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年展,有时候就像是在看松露猪
发起人:蜜蜂窝  回复数:0   浏览数:1400   最后更新:2017/02/28 09:59:29 by 蜜蜂窝
[楼主] 蜜蜂窝 2017-02-28 09:59:29

来源:凤凰艺术 文:Oliver Bennett



奥斯陆和双年展

一直以来,对于双年展的必要性和有效性都有着长而未决的讨论。对于已有的大型双年展来说,其对于所在城市文化、经济、;旅游和国际声誉等领域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已然毋庸置疑。而对于一些发展中城市来说,这无疑是个巨大的吸引力,于是乎,如雨后春笋般在各个地方举办的双年展也就不那么令人意外了。然而,真的这么迫切吗?作为北欧维京文化的代表,挪威首都奥斯陆同样计划在未来几年内举办那么一场双年展,却引发重大争议。一国之都的困惑尚且如此,对于中国来说,那些各式各样的双年展及其理念的有效性,同样值得我们思考。以下为“凤凰艺术”为您带来编译自英国《卫报》,评论家Oliver Bennett的文章



这就像是一个举办在奥斯陆中部的文化版达沃斯论坛——三天来,与会代表和嘉宾坐在一场名为“奥斯陆飞行员”的会议上,对关系美学和公共艺术在社会中的作用进行了批判性的讨论。但实际上,去年十一月所发生的事情都是关于一个问题:挪威首都奥斯陆到底应不应该变成一个拥挤的城市,并举办一场艺术双年展?

▲ 挪威首都奥斯陆


在未来的几年中,奥斯陆预计会有30%的人口增长,并重新启动两个主要的美术馆(蒙克美术馆和国家美术馆)。作为”奥斯陆飞行员”的策展人之一, Per Gunnar Eeg-Tverbakk曾说到:“奥斯陆已经具有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在这个只有六十万人口的城市中,我们已经有了两个雕塑公园。”在这种情况下,举办一场双年展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现在有无数的双年展、三年展和类似的展览举办,很多城市都有这么一个节目”,Charles Esche,这位埃因霍温Van Abbemuseum美术馆馆长和许多双年展的资深策展人(最近一场在雅加达)说,“似乎每周都有一个新的。”


通常情况下,临时的、但是经常性的展览,每两年举办一次的形式是最普遍的——无论是出于实用或历史先例的原因。它们确实是如此:从北京到柏林,台北到圣保罗。下个月,首届加德满都三年展将在尼泊尔加入这一大名单中。

▲ 加德满都


这些展览数量庞大,让人很难量化现在到底有多少个城市加入这一豪华套餐——粗略估计总数在200到300之间,而这一数字是从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个位数爆发增长至今的。


而双年展历来侧重于当代艺术,越来越多的行业进入这一单元,比如建筑和设计等。这种彼此连接使得双年展成为了一个展示头脑、先锋和前沿的舞台。


“双年展会把你的城市位置放在人们的脑海中,这是伟大的城市营销”,双年展委员会的Rafal Niemojewski这么说道。他认为,双年展意味着艺术和游客的一个动向,这是城市连接到一个更大网络的美好机会。“在偏远的城市,人们可以看到国际当代艺术,而无需前往纽约或巴黎”,他即将短暂离开前往位于印度南部的科钦双年展,“这种文化的流通性对于人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激励。”

▲ 科钦双年展


Esche将双年展开始大繁荣的日期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末:“冷战结束后,世界各大城市开始互相竞争”,他说,这种模式可以说是当代双年展篇形势喜人的样板:多伦多双年展提出了新的口号——多伦多将以一个全球性视觉艺术的有力新军出现在国际舞台。“市议会试图去爱双年展”,Christian Oxenius说,他来自文化资本研究所,撰写了《为什么城市需要双年展》一文。“双年展已成为自己的一种‘品牌‘,并喻示着他们是更大的某个集团的一员。”


同时,双年展是不受约束的——谁都可以举办一次。没有来自奥林匹克委员会或国际足联等限制。尽管有一个四岁的国际双年展协会,但完全没有所谓的监督。然而,这也许就是他们的力量。



蝗虫效应



第一场双年展仍然是最有名的:威尼斯双年展,始于1895年。它由当时的市长Riccardo Selvatico启动,希望可以控制资产阶级文化旅游日益增长的流动。“威尼斯双年展是城市的一种促销手段”,Esche说道,“这方面一直存在。”

▲ 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海报


直到今天,虽然文化旅游仍然是一个主要目标,但双年展也逐渐承载着其他的想法,包括政治定位。1951年的圣保罗双年展(据说是第二老的双年展),正是成立在巴西刚刚成为一个现代国家文化身份的时间。四年后,埃及的亚历山大市举办了双年展,发出了地中海后殖民时代的声音。

▲ 圣保罗双年展


双年展往往是所在城市寻求国际认知的手段,Niemojewski指出,双年展往往是举办于周边城市:“值得注意的是,伦敦、马德里和巴黎没有双年展,但里昂、塞维利亚和利物浦却会举办。”Oxenius提出了另一个双年展具有吸引力的原因:举办双年展是相对便宜的——远低于大的体育赛事。因为双年展是临时的,所以它们可以绕过规划,却可以同时声称这是改变的催化剂——打造文化基础设施就像奥运会是旨在鼓励当地居民参加体育活动一样。


但同时,“蝗虫”效应同样存在,即双年展的到来消耗了一个城市的文化资源——当代艺术占用了太多,而留给其它文化项目的资金却变得愈加匮乏。“艺术界具有去有钱地方的特殊能力”, Brett挖苦地说,“双年展也是这样,参观双年展好像变成了来看一个由复杂的松露猪所组成的策展军队。”

▲ 蝗虫过境


但是,Oxenius相信,双年展模型可以使许多事件变得独一无二,并产生一个地方的文化集体性——“我的感觉是,双年展可以帮助改变我们,并对城市和社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他认为。


那么,推出双年展会让人们对奥斯陆有不同的看法吗?“有几百个双年展或多或少去追求同样的事情,使用大致相同的模式,”联合策展人Eva González-Sancho承认,她希望挪威首都可以在未来几年内举办新的双年展。“所以我们会做一些不同的事情。”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