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震颤”12月10日长征空间
发起人:展览预告  回复数:0   浏览数:1197   最后更新:2016/11/25 10:25:56 by 展览预告
[楼主] 展览预告 2016-11-25 10:25:56

来源:长征空间




“平面震颤”


朝恩·雅浸、冯冰伊、冯晨、黄淞浩、施昀佑、苏予昕、童义欣、张月薇、朱昶全

由张健伶、郭熙策划

开幕:2016.12.10(星期六) 4:00pm

展期:2016.12.10-2017.2.14

地点:长征空间




长征空间很高兴地邀请到张健伶和郭熙策划展览平面震颤”,他们关心重新发明叙事的形式,探寻星群般的文本-图像-物件如何形成新的创作空间与感知方式,这场展览是对年轻的创作者们近年生活与思考的一次索引,在地理坐标间寻踪觅迹,一瞥他们处在移动中的创作经验如何折射在作品中。每位艺术家都有种令张健伶和郭熙欣赏的柔软,扩张成独特的感性方式,使现实、图像、观念的平面形成褶皱与断层,新生的地貌由此涌现,这场展览是冬天的一次远足,观众将在感知的持续变焦中,走过九处奇异的风景。

最近,童义欣在纽约钓鱼,城市边缘的废墟水体是唯一的选择,满是弃船的自然别有风味,他厌倦了以人为中心的世界,幻想不同进化史可导致的今日局面,回到水体,回到进化的源头,使用名叫“勺子”的假饵,在疲惫的等待中时间尚未分岔,它同时通向创作的劳动时间以及反生产力的荒废时间。物件,也尚未奔向可供我们指认的终点,他多数展签的“材质”一栏,是一份漫长的清单,需要观众深吸一口气才有可能逐个念出,而如果他们身上正好有把剪刀,便能随心所欲地获得一摞诗歌。图像附着其上,在我们的直视下,每一个碎片都打算随时变形,重新建立彼此的链接。

今年深秋,#233酒吧用“明星牌”啤酒的衍生品充当桌灯,白色灯光穿过白熊、企鹅与海豹的轮廓线照在施昀佑脸上,他说:“移动是我的本质。”阿佑的书写,旁白,影像溢出了我们熟悉的展览与传播体系,渗入邮政系统,警方档案,当地电台,呼应他旅程的,则是迁徙距离最长的北极燕鸥,从格陵兰岛到美国自然史博物馆的陨石,失败的北极探险者,空中的陌生乘客,而他被盗走的录像里所记录的“永恒”又漂移到哪儿了呢?

冯晨更希望我们问他最近又发明了什么。《独眼》与另一位年轻录像艺术家特殊的生命经验与空间感知紧密相连,在观看经验高清化,均质化的当下,冯晨制作的头盔令朋友从平面图像中获得了世界的深度,亦令我们有机会进入单眼的3D世界。

朱昶全的《移植》将为颅内影院带来一次手术,他在影像创作中的全因素工作方式以戏剧、动画、装置、绘画等形态生成影像与日常物品间新的叙事关系,重新编排观者脑中已有的图像记忆,释放它们潜在的能量。

每一个被编造的故事都必须承受来自月亮的一次注视,它怀有同样的欲望讲出自己的证词。安徒生在十五年间的旅行中断续写下《没有画的画册》,月亮,这全知全能的观察者每晚对画家讲述故事的图景,他对人间童话的见证无始无终,只是乐于为未来的画家、小说家、作家绘制草图。冯冰伊以童话文本为界面,进行文本-叙事空间的实验,以小提琴家与月亮的双重视角为这部画册注解。

初冬,《风帆结#2》与《解风》在前往台湾的海上,流淌的颜色与干刷的线描附着其上。绘画与绳结都是按一定时序进行的手工劳动,在结即将系紧的那个瞬间,结绳纪事的所记之事并未成定局,如何将这个徘徊的时刻定格在画面上?苏予昕在信里发问,“如何将姿态赋予平面?”

地理坐标如同它发出的蓝光一样微弱,张月薇在不同国家的成长经历使无地方性与地理动性成为影响她创作的潜流。绘画的平面并非承载图像的空间,形体在抽象的,无所指认的空间中起伏,自我复制,相互层叠。数码图形处理软件正在塑造我们对视觉材料的阅读习惯,在绘画的平面上,新的视觉结构与观看距离正在形成。

黄淞浩前往大悦城的8号线地铁上,他面前缓缓移动的男子正在雾化。上海双年展的观众,废品回收站附近的小学生,聊天软件中的男性网友,北京六环的阿姨们,九星市场的刷墙临时工,文化宫的老左派与老右派……被细分,修辞,限定的人群高速地流经彼此,不留痕迹,淞浩在上海的地下世界中截获流动的乘客,使他们显影,并审视他们是如何被放置在各自所处的社会图像结构中。

朝恩·雅浸携玫瑰与未来的古物而来,在萨福的断简残篇中,“宝丽来”牌播放器的蓝色屏幕显示着:我对你说,有人会在未来的某个时间想到我们。


以上为作品局部图

童义欣,《新奇特健康:侵略性项目 – 螃蟹和地上泳池》,2016

施昀佑,《海豹脱下外衣的日子_档案編号:5000-K669841-15》,2016

冯晨,《独眼》,2013-2014

朱昶全,《移植》,2015

冯冰伊,《你一生的故事及其他(I)——月亮看见了》,2015

苏予昕,《风帆结#2》,2016

张月薇,《赋果》,2016

黄淞浩,《爱之颂》系列-2,2016

朝恩·雅浸,《草稿:我将以我虚弱的理智作为向导继续前进》,2016

感谢艺术家、Vanguard画廊、KATZMAN CONTEMPORARY画廊提供作品图片





参展艺术家介绍


朝恩·雅浸 Joeun Aatchim),1989年生于韩国,是一个跨学科的艺术家。她从纽约大学获得了艺术学士学位,目前是纽约市哥伦比亚大学视觉艺术系的研究生。她的多媒介创作包括写作,版画,马赛克,陶瓷和视听表演。 通过利用配音和腹语术的图示演讲表演,雅浸不合逻辑地叙述她作为一个艺术家与她的作品之间的关系,提出对于作者身份,脱体和语音的真诚等问题的疑问。


