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蜂巢开年展:梁铨“潇湘八景”领衔,三重展铺陈梯队节奏
发起人:babyqueen  回复数:0   浏览数:1333   最后更新:2017/03/06 21:27:48 by babyqueen
[楼主] babyqueen 2017-03-06 21:27:48

来源:scope艺术客


发布会现场:左二起:蜂巢当代艺术中心馆长夏季风、艺术家梁铨、艺术家宋朋、艺术家蒲英玮


走进蜂巢的A厅,600棵楠竹造出了“竹林”的即事感,观者屏息凝神移步往前,游移在自然造景、茶室书房,以及梁铨描绘的潇湘图景中。这次展览是梁铨在蜂巢的第三次大型个展,展览的所有作品围绕“潇湘八景”的意象展开,将这一意蕴深厚的文化母题,营造为一个勾连历史养分与当代精神的文化活体,传统的诗性跟作品之间形成一种文脉间的呼应,同时也为观者提供了一种当代的观看方式。


展览现场


在地理上,“潇湘”泛指湖南省湘江流域及洞庭湖地区。“潇湘八景”的相关母题并非某处实地自然风光的写照,而是在文人画兴盛并不断传播扩散的过程中,逐渐成为包括中国、日本、朝鲜在内的泛东亚艺术实践的共同母题,在不断的建构与阐释中已然演化出多元的面貌。2010年迄今,梁铨反复画过几次“潇湘八景”图,足见他对此一主题的爱好,除了对传统文化的致敬之意,实际上,梁铨也表露了自己以平淡为美的自然观和精神向往。

△  梁铨 当下之二 2010 茶、色、墨、宣纸拼贴 155×105cm

△  梁铨 天下 2015-2016 色、墨、宣纸拼贴 159.5×121.4cm


策展人夏季风也在文章中对“湘潇八景”这一图式作了系统性的梳理,从典范的确立,到图式的流传,一直到当代的拓展,夏季风认为:“梁铨虽然同样以潇湘八景这个传统典范来创作,但与一直以来‘以画临画’的僵化模式截然相反,他以当代的艺术思想与形式激活传统开拓性地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全新的图景与语言,试图呈现当代艺术的一种东方高度。”

△  梁铨 潇湘八景 2016 色、墨、宣纸拼贴 30×45cm

△  梁铨 潇湘八景 2016 色、墨、宣纸拼贴 37×36cm


梁铨的创作呈现出中西方视觉文化的双重特色,在他的作品中不难觉察到西方抽象绘画的深刻影响,与此同时,中国传统文人画的脉搏亦是贯穿其中的潜流。从作品面貌而言,梁铨的创作大致分为两个阶段:1985年至2000年,梁铨经历了一个“五彩斑斓的经营位置”阶段,2000年以后,梁铨以茶入画,一种来自文化本源的幽远清雅,随着淡远的墨色水渍,让观看者一点一点地感受到东方性灵,自此创作转向个人心迹和生命态度的疏理。

△  梁铨 潇湘八景之2016-1  2016 色、墨、宣纸拼贴 120×90cm


而今,梁铨已不再拘泥于极简主义的空灵,而是针对中国传统的主题进行创作,譬如“桃花源”系列、“清溪渔隐”系列,还有这次展览的“潇湘八景”系列,画面开始出现具体的实相,艺术家的感受不再拘泥于有所本,也不再依靠文化的缘起,而是与自然合二为一。这一切转变,似乎暗示着是梁铨走出禅意,放下虚无和思辨,回归到纯朴无华的真实。梁铨于“潇湘八景”中,融合了真实客观和臆想主观,他的绘画亦逐步足具圆满。


潇湘,只说我喜欢的

《SCOPE艺术客》对话梁铨


△  梁铨 潇湘景色 2015-2016 色、墨宣纸拼贴 200×140cm


SCOPE:你对中国传统艺术或许说传统美学是怎么理解的?

铨:实际上,中国古代艺术很早就走向了一条抽象的道路,但他们的抽象不是在画面上的,而是以一种游历的方式,把自己的感受和理解都加进去,再用水墨的黑白把山水精神表现出来。


SCOPE:你的创作跟潇湘八景之间的联系?

梁铨:潇湘是一个很有诗意的题材,按《梦溪笔谈》记载:“度支员外郎宋迪工画,尤善为平远山水,其得意者有‘平沙雁落’、‘远浦归帆’、‘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落照’,谓之‘八景’。”文字是具体的,但我不能把它具体化,所以我的是泛泛的潇湘风景,但每一张画中,你能体会到不同的感受,譬如安静、萧肃、灰暗、风雨,等等,我始终想表露自己对山水的澄明向往。从2010年到现在,我反复画过几次“潇湘八景”了,就是想把潇湘风景的诗意,用抽象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次的新作里,除了标题的象征性叠合之外,其实画面中也有一些元素,譬如一些山、云的弧线和圆的小元素,跟潇湘之间其实有种“暗通款曲”的对应关系。


潇湘八景》 局部


SCOPE:在展厅里面,有一组2016年新创作的3张丙烯小作品,有别于你的一般作品,材料变为丙烯了,这种媒材是你最新阶段的尝试吗?

