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振宁 一位策展人的匠心独运
发起人:colin2010  回复数:0   浏览数:1109   最后更新:2016/12/06 11:18:11 by colin2010
[楼主] colin2010 2016-12-06 11:18:11

来源:798艺术 文:王晓睿


2006年,方振宁初入策展领域,到现在整整十年,他先后策划了众多国内外知名的建筑展,罗马二十一世纪国家当代艺术博物馆、维特拉设计博物馆,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等众多世界知名美术馆和艺术中心都留下了他的身影,不少展览更是成为业内人士交口称赞的经典范例。与此同时,他的目光从来没有离开过人们日常生活的居住空间,并在实践中推动艺术和生活的结合。方振宁谈到,一位策展人既要有对整体的准确判断,也要考虑到细节的把握,更离不开长时间对整个行业的观察和积累。

北京798 艺术工厂“建筑中国1000”展览现场 2015 年 方振宁摄影


艺术汇:我们看到,在艺术和建筑领域,你的身份是非常多重的,既是评论家、艺术家,也是一名策展人,能否谈谈转变的过程?

方振宁:从2006 年开始,我作为联合策展人策划了威尼斯的平行展。以独立的策展人身份做的第一个展览是在2007 年亚洲艺术中心的开幕展。这个展览对我来说是一个奇迹,从有意向到开幕只有五周的时间,其中还有一周我不在北京,在这短短的五周时间里,我筹划展览,并写了大约一万字的论文,现在看来,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在2008 年,我负责比利时的建筑展,中国作为欧罗巴艺术节的主宾国会呈现50多个展览,我作为策展人,负责“心造:中国当代建筑的前沿”,之后每年都会有文化部委托的一个到两个国外的展览项目。


法国里昂“造- 建筑中国”展览现场 2014 年方振宁摄影


艺术汇:就你的亲身经历谈一谈,在国外做展览时,会遇到哪些始料未及的状况,在这个过程中你又是如何处理的?

方振宁:每一次展览都会遇到不同的挑战,需要策展人运用智慧去准确地判断应对,还要兼顾具体的细节,让展览在视觉上符合要求的同时还节省预算,诸如此类的判断和考虑时刻都在发生,很难用几句话去概括。而在国外做展览的一个很大的挑战,就是对方对中国策展人的不信任。比如曾经在维特拉美术馆的展览遇到了很多坎坷,刚开始德方的配合非常不积极,无形中增加了很多的困难,好在我的团队和自己高效的工作效率和完美的展览呈现最终得到了认可。之后他们坦诚的说,以前没有和中国大陆的策展人合作过,所以带有一定的成见,后来发现并不如此。对我来说,一件事如果想要得到尊重和认可,需要靠自己工作的努力。还有一次在巴塞尔做展览,需要在室外放置一个影像作品,当地的市政交通管理局告诉我,播放的每一分钟不能多于20 张影像。问及原因,对方谈到在公用区域,影像的播放不能过快,以防止道路上的司机观看时,造成一些交通不便和带来危险。从这个小的细节就能感受到一个城市的发展程度,而这是我们中国的城市还有待提升。


艺术汇:从你的策展人经历来看,2006 年你作为一位联合策展人参与策展,到了2012 年则是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的策展人。这个过程只用了6 年的时间,这样的速度是非常快的,特别是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中国馆的设计得到了中外策展人以及艺术媒体的一致好评,能够谈谈整个展览的理念?

方振宁: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展览空间对我来说一个非常大的挑战,中国馆内有很多巨大的油罐,造成了空间的狭长和局促。于是我在策展的过程中,尽量把艺术和建筑相结合,一个是整个展览的动线清晰,即观者进入之后,能够非常清楚自己的行走和观看路线,一个是艺术感染力的营造。这个展览得到了众多人的认可,大概就是基于对于这两点的准确把握和表达。


艺术汇:2015 年,在艺术工厂的“建筑中国1000”引起了非常大的反响,展览展示了一个个具体而详实的案例,以点带面地记录了中国建筑的变迁,具体谈谈当时的情况?

方振宁:那次展览的背后是我16 年来对中国建筑变迁的记录。在上世纪80 年代我从中国到日本,11年后再次回到北京,当时对中国建筑非常有兴趣,为了能够见证中国建筑的变迁,便开始了记录,之后干脆就搬回北京定居。于是,从1999 年有数码相机开始,我便有意识地去记录一些建筑师的工作室,他们的方案模型,以及当时的一些聚会、发布会,展览等等,凡此种种都作为资料保存在资料库中。


西班牙塞哥维亚“中国宫-建筑中国”开幕装置“塞哥维亚的天空”2013 年 丛晓摄影


艺术汇:那么回过头来,能够具体谈谈你记录的当时中国建筑的整个状态是怎样的?

方振宁:当时,下意识地感觉中国处于非常大的转换期,即从城镇大规模的扩张建设转向乡村建设。现在看来,这个时机把握的非常准确,特别是现在,由于城市资源逐步稀缺,建筑师们都在做改造项目,农村也面临同样的情况。这对于建筑师是很大的挑战,同时也说明中国建筑位于一个转折点。我在展览中呈现了1000 个项目,毫不夸张地说,以个人的力量去梳理过去16 年中国建筑的变迁是几乎不可能的,如果一些协会或者研究所去梳理,却往往会面临意见分歧、利弊权衡等问题。


798艺术工厂部分改造2015-2016年 方振宁摄影


艺术汇:相对于一个单位去做这件事,个人有很大的自由度,也有一个更为具体的判断和标准,当然这个展览离不开你对于中国建筑长时间的观察和记录。与此同时,我还注意到,在798艺术工厂的展览中你运用的一种材料,之后被用在艺术工厂楼上的建筑改造中,展览是如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结的?

方振宁:阳光板是非常便宜的建筑材料。九十年代中我在日本的时候就用它来做作品,后来在德国维特拉设计博物馆的一次展览中,我又一次运用到了这一材料,并且采用了插板的方式,避免了诸如金属部件或者木工的麻烦。这个展览方式还用到了里昂以及艺术工厂的展览中。特别是在艺术工厂的展览,布展用了一天半,撤展一个半小时,速度是非常快的。与此同时,阳光板可以无限循环利用,达到了环保的目的。之后也是机缘巧合,和一位工作人员谈到了对于艺术工厂楼上空间的利用,我就用阳光板这一材料来改造,既可以随时拆卸,保护了工业遗产,也因为材料本身是透明的,解决了部分照明和保暖的问题,成本也非常低。从一个展览的布展独特设计,延伸到对于空间的改造,在这其中,策展人的用心是非常重要的。(采访/撰文:晓睿 图片提供:方振宁)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