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艺术家,他们觉得“有意思”
发起人:毛边本  回复数:0   浏览数:3225   最后更新:2017/01/13 11:05:59 by 毛边本
[楼主] 毛边本 2017-01-13 11:05:59

来源:打边炉


以下内容均为面对《打边炉》(d-b-l)提出的同一个问题时产生,问题为:“‘哪位艺术家的作品让你觉得“有意思”?”。更多内容请点击:“吹水史”全集(2015.11.6-2016.11.13)

题图为刁德谦作品《躺着1》(2000)。


1

蔡涛

广州美术学院艺术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夏阳先生的作品,不仅“有意思”,而且“有滋味”。从读夏阳作品开始,我开始体会到齐白石艺术的现代内涵。齐是被严重误读的“现代”艺术家,一般都把他视为最后一代文人画家,而他在新文化运动之后的所谓变法,其实最大的突破点就是打通了文人与民间这两个视觉文化系统,这个新格局的出现,是对东亚地区现代美术转向的现场回应,齐白石或许没有理论自觉,但是他遇到了绝佳时机,面临的是一个东西洋打通的国际市场,还有陈师曾这样一个文人画复兴的鼓吹者将他引荐到日本,贯通了学术和市场两端的影响力。


齐白石的艺术被日本人欣赏也不是偶然事件,日本当时已经有相当一批艺术家在从事现代艺术、文人画和民间艺术的融合实验,这种所谓“东洋”眼光也是国际化的,后来收藏齐白石最多的须磨弥吉郎就是日本驻华外交官,他在广州还发现了被本地市场冷落的苏仁山。须磨为什么能瞄准被中国收藏家冷落的齐和苏,这就是国际视野下对东亚艺术现代化的理解和判断,须磨对齐白石的理解就是“东方的塞尚”,苏仁山也是类似于此,他在当时就有这种见解。抗战之后,国家主义叙事主导了国画的价值阐释,艺术创作在整体上要为政治现实服务,要强调写实性的语言,齐白石一度打开的现代性命题当然被搁置了起来。


比齐白石晚一些,关良、丁衍镛、林风眠、常玉、张弦等洋画家走的也是这个路线,但他们留洋或海归,有东西方文化互为参照的自觉意识,知道毕加索、马蒂斯正是从黑非洲、东欧的民艺传统中为现代艺术拓开了生路,林风眠就把民窑的趣味和Art Deco结合起来,创为新格,但很难想象,没有齐白石在前面,他们会走有信心走得那么远。49年之后,这条现代艺术的脉络显然受到了压抑或改造。而夏阳丁立人这两位当世艺术家,就是这个“被压抑的现代性”的极少数的当代实践者。


讨论民艺、文人画与现代艺术的关系,既是东亚现代美术史的一个新命题,展望当下或未来的艺术文化生态,我们重新阅读齐白石和夏阳,就很有意思。



2

皮力

香港M+美术馆高级策划人

尤伦斯做的刁德谦陶辉的两个展览很好看。刁德谦的展览,因为我撰文了,所以不好说。但是陶辉内置在社会,和所谓的事实、表演和描述之间的张力挺有意外的。


3

黄小鹏

艺术家

Bruce Nauman的无所畏惧,在他5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不但尝试过几乎所有的媒介,而且一再触及到当代世界的根本问题。



4

赵趄

广东时代美术馆馆长

Francis Alys 在伊斯坦布尔双年展上的作品“The Silence of Ani”,一群学生用不同的birdcall,在一个中东古城Ani的废墟里,通过移动的、变换的声音引来小鸟,唤醒沉睡的文明。诗意的影像和诗意的叙事,变成了现实最为匮乏的诗意的人性。



5

梁美萍

艺术家

最近重看杨德昌李安导演的电影,汪建伟等,还有很多。


学生时期就很喜欢电影,看了不少,近十年看来,大概是没什么细致的剧本,值得重看的很少。尤其内地的市场太大,拍什么都可以过十亿的,用心的难找。觉得杨德昌最好看的是《一一》,比较当时的电影像拍电视剧般,杨的作品很具电影语言,尤其画外音的场面,使我像置身在(进入)现场的观察,而不是在荧幕前的观看。李安,就是看他拍的外语片,也难察觉导演是位华人,其人文修养和电影功力,看的时候让人忘记导演的存在,这是他的语言歉厚所致。


