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辉:不想再待在工作室想游荡 我们祁连山见
发起人:小白小白  回复数:1   浏览数:1392   最后更新:2017/03/20 21:31:11 by guest
[楼主] 小白小白 2017-03-19 23:12:27

来源: 雅昌艺术网 作者:张桂森


祁连山系-14 2016 彩色喷墨打印 90x135cm

  一切要从2009年开始说起,庄辉和伙伴旦儿合作在玉门完成的那个项目说起。一个项目开始、结束,然后再到下一个项目,不断的转移的阵地和兴趣点。庄辉说这看上去有点像游客,总希望再下一个景点是永远能够刺激和惊喜的空间。

  但是玉门那个计划之后,庄辉开始对自己的现状感到不满,一度抑郁,他决定换个空间去看这个世界。2011年,他去了祁连山脉游荡。

  祁连两字是匈奴人对山的称呼,也可以叫做天山,对匈奴人来说祁连是神的意思。在秦之间有古羌族,还有其他的民族,但都少在祁连山系游牧,汉代以后匈奴人和中原开始了战争,战争大都在河西走廊,也就是祁连山的北部。出生于甘肃玉门的庄辉,家距祁连山大概几十公里。儿时,庄辉可以在晴天的时候在家的房顶上看到祁连的雪山,祁连山的雪水也是乡人主要的饮用水源之一。但一旦刮风碰上坏天气,祁连山就隐在茫茫的戈壁里,连影子都看不到。所以在那时,祁连山对于庄辉来讲特别神秘,总想着长大后有机会到山后边去看看那儿的世界。


策展人秦思源(中)与艺术家庄辉(左)对谈现场

  庄辉说一个原因是因为这个地方避开了牵扯东西方文化的话题,“祁连山等于是青海高原的一个台阶,山的北侧是著名的河西走廊、丝绸之路,实际上这个地方没有产生自己区域的文化,但又不断有连贯东西方的交融。汉代开始,通过波斯,中东一带过来的商品流通,包括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都是在祁连山北侧经过。这个地方像一个通道一样,可是自己并没有真正的产生自己的文化,所以我有意选择这个地方,避开很多牵扯的话题,进入这个空间里可以不用有什么负担。

  “我想把祁连山作为自己工作的一个空间,我不想再待在工作室,让我自由地行走、游荡。”庄辉说压抑是选择外面行走的另一个原因,在庄辉看来,今天人的欲望和膨胀的情绪已经到达了极点,“人觉得自己可以驾驭所有的东西,但是我觉得No,不可能。我们生活在一个人造的城市空间里,很少有机会再仰望一下星空,想象我们高楼大厦之外的那个空间的存在,有时候我们都忘掉了。天冷我们加一件衣服,天热脱点儿衣服、开点儿空调,久而久之我们跟自然世界的关系失掉了这个联系,而且人自己膨胀的愿望,已经遮蔽了我们的眼睛。对我来说,我当然是希望找到这样一个空间,去认识它或者是感受它。”

《木工师傅的边角料》

《倾斜11度》

  大约两年前,庄辉就曾雇了三辆货车载着他以前创作的《倾斜11度》、《木工师傅的边角料》、《无题》和《图库-A57104563》,去了“放眼五十公里”没有人迹的戈壁无人区。在他看来世界并不比一片空旷的戈壁带给他的想象大,庄辉送给戈壁的第一件作品是《倾斜11°》,一件3米高,10米长的水法门,但在戈壁中显得是渺小的。

  几天之内,日出日落,碰上两次较大的沙尘暴,还有下雨,环境变得不由自己把控。庄辉说,感觉作品摆在这个地方,背景像一个活动的大幕,落日斜晖也好,朝阳初升也罢,还有龙卷风、沙尘暴,月亮、星星、大银河,都在它身上显现。所有的东西在那个地方都‘活’了,尤其是看黑色烤漆般夜空和蓝天白云从作品上空渡过,这些东西给了庄辉以前对这个世界与作品关系不曾有过的认识。

  有个夜晚,庄辉和工人小吴喝醉了去看水法(《倾斜11度》),眼前的水法居然通体发光,恢宏极了,以为看到外星人。两人折回帐篷,叫大伙前来证实,那光亮却怎么都没有了。一群人拿着手电筒照水法说,这样也有反光的。倍受打击的小吴和庄辉一起对着大水法,给外星爷爷磕了头。


