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山海经》三部曲里的神话与科幻
发起人:陆小果  回复数:0   浏览数:1102   最后更新:2017/04/16 22:26:17 by 陆小果
[楼主] 陆小果 2017-04-16 22:26:17

来源:YT新媒体 吴小霜


根据轰炸机创造的无头鸟、

带着章鱼面具的人类

在邱黯雄的《新山海经》里

未来是黑暗还是光明?



在漫漫迷雾之中,隐约可以见到一个城市。


你很难从建筑风格判断出它应该归属于哪个国家或年代,稀疏的屋顶植物似乎也并没能为城市带来“生”的气息。一个带着章鱼面具的男子置身云端。


他似乎做好了准备,从高空纵身一跃......而我们也跟着进入了邱黯雄动画作品《新山海经3》的异世界。

《新山海经3》动画截图,2017


作为邱黯雄最重要的代表作品,《新山海经》系列通过异样的图像世界呈现了不存在的世界,这个以古代神话为源头的世界神秘又有着强烈的未来感。邱黯雄说,“科幻就是现在的神话。”


我们或许永远也无法判别“新山海经”的年代,却能清楚地从中看到“现在”的样子。

《新山海经3》动画截图,2017


在前往德国留学之前,邱黯雄甚至没有想过动画也是一种艺术。一次偶然在汉诺威看到南非艺术家肯特里奇参加的群展,却让他对动画有了全新认知。邱黯雄一直很喜欢电影中时间和空间运动带来的丰富感,同时也喜欢绘画在视觉上能够达到的多样性。动画正兼具了这两种特点。作为一种可以几乎运用任何材料、又能一个人独立实践的艺术形式,动画拥有更多的自由度——连巨大的工作量和缓慢的制作周期似乎都成了件不错的事情。“今天的艺术家很容易被卷入快速的生产方式里去,做动画快不起来,反而可以静下心来慢慢打磨一个作品。”

《新山海经1》动画截图


邱黯雄2006年开始制作第一部《新山海经》,相关的草稿绘制其实从2004年德国回来之后就开始了。和很多旅居国外的艺术家一样,他曾通过水墨来思考自己的身份和原生文化。但“画像山水画一样的画”仿佛“臆想出来的隐居山林的状态”,和当下生活相距甚远。直至读到《山海经》,邱黯雄才逐渐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怪力乱神,蛮荒神秘”,山海经的世界和现世如此遥远,又何其相似。

《新山海经2》动画截图


十三年后,《新山海经》三部曲正式完成。第一部以能源的冲突为主线索,展示了现代工业文明对人的异化以及带来的地缘政治利益的冲突。第二部则以生物科技和太空技术为题材,在微观和宏观尺度中,描述了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人类危机。


2017年3月11日到4月16日,博而励画廊展出了邱黯雄《新山海经》系列作品的最后一部:它讨论了网络虚拟现实对人的影响:在一个被虚拟全息图象包裹的废墟一般的城市里,人们将如何处理真实与虚拟的关系?今天YT新媒体将与邱黯雄一起,带你走进“新山海经”。


创造“新山海经”里的世界


YT: 作品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生物,其中哪些和真正的《山海经》有关,哪些来源于你的创造?在《山海经》中,哪个神怪或者故事令你印象最深刻?


邱黯雄 (QAX):我的作品里没有用原来《山海经》里的动物,而是借用了《山海经》里看世界的方式和角度,万物有灵,宇宙洪荒。作品里的所有生物都有基于现实原型,经过想像重塑出来的“新生物”。

《新山海经3》中动物和交通工具的结合体


《山海经》里有很多大家熟悉的形象,比如创世的盘古、女娲,还有夸父、刑天、精卫,也有各种有着几个头几条尾巴的怪兽。如果作为神话去看,大家就会看到这些“想象的夸张”。但我觉得有意思的反而是《山海经》里出现的今天能看到的普通动物,比如猩猩,犰狳,长颈鹿......还有一种叫“鹿蜀”的动物,从描绘的特征来看就是斑马;还有“鮨鱼”和“橐驼”,前者是海豹海狮一类的动物,后者就是骆驼。这些动物有的在中国能找到,可有些则生存在非洲、美洲。山海经的作者是怎么知道它们的样貌的?这是我觉得非常有意思的点。


《新山海经》里创造的生物都是基于现实中的机器、交通工具或者科技产品。要根据那些东西本来的形象去想像出一个生物特征来,再给他们取一个比较“山海经”的名字,这就是比较有趣的事情了:比如根据B2隐形轰炸机创造的无头鸟“必图”,以坦克为原型的象头兽“唐坦”,和汽车为原型的“敖驼”。

新山海经——波鹰,2017


YT: 那么环境元素呢?比如“柏林动物园大门”这样具体的形象是从何而来的?和你在欧洲生活时的所见是否有关系?