汪建伟的现场多元互动的视觉语言,小心谨慎,却又充满实验性,那样的减法和自我逾越方法论,可多角度品味其内观世界。


6

鲁明军

策展人,艺评人

要看在哪个层面上说了。比如从职业的角度,我想必然不同于凭直觉去看一件作品,经过深入的了解、研究和对直觉的理性调适,自然会发现更多更有意思的地方,这两年先后做过徐震、刘韡、汪建伟、朱昱等艺术家的深入研究,有的还没做完,但发现越是深入,就越觉得有意思的地方越多。最近看了宋琨的一些资料,特别是她即将举行的个展《岛》的整个计划,包括她现在的生活和艺术状态,觉得也挺有意思的。


7

胡斌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

年长的艺术家就不说了,近段我对广州几位青年艺术家组织的《冯火月刊》有些兴趣。其实我只在微信上零星看过他们发过的一些东西,谈不上很了解,但是我觉得几个艺术家以自编的刊物形成的组织方式比较有意思,它不同于其他艺术小组或艺术空间,刊物是他们这个“共同体”连接的纽带,也是一个自由创作的平台,而且方式有点以前那种质朴的地下刊物的感觉,只是他们更偏于戏谑化,各种“低文学”、轻松的图画,还有点故作正经的异想天开。


8

徐坦

艺术家

九口走召


9

郭伟其

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副教授

很多作品都很有意思,不管在古代还是当代,中国还是外国,我想如果不做一些地域、时间、观念或风格等方面的具体限定的话,我真地很难挑出一件来。


10

刘庆元

艺术家

“有意思”的太多了。我个人一直觉得丰子恺的作品“有意思”,有意思在于他不只是一位艺术家。我对所有“多重身份的艺术家”都感兴趣,这和“跨界”无关;举个例子,如果你的土特产生意和当代艺术评论工作做的一样好,同时还是个原教旨主义美食家和中医爱好者,最后还有一份华南植物园昆虫研究所副研究员的工作,那就很酷了,反正我身边好多这样的人。


11

冯博一

策展人

徐冰的作品。他的艺术具有敏锐的问题意识,并超越了一般性的社会现实表征。但他又不从惯常的审美意识,流行的形式、风格、材料等固有的模式来考虑和创作,无论是从传统的或现实的文化资源中汲取、利用,还是对现存艺术系统的怀疑、反省。同时,徐冰的艺术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出乎意料的创造性,超出想象的工作量;作品形态也特别具有带入感。不装逼,不晦涩,特自信!对不同层面的观众构成了有效的启发性作用。因此,对当代文化现象和最新文明程度的敏感、思考、判断,将导致对固有观念在方法论上的改变,并及时以一种艺术的视觉语言,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12

鲍昆

摄影评论人

徐冰正在做的电影《蜻蜓之眼》。徐冰是个善于从人们日常的语言和语言性质的符号中寻找文化意义的艺术家。这是他首次从影像角度做艺术,而且是从网络上公开的各种视频素材中,重新寻找这些类似无关的影像背后的隐秘关系。徐冰是我最喜欢的艺术家,他的艺术没有急就章的火气,但都耐得住时间和历史的考验,而且背后的寓意都非常深邃和好玩。


13

叶敏

扉艺廊艺术总监

前两个月在画廊办了林于思的个展,作品就非常有意思。林于思有很纯熟的水墨技巧,传统技法的功底很扎实深厚,画面的呈现却又非常当代,超现实的气息扑面而来。画面的熟悉感来源于与传统文人画一脉相承的技巧及空灵的气质,但当中出现的“异物”(那些小卡通动物与人物)又一洗颓气,充满时代的新鲜感。我们自己在做建筑的时候,也同样在不断尝试以当代语言演绎传统,所以特别有共鸣。


