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钢:哀伤的“甜点”
发起人:clclcl  回复数:0   浏览数:1344   最后更新:2016/11/17 11:49:24 by clclcl
[楼主] clclcl 2016-11-17 11:49:24

文:王宗亮 来源:东方艺术大家



2016年11月5日,李钢同名个展在北京 麦勒画廊开幕。


李钢的艺术实践起步于绘画,但却发展出了其独特的绘画语言……而装置是李钢日臻成熟的艺术表达的另一种语言。此次展览展出的装置作品是以现实社会为背景的个人意化表达,是艺术家通过个体在当下社会中主动体察和思考后,所呈现出的主观视觉化感受。

展览海报



从海报主视觉上,便可以看到李钢此次展览中叙事性较强的这件作品——“甜点”;除了有什么特别的癖好,相信没有多少人会对着这些器皿投射自己的怀旧情趣,但这些使用痕迹清晰可辨的旧物,会令人不禁好奇它们背后的、本身的使用者、主人。


这些废旧的灶具和水壶,是艺术家从建筑工地的工人生活区收集而来,其使用者皆是工地上的农民工、外来务工人员等城市的边缘人群或底层职业者。而这些看起来并不如作品名字那么可口的材质,也和建筑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据艺术家介绍,在过去的农村或边远地区,建筑内壁的墙面粉刷,一定要混入碎发,以加固表面防止墙面龟裂脱离,但这样一道传统的技艺运用在作品的媒介中,并不是在还原或炫耀什么古老的技术:


“我的作品最终的落脚点是人,对人的关怀”


李钢 甜点 石膏、钢筋、头发,废弃的水壶及锅 43 × 30 × 30 cm_85 × 78 × 78 cm不等 ×32  2015


剥离开这些充满故事和机巧的细节,才是“甜点”的本来面目:数以千万的建筑工人使一座座现代城市诞生,但他们自己,却成了最容易被忽略的群体——就像甜点,他们有可能因为运气好被临幸,也有可能因为某人的兴致而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但大多数情况永远无法与主菜的地位相抗衡,他们似乎总是可有可无。

甜点全景


事实上外来务工人员或城市边缘人作为当代艺术的题材出现绝不鲜见,但是一个合适的表达出口和恰如其分的媒介载体却没那么容易寻获,在这一点上,李钢的此系列作品令人印象深刻;哪怕不去做过多的解释和备注,其作品表现出的温度和对生命的感知能量也是十分强烈的。

李钢 引力 6玉镯,钢管 350 × 91 × 75 cm 2016



而另外一件作品“引力”,同样是反映都市流动人口的关系织网(男女关系),从这件作品上,除了对于社会现实的洞察,更能清楚看见艺术家利用不同材质媒介特点、物理特性以及它们彼此所能生发的“化学反应”的预判,以及使它们发挥拟物化人格的能力:冰冷的钢筋与相对易碎的玉镯搭配(焊接、“嫁接”)在一起,清楚的暗示了其各自代表的性别、两性关系,而流动人口情感生活的不确定性和同样频繁的“流动性”,恰如这些无章可循的“环套”构成。


久而观之,这些细微之物对人性与社会话题的解构力量,在剔透的玉镯和坚硬的钢筋的言说下变得愈发强大,充满着诗性般的“托物言志”。


“引力”系列局部



正如上文所说,都市话题、边缘人话题在艺术题材中屡见不鲜,但是李钢在对物的极端的逆向拟人化能力令人十分震撼,这些装置近作或谈及人、谈及生命但是除了那些充满着生长、生存愿望的媒介本身和它们之间不同机巧的转换与构成外,李钢的这些作品中是绝没有直观的人形形象出现的:


而不在场的“人”,反倒倒映出了一尊尊人格化极强的物质身体,也“恰巧”暗合了冷漠、物欲的时代主题。


李钢 方糖6 钢铁防盗窗,石膏,头发 180 × 115 × 40.5cm 2016


此件作品是将废弃的护窗残片浇筑在石膏体中,同时伴随水的注入。由于石膏具有脱水性,金属在生锈后其轮廓就会浮现在膏体表面——由此影射人际社会环境中如影随形的信任危机。


而石膏除了是建筑材料,亦是医药用材料,笔者猜想此类作品也有对“创伤”和“治愈”的暗示。


可见,无论“方糖”还是“甜点”,不仅与甜蜜无关,亦充满着艺术家对于现实生活稍显悲情的渲染、纪念和哀叹。



*图片及展览信息来自 麦勒画廊 北京;本篇文章仅对部分展品发表了观点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