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特瑞尔为上海定制“全域装置”,将“光的奇迹”注入清水泥空间
发起人:叮当猫  回复数:0   浏览数:3484   最后更新:2017/01/23 21:58:46 by 叮当猫
[楼主] 叮当猫 2017-01-23 21:58:46

来源:TANC艺术新闻中文版 文:Laura Xue


1月21日,詹姆斯·特瑞尔在中国的首个大型回顾展“詹姆斯·特瑞尔回顾展”(James Turrell: Immersive Light)在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开幕。展览占据了美术馆的两层空间,全面地展出了特瑞尔50年来的艺术创作。展览展出了涵盖《空间投影装置》《曲面玻璃(安全的闪电战)》《浅空间(广阔天空)》《楔形空间(新维度)》《反射全息影像》等共13件艺术家各个时期不同类型的创作。此次展出的《全域装置(香格里拉【穿越山巅】)》是特瑞尔有史以来创作过最大规模的该系列作品,成为此次展览最引人注目的焦点之一。


上海。1月21日,詹姆斯·特瑞尔(James Turrell)在中国的首个大型回顾展“詹姆斯·特瑞尔回顾展”(James Turrell: Immersive Light)在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开幕。展览占据了美术馆的两层空间,全面地展出了特瑞尔50年来的艺术创作。展览展出的13件作品涵盖了《空间投影装置》《曲面玻璃(安全的闪电战)》《浅空间(广阔天空)》《楔形空间(新维度)》《反射全息影像》等艺术家各个时期不同类型的创作。


与此同时,展览还展出了艺术家为《罗登火山口》(Roden Crater)进行调查时拍摄的摄影作品以及绘图等珍贵的影像资料。更值得一提的是,特瑞尔此次还根据龙美术馆独特的建筑空间全新创作了《全域装置(香格里拉【穿越山巅】)》(GANZFELD, Shangri La (Over the Hump), 2017)。此次展出的《全域装置》是特瑞尔有史以来创作过最大规模的该系列作品,成为此次展览最引人注目的焦点之一。


詹姆斯·特瑞尔《全域装置(香格里拉【穿越山巅】)》在龙美术馆展览现场,2017年,摄影:NK


特瑞尔的作品要求极为复杂的工程搭建来实现光线与空间的精准把握,因此前期设计施工花费了艺术家大量的时间精力,但是特瑞尔本人因为意外事故导致肩膀受伤,此次也成为了其艺术生涯中唯一一次未能亲临现场的展览开幕。

詹姆斯·特瑞尔(James Turrell)


詹姆斯·特瑞尔于1943年出生于加州洛杉矶,是1960年代南加州“光线与空间运动”(Light and Space Movement)最具有代表性的先驱艺术家之一。在过去超过半个世纪的艺术创作中,特瑞尔始终将“光线”作为创作最基本的素材。

詹姆斯·特瑞尔《曲面玻璃(安全的闪电战)》在龙美术馆展览现场,2017年,摄影:NK


詹姆斯·特瑞尔此次为龙美术馆特别创作的特定场域作品《全域装置(香格里拉【穿越山巅】)》(GANZFELD, Shangri La (Over the Hump) , 2017)位于龙美术馆的入口处。龙美术馆特地为这件大型灯光装置作品搭建了全新的大型空间。当观众走进展厅后站在高台下向上仰望,看到的仿佛是一个巨大、无边际的方形光源。多种色彩的柔灯在这一空间内缓慢更迭,制造出一种缓慢呼吸的效果,为观众提供了舒缓、平静的氛围。

詹姆斯·特瑞尔《全域装置(香格里拉【穿越山巅】)》在龙美术馆展览现场,2017年,摄影:NK


当观众拾级而上走进这一巨大的场域中时,置身其中的观众仿佛周身被光线环抱,加上模糊场域边界所营造出的沉浸之感,观众在一瞬间似乎失去了视觉和知觉的理性判断,就像被大雪或者云雾笼罩一般。而突然开始更迭闪烁的彩色强光又挑战着观众视网膜的承受能力。此时,观众若转身向身后望去,看到的又是呈规则矩形的光源,一瞬间又将观众拉回现实,不禁思索起这件作品构成的细节。“全域装置”的本意来源于德语中的“甘兹菲尔德现象”,描述的正是在强光之下失去感官判断力的体验。

