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例外状态”炖了一锅时下最受关注的话题杂烩
发起人:愣头青  回复数:0   浏览数:2000   最后更新:2017/04/14 10:27:42 by 愣头青
[楼主] 愣头青 2017-04-14 10:27:42

来源:创想计划


说实话,我真不知道该怎么介绍一个群展,更不要说写大型群展,这些展览总让我想到放了各种菜的杂烩,抓不到重点、消化不过来、一次看不完......而在众多迅速产生的问题里还伴有强烈的自我怀疑,每位艺术家的表达方式和关注角度是如此不同,那套依靠感知力的鬼话已经用上不了,接下来,就让所有人都请准备好比拼知识构架和世界体系吧!

朱昶全《过去直奔而来》2017双频影像、灯箱、现成品6',图片除特殊注明外版权归UCCA所有


“例外状态:中国境况与艺术考察2017”是最近在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展出的大型群展,收录了23位/组国内外艺术家。它延续了 UCCA 每四年举办一次大型群展的惯例,试图在2017年这个历史节点上再次对艺术和当下所处的社会环境进行审视。

整个展览我一共看了两遍。第一次是在3月19日的开幕。当天的导览就像所有让人诟病的开幕导览,风风火火的艺术家、策展人和成群结队的媒体把我挤得七晕八素。其中,艺术家陈陈陈和连洁与恩佐·卡马乔(Amy Lien & Enzo Camacho)的作品因为没有来得及在当天完成布置,而分别在展厅外竖起了“例外状态”的牌子。显然,艺术圈最不缺的就是自我调侃。漫长的参观之旅中,我记起来小册子着重介绍过这次的空间设计,强调展览的空间逻辑遵循作品本身隐藏的时间叙事线索。但事实上,它除了“让每一位艺术家的作品都均等地分为一个空间”外,也把整个展区变成了迷宫。保安站在一个角落附近,不断告知试图靠近的参观者“这后面并没有任何作品可看的了”,而无论我怎么努力想要避免愚蠢地经过那个角落,最后还是莫名其妙地走了进去。我简直怀疑这是设计团队一个充满恶意的游戏。

有了第一回的路线经验,第二回我依然得到了保安的警告。但我已经没有更多心思去自我挖苦,我飞快地寻找上回漏看的艺术家作品,企图跟上所有人的思考节奏。

索菲亚·阿尔—玛丽亚《黑色星期五》2016垂直投影影像、彩色、有声16'36'',拍摄:作者


这次群展的大型不仅仅体现在收录艺术家的数量上,同时也体现于艺术家背景的全球化以及作品关注主题的多样性。仔细看艺术家的名字,会发现大部分都在当下被议论最多的年轻艺术家之列。而事实证明,他们确实带来了与众不同且覆盖广泛的话题。最先吸引我注意的是索菲亚·阿尔—玛利亚(Sophie Al-Maria)的影像作品《黑色星期五》,她的小空间并不在展览的入口处,但作品的配乐却拥有一种仿佛要把每个人无一例外踩入地狱的沉重感,而在当下的时代又有谁能逃脱末日情节所散发的致命诱惑力?这件作品曾在去年于纽约惠特尼美术馆展出,标题来自美国全民参与的感恩节后促销——盛大的消费主义狂欢,同时也指那些在世界各地发生的以“黑色星期五”命名的政治、历史事件。

艺术家阿尔—玛利亚出生于卡塔尔,八九十年代海湾地区的现代化进程引起了她的兴趣,为了更好的尝试理解海湾城市正在经历的变化以及随之而来的问题,阿尔—玛利亚提出了“海湾未来主义”的概念。影片围绕巨大、冰冷,如同庙宇圣殿一般的购物中心展开。与流行广告或者视效充分的科幻片相比,《黑色星期五》极尽冷酷,把色调控制于仅能代表主题的限度,但即便如此每一个画面依然倾泻着对消费主义的狂热梦魇——恒久转动、通向无尽上方的黑色扶梯,披着黑色面纱的女人踩着高跟鞋在大理石铺成的大厅来回走动……黑暗的小空间被故意打造成向内收缩的梯形状,尽头是循环播放影像的巨大屏幕。当参观者在前方的黑色懒人沙发上坐下时,视觉上的落差无形中又让屏幕腾空升起了一些高度。

陆明龙(Lawrence Lek)的三部影像作品


展览中,带有未来主义想象的不只有《黑色星期五》,陆明龙(Lawrence Lek)的“共时未来主义”空间同样展现出非凡的跨时空感,陆明龙对电影、游戏中的画面进行剪辑拼贴,在现成的文化物品中萃取关于未来的幻想。放映空间共播放着三部影片,其中《中华未来主义(1839—2046AD)》对中国科技发展至人工智能阶段进行了大胆臆想。但如果你真的在屏幕前看上一会儿,出来后不是觉得头晕眼花,就是觉得可能已经踏在未来的地毯上了。

