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作品,如何在藏区海拔5千米的雪山上度过冬天?
发起人:陆小果  回复数:0   浏览数:1039   最后更新:2017/01/16 20:55:20 by 陆小果
[楼主] 陆小果 2017-01-16 20:55:20

来源:YT艺术云图 吴小霜


艺术家赵要

将一幅约10000平方米的画作带到青海



2012年,赵要开始进行艺术项目“精神高于一切”。他携带绘有黑、白、灰几何图形的画作出发前往青海玉树摩耶寺拜访一位仁波切。后来,被加持的作品和记录朝圣之旅的照片在展览中被共同展示。赵要想要知道,人们对画作的看法是否会因照片的出现、和对背后故事的了解而发生改变。

▲ 赵要 - 《精神高于一切》装置一览 (图片鸣谢艺术家和佩斯伦敦)


4年后,赵要重返摩耶寺,延续项目“精神高于一切”他将一个面积接近10000平方米(长 116 米、宽 86 米)的画卷用卡车从北京运到青海,像当地晒佛仪式一样把它从海拔五千米左右的山坡上铺展开来。画卷上的图案是赵要从一本益智游戏书上随机挑选的,没有任何意义。但是,在经过法会现场一百多个仁波切的加持、外加一个环境艰苦的冬天后,它是不是就具有了某种不同的精神内涵?

▲ 作品在曾尔尕山上铺开


在正式见到赵要讨论这些问题之前,他曾发给过我一张项目的预告图。上面彩色的几个大字“精神高于一切”一下就让我想到了藏区。但赵要却告诉我,这些颜色其实对应的是Google图标上6个字母的颜色。

▲ 六个字的颜色实则对应了Google Logo的颜色


“我们现在接收到的信息太多,以至于逐渐习惯用已有的信息总结出一个答案。如果不知道这个项目在玉树,这些颜色是否还会让你想起藏区?”类似逻辑的问题似乎可以用在整个项目之上:当你知道这幅重达3吨的巨大画卷是由100多个藏民和喇嘛费劲千辛固定在山坡上时,又会赋予它怎样的意义?

▲ 航拍正在展开的作品


YT艺术云图对话赵要

听他讲讲“精神高于一切”背后的故事


YT:从什么时候开始对藏区的文化感兴趣?


赵要倒不是说对他们的文化感兴趣,不管是2012年的《精神高于一切》,还是2016年的《精神高于一切》,它更多还是从艺术本身和城市文明的角度出发的。你仔细分析下就会发现,其实当代艺术是城市文明高度发达以后才会产生的“品种”,而藏区本身的文化属性和宗教氛围好像是和城市文明平行的,它保存的很好。这件作品实际上是调动了这两方面不同的信息来创作的。

▲ 作品抵达摩耶寺

▲ 摩耶寺僧人及村民帮忙卸作品


YT:作品的大小和展示方法是怎么决定的?


赵要:作品要怎么卷、怎么裁、怎么固定等等都是从晒佛的方法借鉴而来的。尺寸的话比寺庙的大唐卡小一些,但也是比较少见的尺寸了。理论上面积差不多,但心理上应该还是比它小一点。


YT:心理上小一点?


赵要你还是要找到一个限度。凭空做大,长200米也行,长300米也可以,无非是个技术限度。我们总讲“大”,最大的火锅、最大的披萨,各种大,但这件作品的兴趣点不在这里。你最终还是要给它在精神层面找到一个限度。

▲ 作品实施中


YT:这件作品要留在山上多久?


赵要:等冬天过去,布上的颜色退掉吧。其实你可以把这件作品看做一幅“画”,但它是通过“想法”完成的画。这个想法可能包括我们对绘画的认识、对大自然肌理的感知、对西藏的很多印象,对那种神秘性、崇高性所产生的想法……随着时间,自然环境会变化,人的想法也会变化,变化的思想就像布上留下的肌理一样,不断地进行着创作。


YT:你是怎么说服仁波切帮助你实现这个项目的?


赵要我们认识已经快10年了。这件作品并不是想要去刺探对方宗教的合理或者不合理,而是从城市文明和当代艺术的角度出发的。它引发的思考才是比较有意思的。他还是比较理解的,如果你抛开当代艺术的语言层面去讲,更多其实就是一个认识和想法,是可以讲的通的。藏传佛教那边的包容性,实际上比我们想象的要大。

当然,他对这件作品也会有自己的想法,但我没有生活在他们的文化环境里,所以再多去想也没什么意义。仁波切觉得这件作品就是让我们每个人能看到自己。

▲ 固定位置


YT:到现在为止,整个作品历时了多久?中间是否都顺利?


