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我 或者 比如我
发起人:点蚊香  回复数:0   浏览数:1194   最后更新:2016/12/29 17:58:41 by 点蚊香
[楼主] 点蚊香 2016-12-29 17:58:41

来源:选择Choices


曾经我们聊过 如何看一个展览?How to view an art exhibition? 那时文章教的是一种方法,然而,遇到一位艺术家个展的时候,往往这个方式就不怎么好用了。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一位艺术家个展可以是议题式、社会事件式、探讨式或者趣味式,前三方式,在看展览的时候较为简单,运用自己的逻辑思考能力,检视展览文字与作品之间的关系就可以明确展览质量,最后一种,趣味式,则是比较苦手的个展。因为一来,既说趣味,那么跟真理无关,而跟主观唯心挂钩了,那么主观的好恶或者普遍的共鸣就是艺术家或者画廊要去承担的风险,二来,趣味很容易变得狭隘或者自说自话,容易招致“格局小”、“小清新”的泛泛之评,而被忽略了“趣味”本身也有的高下之分,一如幽默,有调侃、恶搞、搞笑之别一样。在现今互联网的世界里,我们都逐渐丧失这种分辨能力,“如果30秒之内,不能打动你,那就不够成转发”的套路,让我们失去品味很多事情的层次的机会。


2014年林科将自己累积3年的创作成果拣选了部分作品组成其第一次个展“L in K",展览展示了他充满野心与实验性的“长片”,也展示了他在苹果操作系统的各种录屏作品,揭示的是他作为艺术家的敏锐性与创造力(尽管在这些作品里,他的创造力立基于发现与挪用),而真正打动人的是他作品透露出的趣味或者说“冷幽默”。不同于其他具有尖锐幽默感的艺术家(如宋拓),林科的作品很平和,既没有作势去批评他所处的工作环境(即互联网),也没有去依附新媒体/后网络艺术的潮流。这种选择,让林科的作品,有一种尴尬,因为他不那么“后网络”,也不那么“新媒体”,然而,也正因为这种尴尬,无法合适地归类或者贴上标签,使他的创作还保有某种可能性与能动性。毕竟,我们要面对的现实是,一旦被外界贴上具体的标签,你就只能在这种“他者的凝视”下工作或者被囚禁了,即使想要突破,在这种情况下,也无法脱离“政治性”。


在奠定了无法被准确归类,却也可以被归类归类的定位后(百度一下描述林科的冠词即知),他得奖参加国内外群展慢慢地展露头角的过程里,他的创作走向了“自然”。这种“自然”的调性,让他在这群后网络艺术家创作里显得保守。看看那些后网络艺术家的作品,讲究材质、各种非自然色与极度去除自然感,留下极大去绝人味的人工感作品,都让人意识到一个不言自明的事实——无论他们要去讨论什么,都容易流于形式大于其内涵。当然,在林科2016年个展“Like Me”上的作品,不免也要去解决形式与内涵的问题,但,相比于这个展览要去处理的问题,形式与内涵的问题则变得次要了。


那这个问题是什么呢?我想,这就是这个展览有趣的地方。作为一位以非物质化(non-materialized)创作方式来生产艺术作品的艺术家,往往面对展览邀约时,要处理的问题是将非物质化的作品材质化(materialized),而这种材质化在一开始的时候,可以是一种惯常的套路(例如,我们在林科第一次个展上的“小视频”作品,单单只是装在小屏幕里的方式),所以,不具有讨论性,然而,两年后,这种材质化反而成为不能被忽视的细节。因为“需要”材质化,作品在展览放置的方式、图片输出的材质与比例大小都成为了一种再创作,而这种再创作,在林科展览里成为了一个共享/可被分享的平台,用以策展人(马修)与艺术家(林科)在展览实现的过程中讨论或者玩耍。于此,当在评价这个展览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既有艺术家的创作也有策展人贡献的有机结果,或者,可以说,在跟这种艺术家合作的时候,策展人的功力不会只是作品内涵的引介或者提升,更甚者,面对策展的僵化,跟这种艺术家的合作,策展实践更多地被包含进作品本身,这意味着作品实在地成为了一种素材被策展人使用。这种开放性,让这些被材质化的作品,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即不同的策展人,在跟这类型的艺术家合作时,会因为策展人的介入而产生大幅度的变化。


在此,这些材质化的作品所具有的形式,有了“意味”,而这种意味不是为了意味而意味,是建立在实际“物”的意义上的必须。那么,在知晓这个前提下,我们再来看这个展览的诸多作品,我们可以轻松地享受作品所带来的趣味(承袭的是林科一以贯之的幽默)之余,这种因为无法被忽略的必须,成为这些作品的内涵,指向的是一个我们都忽略了,而林科反复再问的问题:"如果这些图片在电脑里看已经非常完美了,那么物质化的理由是什么?”


显然,我们都还是需要物的存在,不那么互联网,对吧。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