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展的终结?
发起人:牧羊人  回复数:1   浏览数:1946   最后更新:2007/06/16 03:14:17 by
[楼主] 牧羊人 2007-06-15 02:42:14
群展的终结?
--------------------------------------------------------------------------------
《当代美术家》推荐文章

现在,整个中国当代艺术圈似乎都在为即将开幕的威尼斯双年展、卡塞尔文献展和巴塞尔艺术博览会而骚动,画廊主、艺术家、收藏家乃至地产商们渴望从中发现艺术潮流的走向、收藏的机会、甚至是从中偷学到一两招数。但是我怀疑这些产生于工业时代的“国际艺术大展”今年能否继续发挥引领艺术创作潮流的意义:在一个有成百上千件作品出现的展览中,几乎每个人的分量都变得无足轻重,更何况,通过网络、旅游、艺术杂志乃北京的美术馆、画廊,中国的艺术界人士已经可以越来越方便地接触到国外最新的创作和展览信息。今天已经不是火车、飞机的时代,而是信息技术的时代了。

至少在北京、上海这样已经很大程度上融入全球的艺术资本体系的城市中,我感觉不到和纽约、巴黎、伦敦、威尼斯、卡塞尔有什么信息鸿沟。但是我得承认,在越来越的艺术信息的轰炸中,来自本地的展览信息是最让人厌倦的——北京即使不是世界上艺术展览最多的城市,也是艺术展览更新频率最高的城市,很多展览只存在一周甚至更短的时间,几乎每周都有超过十个展览开幕。在很多展览——往往是一些群展中——几乎总是同一些艺术家、同一些作品重复出现,这让对艺术圈稍有了解的人都感到兴味索然。

刚刚结束的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CIGE)也是如此,今年参展画廊的态度非常实际,绝大多数都带来的都是有卖相的绘画、摄影和雕塑作品,而有实验气息的装置艺术、录象艺术等几乎绝迹,可谓“能卖的都来了”。这凸显了中国当代艺术世界的尴尬:虽然已经成为国际艺坛的焦点,但是整个艺术体系仍然单薄的可怜,一方面画廊数量虽多,但急功近利的多,有长期规划和战略的画廊少;另一方面,商业公司、画廊和投资者主导的商业体系独大,而缺乏基金会、教育机构等非赢利机构和学术体系的支持,所以这一片繁荣总让人觉得心惊胆战。

双年展:两头没着落

在中国这个世界最大的工地上,各式各样的艺术家、政府官员和策划人也让中国成为了世界上双年展最多的国家,仅仅我知道双年展、三年展就有上海双年展、北京双年展、贵阳双年展、成都双年展、广州摄影双年展、北京国际书法双年展、深圳城市/建筑双年展、中国艺术三年展、广州三年展、澳门设计双年展、深圳国际水墨画双年展、上海国际城市雕塑双年展、广州摄影双年展······这里面有房地产商人和楼盘捆绑的宣传式展览,有策展人拼凑出的名目,也有政府支持的文化战略行为。

目前中国举办的双年展一般有两种操作形式,一是民间机构组织的展览,主要是美术馆、画廊或者策划人打出的旗号;二是政府支持或带有政府色彩的展览,如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这是文化部和北京市支持的项目,有中央财政的拨款,还有上海双年展、深圳双年展这样市一级政府支持的展览。不过,在目前的政府治理结构下,政府支持的形式也有差别,例如广州三年展虽然以“广州”为名,但是因为发起方是广东美术馆,属于广东省文化系统,因此很难从广州市得到资助,他们只能在省政府拨下的预算里一点一点节省,才有经费启动展览。他们也从在中国城市扩张中得到最大利益的房地产商那里得到了部分赞助。

很多人都在抱怨中国缺乏欧美那样的基金会体制,这让展览的持续性、策展人的独立性受到很大影响。但是另一方面,中国却又每年举办这样多的双年展,精明的策展人发现有很多替代性的资金来源。之前,很多展览是受到财大气粗的地产商的支持,而如今,政府部分和商业画廊、收藏家成为新的资金来源。虽然国外的多数展览同样依赖赞助商和政府,但是相比之下,中国的赞助人往往要求直接的宣传效果或收益,往往干涉策划人的工作,甚至自己推荐艺术家参加展览。

由于政府官员、赞助商和策展人的复杂的利益关系的结合,同时在整体的资金实力上仍然和威尼斯双年展、卡塞尔文献展有很大差距,这让中国本地的绝大多数大展处于两头没着落的尴尬境地:上,它无力邀请全球艺术家的广泛参与,无法造成一个丰富无比的全球对话的场面;下,展览仍然只是艺术圈专业人士的聚会,和本地的文化、观众缺少对话,也对当代的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业没有产生促进作用。

也许这不仅仅是中国艺术圈的问题,一方面,整个中国的文化体系、经济体系都在粗鄙而快速的发展,各个圈层之间的衔接、商业机构的开发能力都有局限;另一方面,也没有稳固的信仰体系或者文化传统支撑这一切,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是整个社会思想的主轴。

群展:艺术家什么时候学会拒绝?

当然,我还是应该感谢市场化我给带来了更多选择:正是这三四年拍卖会、画廊交易价格的刺激,让很多私人和公司资本不断涌入,于是出现了更多的新画廊、更多的新展览。但也应该看到有更多的垃圾出现了,现在的北京已经有太多浪费观众时间的展览了,尤其是群体展览更是乏善可呈:最近两年艺术展览的数量如此之多,而参加展览的却几乎总是那些人、参加展览的总是那些作品,不仅观众没有新鲜感,连艺术家自己都厌烦了,他们更多的是把群展当作和朋友聚会的场所。

我很惊讶中国的艺术家——即使是排名在前十位的著名人物——为什么要用类似的作品参加那么多的群展,是因为艺术家和画廊主、策展人是朋友,还是仅仅为了又增加一次出镜的机会?也许是十年之前受到的冷落刺激了艺术圈的贪欲,那时侯几乎没有正规的展览,也没有如此多的画廊出现,而今天,来自国内外的展览邀请实在太多了,大多数艺术家们则还没有学会如何说出“拒绝”这个词。

事实上,现在的艺术家在艺术市场中处于最有利的位置,这时候也是考验艺术家的时刻:是继续创新还是重复自己,是坚持自己还是跟从市场?幸好,还是有少数人选择了前者,因此目前的当代艺术才没有成为一个金钱堆成的垃圾场。相比每况愈下的群展,最近两年来北京最让我记忆深刻的展览都是个人展览——个人展览一方面给艺术家更多的发挥空间,另一方面也面临更为苛刻的批评,所以艺术家们更为重视这一台独唱的腔调,而合唱时人总免不了有偷懒的想法,更何况要和那么多滥竽充数的人为伍。之前刘小东、方力钧、宋东、UNMASK、欧阳春都曾经奉献出了优秀的个人展览,常青画廊、阿拉里奥画廊也曾带来国外有水准的艺术家的个展。

另外一个令人赞赏的方式是空白画廊把一位艺术家和一位外国艺术家进行组合展出的方式,类似的,把中国的古代、近代艺术品和当代艺术组合起来进行联展也将非常有趣,可惜,在目前中国的博物馆体系条块分割、策展不力的现实里,还没有更多有意思的展览出现。画廊、美术馆之外的非常态展览空间,也缺少有心人的开发。

[沙发:1楼] 缺我怎么办? 2007-06-16 03:14:17
有点道道 [s:136]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