14

樊林

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教授

我学艺术史,回答这样的问题往往就往回看了。很多具有个人思考以及极大能量的艺术家,我都觉得有意思。譬如,我们通过资料了解的博伊斯。他的激进鼓舞、激发了年轻艺术家创造。当时的欧洲,在与学院规则抗衡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外显的个体,但往往转化为浓缩的集体现象。身为自学成才并在政治上享有发言权的无产阶级知识分子,以提高社会预见和实现自我发展为己任,因此会选择自我表现方式,博伊斯在40年代晚期进入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之后不久,就转移到了德国的乡间,专心事农,其目的在于清楚自己的焦虑感和犯罪感。60年代开始博伊斯的装扮、语言,都出于对“自我”的考量。这使他在激进文化中获得反抗极权主义的力量,他的最大敌人,是空洞无物的平庸。打破界限、规则和禁忌是中心任务。博伊斯擅长赋予创作一种仪式感,仪式的作用在于引领大家进入超越体验的感受,并因此建立共同的归属感,新的仪式也就划分了新旧人群。去年在德国,补课似的看了好些录像。在64、65年的录像中,看到博伊斯的观众,亦即对他的创作充满好奇、向往的艺术青年,在服装、语言、姿态做派上都显现出相当程度的一致,这种以强烈姿态出现的“反结构”,却与公共社会形成了新的张力。将艺术家个体与其生活、创作情境共同还原,解读就会很有意思。


15

杨小彦

中山大学设计与传播学院教授

王宁德,他终于把光从物体后面给逮出来,变成了表达的对象!另一个是加拿大的顾雄,他的作品让我想起中国人远洋移民悲伤的历史。


16

鲍栋

策展人

最近觉得有意思的包括:陶辉的影像、吴山专的《从人权到物权》、廖文峰的微信小视频,郑国谷的图案图腾,邵勇最近写的诗。


17

何倩彤

艺术家

我喜欢那些令人凝望、驻足的作品。那些没有意思要讨好你的作品。那些像鬼一样缠着你的作品。那些极其内在,甘愿为了成全自己而远离时代的顽固作品。那些会让你觉得,你在与一个真实的、独特的个体相遇的作品。那些建构出一个自足的世界,而无需你添加一言的作品。


我喜欢的艺术家有区凯琳智海杨学德René MagritteEgon SchieleJohannes Vermeer。我喜欢的东西相当传统……不过可能当下最“有意思”的“作品”都未必由“艺术家”制造。



18

白小刺

摄影师

去年年底看连州摄影双年展参展的帕布罗·洛佩兹·鲁兹( Pablo Lopez Luz)比较有意思,他拍的东西也是我想拍的,他是一名墨西哥摄影师,有个拍摄主题是“大地景象”,表现宏大的城市化场面,有点像安德里亚斯·古尔斯基(Andreas Gursky)的风格。


19

冯峰

广州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主任

“新物种”展里,我邀请了一位叫卢卡斯的荷兰艺术家,他没结婚但有了三个儿子。他要养活三个男孩,所以他就想雇用三个孩子为他工作来养活自己,但荷兰有严格的童工法,规定雇用童工每周不得超过3小时,并且安全无害什么的各项规定;于是,他就按照童工法的要求和他的三个儿子签了合同。雇三个儿子为自己设计的木家具上颜色。小孩子胡涂乱搞,颜色也上不匀,或者涂了一半就算完事了,这反而让家具的颜色都不一样,每一个都不一样。成艺术品了。小孩还玩儿得很嗨。完全改变了人们对雇用童工的理解。没有剥削,没有压榨,也看不到剩余价值的逻辑,游戏即工作。


20

李景湖

艺术家

其实每一个艺术家对我都有影响,每一个艺术家的作品你深入了解都很“有意思”,我有很多喜欢的艺术家,也有很多不喜欢的艺术家,但无论喜欢或不喜欢都可以找到学习和应该避免的地方,这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觉得“有意思”的艺术家太多了,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方面的,所以请恕不能列举。


21

赵磊

有方空间创始合伙人

“有意思”是褒义还是贬义词?当下一些“当代艺术家”的“作品”蛮“有意思”:裸体游个泳,吃个屎什么的,是我万万没想到竟然是有“艺术”的“意思”的。我对当代艺术的热情,就被这波家伙给毁了。


最近十年,业余时间60%给了明式家具,40%给了宋元山水画。李成、范宽、郭熙、倪瓒等人实在太伟大了,我多次跑台北故宫看他们的原作,在旅行社不断挥舞的小旗中,依然看画能看到后脊骨发凉,看到汗毛孔舒张,神奇。


