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志个展:一切 11月19日OCAT深圳馆
发起人:展览预告  回复数:0   浏览数:1297   最后更新:2016/11/15 10:32:21 by 展览预告
[楼主] 展览预告 2016-11-15 10:32:21

来源:中国艺术现场


蒋志个展:一切

展期:2016年11月19日至2017年3月26日

地点:OCAT深圳馆展厅A

策展人:刘秀仪、李荣蔚、卓沐曦

展厅设计:吴家莹

开幕活动:15:00 策展人与艺术家对谈(展厅B)

    17:00 开幕导览(展厅A)


OCAT深圳馆将于2016年11月19日至2017年3月26日在展厅A呈现“蒋志个展:一切”。此次展览是蒋志2012年后举办的首个美术馆个展,亦是艺术家阔别深圳多年的重返。“蒋志个展:一切”囊括艺术家不同时期的作品,形式涵盖绘画、摄影、录像、雕塑及装置。“一切”并非以单纯的编年史方式收纳蒋志多年的艺术实践,而是通过艺术家的创作探讨“整体性”如何被构建。

▲ 蒋志,《注定之物》(暂名)之五,2015-2016,摄影,146cm x 196cm;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光”是勾勒作为“整体”的可视世界之基本形式,是可视世界的磐石。蒋志的艺术实践一直与光挂钩:他娴熟地应用被称为“光之写作”的摄影和录像媒介,“光源”的符号亦经常出现在其作品中——例如摄影作品《彩虹》(2005)的霓虹灯、装置作品《微物之神》(2011)的手电筒、摄影系列《情书》的暗蓝火焰。古代的光源主要是日月星辰,太阳是重要的直接光源,日升月恒又是循环式时间的依据。现代主义视光为理性、中立、透明的解剖性凝视。随着人造光源的用途的多元化(娱乐、宣传等),强光全天候在城市四处折射,在打破日/夜时间节奏的同时,也模糊了公共与个人空间的界线。蒋志作品中的“光”与其说是现代主义式的透明凝视, 不如说是信息世界中对私人领域的“过度曝光”,公共图像渐渐取代了公共空间。蒋志的摄影系列《事情一旦发生就会变得简单》(2006)中人物被强光照射,个人的特征、情感都在“可视性”的权力下消失。 强烈的感官体验在艺术家的摄影作品《哀歌》系列及《花》系列中被视觉化为镜头下的白色线条,如同侵入个人空间的强光,在暗黑背景下与肢体、生命体形成牵引与拉扯的焦灼状态,刻画出可见的刺痛经验。

▲ 蒋志,《悲歌》之二,2013,摄影,65cm x 90cm;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时间在蒋志的作品中亦通过“光”得以在肉眼视野内定格。数朵处于燃烧过程中的花,在镜头的机械眼睛中以安静的火光同时凋敝与绽放(《情书》系列)。蒋志于2009年开始创作“故障绘画”,“写生”故障的电脑屏幕,画布上复杂的颜色和看似抽象的线条,却是“写实”。绘画系列《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将无法被电脑系统解读的视觉噪音,转化成平面上可被图像历史解构的视觉地貌。视频作品《太初》(2008)是重复回放的烟花火光,经过变速、变向的过程,营造出宇宙混沌的创世景象,以道家哲思探讨世界整体的本原。蒋志对整体性的探寻,在展厅最后方的作品上达至完满。

▲ 蒋志,《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上升,加速比》,2014,

布面油画,220cm x 275cm;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古斯塔夫·多雷 (Gustave Doré) 版本的《神曲》(Divina Commedia) 插图描绘了天堂最高层——“至高天” (Empyrean) :一层一层的天使环绕着天空跳舞,在神的荣光之下他们面目模糊,成为神性结构的一部分。装置作品《我是你的诗歌》第七号“天使之痒”中两幅异性的“皮”透过灯光的照射构成对称性结构:常以肌肤表达的情欲在半透明的硅胶皮下失语,取而代之的是宗教的灵光——去蔽同时遮蔽的对称性——这在艺术家参与的展厅设计中亦有体现。摄影作品《一半》(2007)系列中,实物在光下倒映出虚物的影像,经过对称性结构组成了一个可视物件的完全体。但这是否就是所能被观看的一切?借此问题,此展集中展示了艺术家的创作脉络,通过解析“光”的复杂含义以及“可视性”的概念,进一步思考何谓“一切”。

▲ 蒋志,《一半》 之二,2007,摄影,120cm x 96 cm;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关于艺术家


蒋志,1971年生于湖南沅江,1995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现居于北京,早年曾生活于深圳。过去参与的重要展览包括:“世变”(Para Site,香港,2016),“颗粒到像素——摄影在中国”(上海摄影艺术中心,上海,2015),“以退为进” (上海外滩美术馆,上海,2014),“三影堂首届实验影像开放展”(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北京,2014),第八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深圳,2013),“城市边缘”第五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年展(深圳,2013)“重新发电”第九届上海双年展(上海,2012),“见所未见”第四届广州三年展(广州,2012)等。蒋志的艺术创作涵盖录像、绘画、摄影、装置以及文本,通过图像反思符号学认识论、可视性和视觉噪音等问题。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