赵要:前后加起来有两年,还算比较顺利。创作一个东西,本身就是不断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怎么制作这么大的东西、找什么人做都是问题,一开始想要在藏区找人做,后来发现自己不会藏语连沟通都没办法沟通。后来回内地找了一家做气模的工厂,但他们也没做过这样一个东西。你要让他们明白你想要什么,然后再想各种办法实现。

做出来之后还要想怎么才能把它运上山。
后来当地人都说我运气特好,上山的时候如果一起风就铺不开了,人眼睛都睁不开。地面那么陡,甚至超过45°,如果风一大,吹起这么大一个东西,想想也挺吓人的。但把作品台上山那天恰好没起风,后面几天就不行了。当时完全靠运气,觉得能把100多个人凑齐运作品上山就很不错了,根本没想过起风这个问题。

不过我后来也想,
整个过程不是说你非得一定要把计划全部实现。你本身在去做这个事情的过程当中,有某种关系就会被建立起来。哪怕它失败了,突然被风刮坏了,也是正常的。

▲ 山体非常倾斜

▲ 作品实施中

▲ 作品局部


YT:在项目实施中,是否曾因为自然或其他因素遇到危险?


赵要:一提藏区可能很多人就会想到“高原反应”或者有危险什么的。实际上,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你在城市里生活久了,就会变得很看重自己。当你在集体环境中、在宗教氛围里、在大自然当中,并且了解了当地人对所谓轮回的认识。你会发现“自我”变得没这么强烈。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

▲ 囊谦村寨雪景

▲ 项目实施地雪景


YT:期间印象最深的事情是?


赵要:这件作品的实现过程,跟我们平时接触到的很多经验都不同,它反应出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很不一样。你会在里面看到一些你意想不到的反应。大家那种乐观性,在城市里面其实是很难看到的。一起把这件作品运到山上过程很欢乐,大家协调性又很强。

▲ 抬作品上山的村民们


YT:前不久,Vice团队发布了与这次项目有关的视频。为什么会想到和Vice合作?


赵要:我觉得这个项目应该更多地从一个(和艺术)没那么紧密的角度去理解。反而是平时不太关注艺术的普通人会觉得它更震撼。大家关注的角度都不一样,有人会觉得视频里的村民笑得很灿烂;有人也会觉得这件事很无聊,不理解你为什么会做这么大一个东西放在那里。

这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但
如果只从“艺术”的角度看,有时就会过于细腻了。你在意的很细微的差别,可能是大多数人根本不在意的。我希望可以让人们通过这件作品表达很多自己的想法,这样更有意义。

▲ 雪后的作品


YT:没有邀请更“纯艺术”的媒体的理由是?


赵要:说句老实话,我当时一直就没想找做纯艺术的媒体。如果从纯艺术的角度,你不会去拍当地小孩儿玩无人机这种画面。其实需要的就是一个普通的视角,像讲故事一样把整个过程讲出来就可以了。

人常常会给很普通的事物赋予某种精神价值。比如一对情侣将碗底摔成两半,一人一半当作定情信物,很珍视它,但其他人就不会理解这种感情。
我们在看事物的时候,会不自觉的附加一些东西在上面,我的目的就是想让人们去反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

每个人的教育程度、知识广度都会影响你看事物。那我尽量用一个不那么“艺术”的角度去呈现这件事。视频也不太长,保持点神秘感,让大家可以有想象的空间。

▲ 作品将在山上度过整个冬天

▲ 作品表面凝结的冰霜


YT:现在大多数人只能通过视频和图片看到这件作品,我们之后有机会在展览现场看到它吗?


赵要:有。这件作品在藏区经受了来自宗教和自然的双重作用后,带上了励志感和传奇性,你再把它拿到城市里面来,铺开给大家看一下,整个关系就比较有意思了。主要就是让大家“哇”一下,我觉得就可以了。

▲ 《精神高于一切》雪山即景


现在,这件巨大的画作仍然在玉树,随着天气的变化,它也呈现出了不同的状态。在冬天过去之后,我们将有机会看到一个不再一样的《精神高于一切》。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