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场”(Any Ball)4月8日中央美院美术馆开幕
发起人:展览预告  回复数:0   浏览数:1027   最后更新:2017/04/05 21:04:01 by 展览预告
[楼主] 展览预告 2017-04-05 21:04:01

来源: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开幕/Opening :201748日  14:00

地点/Venue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3C展厅

座谈/Discussion : 201748 16:00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多功能会议室

展期/Duration:201748日— 53

策展人:刘畑

Curator : LIU Tian

艺术家:   陈哲  蒋竹韵  廖斐  廖文峰  刘月  娜布其  宾雅  赵要

Artists :CHEN Zhe, JIANG Zhuyun, LIAO Fei, LIAO Wenfeng, LIU Yue, Nabuqi, Bignia WEHRIL, ZHAO Yao




球 场


由一个几乎相同的初始状态出发,虽千万局球赛,竟从未重复——或者,在我们所不知道的时刻重复。

这是人间的球场故事,却仅仅基于简单的物理现象和数学原理:直线运动、弹性碰撞、动量守恒、刚体、势能、作用力、加速度、法向、延长线。在一个有限的边界中,计算、预测、控制、随机、误差、延异、判罚……永远追求精确,永远不能取消偶然性。


抽象的质点不存在,但可以被思想。构成肉身的量子遵循不可思量的概率仪轨,只能描述、无法观察。神经元的突触不知何时收到信息,传导并指挥你留下莫名的痕迹。人如同花粉般振动、飘荡,我们的癖好与命运之矢量各自形成纷纭的夹角。

于是,比赛的道具投下长长的阴影,大海成为水滴的球场,涟漪的边界推移着,在穿针引线中动荡不安。黄昏来自宇宙中两个星球的周旋与道别,而星星不过是儿童游戏盘上的数块石子。从脏乱差的城乡结合部,到金融街巨富藏身的摩天大楼,抬头依然看见同一个太阳,何妨将整个种族的命运寄存于一颗鸡蛋之中?


离开数理模型与游戏规则的简单整合,从抽象灭点反推出大千造物,展开一个更加复杂的精神与现象的场地:人类是一种缓慢而炽热的氧化物,而世界的神奇就在于这种精确和偶然的混合、不可分离与“居然存在”。

它始终是一场公开赛。


策展人简介


刘畑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博士,长期致力于「研究-创作」的共同推进,工作贯穿策展、作品创作、理论研究及写作。


2006年起,作为策展人参与策划了众多学术性展览,近期包括:第11届上海双年展「何不再问?——正辩、反辩、故事」(策展组成员)及“理论剧院”(Theory Opera)项目总监(2016)、达达100周年瑞士苏黎世闭幕论坛特别项目“达-da行动”(2016)、「灰/刃/框/洋(首届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节参展主题展)」(2015)、「虚空:禅意之维」(2015)、首届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青年策展人项目优胜项目「大地备忘录」(2014)、「偏好:汉雅一百」 (2014)、「进程(Reflecta):首届西岸建筑与当代艺术双年展」(2013)、「关于某物的报告:吴山专&英格•斯瓦拉•托斯朵蒂尔」(2013)等。


2010年,创建独立研究-创作机构「开放问题研究所(Open Matter Institute)」,开展广义的研究、创作和策展工作。


当前的研究聚焦于「媒体-现实」方向,进行中项目包括「近反物质材料(Almost Anti Matter Material)」等。



艺术家简介


陈哲

出生于1989年,工作居住于北京。2011年毕业于洛杉矶艺术中心设计学院,获摄影与图像学士学位。


陈哲的艺术实践接近于一个不断探寻、发现与研究的过程。她的早期创作从作为精神洗礼的自毁行为出发,向自我与他人的内心异界展开掘进。2012年至今,陈哲在长期计划《向晚六章》中延续了她对于媒介功能的思考。该项目以黄昏为母题,通过一系列语言和视觉的文体实验,探索在一个日常的语境下,黄昏究竟是如何消化了人、又是如何为人所消化的。


近期展览:龙肝凤脑,OCT当代艺术中心上海馆(2016);第11届上海双年展:何不再问?,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16);语言亭,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2016);中国摄影:二十世纪以来,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2015);ON|OFF:中国年轻艺术家的观念与实践,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2013)等。曾获得三影堂摄影奖(2011)、玛格南基金会Inge Morath奖(2011)、无忌新锐奖(2015)等。出版物《蜜蜂&可承受的》获得卡塞尔摄影书节2016年度最佳摄影书奖。

www.zheis.com


蒋竹韵

1984年生于杭州,现生活工作于杭州。艺术家,程序员,音乐人,曾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其创作媒介形式多样,涉足装置,Creative Code, 网络艺术,声音艺术,实验音乐,AudioVisual 等。


廖斐

1981年出生于江西,2006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目前工作生活于上海。

廖斐的工作是从对周围事物以及自身的疑惑开始,试图通过自己的工作去更接近“事物”。今天取得的认知进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的实证主义。


而认知外界的主流世界观是一种建立在二元基础上的物质观,即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存在。这种观点无疑承担了我们希望清晰划分事物的愿望,由此发展出的科学有一种清晰、简洁、机械的美感。廖斐一方面对于二元抱有强烈的怀疑,另一方面又对于在二元的基础上产生的美感有着强烈的兴趣。这促使他从2011年开始以“物质”为线索进行创作实践。并逐渐地将工作的范围扩展到在二元基础上建立的尺度,以及系统本身。


