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 | “无以复加” 对惯性的逃离
发起人:陆小果  回复数:0   浏览数:1077   最后更新:2017/01/31 21:18:52 by 陆小果
[楼主] 陆小果 2017-01-31 21:18:52

来源:798艺术 王薇



“无以复加”今格空间展览现场


当艺术创作方式与观念如同超市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商品一样充斥着创作者的视域范围,目光所及之处留给艺术家发挥的空间显得如此逼仄。如何寻找新的缝隙,或从已有信息中进行抓取、重构与拓展,是历史摆在今天创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今格空间的展览“无以复加”通过七位艺术家的作品回应了这一问题的提出。策展人黄诗云将当下艺术创作语境作为出发点,并以艺术创作的具体个案为线索,试图将我们引向一种在艺术内部寻求形式、语言、手法、观念上自我突破的可能性思考。

萧潇《不息》单屏幕录 黑白 有声 10'05'' 2016年


从展厅入口处展示的影像作品中传出的阵阵海浪声将观者即刻带入到一种特定的情境当中。这件名为《不息》的作品是萧潇利用改装过的相机,以顺时针的手动方式拍摄完成。视频中,一架矗立在海边的立式钟表呈现出钟体本身顺时针转动的形态,而表盘上的指针却向逆时针方向转动。循环播放的视频,在不具明确背景提示的场域设置下,仿佛将观看恒定于某个无始无终的时间节点,并将表现的主体直接锁定为时间本身。作品以朴素的语言方式展示了一种深层的精神思考。

宋建树《等量齐观I》 24×100cm 钢筋焊接 2014年


展厅中央,宋建树以钢筋为创作材料的雕塑作品《等量齐观》与Antonia Low 打印在丝绸上的摄影装置作品《奥莱瓦诺罗马诺》相视而立,在质感上形成了一种有趣的对比。事实上,《等量齐观》所呈现出的柱状形态是以一千根一米长的钢筋围合而成,并以焊接的方式将顶部的空隙填满,而后打磨。通过这样的方式,长度被有效转换为重量。密集的内部构成以及繁琐的制作过程,使作品所承载的事实性溢出了物质性。与之相对应的是Antonia low将奥莱瓦诺罗马诺的景象呈现在丝绸媒介上的做法。将充满历史厚重感的图景与轻盈飘忽的媒介并置,形成了某种视觉与心理感受上的错位与抵销。两件作品在轻与重、简与繁之间形成了微妙的呼应。

蒲英玮《新界杂志》纸面打印 29.7×21cm 2016年

蒲英玮 《马赛故事》 综合材料,尺寸可变 2016年


展厅北侧展示了蒲英玮的两组装置作品,以及由其创制的出版物《新界杂志》。其中,以英文字母为形式呈现在墙面上的作品《我爱美国,美国爱我》直接引用了博伊斯行为作品的名称,并以相同的字母重组为另一句话:“一个抒情的情景,杀了我,治愈我,就像一场梦”。从具有积极色彩的原有表述中衍生出的消极情绪,传达出一种基于对美国文化及其价值观笼罩下的自我批判的声音。


而一旁的装置作品《马赛故事》则直接指向了一个具体的社会问题。由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国左派政府为安置移民建立的带有乌托邦色彩的集体宿舍楼,令身在异乡的艺术家感受到从建筑实体到意识形态上的似曾相识,从而引发一种别样的“乡愁”。对社会问题的反映与思考通过一种将个人经验与田野考察相糅合的方式得以完成,使作品具有了社会纪实与自传的双重特性。展出现场派发的独立出版物《新界杂志》在创作理念上与《马赛故事》存在着线索上的关联性。艺术家将从建筑的形态、面积及生活信息中抽取的相关元素进行重组,并对出版物媒介本身的表现空间进行挖掘,以观念传播功能替代传统纸媒的信息传播功能。

李昶《池》48×72.3cm×15 丝网版画 4种黑色粉末套色 综合材料手绘 2016年

李昶《池No.1》48×72.3cm丝网版画4 种黑色粉末套色综合材料手绘2016年


展厅西侧的墙面上分别展示了两位女性艺术家的作品。其中,李昶创作的作品《池》由24 张丝网版画组成(此次展出其中的15张),这个数字象征着电影中的一帧,其本身具有时长的伸缩性。画面中,没有任何现代文明痕迹的自然景象代表了一种未被符号化的信息,而风景本身也成为了被消解的对象。在不断增减中,画面的具体时空指向显得愈发模糊,而漫长的创作过程却被浓缩其中。

白清文《我走以后》录像及摄影展览现场


白清文的录像及摄影作品《我走以后》展示了主人公对往昔情感的追忆与思考。身处幽闭空间中的人物各自以诗化的语言方式讲述着无法被他人真切理解的内心感受,某种存在于亲密关系当中的焦虑感在平缓而窒息的节奏中不断发酵。源自文本而又溢出文本的创作方式,使作品产生了一种表达上的内在张力。

廖斐《125/120/115》120×5cm 黄铜 2016年

廖斐《与墙体共同指向地心》尺寸可变 综合材料 2016年


廖斐的两件装置作品占据了展厅的南侧墙体。作品《125/120/115》的名称指示了三个同心圆环的直径。艺术家通过人为干预的方式将最外侧的大圆环强行嵌入到两个小圆环之间的空隙中,以此回应其对阈值概念的思考。创作者意在指出绝对的直线和弧线只存在于我们的思维之中,而微小的偏差则可能带来完全不同的空间状态。另一件作品《与墙体共同指向地心》展示了一个系着线绳的垂体与墙体之间形成的关系。线绳在被树枝支离墙体后,尽管看上去与墙体共同指向地面,却并不存在实质上的平行关系。两件作品巧妙揭示了一种存在于物质固有形态与直观认知之间的偏差。


面对物质与信息的极度充盈,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对不同事物的获取保持着一种信手拈来的姿态。处在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无数选择在某种意义上等同于无从选择。而艺术创作作为一个貌似抽离,实则连带的局部现象,势必被整体环境所裹挟,从一个微观而具体的层面反射出集体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展览“无以复加”通过展示创作者对惯性的主动逃离,为突破现下艺术创作困境提供了方向性的思考。文/王薇 图/今格空间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