建筑师算艺术家吗?若算的话,柯布的母亲住宅、阿尔托的自宅、巴拉甘的自宅,都实在是牛逼。


22

马立安

人类学者

我非常欣赏Bansky,最近也在研究所谓的“街道时尚”。

22+

杨阡

胖鸟剧团艺术总监


邱炯炯


23

许培武

摄影师

法国画家亨利·卢梭(Henri Rousseau,1844--1910),海关职员,49岁后才开始创作的业余画家,在想象中的原始森林注入百合花、橘子,狮子、老虎、猴子以及他少年时暗恋的女老师等元素,用朴实的绘画手法创造一个伊甸园。在亨利的画作里,没有任何法兰西绘画流派的痕迹,我喜欢亨利的另一个原因是细观亨利森林,感受到中国绘画灵动、飘逸的线条美。


24

徐震

艺术家

我只对作品感兴趣,对艺术家没什么兴趣。这个项目是在推广“徐震”品牌做的第二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徐震超市”。


25

夏维伦

艺术家

黄专的《诀别的话》有意思。黄专的离去和他的文章构成绝佳的艺术作品,相信谁都能强烈感受到这里面透出来的精神光辉。我看到一个学者如何将学术当作毕生投入的志业,看到一个艺术工作者如何将艺术当作面对疾病、死亡的解脱之道。同样是病人,虽然在禅修,在学了生死,但我依然怕死。《诀别的话》里看到,黄专面对死亡不害怕,不遗憾,多么了不起。金蝉脱壳,多么洒脱。我本以为只有大和尚才能做到,从不相信做艺术也能达到。黄专说自己没有宗教信仰,其实真正的信仰都是对真理、自由的不断探求。


26

朱晔

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

“有意思”的作品挺多的,“有意思”的艺术家少。两者都“有意思”的我能想到的第一位就是李巨川,他是我非常尊敬和喜欢的老师与艺术家(但他不一定觉得自己是艺术家)。最近他的作品叫“快乐蜂录像厅”:把武汉江汉区一处非赢利艺术空间(叫“俱乐部俱乐部”)改成了一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录像厅,持续三周播放那个时候的香港录像。这个艺术空间所在地之前的名字叫“快乐蜂奶茶店”。


大概在我读大四的时候,我和同学们看到了李巨川参加1994年《新建筑》竞赛的获奖作品。这一年《新建筑》杂志的竞赛主题是“都市居住”,即探讨人类在都市环境中的居住形态。李巨川的方案是随身带着一块砖,并且在一周的时间内与这块砖头共同出入城市内的各种公共空间,如餐厅、公交、商场、街道、广场、书城⋯⋯然后他把与这款砖头一起生活的各种场景拍成了一组照片。这块砖头成为了最简单的建筑的符号,并且在他的日常行为中建构并强调了人与建筑的最基本也是最简单的庇护与伴随关系。当届的评委槇文彦(Maki Fumihiko)的评语是:这件作品取消了一切建筑的物理与功能形态,回归到了建筑与人的基本生理与心理关系。这对我当时触动很大。


27

陈定方

学而优书店创办人、总经理

我不是艺术家,只是一个开书店的人,也没有在艺术圈混,当代的艺术作品很少看,很多可能很“有意思”的实验性的作品也看不懂。但从美术作品来说,我一直很喜欢印象派的作品,那种绚丽明朗的色彩、自然的气息、生活的韵味被表现得非常的诗意和完美。


我们曾经出版过《我是谢坤山》这本书,当然,首先是谢坤山这个人的人格魅力感染了我,但他作为一个四肢都严重不全的人,用嘴叼着画笔画画的人,表现出来的画面却是热烈奔放、色彩明朗,有着对生活热烈的爱,当时就觉得是我喜欢的如印象派那样的画风,这样的感觉也直接影响了我立即决定这本书的出版。可见,印象派对我有着多么大的影响。


28

朱荣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研究院副总规划师

我觉得艺术是一个人或社会的多面性和多样性在不同时期外化的形式,没有恒定的式样。去年欧博设计公司在华侨城华·美术馆策展了柯布西耶的生平展,我去过几次,或听讲座或读展品,觉得柯布西耶多样人生的呈现才是一部大作品,而不是他那栋建筑、那座雕塑或哪幅画。以往只偏重于建筑和城市的视角了解他,观展后发现他也许只是抽空做了些建筑设计而已,更多的属性还应该是艺术家。柯布西耶是艺术家,艺术表现得形式只是思想和人生体验感悟的出口,他以文字、绘画、雕塑和建筑向世人传递思想,随心所欲,自由自在。这才有意思。