郭熙《Sanctuary Shop》2017铝型材、喷绘、影像、现成品尺寸可变


第二次的参观中,我很快受到连洁与恩佐·卡马乔《溢/光/死/时/热》的吸引。这个开幕当天没能布置完的空间,此时沐浴在五彩、塑料质感的灯光里,像是进入了对沿海城市夜晚街头的幻想里。连洁与恩佐·卡马乔是一个双人组合,连洁(Amy Lien)出生于美国,恩佐·卡马乔(Enzo Camacho)则出生于菲律宾,两人致力于在复杂的全球当代艺术中探索金融资本与艺术交流的联系,此次作品也是之前纽约“溢光时热”项目的延伸。展览空间组合影像、绘画和灯光,围成一个螺旋结构。在彩色灯光旋转最激猛的中心处,时长为一秒的影像以投影的方式播放,它们拍摄于马尼拉大都会圈呼叫中心办公大楼的附近街道。马尼拉大都会是菲律宾的首都区,而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呼叫中心产业基地,近几年这些大楼的新起也在改变菲律宾的城市夜景。大部分企业调整工作时间以便与所服务的欧美客户同步。而在这些快速出现又消失的画面中,更多呈现的并非灯火通明的繁华,反倒是夜间大楼附近连锁快餐店内的普通上班族,亦或者在街头闲逛张望的人群,与任何等待发展的二三线城市无异。

连洁与恩佐·卡马乔《溢/光/死/时/热》,拍摄:作者


除去对“来自哪里”的出生地审视,展览的另一些作品也伴随着艺术家对自我身份的探索。出生于美国的曾吴(Wu Tsang)的作品与酷儿文化、语言交流有着紧密联系。或许因为讨论酷儿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成为酷而火热的现象,空间展出的人物形象在第一时间就让人驻足。在《正确宣言的形状》中,曾吴直面镜头重新表演了《在我的语言中》(In My Language,2008)的片段。《在我的语言中》是2007年自闭症患者阿曼达·巴格斯(Amanda Baggs)在 Youtube 上发布的视频。在上面,巴格斯用自己的“语言”对交流、思想、语言等概念做出了阐释,而用世俗的眼光观看巴格斯非同寻常的语言确实像极了一场“怪胎秀”。曾吴的视频宣言拍摄于洛杉矶的酷儿酒吧银盘(Silver Platter),她通过对自闭症群体与酷儿经验间建立联系,诱导参观者再次思考语言在人格建立、人际关系中产生的作用。

曾吴《正确宣言的形状》2008,高清影像5'00'',拍摄:作者


播放“宣言”的小电视机后方是相对放置的两件作品《沟通小姐和回复先生》和《闺中絮语》,前者为同步播放的双频影像,记录了曾吴和学者弗雷德·摩腾(Fred Moten)的脸部表情变化,偶尔两人会以涂抹了鲜艳口红的表情视人,但没给观众足够的疑惑时间,画面又切换到其他表情。与此同时,相对的屏幕上不断出现双方的对话,但稍看上一分钟便会明白这更像是两人的“自言自语”。它们来自于曾吴和弗雷德在两周内故意错开的留言交流,两人述说生活、情感、权利和友谊,从对方的词句间捕获灵感,推进自身的表达和相互的沟通。尽管丧失了逻辑上的联系,但这些语句却似乎慢慢呈现另一种层面的交流。接下去播放的作品《闺中絮语》同样动人,它记录了易装后的弗雷德在阳光下伴随同名爵士金曲漫舞的片段。曾吴通过放慢影像,对兼具“易装”与“拖延”双重含义的英文词汇“drag”做出了诗意的探索。隔着屏幕和黑暗的距离,观众依然可以强烈地感受到摩腾的舞步踏碎太阳的刺眼直射,散发出自由与轻快。

苗颖,《亲特网+》2016多屏影像、墙纸尺寸可变


以上只是本次展览中背景、关注点相对全球化的部分,也包括了我在两次参观后产生浓厚兴趣的一些话题。除此之外,空间布置有趣、主题精彩的作品还有不少,比如李琦基于东莞工厂驻地经历,戏仿港片打斗场面创作的《丛林》,陈陈陈在封闭浸入式空间中呈现的特定场地装置《不杀之恩》,苗颖通过墙壁上的破洞引导观众窥看捏造的山寨意识形态品牌“亲特网+”等等。回到文章最初的抱怨以及为了描述这场大型展览产生的身心失调,我只能说群展本身对于艺术家、策展人都是一次强大的身心考验,而作为观众,大概只要在其间获得一丝不同于往日的灵光就是全部意义所在了罢。

“例外状态:中国境况与艺术考察2017”展览正在尤伦斯当代艺术展出,至7月9日结束。

Written by : Sherry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