祁连山系-05 2014 彩色喷墨打印 110x165cm

  最后,这些“礼物”永远待在那片无人区,庄辉只带回了留念的照片。但这次,庄辉带回了在常青画廊举办的“祁连山系”个展,带回了他对生活的全新体验。

  常青画廊主展厅的作品可以理解为艺术家庄辉在山间游历的缩影。《祁连山03》(2011-2016)包含了他在该地区拍摄的数千张照片,每张都被压缩至只有几个像素大小,合在一起形成了一段时间的蒙太奇,一种到目前为止整个项目的视觉呈现。与上述压缩的抽象形成巨大反差的是《祁连山08》(2014),作品由7个屏幕组成,每个屏幕都播放着庄辉放置于山区各处的小型红外线感应摄像机拍摄的片段,这些摄像机在山中一放就是2个多月之久,只有周围出现动静的时候才被激活;而在《祁连山—11》(2015)的30张照片中,各种色彩艳丽的单色天空映衬着山顶的轮廓线。30张图像里天空非自然的颜色都经过艺术家精心挑选,以便突出被拍摄景观独特的质感与色彩,在艺术家与自然之间创造出一种互为补充的碰撞。


祁连山系-11 2015 彩色喷墨打印 80x110cm(30幅)

  与以往不同的是,庄辉有意强调了一种更为自然的体验。在常青画廊的现场,显得通透而空旷,尤其是7个屏幕的分布,像是开了天窗,链接了外面的世界。

  画廊的二楼展示的是庄辉的两件视频作品,表现的是庄辉“摹写自然”或“直描自然”的过程。视频里,艺术家背对镜头,一个视频拍摄于夏天,另一个拍摄于冬天。在中国艺术史上,自然一直是艺术家们主要的描绘对象,但中国艺术家从来不直接摹写自然。庄辉的绘画行为强调了他作为一名创作当代艺术的中国艺术家所必然面临的困境。一方面,他想与童年时代的风景建立联系,以此感受东方理念中作为艺术家的真正意义。但另一方面,这种艺术传统已沉睡百年,深埋于多年文化交换的复杂历史之下。

  此外,庄辉还在画廊顶层向该地区奇特的本地文化做了一次颇为私人性质的致意。在他拜访过的庙宇的壁画中,人与山都是按照同等尺寸表现的。人像坐在椅子上一样跨骑于山间,或是像在清晨起床一般从山中显现。祁连山区的人与风景之间的共生关系已经融合到难分彼此的程度——人已经成为山的一部分。庄辉用色粉笔在手工纸上绘制的图像中,艺术家本人的肖像也进入构图,仿佛他幼年时的梦想成为了现实。

  “以前给我一个大的空间,你把空间图发过来一张图片,我可能就会很兴奋开始构思在这个空间里面要做什么工作,这个地方该干啥,那个地方干啥,就是一种很强烈的要占领这个空间的愿望。而现在首先想到的不是占领,而是怎样让这个气息充满空间,而不是以强调作品性来构建这个空间,我觉得这是我想做的改变。”庄辉说到。

祁连山系-09 2015 彩色喷墨打印 150x225cm

对话庄辉

雅昌艺术网展厅刚进门的对面墙上那一件是怎么拍的?点着蜡烛吗?

庄辉:那个就是一个山,晚上伸手不见五指,我们有几个人在远处看,就决定按照那个山形把蜡烛点起来,就形成这么一个照片。事实上在现场特别好看,而且非常感动,就是那个火苗也会在动,远处什么也看不着,光有这么一个山形是发亮的。


祁连山系-03 2011-2016 彩色喷墨打印 120x974cm

雅昌艺术网:在外面的空间,创作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跟你以往的工作方式具体产生了一些什么变化?

