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往返:明当代美术馆24小时活动和OCAT上海馆展览开幕
发起人:artforum精选  回复数:0   浏览数:857   最后更新:2017/04/24 10:10:46 by artforum精选
[楼主] artforum精选 2017-04-24 10:10:46

来源:artforum


艺术家张培力艺术家邱志杰在对自己狠一点!24小时讲座对话表演行动现场.


一提到24小时就让我心生一种莫名的永恒感这种感觉就像上海市区通宵营业的便利店给人的印象从不关门也从不开门因为门是自动的当代艺术虽然在名称上暗示了一种转瞬即逝的此时此地性但归根结底艺术还是想追求穿越时空的永恒上周六明当代美术馆举办了一场24小时活动又向我提示了这种对时间的向往邱志杰以对自己狠一点!”为题组织并亲自参与了这场连续24小时的讲座对话表演行动……

一开始我对这个活动并无太大期待因为在艺术界,24小时不眠不休算不上什么大事儿——2010我曾经在伦敦蛇形画廊听过马拉松访谈专家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组织的叫做地图马拉松”(Map Marathon)的长时段谈话但如今的上海在观众对展览一味求新对景观一通自拍已成常态的格局下邱志杰的这次活动显得很另类同时我也觉得这场24小时活动不大像本地的艺术生态面貌而更趋近于印象中北京的那种艺术家自发的地下状态所以去现场之前我有点儿担心观众的热情度特别是考虑到明当代美术馆远离城市核心区这一客观事实

活动当天下午3点多我到达美术馆在进门处碰到了活跃在上海的的意大利策展人乐大豆他是本次的与会嘉宾但姗姗来迟虽然我也错过了1点钟嘉宾李毅鸿和刘畑的开场讲座中国人的生死观》,不过想想后面还有22个小时又顿感损失不大美术馆大厅中央支起了一张投影幕布前面摆着三四张沙发和一张茶几供嘉宾们围坐聊天又有茶水供应简单的配置颇有亲和力我进场时邱志杰正说岁月变迁说沧海桑田”,讲得起劲讲座区后方是艺术家刘韡的装置大狗》,牛皮制成的建筑形状巍峨错落构成了这场活动的背景

艺术家余极与金锋上海外滩美术馆的刘迎九与OCAT上海馆的陶寒辰.


美术馆标志性的阶梯看台区坐满了人大部分都很年轻这既消除了我对观众上座率的疑虑也让我开始佩服明当代美术馆在最近几年来积累起的号召力观众们个个表情都很认真我来回走动和拍照也没引起大家的注意或反感一切在轻松的气氛下进行

投影上放的是邱志杰的演讲稿他用一款名为Mindjet的思维导图软件缜密地记录了他关于艺术关于人生的所思所想邱志杰的讲座也顺着这份思维导图的关键词(“弘一大师之悲欣交集”、“谭嗣同之求死”、“玉女骷髅等等逐一展开思维导图让我联想到邱志杰近年来多次展出的有关地图的绘画在明当代美术馆这次后感性展览上一进门就有一张邱志杰用精巧的毛笔字在图上记录了从1999年开始的后感性展览参与者的名字和相关事件这引起了我对mapping本身的兴趣而邱志杰的艺术实践脉络也从中可见一斑

整个活动期间观众想来即来想走即走我抽空到美术馆外晃了一圈又去美术馆办公室补了几杯纯净水重回现场时艺术家托马斯·赫赛豪恩(Thomas Hirschhorn)的演讲刚好开始他的题目是艺术与哲学的友谊”。赫赛豪恩介绍了2004年在巴黎东京宫举办的一次有关哲学和艺术的谈话还特意指着一张图片中的一位参与者说这是福柯的最后一任男朋友

听完赫赛豪恩的讲座我打车去了与明相距不远的OCAT上海馆线上艺术计划文化馆OCAT上海馆共同策划的展览朋友圈+”也正值开幕这场展览测试了一个新模式即如何展示互联网环境下的艺术创作——原本发布在文化馆微信公众号上的作品被放到线下展厅再次展出20161月开始,“文化馆在微信平台上陆续发布了大量多媒体作品参与过该项目的艺术家和机构包括廖文峰杨建温凌以及飞地杂志、《艺术世界杂志、Basement6艺术团体等等

艺术家吴珏辉:《ArtReview Asia》的范妮,“朋友圈+”展览媒体联系人袁嘉敏艺术家周思维与万杨.


此次展览的布局按照美术馆的A、B两大展厅平均分配轻巧的布展和幽暗的灯光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一场科技秀能够互动体验的作品不少在我个人看来这场展览也许会赢得更多年轻观众的喜爱作品幽默视觉绚丽足够出挑。“文化馆的线上点击率就艺术圈账号而言也算颇高发布的微信内容每条阅读量在五千至三万之间

开幕式上的新面孔总是能吸引我的注意力OCAT的展厅里我遇见了一群外国年轻人攀谈过程中问起他们为什么决定要来看这场展览因为我发现他们与开幕式上的艺术圈人士谁也不熟他们回答说是凭着兴趣看到朋友圈推文过来的这也或多或少从侧面证明了这场展览的吸引力如今国内所有美术馆都希望能吸引更多的不同人群把圈子做大这不也是微信朋友圈的意义所在么要知道至今年初微信的用户量已经超8亿相比美术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展览晚宴席间我与上海外滩美术馆副馆长刘迎九聊起了现在美术馆发展面临的各种挑战和机遇特别是观众的重要性上月底外滩美术馆与喜玛拉雅美术馆联合主办的国际论坛观众也正是该议题紧迫性的一次及时体现

晚宴后我又打车赶回了明当代晚上10点到达现场后发现观众数量丝毫不减更有一群学生模样的年轻人围坐在嘉宾沙发前讨论话题正进行到佛教中的肉身菩萨”,大家听得津津有味讲座区左侧的一张长桌上摆着各种夜宵拍黄瓜皮蛋油爆虾任你挑选同是从OCAT赶来的艺术家金锋碰到我说:“你今天的行程真不错看看后网络谈谈生死太当代了”。如今上海的艺术生活不正是如此吗南辕北辙层次丰富

仁庐的于昊与孙瑾以及《ArtReview Asia》的林昱:《ArtReview Asia》的范妮与艾可画廊的王欢.


临近十二点我打算回家了虽然接下来的凌晨节目包括李毅鸿和汤南南的书法雅集和这半小时的沉默并非向约翰·凯奇致敬”)听上去很有吸引力但我感觉自己的心力终究无法追完这24小时的永恒于是去美术馆门口和抽烟的人群凑了凑近乎听声音艺术家张梓倩谈后感性的来龙去脉一旁一位女孩突然问我抽不抽烟想起一代宗师里赵本山那句台词:“不管会抽不会抽都要接受邀请否则就是不给面子”,我谢了她的好意接过了烟就这一支烟的时间我了解到女孩是湖北美术学院新媒体专业的学生我心里默默佩服她的执着居然专程从武汉来上海参加这场24小时活动如此时间和空间的跨度都让我觉得今日一天行程圆满

艺术家石至莹与本义建筑事务所主持建筑师王青策展人鲍栋与友人祝青.

艺术家王欣左二Basement6创办人艺术家Katy Roseland(左三及好友艺术家汤南南).

菲律宾声音艺术家Marlo;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项目市场负责人范静雯和明当代美术馆表演策划人张渊.

歌手Lena Kilina(与友人艺术家吴俊勇与艺术家张辽源.


— 文/ 王懿泉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