在最近的工作中,廖斐动用一些日常材料通过艺术的在外形式以展示事物自身的存有问题。以一种工具理性的态度来面对艺术,在思维逻辑和抽象概念上创作出感性的强度。他的作品将数理系统所带有的平衡感转化成视觉语言。透过低限的,几乎仅仅是语言的表达,这些作品让我们体验到数理、逻辑和抽象事物的临场感。

廖文峰

1984年生于中国江西省。2006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总体艺术工作室。2012年移居德国柏林, 并于2016年毕业于柏林艺术大学的“Art in Context”硕士课程。他的创作混合录像、GIF动画、照片以及绘画等媒介,集中于在日常语境中构建物、身体及观念之间的视觉游戏空间。

www.liaowenfeng.com


刘月

出生于1981年, 工作和生活在 上海,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


近期展览包括:刘月个展: 格言, 香格纳, 北京, 2016; 堆, 刘月个人项目, 龙口空间, 北京, 2016; HOLZWEGE, 香格纳,上海, 2016; 多重时间——苏州与另一种世界史, 首届苏州文献展, 苏州美术馆, 苏州, 2016;绿光终将消失, BETWEEN艺术实验室, 上海, 2016; 缓坡,刘月个人项目, 上午艺术空间, 上海, 2015; 非形象--叙事的运动, 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 上海, 2015; 离岸, M艺术空间, 上海, 2015;亚洲当代艺术空间开幕展, 上海亚洲当代艺术空间, 上海, 2015 等。


娜布其

娜布其的雕塑作品体现了对于“物体”本体论的思考:我们周遭的物体独立地存在于人类感知之外。她201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曾在北京和纽约举办个展或参与群展,近期展览包括2016年的上海双年展、光州双年展。娜布其1984年出生于内蒙古,现生活于北京。


宾雅(Bignia WEHRIL)

1979年生于瑞士的乌斯特,作为艺术家现工作于柏林。她于德累斯顿美术学院获得大师生文凭之后,获得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奖学金的支持在中国美术学院总体艺术工作室和书法系进修。宾雅的艺术实践强调对易逝痕迹的视觉化过程和不同的捕捉方式。她发明不同的记号法和仪器,用于纪录转瞬即逝的事件以及表演性的行动,并将它们置入新的语境与关系中。她的作品常常仅以作为其它事件或物件的余存显现­——一个隐藏真实事物的秘密痕迹、符号,或者暗示。

www.bigniawehrli.de


赵要

1981年出生于中国四川,2004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设计艺术系,现生活及工作于北京。2005年起,赵要在中国当代艺术中逐渐受到广泛的关注。他的个展包括2010年泰康空间的“51平方: 3#赵要”、2011年与2012年于北京公社的两次个展“赵要:我是你的黑夜”与“赵要:你看不见我,你看不见我”,2013年伦敦佩斯画廊的“赵要:精神高于一切”和2015年香港佩斯画廊“赵要:很有想法的绘画”以及2016年北京公社的《最后一个鸡蛋》。


他的作品曾展出于泰特现代美术馆(伦敦,2010)、弗里曼特尔艺术中心(澳大利亚,2011)、美国卢贝尔家族私人收藏博物馆(迈阿密,2013)、伊莱和伊迪特布罗德艺术博物馆(密歇根,2013)、平丘克艺术中心(基辅,2013)、ZKM德国卡尔斯鲁尔艺术与媒体中心(德国,2013)、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13)、波伊曼•凡•布宁根博物馆(荷兰,2014),东京宫(巴黎,2014),以及白教堂美术馆(伦敦,2015)。



“项目空间·青年策展实验室”组委会


总策划:王璜生、余丁

学术主持:王春辰

总执行:刘希言、陈洁、迟昭

公共教育:任蕊

发展推广:宋亮

视觉总监:纪玉洁

主办: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

协办: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青年策展人专项基金

支持:北京正和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作品指定输出机构:北京飞行鱼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艺术微喷工作室




“项目空间·青年策展实验室”介绍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项目空间·青年策展实验室”2016-2017年度项目于2016年7月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正式启动。本项目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与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青年策展人专项基金共同发起,邀请了六个青年策展人/团队,在“项目空间”的平台上,策划、实施、展示六场不同向度的跨界展览实验。本年度“项目空间·青年策展实验室”强调主题性与实验性,是回应新的艺术环境和青年策展人状况的全新举措,也是“项目空间”核心理念的延续与拓展。


“项目空间”展览计划创立于2009年10月,旨在培育优秀青年策展人,推动、扶持青年策展人具有国际视野和学术深度的策展实践。迄今,“项目空间”共推出近20个项目,为一批青年策展人搭建起一个学术和展示平台。“项目空间”在未来将持续与青年策展人及群体保持密切的联系,保持开放的态度,广泛征集策展方案,通过美术馆与基金会的支持,为他们提供策展与交流机会,发掘与培养中国青年策展人,进而激发中国策展的年轻力量与活力。(“项目空间”展览方案征集邮箱:projectspace@126.com)




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青年策展人专项基金介绍


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青年策展人专项基金成立于2012年7月15日,宗旨为致力于支持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专业素质的青年策展人。开展项目有青年策展人海外研修计划,国际策展人大师工作坊,并于2009年10月开始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联合创立了“项目空间”展览计划。




“项目空间·青年策展实验室”2016-2017年度展览计划


2016/7

当形式不成为态度:生物学与当代艺术的相遇(策展人:魏颖)

2016/9

复象之肝(策展人:李晟曌)

2016/10

泛声考(策展人:巢佳幸)

2017/1

眼见为虚(策展人:石冠哲)

2017/3

蜂鸟的鼾声(策展人:某集体)

2017/4

球场 (策展人:刘畑)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