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稀专栏丨为追梦之人呐喊 :探访中国工笔画第一母女组合
发起人:当代艺盟  回复数:0   浏览数:1726   最后更新:2016/11/14 09:33:22 by 当代艺盟
[楼主] 当代艺盟 2016-11-14 09:33:22

采访完传说中的中国工笔画第一母女组合,临近深秋的天气,外面下起了小雨,虽然寒气袭人,但是我的内心却充满了喜悦。

这次别开生面的采访,她们母女三人颠覆了我对绘画艺术的印象。虽然我久久没有动笔,而思绪却丝毫未曾停止,大量有关绘画艺术的名词,诸如工匠精神,环境色,光影技术,绘画科学和艺术,情怀,生命力……等等词汇像跳跃的音符冲击着我对中国新工笔画的感悟。

程稀专栏丨为追梦之人呐喊 :探访中国工笔画第一母女组合

(图为:程稀在淑文皓月美术馆采访中)

我长期从事于人物的采访和创作,所以更愿意从人性的角度观察事物。淑文皓月宛如艺坛中的一湾清流,她们表象质朴、真实,而又从骨子里散发着超脱于世俗的光辉。她们对艺术无止境的探索,对新工笔画从技术到气韵的解读,对人性真善美的感知、传达以及阳光,自信和追求极致本真的生活态度,都让我感到一种发自内心对中国画未来前景的文化自信。是的,在这个世界上,确实有那么一批人在认真的追逐着自己心目中最原始的梦,为追梦之人呐喊!——写在前面的话

正文:

纪淑文的女儿们说,母亲的时间除了画画就是画画,从业50年,她从来没有腻烦过,反而越来越喜欢。确实,跟纪淑文的交谈,我深切地体会到一个老艺术家对绘画的衷爱。

程稀专栏丨为追梦之人呐喊 :探访中国工笔画第一母女组合

(图为:工笔画艺术家纪淑文接受采访中)

纪淑文说:“工笔画的世界太深了,我这一生就是在工笔画的世界里孜孜以求,活到老,学到老。”纪淑文早年是高校的美术系老师,早在1992年就受邀参加全国首届花鸟画大展,1994年,世界妇女大会画展上,纪淑文的国画也位列其中。在对工笔画的研究和实践中,纪淑文勇于打破自己过去对工笔画的认知,逐步确定了自己的风格。

纪淑文说:“传统的工笔画有造型,勾线后填色就行了,而我们这种新工笔画融入了西方的色彩表现形式,将西方的绘画科学和中国工笔画的意境做了有机的结合,从环境的营造,三维空间的设计上来讲,对我们来说都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经过将近20年的探索,纪淑文母女对传统工笔画的革新,大创作,大场景的表现形式已经在工笔画领域崭露头角。

程稀专栏丨为追梦之人呐喊 :探访中国工笔画第一母女组合

(图为工笔画家邱皓在接受采访中)

观淑文皓月的画,总是惊奇与她们怎么会有那么好的表现力,人物毛发纤毫毕现、如同从皮肤里生长出来;服装像亲自穿上一般,就连材质都能轻易分辨;那流水瀑布仿佛能听见潺潺声响,动物的姿势活灵活现……正在我纳闷之中,长女邱皓的一句话让我终于明白其中的奥妙。“我妈说,你必须把牡丹画出香味来!”

程稀专栏丨为追梦之人呐喊 :探访中国工笔画第一母女组合

(淑文皓月作品)

邱皓曾在玉雕领域颇有建树,谈及自己的创作感受,她声情并茂地说:“我做雕塑的时候,我妈要求我画透视图,三维立体前后左右都得表现出来,我就在那设计啊,打稿啊,塑形啊……现在我看事物,比如这个牡丹我会很清楚它的生长关系,怎么输送的营养,有光的时候是什么样的状态,无光的时候又是怎样,她的香味从哪来,怎么营造,这都是我研究的范畴。”确实,绘画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首先是科学的,宗教的,哲学的,然后才是艺术的。淑文皓月并不是为了画画而画画,而是带着爱,带着感性,带着理智,带着对大自然、真善美的热爱来创作她们喜欢的事业!

