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 | 负地平线:台湾国际录像艺术展
发起人:天花板  回复数:0   浏览数:1576   最后更新:2016/11/21 20:24:28 by 天花板
[楼主] 天花板 2016-11-21 20:24:28

文:陈玺安 来源:艺术界LEAP


高重黎,《幻灯简报电影之七 延迟的刺点一堤II》(截图), 2015年,单频录像,16分30秒


负地平线:2016年第五届台湾国际录像艺术展
地点:台北凤甲美术馆
时间:2016.10.15-2017.01.08



开展前一个月,策展人之一的许芳慈曾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公共项目中讲述一些在电影和战争的缝隙间生存的影像案例。她的研究入手多年,如同她所钟情之影像制作(有一例竟耗费三十年),难以在半小时内一窥堂奥。但你会在此次的录像展览中,透过27位艺术家的影像作品,对这个将主轴放置在地理(特别是东南亚)的研究架构有所了解。


王虹凯,《南兴之耳》(截图),2016年,多媒体装置


虽然展览标题指涉着维利里奥的现代技术主要能指:速度。但在展览中,负片意味着的残像,是对视觉工业在战争中的角色的反思,也是对速度这种现代性体验之不可承受之轻的回看。展览中,菲奥娜·阿蒙森取得关于日本部队推进至新加坡,并留下昭南神社的宣传片片段(《机械之风》,2015)。她和提姆·柯博利的画外音所组成的影像散文则侃侃投送向今天安倍所领导的意识形态。两张关于日本的影像,二战的影像是今日影像的负片。一旁的乔恩·凯茨则引用西部牛仔的大量电影片段。影片被破坏性地切碎,这是一则对档案的批判性使用,拓荒是对地平线的推进,以及对种族他者的扫除。


高山明,《北投异托邦》,2016年,艺术行动


如果说战争是关于疆界的移动和重新定义,那么这个录像展览可以说是集合了各种动态影像的案例。展览并且透过延伸到高山明的骑行导览《北投异托邦》(2016)将视野带到临近的阳明山,当地特有的摩托计程车载着观众,各处场所特定的有声小说为声轨,这是没有胶片的电影(当然,在硫磺气味浓郁,郊外景致太好的时候,也许耳机里头的故事已经不再重要)。


杨俊,《关于遗忘与记忆的一则短篇 》(截图),2007年,单频道录像


你会感觉这个展览的宣言是:所有的影像都应该能在地图上寻得其身世。越南艺术家阮纯诗从越南当地的报导摄影套路中,找到表达此一影像论点的语言。那是一系列风景照的合集,每张照片中都站了一个背影,举起食指,指证式地将伸展至风景中曾在而已经不明显可辨识的事件(《地景系列·之一》,2013)。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