QAX: 柏林动物园我去过,旁边是二战时顶被炸塌掉的教堂 。动物园里有柏林最大的防空堡垒,动物园大门是模仿东方的样式,绿瓦红椽,对东方变形的模仿。里面的动物条件很好,是舒适的囚徒,柏林动物园早期曾把爱斯基摩人当动物展出。我觉得柏林动物园是个多棱镜,反射出人类的很多面向,黑暗的、光明的。

新山海经——柏林动物园大门,2017


YT: 不管是作品的缘起、视觉风格还是标题,都让人想到东方,但是其中有很多具体的、特定的形象又和西方有关系。你怎样在作品中处理所谓的“东方”和“西方”的关系?


QAX:《山海经》本身就是讲的世界,不只是中国,东南西北都包括,有山有海,还有海外,还有大荒,荒就是指很遥远不在人的统辖范围的地方,所以那个眼光本身是包括整个世界的。东方西方的概念是清末遭遇欧洲殖民者的冲击才开始强调的,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命题和叙事框架,今天仍然在这个框架下。《新山海经》没有刻意在东方西方的概念上着笔,应该是在世界的背景下看世界。


神话是人类的精神内核,科幻就是现在的神话


YT:《新山海经》来源于神话,作品的呈现却有着很浓的科幻味道。神话关于古老的过去,科幻却与未来有关。你如何看待两者之间的关系?处于当下的我们,能够从久远的神话和对未来的想象中获得什么启发?


QAX:神话是人类精神的内核,过去存在,现在也存在,未来也会存在。科幻就是现在的神话,神话有关于过去的,也有预言未来的内容,科幻更多预言未来的内容。《新山海经》有点把科幻当神话来描述,从某种意义上是对科学的祛魅,让科学的神话本质显露出来。当下的我们本质上与过去或者未来的我们没有太大差别,作品的神话描述是让人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当下,这世界会从庸常的认知中显露它本身的神秘和未知。

《新山海经3》动画截图,2017


YT: 在作品中我感到一种与宗教相关的、空灵的氛围,你对佛教或者禅宗亦有了解吗?


QAX: 我对佛教有一些粗浅的了解,禅宗是佛教的一个派别,对中国佛教史和文化史影响巨大,宋朝以后的文化思想包括儒家的理学,心学都受禅宗影响。


五四运动胡适提倡白话文,其实禅宗语录从唐朝就用白话来记录师徒辩论机锋。水墨画尤其山水画里面也有禅宗的影子,董其昌的南宗北宗的提法就是模仿禅宗的,很多山水名家就是出家人,比如被奉为山水南宗源头的巨然,明末清初的八大山人和石涛也都是禅宗传人。今天西方后现代艺术特别是激浪派的约翰·凯奇和白南准受禅宗思想影响很大。


佛法讲诸行无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新山海经3》的内容是关于虚拟现实和日常现实的关系,这种无常和虚妄的感觉更明显。

《新山海经3》动画截图,2017


YT: 在你看来,现在的城市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是否有解决的方法?你理想中的城市是什么样子的?


QAX: 艺术家并不能解决什么实际的社会问题,艺术家解决的是自己精神的问题。城市的问题根本上是制度的问题,和生产方式的问题。大城市是工业社会生产组织的结果,信息社会的生产方式会改变,工作可以远程合作,也许以后人会慢慢撤离大城市,组成新的村落社会。我没有期待理想的城市, 一个城市总是有美好的日常部分,也会有枯燥无聊的部分,和黑暗的部分。带着想建造完美乌托邦的想法,最终只会建成一座地狱。

《新山海经3》动画截图,2017


在动画三部曲完成后,邱黯雄打算做一本书,通过绘画的方式延续“新山海经”的世界。而他关于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探索,也在以更宽广的方式进行。在今年参加“上海种子”的项目时,邱黯雄制作了一本有情节的图文画册,讲述了100年后的上海已经被上升的海水淹没、成为两栖城市的故事。他说因为画册篇幅有限,放不下一篇小说,但这些却依然能够作为一个科幻小说的开头,让自己和他人可以继续写下去。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