29

李巨川

艺术家

我知道的艺术家很少,在我关注到的艺术家中,刘伟伟是我目前觉得最有意思的一个。 三年前我认识他的时候,他正因为拍摄重庆的劳教上访人士被警方骚扰。最初我只是佩服他的勇气,但很快我发现,他还有一种特别的想象力,他作品的生猛实际上直接来自于这样一种想象力。


比如把那个专门盯他的警察弄到了上海的展厅展出了一星期。之前还带着这位警察去公园教他写生。还有在重庆千秋村组织的村民开会和“游行”。这个“游行”特别有意思。那天是要开全村大会,刘伟伟发现村民们住得很分散,于是设计了一条可以让全村串连起来的“游行”路线,把村民们都动员了出来,还引发了大家对村里某些事务的七嘴八舌 。这里实际上还有一种对于空间的想象力,通过空间上的安排推动了运动进程。我觉得对刘伟伟来说,已经不需要考虑做的事情是不是艺术、是不是作品这样的问题了。他常常就是一名社运分子或行动者,就是在参加维权活动。但同时,他又总是以他特有的方式加入其中,以他特有的方式在其中发挥作用。


去年在西安参加那个出租车司机自组公司的维权时,他参加司机们的行动,同时用录像记录过程,录像剪出来后就放给司机们看,根据他们的意见修改。这让我想起戈达尔当年对“拿工资的中国导演”的向往,说“他们去工厂拍摄,在工厂放映,根据工人的意见修改影片“,其实当年的中国导演并不是这样,现在的刘伟伟才是这样。后来刘伟伟还在西安美术馆搞了一次放映会,近三百名出租司机涌进了美术馆。这里的情况是美术馆被当作社会运动的资源使用了,与通常艺术家被美术馆使用的情况正相反。刘伟伟后来又试图让这家公司到美术馆的展厅里去办公,但没能成功。我觉得刘伟伟正在尝试的是一种新的方式的实践,它算不算艺术实践不重要。


30

蒋志

艺术家

很多,以前觉得没意思的,现在看看觉得有意思;有些以前觉得是那个意思的,现在可能会看出是那个那个的意思。



31

宋拓

艺术家

喜欢黎明(不是Leon Lai Ming)。他做了《橘子洲头》大雕塑。


觉得涂鸦不应该是下面这样,这样超级不好玩。


32

沈瑞筠

广东时代美术馆策展人

好的艺术家太多了,很难挑。

33

周力

艺术家

喜欢挺多的,譬如 Olafur Eliasson,这个艺术家的创作动力来源于对感知、行动、体验和自我认知的兴趣,他希望他的艺术作品诉求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而这正是我非常感兴趣的、也正在做的事情。



34

巫鸿

芝加哥大学教授

这个问题挺好的,“有意思”可以理解成一个当时的反应,让你觉得需要停下来想一想的艺术家,不一定是指已经有一个答案或者已经对他有深度的理解。


我觉得有意思的作品有很多,艺术家也不一样。比如我最近在做张大力的展览,我为它命名为“恒久与无常”。他之前在墙面上的涂鸦,可以说是很“无常”,随做就随之消失。后来他又做了些图片和实体的作品,比如“第二历史”和民工的头像,对社会和历史有比较深的介入。这次他使用的是汉白玉,投入很多的时间、人力和资金。内容还是以往的“民工”题材,但是材料选择了汉白玉这种纪念碑一样的材料,这其中的张力还是挺有意思的。在国外也有一些当代艺术家选择比较恒久的材料来创作当代艺术。对永恒感的追求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这个展览没有什么结论性的观点,开展后做了一个国际研讨会,请国内外学者一起来讨论一些类似的现象或规律。不少发言质量相当高,我自己的收获也很大。


还有今年早些时候参加雅昌“年度影响力”奖项的评奖工作。由于黄老师去世了,我代替他主持评奖,系统地看了一些青年艺术家的作品。获奖者胡向前的作品蛮有意思的,感觉很新鲜,他面对社会上发生的事情,以艺术家的方式来进入,变成事件的一部分,但还保留了艺术家的特殊身份去进入这个事情,让大家去关注它,从而创造了一种新的互动,而且他有相当强的地区性,带有强烈的广东或者说是南方的气质,让人感到有真实的人物、真实的场景和真实的事件。另外一位获奖者刘韡的作品完全不一样,他的作品材料性强,比较抽象和理论性。两人关注的问题也完全不一样。刘韡做的作品越来越复杂,在细腻的程度、材料的张力、质料的协商、不同的平面等方面都是挺有意思的,他也是我希望跟进的艺术家。


