合作源于我们与维也纳应用艺术大学、维也纳大学等多所欧洲大学所发起的共同项目,2015 年,我们发起“智慧城市论坛”,搭建了两座城市之间的双边合作框架。项目在 15 年 4 月启动,11 月,我和杨述应邀来到维也纳,参加论坛的第二部分。也就是在此期间,通过奥地利合作艺术家的推荐,我们和维也纳摄影画廊达成了交换计划的意向,之后经过近一年的讨论,最后组织策展了在他们空间的展览——“现代性的多样性”。很高兴这个展览在维也纳获得了好评,当然,中国这个巨大的社会城市景观以及基于此而产生的多重讨论视角,也是欧洲人所好奇的。与维也纳摄影画廊的后期合作,将于 2017 年在重庆进行我们交换项目的第二环节,同样也是“展览+在地驻留”的方式,将会有两名奥地利艺术家来到重庆驻地,与此同时,维也纳摄影画廊将组织策划一场由奥地利艺术家参加的展览。

2015 年,奥地利艺术家在重庆在地调研


ArtWorld:在你眼中,器 · Haus 空间最特别的地方是什么?


倪昆:我认为器 · Haus 空间最特别的地方,是在非中心城市建立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工作体系,这个系统既包括与在地艺术家与艺术生态之间的互动,也包括我们自身强调的通过艺术实践来输出建构价值观点的内容。可以说,我们期待的艺术机构是一个具有能动性的形态,其自身可作为艺术的思考者,实践者与推动者等多种身份。在这个层面上说,艺术项目是我们发起的讨论和实践,是空间建设的基石。当然,机构也担当基础建设的与价值探讨两种基本工作。我们在兼顾这些不同定位的工作的同时,尽最大可能创造新的可能性给我们的合作艺术家们。在总结我们自己的工作时,2013 年我们提出“自我边缘化是保持独立的基础”,2015 年我们提出 “Play City,自下而下的行动”。我们在具体工作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思考和求证,也希望之后的工作可以越来越具体和有操作性。

ArtWorld:大多数国家的非营利机构的背后都有基金会的支持,而在中国,艺术相关的基金会体系尚不健全,请问器 · Haus 空间的运营模式是怎样的,是否有涉及到作品的销售?资金支持通常来自哪里?


倪昆:器 · Haus 空间的运营模式,简单说,就是坚持小投入和低预算,长期建设为本,学术拉动为体。国内之所以非盈利机构的生存空间比较难,本质上说,就是资金存在问题。一方面是资金少,另一方面是资金不稳定。器 · Haus 空间在前期的运作,杨述长期的私人投入是非常重要的,这给了空间一个培育期和成长期。但在后期空间开始变得有更多的合作项目之后,空间的整体运营费整体是比较有限的。我们一直没有主动去考虑代理艺术家作品以及销售,主要是由于我们自身的资金和人员都很有限,还是把工作重心放在我们关键的领域会比较好。出于节约开支的考虑,我们的长期工作人员非常少,兼职和实习生是一种替代选择。另外,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国际项目来找到部分项目资金。不过目前整个欧洲的经济状况也不好,真正可以申请到的费用也很少。


ArtWorld:LP 艺术空间是否有计划向商业画廊的模式发展?如果没有,在未来是否有计划开辟一个可以销售作品的空间?


倪昆:LP 艺术空间还是一个新的空间,它会发展成怎么一种形态,目前还很难说,当前的情况还是边运作边建设,但可能性是巨大的。关于未来,我们目前还没有考虑办带有销售性的空间,至少我个人没有考虑这个。目前一切的事情都变动得很快,好好发展眼下的工作是最重要的。


近期活动预告

第九届 器 · Haus空间国际艺术家工作坊-U-Turn

/ HW工厂计划 2017 特别项目

开幕时间:2017 年 5 月 11 日 19 点

开幕地点:合伟铁艺厂(重庆市巴南区花溪镇花溪村 7 社)


采访 / 杨圆圆

图片 / 器 · Haus 空间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