梁铨:说不上转变,就是试试。拼贴的方式,最近有点不知道怎么往下走,所以想用一些别的方式来激活它。我有西画的经历,所以就开始画些丙烯。从去年夏天到现在,一开始在拼贴上画,现在有些直接在油画布上画,反复画了十几张,这三张稍完整的就拿来展览看看看。丙烯有一种绘画的手感,一遍遍地覆盖,创作过程和拼贴是差不多的,就是不停的反复,只不过以前用纸,现在用笔触来代替,但基本的趣味还是延续了从前,只是换了一种材料试试看。

△  梁铨 春夜多雨露  2007  色、墨宣纸拼贴 40×35cm×5

△  梁铨 迎风 2016  布面丙烯  30×24cm


SCOPE:我们杂志专栏的周彤先生,有写过老师的一些内容,里面概括到你创作过程的几个阶段:我有话要说,我有些话说,我无话可说,我喜欢什么就说什么。

梁铨:很精辟。我现在就是,只说我喜欢的。不喜欢的,我不说,不做。在这个年龄、经历和阅历,我发现自己所喜欢些什么,还是有些道理的。我现在已经退休了,也没什么经济压力,就是想想怎样坚持思考、创作下去。我的创作还是在自己的喋喋不休中继续着。

△  梁铨 潇湘八景之2016-2  2016 色、墨、宣纸拼贴 120×90cm


SCOPE:这次的展览规模不小,但展出的作品并不多,反而跟现场的一些实物布置相互呼应,形成一种比较有趣的关联。

梁铨:实际上,我想表达得更简练。在画室和在空间看画是很不一样的,画室小,空间大,展览前两天我还在布展现场做一些调整,现在这个呈现状态还是比较满意的,不过如果有时间,我还能继续改改。这次整个展览的内容,还把一些中国传统美学的情趣和生活结合在一起,包括我的作品、设计师的家具、植物造景,这种尝试效果还是不错的,那个茶席喷绘的屏风就做得很好,内容很饱满,非常感谢蜂巢团队。

SCOPE:今年还会有哪些展览计划?

梁铨:今年应该没有什么大的展览了,基本就是关门画画的状态。

三重展铺陈梯队节奏

在这次北京空间的新春三重展中,除了梁铨的大型个展以外,同时开幕的还有“伪证与创生:宋朋个展”及“蜂巢·生成第二十四回游牧小说:蒲英玮个人项目”。这三个展览,以不同的创作风格和审美趣味,展现了蜂巢艺术家梯队的多元化特征。

△  宋朋 殖民的仪式 2016 布面油画 112×153cm

△ 宋朋 1939.12 2016 布面丙烯 310×960cm

△  宋朋 变装与死亡 2016 布面丙烯 155×210cm


B&C厅展出的是“伪证与创生:宋朋个展”,由青年策展人杨鉴策划,呈现了青岛艺术家宋朋近年来的绘画创作。2008年从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后,宋朋就回到了故乡青岛,因地域的原因,艺术家的创作一直处于孤立状态,长达十余年。这种野生的状态,加之青岛过去的“老工业基地”影响,宋朋的画面具有强烈的力量感和破碎感,艺术家表示,这也是他生存意识的反馈。

△  宋朋 等等,等等 2016 布面丙烯 182×212cm

△  宋朋 人像一 2016 布面丙烯 212×182cm


策展人杨鉴认为:“绘画过程中的宋朋,一脚深踏在剥去了理性外壳的面目不清的泥沼之中,而另一只脚,则在试探着理性的底线。艺术家这么做既是在辨认自身,将开放的外部世界改造,也是对个人化的时空与绘画语法的创生。可以说,宋朋用伪证与一个原本看似顺理成章一切自洽毫无罅隙的世界彻底告别;又在创生中寻找一种对生命本体生效,能够接触自己精神困境的工作方式,与自己杂糅不清的情绪寻求和解。”

△ 蒲英玮《游牧小说与未知旅行-一段殖民者简史》2016 纸质明信片 13.7x9cm (“游牧小说”细节)

△   蒲英玮《无名电影》影像 尺寸可变 2016


D&E厅则展出了蒲英玮的个人项目“游牧小说”,该展是“蜂巢·生成”项目推出的第24回展,也是2017聚焦海外留学的中国年轻艺术家系列个展中推出的首位艺术家。蒲英玮,1989年生,2013年自四川美术学院毕业后,至今就读于法国里昂国立高等美术学院。蒲英玮的创作以文献研究的方式展开,借用他人的历史以及身份,书写别人的自传,就像玛格丽特·杜拉斯的作品,其实都是带有自传色彩的,人物映射的是作者自己,或者是对自我的想象,整个展览空间就如同一个大的阅读现场。

△   蒲英玮《关于永远的最后一天》2016 摄影 尺寸可变


同时,艺术家表示这次展览其实也是他对展览以及展览空间是否能够生产故事,并形成叙事方式的一个尝试。展览现场的所有的作品与空间陈设都来自于艺术家自2013年居住在法国后开始的关于异域文化与少数人种的收藏。每一个收藏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通过影像、装置、照片、绘画、文本等不同媒介的表达方式,这些感性的档案在跨越了种族、国家、宗教、语言、殖民等宏大叙事后,最终降落在作者自传式的个人史写作上。

△  蒲英玮《关于郊区的出版计划》系列出版物 之《轻世界》  2016


忙完北京空间的展览,蜂巢深圳空间也将于3月19日推出开幕群展“灵晕与气韵”。蜂巢深圳空间位于华侨城创意园内,距馆长夏季风介绍,2017年深圳新空间将有八档展览推出,不同的展览项目与北京空间的展览互为补充,梳理一条完整的线索,考虑到本地藏家结构以及毗邻香港的地缘因素,深圳空间展览也将更为国际化。


展 览 现 场



被遗忘的典范:

梁铨创作与潇湘八景美学传统

A 厅







伪证与创生:宋朋个展
B&C厅







“蜂巢·生成” 第二十四回

游牧小说:蒲英玮个人项目

D&E厅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