詹姆斯·特瑞尔在澳大利亚国家美术馆的个人回顾展上展出的“甘兹菲尔德”系列作品,2014年,图片来源:National Gallery of Australia


特瑞尔早期的艺术创作以空间投影装置作品为主,灵感来源于柏拉图的洞穴寓言。在空间投影装置系列中,艺术家使用投影仪将光束以特定角度和形状投射到黑暗房间的墙壁或者角落,为观众在视觉上形成感知的错乱。此次龙美术馆展出了三件空间投影装置作品:角落投影《Afrum(浅粉)》《Gard(白色)》以及《Orca(蓝色)》。

詹姆斯·特瑞尔Afrum(浅粉)》在龙美术馆展览现场,2017年,摄影:NK

詹姆斯·特瑞尔《Gard(白色)》在龙美术馆展览现场,2017年,摄影:NK


《Afrum(浅粉)》是特瑞尔最早期的作品之一,粉白色的灯光被投射在墙角处,呈现出立体的视觉幻觉;在《Gard(白色)》中,灰白色的光线经过艺术家设计被投射在展厅的一角,形成一座伫立在墙角的锥形。《Orca(蓝色)》中包含了两块等尺寸的蓝色矩形,整件作品占据了展厅的正面墙壁。

詹姆斯·特瑞尔《Orca(蓝色)》在龙美术馆展览现场,2017年,摄影:NK


毗邻这三件投影作品的是视觉相类似的《墙角装置(珊塔II品红)》。当观众第一眼看到这件作品时,视觉上仿佛看到的是另一件投影作品。然而走近之后,观众将会发现面对是一面挖空的墙壁。艺术家将墙面转角处挖空,将光源置于镂空的空间内。这4件并置的作品为观众清晰地梳理了特瑞尔早期的各类艺术实践。


詹姆斯·特瑞尔墙角装置(珊塔II品红)》在龙美术馆展览现场,2017年,摄影:NK


随着观众进一步步入展览,呈现在眼前的是特瑞尔另一早期实践——《浅空间(广阔天空)》。1968至1969年间,特瑞尔创造了与《投影装置》感受完全相反的《浅空间》系列。当观众步入这一展厅时,视觉上看到的是一片蓝色的二维平面。但由于光源被安置在观众正对墙体的背面,这一三维凹陷建筑空间实现了向视觉平面的转换。



詹姆斯·特瑞尔浅空间(广阔天空)》在龙美术馆展览现场,2017年,摄影:NK


作为早期《墙角投影》装置与《浅空间》系列的进一步融合,特瑞尔在近乎同一时期时还创作了《楔形空间》系列,此次展览中也进行了呈献。与原先作品中使用单色光源、单一空间墙面有所不同,楔形空间系列通过将多个色彩的光源隐藏在层叠的墙体背后,在黑暗的空间内形成一道道叠加的“光幕”。


当观众身处其中,仿佛感受到面前存在着一面半透明的幕布。然而当进一步走近这件作品时,观众就会意识到所面对的是一个大型、深邃的镂空空间。视觉深处的绿色条状光源仿佛是这件作品的视觉起点,但是经过仔细观察,观众就会意识到绿色的光源反而呈现了红色、斜面的延伸。逐渐地,观众会注意到层叠的矩形轮廓,更加深了这件作品视觉上的复杂性,进一步挑战了作者视觉和感官上的理解。

詹姆斯·特瑞尔楔形空间(新维度)》在龙美术馆展览现场,2017年,摄影:NK


此次龙美术馆还展出了特瑞尔较近期的艺术尝试。美术馆一层的其中一个展厅中展示了多件艺术家最新的全息摄影尝试,通过记录被摄物反射光波的信息再加以二次处理形成三维立体影像,从不同的观看角度展现出不同的效果,极具视觉上的趣味性。而美术馆二层的展厅中展出了另一系列的全息摄影。这一系列相比一层的全息影像系列尺幅较小,然而光源对于观众并不可见,在加深了作品的神秘感的同时也让观众再次对于詹姆斯·特瑞尔艺术创作中的技术实施的好奇和思考。


特瑞尔是佩斯画廊(Pace Gallery)的代理艺术家,自1967年起佩斯与特瑞尔展开合作。佩斯画廊的总裁马克·格里姆彻(Marc Glimcher)在接受《艺术新闻/中文版》采访时表示,一开始他们曾拒绝了龙美术馆对举办特瑞尔个展的邀请,因为“特瑞尔的展览对于观众来说是一大幸事,但是对于策展人和工作人员来说,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然而在与龙美术馆馆长王薇的反复交流中,“发现她是一个不相信‘不’的人”,而如果“特瑞尔有一天能够来到中国做展览,无论是空间、财力和操作能力,这件事非得由龙美术馆达成不可”。(撰文Laura Xue)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