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技术伦理: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
发起人:橡皮擦  回复数:0   浏览数:1155   最后更新:2016/11/29 12:27:10 by 橡皮擦
[楼主] 橡皮擦 2016-11-29 12:27:10

来源:艺术界LEAP 文:韩馨逸


比尔·沃恩和路易斯-菲利普·德摩斯《地狱:人机共舞》,2016年,人与机器人表演,尺寸可变


技术伦理: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
地点:中央美术学院、中华世纪坛
时间:2016.9.24 - 10.30



与过往以主题性艺术创作做为主要呈现内容的双年展平台不同,本次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以艺术、技术以及相关研究为主要锚点,向人们展示了更为复杂的跨学科议题,在反思现状的同时更多地探讨在技术影响下未来人类普遍的生存状况。


松田桂一,《海真实》,2016年,视频,6分15秒


此次双年展不乏以技术为创作题材的里程碑式的艺术家之作:爱德华多·卡茨在2000年以改造基因方式而委托研究机构生成的“荧光兔”,该作品由于涉及物种改造而在当时引发了激烈的媒体论战;比尔·沃恩和路易斯-菲利普·德摩斯合作的最新作品《地狱:人机共舞》(2016),艺术家邀请表演者穿着机器人装置并在艺术家的远程操控下,跟随电音背景完成表演,而两位艺术家对于机器人艺术的合作研究至今已达14年之久。不难看出,这些自上世纪就在为新媒体艺术的推进制造可能性的艺术家,透过自身的创作实践,一直在探寻技术应用对人类社会及人类本身可能带来的冲击与灾难。他们的创作提醒了我们麦克卢汉的预言:由技术支撑的各类媒介已然裹挟着人类,在成为人的延伸的同时,也反作用于人类的生存状况。而对于观看者而言,主题展“技术伦理”也因此成为了一次由感官直接带动的观念启蒙。


约翰·纳乔普·詹森与麦兹·丹姆兹博,《犬舍》,2014年,VR装置,尺寸可变


展览选取了时下人们最为关注的五个技术领域“元科学”、“混合现实”、“大数据”、“生物基因”以及“人工智能”来解析人类在未来可能会遭遇的处境。展览中,松田启一有关未来人类生活方式的概念电影《超现实》(2016)就为人们展示了虚拟现实技术渗透下的个体日常生活:游戏般的生活乐趣总是短暂而脆弱的,而当不怎么美好的现实再次浮现时,人们或许会陷入更深的无聊与惊慌之中;而在《陌生者印象》中,艺术家海瑟·杜威·哈格伯格则利用了人们在公共场所遗留在细小物件(口香糖、烟蒂等)之上的基因痕迹而制造出人物肖像。

的确,人类与技术的关系似乎从未如此复杂:一方面,人们热切期盼着技术革新所带来的便利,迅速接纳与适应革新带来的相应变化;另一方面,人们也随时警惕着技术跃进可能造成的潜在危险,放缓甚至延迟技术广泛普及与推进的步伐。人们焦虑着,同时又在享受这种焦虑。技术似乎成为一种愈发依赖便会愈发使人绝望的药物,在给予人类轻松愉悦的同时,又毁灭着人类的某些本性;在赋予人类自由的同时,又在无形之中使操控人类变得易举。在这一情形下,启用不对伦理负责的艺术以及惯于打破陈规的艺术家来探讨人类与技术的关系问题似乎是激进的,但由于技术伦理理论本身滞纳的语境,这一启用与探讨却有可能富有着某种预见性。


盖瑞·希尔,《上下波动》,2008年,6个投影仪,喇叭,播放器摄影: Kin Lo)


而作为新生的双年展势力,首都媒体艺术双年展采用了复合式的展览构建方式,在主题展“技术伦理”、实验空间专题展之外,同时设置了针对于城市公共空间以及虚拟网络空间的展览板块。策展团队将展览研究后台以“文献墙”的形式进行开放展示,也设定了可与观众交流同时具有学习功能的策展人“小冰”(策展团队联合中科汇联开发培养的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策展人)。展览期间各类表演活动、讲座、论坛以及工作坊也在持续进行。因此一方面此次双年展形成了媒体艺术及科技研究领域的跨学科智库的初步搭建,同时也在构建国内大部分双年展未能触及的公共教育平台。


主题展览中的二维码柱,2016年,中华世纪坛摄影: Kin Lo)


可惜的是,展览由于场地及设备的限制而缺乏良好的观展体验,而展览之中大部分的作品反而强化了以技术为媒介的局限性:大部分艺术家对于技术工具的应用仍出于审美或反技术非创造的保守阶段。但正如大卫·布林在《奇点与噩梦:人类的悲喜两重天》中提出的尖锐问题 “一个早期的、不那么成熟的系统所创造出来的模型又怎能正确地模仿和预测后期的、复杂得多的系统呢?” 所印证的:未来无法想象。在后人类时代来临之前,艺术的功用似乎指向了记忆的留存,换句话说,艺术提醒我们“何而为人”,展览对于技术伦理的探讨巧妙地躲避了唯技术论的园囿,而启发人们对于技术的应用以及自身与技术的关系产生辩证的思考。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