庄辉:这一次的工作,我觉得应该有几个类型。比如看到祁连山系这件长卷作品,这是从2011年开始到2016年之间,我拍了特别多的照片,就是我游走的时候拍的照片。这些照片作为一个信息来说,可以存在我的文档之内,我想调动随时看都可以,但是怎么能让这个东西像一个压缩的东西存在于一个视觉当中,这个作品是这样的一个想法。

  我把在祁连山游走的照片分成了南山和北山,平时我们很难到一个山里面去游荡的时候,去想这个山哪个是朝阳部分,哪个是背光部分,祁连山长有1000公里,南和北区别很大,因为海拔的原因,在北边的河西走廊人丁兴旺,可是到了南边则是比较少的人口居住。另外南边这一块的水草和天空也跟另一边不一样,我们从照片里可以看到有一些区域可能是雪山或者是什么样的,我知道这块绿的地方当时应该是在祁连山有一块草原的地方,那一块可能是在德林卡的高原上,蓝天的感觉都各有不同。

  这一类作品是回到工作室,在电脑上完成的。第二种类型,是像两面墙放置的七段录像和楼上的录像。此外,就是展览现场那些从祁连山捡回的一些石头的装置。


祁连山系-08 2014 7路视频 彩色 有声

雅昌艺术网:有的录像上面打的日期是2014年7月1号下午4点,怎么选取这个时间?

庄辉:这些录像是红外线热影像的录像机拍摄的。我把它藏在某一个地方,如果遇到动物或者是有热能的,活动的东西过来会,录像就会自己打开,一分钟后结束。有一些是连续,有一些是不连续的,这当中是偶然的。比如某一个动物或者是虫子老在镜头前晃动,它就会不断地打开,有的几十段到几百段都不一样,我只是在编辑的时候稍微做了一些剪辑工作。

  那块石头是祁连山比较特殊的一种石头叫“石包石”,你看到大的石头里面全是小的鹅卵石,通过河床,我不知道有多少年的冲刷,形成现在这样的坚硬石头。我觉得一类是现场的,一类是在工作室的。有一些是想好要去做的,有一些就是随手抓拍到的,这几类不一样,因为在野外的空间比较大,你的创作方式按照以往的一个逻辑系统会相应的失效。并且就目前这个状况来说,我觉得那个地方应该会给我更多的东西,我可能还没有深入细化到更深的一个地步,还是有很大的空间可以让我去做。接下来这个工作会一直延续。





雅昌艺术网:展厅中间那块小石头呢?为什么给它那样的“待遇”?

庄辉:这块石头我觉得很特别,因为当时在一个叫红山寺的后山游荡,远处看到一个小山头,上面有一个不大的三角形洞窟,我说这个地方怎么会有人过来放了一个很圆的石头在里边,我就爬到那个土山上去,才发现这个石球跟土地是连在一起的,是‘长’出来的,这个石球就是在这个地方自然形成的,不是别人搁在那儿的。我也觉得很奇怪,后来问别人说那个地方正好风的走势,后有一个洞,慢慢通过风的力量把石头变成这样一个球体,我觉得这个石头是在祁连山里算是最有意思的一个东西,就把它放在了展厅中间。


祁连山系-04 2014 单路视频 彩色 无声 10'23''

祁连山系-15 2016 单路视频 彩色 无声 10'00''

雅昌艺术网:二楼的录像是随便想出来还是计划要做的?一个是夏天一个是冬天拍的。

庄辉:也是计划的。

雅昌艺术网:下雪的时候,冻死了吧?

庄辉:当时做这个录像手就冻坏了。我以前不知道冻伤是什么样的,以为冻伤是红的,其实不是,冻伤是白的,变成一个硬壳。用什么硬的东西一扎没有感觉,最后电烤了一个星期才正常过来。去年冬天一冷的时候还会发痒,会有复发,但没那么厉害了。后来一个朋友告诉我,本来温度在零下20多度,抓到喷灌漆是凉的,并且摁喷气的时候,喷灌漆自己会产生气体,促使颜色往外喷发,双重制冷,手就给冻坏了,不过没有关系,只能冻。



祁连山系-16 2016 色粉笔 70x107cm(5幅)

雅昌艺术网:三楼的那个画呢?画的比例失调的样子,还会穿洞而出。

庄辉:当时游走到一个地方的时候,看到他们寺庙当中有一个很小的区域里有一些壁画,我就把它处理改造了,为啥呢?我是希望把祁连山本地人如何看待山,怎么看山,怎么认识山的视觉形象拿到我们的空间里来,让那个气氛进来。我们一般要画山和人的关系都是按比例来的,但是他们在表达上完全不是按照比例,比如一个人坐在山中间,山比人还要大,有的人从山体里穿越过来,然后钻到山的那一边。我在画的时候就在琢磨,他们是靠什么东西来达到这样一个对山水的认识也蛮有意思的。也是为了丰富祁连山系整个展览的一个层次。

[沙发:1楼] guest 2017-03-20 21:31:11
来源:雅昌艺术网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