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球场
发起人:artforum精选  回复数:0   浏览数:540   最后更新:2017/04/28 10:03:09 by artforum精选
[楼主] artforum精选 2017-04-28 10:03:09

来源:artforum


球场展览现场,2017.


策展人刘畑最初的思考是从台球场的概念开始——它除了为参与者提供一个去竭力完成开球-传接-进球快感的自由空间之外其内部还增设了边界摩擦碰壁反弹作用力判罚等物理现象数学原理以及人为规则等种种限定尽管我们站在球场的两端能轻易看穿它赋予参与者的简单规则和目标但游戏最大的乐趣及难度莫过于你如何去开这场“any ball”(任意球),以及如何从其中的物理现象出发思考它们与人之间既精确又偶发的微妙关系

展览的野心是将台球场扩大到具有更广球场式物理现象和数学原理的界域当中这种设想抹除了特定的球场边界但与此同时更多形形色色的边界出现了——8位参展艺术家的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球场的隐喻既能扩展到命运星球以及宇宙的边界也可以浓缩至一个简单的四方形或是一个鸡蛋一滴水乃至量子——而这或许恰恰是策展人想要进一步展开讨论的议题如何将边界放在不同的语境下加以计算和讨论我们在展览中可以看到艺术家在想方设法达到界限标准的精准度的同时如何去不断参与调配以及挑战球场的种种现象和原理以赵要的影像作品我爱北京999》(2008.11-2009.11)为例他在一年时间里搭乘北京大约900多条线路的公交车用相机拍摄的方式持续追逐太阳最终的影像将太阳置于反观世界的轴心视角以此逆推出已经消逝的城市景象这种可将球场中的运动视为尊重边界并挑战边界的启示性劳作也体现在廖斐的连续的平面》(2016)他用立体模型的视觉形式把影响水滴涟漪扩散的因素——水域尺寸和深度之间的丈量关系呈现出来进而达到对隐藏时间的理性追问陈哲的又一次对向晚六章创作现场的还原》(2012-2017)更加强调创作过程中所消耗的时间它们是如何成为创作成果的例证的于是她从2016年开始对向晚六章的创作现场进行阶段性的还原刘月的作品回声中展出的球体是她在2005年捡来后开始风吹雨淋日晒下的宠物”,它们间接地成为了艺术家在日常认知劳作中的媒介剂与她所思考的事物密切联系在一起这种关联性所引发的启示也与蒋竹韵奥菲空间奥菲椅有几分相似——把自身与椅子随时结合在一起把卡纸上留下的活动痕迹作为一种抽离的证据以此观看自我主体的状态

展览中基于简单的物理现象和数学原理却能精确传达出运动与静止是与否等更加直观地涉及边界问题的作品莫过于娜布其的消失的正方形》(2017)和宾雅廖文峰的《YES/No Egg》(2015):娜布其作品中的四边形在简单的穿针引线后具备了可以揉挪扩张的合理性运动结构在不断打破正方形的固有边界时又形成了另一个似乎处于视觉假象中的新物体”;这种形而上的思考在宾雅和廖文峰以转动鸡蛋来回答是或否的游戏中也得到了巧妙的体现

— 文/ 李宁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 CAFA ART MUSEUM
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南街8
2017.04.08–2017.05.03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