有些已经成名的艺术家还在创作新的东西,作品中有一种连续性。比如宋冬最近在广州红专厂做了一个“无字碑”,对比他以前用水做的作品,也有点“永恒”和“瞬间”交相呼应的意思。


古典艺术中追求“永恒”的东西多一些,而当代艺术中“无常”的东西很自然,很多艺术家都做了不能保留下来的作品,像装置艺术的原始意图就是不被用作收藏,不是恒久的。


但现在不只是张大力,很多国外的艺术家都不再使用死鲨鱼、烂苹果这类临时性的材料来做作品了,而是用比较恒久的材料来做。这里就可以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它们要这样做?这是否形成了“恒久”和“无常”之间的一种新的关系?张大力的另外一组用蓝晒法做的作品——从媒材上就是一瞬间的光线的作品,也引出了这个问题。


35

秦晋

艺术家

最近在喜马拉雅美术馆的勒梅特夫妇影像收藏展时看见一个年轻英国艺术家Beatrice Gibson的作品《一首必要的曲目》(《 A Necessary Music》),觉得挺不错,是一部关于现代城市居住的科幻短片。一个在纽约曼哈顿和皇后区之间的叫罗斯福的小岛,那里曾经被作为纽约最大的精神失常者的庇护所而建立起来,但这一切后来都被弃置了,接着又被新的居民进驻。作者雇用了17位原居民作为演员和影片文本的写作者之一。我觉得她运用文本的能力非常好,是一种很特别的文学式的叙述方式。


36

区志航

行为作品《俯卧撑》作者

马塞尔·杜尚约瑟夫·博伊斯安迪·沃霍尔


37

蔡影茜

广东时代美术馆策展人

在圣地亚哥去了智利年轻艺术家Pilar Quinteros的工作室,这位出生于1988年的艺术家2014受皮纳克艺术中心的邀请,用纸皮等大翻制了基辅广场上的“人民喷泉”,并邀请普通人帮忙抬着这些雕塑构件游行到广场上,然后一起将喷泉装起来。这件作品题为“人民喷泉的友谊”,延续了关系美学的参与性和欢庆形式,但拒绝将艺术演绎为神秘化的宗教心灵仪式,而是通过发动公共空间中的并肩行走来推进个体最基本的自我赋权。这里面有种少见的慷慨、团结和脚踏实地,像是一贴虚无主义的解毒剂。



38

冯俊华

“副本制作”出品人

杜宗键。他和我同在2012年加入黄边站,三年来我断断续续接触他的创作。他关注身边人和事并与他们相处的方式,以及在自我认知中转化的方式,有一种硬朗但尚未清明的质地。前段时间听他聊了新一期项目实验室的方案,预计年底在黄边站实施。


39

胡震

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副教授

意大利艺术家卡洛·费拉里斯(在纽约生活和工作)的录像作品《我已不再沉迷于赢》;玩了10年摇滚,弹了10年古琴,最终在深圳梧桐山把琴蛙的鸣叫声和摇滚、古琴融为一体的艺术家沈丕基及其声音行为作品《对蛙行动》);用手机捕捉碎片化日常生活景观,拍尽小洲众生相的艺术家杨帆的手机影像《锦宏摩托车》等……三位艺术家的表达方式各有侧重,但都有一种把最平常的东西变得极度动人的能力。这也是我近年来觉得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特别有意思的地方。


40

方璐

艺术家

很多但我现在想不出一个名字,我喜欢看已故艺术家的回顾展。


41

曹斐

艺术家

真正觉得有意思的多数是导演,在我的心目中的位置,他们一直没变过。我很少会加入新偶像,来来去去就是几个:泰国导演阿彼察邦,瑞典导演罗伊·安德森,意大利导演费尼里,法国导演侯麦塔蒂,日本导演、诗人寺山修司,以前喜欢过艺术家马修·班尼蔡明亮、摄影师大卫·拉切贝尔