程稀专栏丨为追梦之人呐喊 :探访中国工笔画第一母女组合

(图为工笔画家邱月在接受采访中)

纪淑文的次女邱月毕业于大连轻工业学院,她大学时期打下的服装设计基础,以及后来的绘画实践,练就了她轻车熟路的驾驭任何服饰的技法。“你看到这副作品了吗?”(邱月指着工作室墙上的作品《长生殿》。)“你看,杨贵妃手臂上的披纱,轻轻地搭在这个椅背之上,它是随着贵妃的手臂在轻轻浮动的,而且这她后背的纱,也会随着贵妃的节奏慢慢地往下滑。”在我观摩的那一刻,艺术的灵动我真切地感受到了。

程稀专栏丨为追梦之人呐喊 :探访中国工笔画第一母女组合(图为淑文皓月作品)

而又因她天生喜欢动物,在三人合作的画作中,所有动物的表现也出自邱月之手。邱月在艺术追求上,永远给自己定下一个看似完成不了的目标。她说,她必须画到自己心目中的高度上才能满足。画老虎,她会研究老虎的物种学史、形态特征、栖息环境、生活习性等等,比如这个老虎在抬起爪子的时候,有一个抬起、落下的运动轨迹。邱月会研究它的肩部、骨骼、皮毛的变化,甚至躺在地下的气流给旁边的树叶造成挤压,她都能够清晰地描绘,邱月甚至敢于在动物园跟老虎亲密合影。也正是因为这些尝试,邱月的笔下的动物都充满了灵性。

程稀专栏丨为追梦之人呐喊 :探访中国工笔画第一母女组合

(图为淑文皓月作品)

母亲纪淑文充分了解二女的特点,她会在创作中让二女尽可能地发挥她们的特长。长女邱皓攻人物和花卉,而她自己,则全情投入到大自然中的生物山、水、天、地、树木的创作之中。纪淑文今年72岁,每天仍然笔耕不辍,花费不少与4个小时的时间在绘画中,这种精神,深深地感染她的两个女儿。

“我母亲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她的绘画,她没有购物、家务、消遣的时间,她毕生的精力都在绘画中,她会对着一湾池水研究半天,她的水有涓涓细流,有潺潺小溪,有千里银河,也有万马奔腾……她画的水塘我会晕,而她笔下的茂密森林,有时我都想扒拉一下走进林子里……。”邱皓如是说。

淑文皓月三人,数十年如一日的研究着中国乃至欧洲艺术大师的作品,忘我地投身到工笔绘画的事业当中。10年前,她们合作的《天地吉祥》的佛教绘画即在业内引起关注。她们在表现手法上,让十八罗汉在庄严的法相中面带慈祥,在嬉戏玩耍中透露着佛菩萨的神圣与庄严。在这幅巨幅创作中,有宇宙天地,有日月乾坤,有灵动生物,也有生活情趣,整个画面充满了天人合一的和谐与美好。

很多评论家说,淑文皓月的作品中西合璧,甚至是贯穿中西,打破了传统工笔画的种种局限。她们则认为自己的作品是根植于传统,根植于生活,根植于自己对生命的感悟,所以才会有现在的画风。而我在采访中,也深深地感知到,她们从学习中创新,从感悟中总结,从技法上飞跃,才会有今天淑文皓月新工笔画的全新面貌。

程稀专栏丨为追梦之人呐喊 :探访中国工笔画第一母女组合(图为淑文皓月《天地吉祥》局部)

纪淑文说,艺术给了我无休无止的探索。邱皓说,艺术带给我的是对生命对能量的认知。邱月说,艺术让我不断地感召自己,重塑自己,超越自己。淑文皓月是师生,又是同道,她们怀揣着朴素的热忱,严格秉承着工匠精神和艺术追求,在追梦的道路上砥砺前行。(文/程稀)

(本文作者青年作家程稀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系中国传记文学学会理事,美国夏威夷华文作家协会会员。2016年3月结业于鲁迅文学院第九届文学作家培训班。至今已在各大媒体报刊杂志发表散文、传记、小说等文章上百篇。)

申明:转载请注明出处!

返回页首

帖子已锁定,不允许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