冯冰伊Feng Bingyi1991年生于宁波,现工作生活于上海。她2013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并取得优秀毕业作品金奖荣誉。2015年毕业于英国伦敦艺术大学切尔西艺术学院并取得荣誉硕士(MA with Distinction)学位。她擅长以介于录像艺术与电影之间的影像语言,作为表达媒介用诗性的语言构建自我意识的叙事空间。注重空间、文本与叙事之间产生的不同可能性在对视觉语言的影响上。创作形式主要包括影像装置,摄影,动画等。


冯晨(Feng Chen),1986年生于武汉,2009年从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系毕业,2014年至2015年,他参加了荷兰皇家视觉艺术学院的一个为期两年的驻留项目,目前在阿姆斯特丹及杭州生活。冯晨的作品在世界各地展出,同时也被一些艺术机构收藏,包括澳大利亚白兔美术馆、中华艺术宫以及荷兰皇家视觉艺术学院。


黄淞浩(Huang Songhao),1990年生于河南郑州,现生活在上海。2013年毕业于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在他以往的创作和持续的项目中,常以身体经验和游戏机制来进入社会问题。通过与一些民间个体或群体的合作,寻找和构建我们自身的艺术语境。


施昀佑(Yunyu Ayo Shih),1985年生于台湾彰化,毕业于台湾大学历史系(2007),芝加哥艺术学院雕塑系创作硕士(MFA, 2014)。施昀佑的作品形式与其身处的空间密切相关:在台北这个他生活了十年的城市,他能以一栋历史建筑为媒材进行创作;而身处长期的移动状态时,他的作品也随之进入行李箱,成为档案、文件与书册,讲述着一则由一则的故事。在创作中,他经常使用不同的形式探索纪念碑和记忆的样貌,同时也总是纳入他和国家机器以及机构之间的互动,但相对一种对抗的姿态,施昀佑更倾向于使用一种共存或渗透的手法来探索这中间的模糊地带。


苏予昕( Su Yu-Xin ),1991年生于台湾。2016年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斯莱德美术学院,目前创作于台北、伦敦之间。苏予昕的作品探索时间与空间在静态媒材如绘画、装置、版印与写作之间的作用。


童义欣(Yi Xin Tong),1988年生于庐山,西蒙菲沙大学视觉艺术荣誉学士,纽约大学工作室艺术硕士, 现工作生活于纽约。童义欣通过多媒介装置,场域特定作品,互联网项目,音乐和书籍构造诗意和诙谐荒诞的场景,以探索在我们这个崇尚理性和资本的时代下浪漫主义的辩证法。


张月薇(Vivien Zhang)1990年出生于北京,曾旅居肯尼亚、泰国,现居伦敦。2012年张月薇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斯莱德美术学院,2014年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获得绘画硕士学位。目前在英国驻罗马学院完成艺术家驻留项目。张月薇的作品探索重复这一概念和绘画作为聚集地的理念。艺术创作不再是对一个图像、场景甚或概念的表述及呈现,而是多种元素的聚集地。这些“元素”包括特属某个环境的视觉符号或图像、在创作中产生的残余物、或它们的变相。张月薇作品中符号的对峙和层叠,时常呼应数字成像工具中的运算规则,反映着当今人们解读信息和视觉素材的方式。


朱昶全(Zhu Changquan),1989 年生于山东,2010 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现生活工作于杭州和上海。他从分析人的日常生活来介入艺术活动。他认为影像的效力并非源于自身承载的意义,而是缘于它们的潜在力量,能够释放观者自身积累的经验,并能在这巨大的社会机器运作之中更加自觉。“全因素叙事”是艺术家对影像创作的理解 , 把影像与空间中的日常物品通过戏剧、动画、装置、 绘画等各种形态生成新的叙事关系。




展览策划


张健伶(Zhang Jianling1986 年生于湖北武汉,200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2013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现工作、生活于上海。曾参与策划:红砖美术馆开馆展《太平广记》,北京(2014);《一米剧场》,想象力学实验室,杭州(2013);《有限的知识》,香港城市大学(2013);《绿盒子:重绘形貌——媒体现实的空间》 ,中国美术学院媒体城市研发中心,杭州(2013);《存在的惊奇——青年影像时刻》,连州国际摄影年展(2012);《有限的知识》,中国美术学院,杭州(2012)等。


郭熙(Guo Xi),1988 年生于江苏盐城, 2010 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系,毕业后作为驻留艺术家前往荷兰皇家艺术学院驻馆两年,2015年获取纽约大学艺术硕士学位。郭熙关心人们面对和解读世界时所依赖的意识形态,试图通过戏剧化的幽默来软化甚至是破坏一点这种坚固,让观者在惯常的生活中感到一丝荒谬与不安。对于他来说,视觉形式是传递信息的承载物,他广泛采用装置、绘画、表演、雕塑、文本等形式尝试去寻找最为准确的传递方式。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