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的生存危机:《Parkett》主编讲述停刊背后的故事
发起人:橡皮擦  回复数:0   浏览数:1590   最后更新:2017/03/21 22:46:55 by 橡皮擦
[楼主] 橡皮擦 2017-03-21 22:46:55

来源:artnet


Bice Curiger


前不久,英德双语艺术杂志《Parkett》在出版了99期后,宣布将停止纸质刊物的运营。该杂志素来以内容丰富及掌握艺术圈一手动态著称,此次纸版停刊在令人唏嘘的同时也留下了疑问。然而出版人兼策展人Bice Curiger对这样的结果却显得并不意外,她近期在接受artnet新闻采访时表示:“年轻人认为什么都该是免费的,这让人怎么活得下去?"


这本由Bice Curiger、Jacqueline Burckhardt、Walter Keller以及Peter Blum四人在1984年创办的季刊以发表艺术家系列评论文章而著称,每期都会以多篇文章从不同角度来分析同一位艺术家,其后,还邀请艺术家本人参与到杂志的创作中。《Parkett》的影响力巨大,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在2001年还专门为杂志做了一个展览。Curiger骄傲地回忆起,为了给克里斯托弗·沃尔(Christopher Wool)那期杂志找到合适的作家,她不惜将出版日期延后了一年,并且还找到了像罗伯特·戈伯(Robert Gober)以及麦克·凯利(Mike Kelley)这样的大牌艺术家为杂志撰稿。


由Karen Marta、Louise Neri、Cay Sophie Rabinowitz、Ali Subotnick、Bettina Funcke以及Nikki Columbus等组成的编辑团队为一系列出众的艺术家撰写了文章,其中既有像杰夫·昆斯(Jeff Koons)、理查德·普林斯(Richard Prince)、以及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这样的市场宠儿,也有像大卫·哈蒙斯(David Hammons)、雷切尔·哈里森(Rachel Harrison)、以及黑特·史德耶尔(Hito Steyerl)这样极具影响力和智性的艺术家。


Curiger目前在阿尔斯的梵·高基金会(Van Gogh Foundation)担任艺术总监,她抽空与artnet新闻谈论了一下杂志多年以来的坚持与改变,以及停刊的原因。


杂志创办的初衷是什么?你们是如何选择每期的焦点艺术家的?


33年以来,我们经历了不同的阶段。最早我们力图在欧洲和纽约之间建立桥梁,让美国读者了解马里奥·梅尔茨(Mario Merz)或者雅尼斯·库奈里斯(Jannis Kounellis)这样的欧洲艺术家,反之也推出在欧洲并不知名的美国艺术家,如布莱斯·马尔顿(Brice Marden),这些都是我们眼中很有意义的事。从一开始我们就以专题的方式出版,因为对于我们想要推介的艺术家的来说,讨论深度很重要。


多年以来杂志都发生了什么变化?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变化并不大,甚至杂志的设计以及文章版式都没怎么变过。我很自豪,因为我们事实上创造了一个工具、或者说是一系列的手段,它们行之有效,所以并不需要去改变。变化的只是艺术家和内容。


说起变化,我认为真正发生变化的是我们的视角。伴随着全球化带来的其它艺术中心的崛起,我们开始放眼中国、日本、非洲、以及南美。当我还是个年轻学生的时候,我去到了纽约,被那里的艺术氛围迷住了。但后来我发现还是要敞开视野去看看更广阔的世界。


你曾经说过在线阅读是导致杂志停刊的主要因素之一?


书店正在消亡,而我们每天都在目睹这样的事实发生。书店是《Parkett》重要的销售渠道,特别是对于那些早期的期刊而言,它们更像是书。旧杂志与旧报纸是不一样的。如果你想找关于里希特的书,你会找到《Parkett》。但是现在人们更习惯在线阅读那些免费的内容。所有的报刊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


我们的出版模式并不那么依靠订阅和广告,经济收益并不重要,而更是在探索一种以低廉的价格供艺术品的民主方式。这曾经令我们激动不已。


但是如此生存下去变得越来越困难,因为我们与艺博会之间不再有良性的互动。过去,我们可以为艺博会刊登广告,然后以展位作为回报来展示我们的杂志。但是现在艺博会的每个角落都非常的商业化。

最近一期《Parkett》杂志的封面


有没有考虑过重新为杂志定位,或者以在线形式继续做下去?


我们1984年创刊的时候,越洋电话很贵,Karen和我都是用航空信件来交流关于期刊的想法和编辑意见。我们从一开始就充当起跨越语言和大陆的桥梁,注入了大量的心血来创造这本值得留在你书架上的刊物。我们会对所有的文字进行数字化处理。但是用网络形式来延续《Parkett》的模式,我觉得并不可行。我们必须要重新开始。然而,在夏天发行最后的第100期的同时,我们会在柏林和纽约同步举办圆桌会,讨论诸如“艺术讨论以及艺术创作面临的未来平台是怎样的?"“互联网上会不会有深入的分析?或者是否再需要5年时间才会诞生新的方式?"这样的问题。


谈到新的形式,你最近会关注哪些杂志?有没有一些杂志借鉴了你在《Parkett》中所使用的一些方法?


在欧洲有《Kaleidoscope》以及《Mousse》,还有个叫做《May》的法国小众刊物。虽然还有很多其他的,但是这三个欧洲刊物是我最先想到的。不同于纽约或者洛杉矶集中讨论的氛围,所有人都看一样的展览,知道大家在说什么,而在欧洲则更加分散。所以这些杂志没什么可比性。


《Parkett》很幸运的曾经享受了慢节奏的出版方式,我们向来希望成为艺术家们的忠实伙伴。时至今日,当我们去接触年轻艺术家的时候,他们仍然很热情地想要参与我们的工作。因此,即便有过这么多的挑战,这些也足够令我们倍感欣慰。


译:Joe Zhu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