42

冯原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

我通常不倾向于从“意思”的角度去看问题,就是说,我反对艺术本体论的说法,因为艺术本体论大致假设了艺术作品的“意思”就蕴藏在作品的身上,如同蛋糕,这“意思”就像是面粉和鸡蛋的配比所带出的“味道”一样,放在古典时代,艺术本体论确实是具有相当的解释力的,但是,放在现当代艺术的框架之中,建构论就要比本体论更具有解释力。建构论的意思是,艺术作品自身并不天然拥有“意思”,那么,艺术作品的意思到底在哪里呢,若是它不存在于艺术作品的身上,我们又是如何来感知艺术作品的意义呢?在今年上海PSA举办的黄永砯大展的研讨会上,我专门针对黄的作品做过一个建构论的解释。我建议观众不能仅仅盯着黄的作品看,以试图去发现作品的意思到底是蕴藏在哪一个部位之上,我说,好的当代艺术作品,其实是以作品的物质载体的符号化形式来扰动人们的观念世界,并最终对那个建构我们的观念世界的知识体系进行了干扰,所以,我们应该在作品的物质——符号形式与观念和知识世界的认知形式之间寻找相互关系。我用了一个比喻的说法,任何艺术作品,其本身并不具有特定的意义,如同一块普通的砖头,但是,当艺术家能将这块普通的砖头砸向一块人们看不见的玻璃之时,那块“观念玻璃”的碎裂的声音便反过来便赋予了作品以意思,这块砸碎了观念玻璃的砖头就不再是普通的,它成了承载意思——符号的物质载体,并区别于所有其它的普通砖头。


大体上,我认为黄永砯的创作方法既具有相当有思考深度,其作品又拥有很灵活的符号形式。而且,在以汉语为母语的思维逻辑的背景下,黄显示了高超的转换语言范式的能力,从语言、思维、符号的角度来解读黄的作品的“意思”,对于如何从建构论来理解当代艺术是一条具有富有启示性的路径。



43

奥雷·伯曼

蛇口“设计互联”馆长

目前,我们正在为设计互联的展览设计和未来的项目征集提案。首先我们希望有提案是能彰显槇文彦(Fumihiko Maki)先生建筑设计的力量,其次是我们也期盼看到一些与我们正在思考的议题真正相关的建议,最后的期许则是希望看到能激发未来设计方向的新思路和建议。我对一些提案所呈现出来的思维广度——从复杂的空间组织,自发行为甚至是单个设计团队无法实现的成熟的共创实践都感到印象深刻。


44

张嘉平

艺术家

宋拓的书法,来源于他对大量古今中外(日本、韩国)书法作品和民间书法的研究(读帖),也包括对西方印刷和设计字体的借鉴,形成他的新书法。他的作品不用毛笔和墨水,大部分是在电子触屏写成,也有用钢笔或啫喱笔。他认为他的“书法”才是真正的当代书法(这样说很有意思)。


45

刘珩

建筑师

我知道的艺术家不多,我个人比较喜欢有洞察力、有研究力、有态度、有智慧、生猛、灵动同时又节制的一类艺术家。装置艺术、大地艺术也是我非常喜欢的艺术门类,这也许与我建筑师的身份有关。 例如活跃于60/70年代的大地艺术家Robert SmithsonMichael Heizer。我曾经租车,在美国西部的沙漠上疯狂寻找他们的大地作品,这是一段非常难忘的记忆和情怀。当代的有丹麦艺术家Olefur Elliason,也许他本人也是建筑师出身吧,作品大气又细致,大胆又经典,能开拓和延展我对日常的想象力,非常“有意思”。


46

王磊

影展放映员

姚瑞中的“蚊子馆”调查系列。此项目是姚瑞中带领学生做的社会调查。“蚊子馆”是台湾社会对因各种原因废弃的社会公共建筑和公共空间的戏称,非常形象。这个项目除了具有社会调查和废墟美学的意义之外,调查行动就像“空间考古”,其意义要超越项目实际表现的“人与空间的历史关系”。


47

孙晓枫

艺术家

没有特定的艺术家。


48

李燎

艺术家

宋拓,他年轻,潮,还很很诙谐。


49

朱建林

艺术家

欧飞鸿啊,他会国画懂书法,爱涂鸦能拍摄,还自称“广东黄”,很有意思。



50

王绍强

广东美术馆馆长

哪位艺术家的作品“有意思”,这不是简单一句话便能概括的。美术馆作为一个研究机构,我作为其中的一名研究者,在我看来,每位艺术家的作品都有引人眼球、值得探讨的地方,或是其中理念,或是其风格,或是艺术形态,皆是丰富多样的,解读方式也不尽相同。所以我更愿意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去探索各件艺术作品中“有意思”的一面。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