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专心做肠粉——珠三角的艺术传媒
发起人:wangxiaoer97  回复数:0   浏览数:1637   最后更新:2016/11/09 17:37:54 by wangxiaoer97
[楼主] wangxiaoer97 2016-11-09 17:37:54

来源:打边炉 文:钟刚



1、《打边炉》立足珠三角,那我先谈广州。广州的艺术媒体似乎一直时运不济,《画廊》这些年办刊维艰的局面,也是众所周知。广州艺术圈有写作才干的,几乎都在那工作过(包括黄专、王璜生、杨小彦等),即便没领过它的工资,也拿过它的稿费。今天很多活跃的馆长、批评家,不仅一起参加过很多开幕式,还都在这本杂志共过事。


这段媒体生涯对他们后来的工作都有很重要的影响,《画廊》之后,他们有些对媒体是警惕的态度,有些很善于利用媒体的工具性,有些则将编辑思路贯穿到后来的艺术工作中,《打边炉》发过相关的文章,可以找来看看。他们这一代与80后、90后策展人不同,这段编辑经历使他们对文本有职业自觉和专业要求。



2、陈侗做过《视觉21》的主编,李公明办过《岭南文化时报》,冯原参与过《城市中国》的编辑工作,王璜生策划出版过《美术馆》杂志,这些大家如今都未必知道。我不确定他们的这些媒体工作是否也是广州媒体黄金时代的缩影,如今这些杂志要么被禁,要么在市场中消亡,要么就是在人事变动中被搁置起来了。


这的确不是一个媒体的时代,但这是一个艺术的时代吗?这是一个新媒体的时代,是一个美术馆的时代,但是否是艺术的时代就难说了。至少我认为当时出现在那些杂志上的文章,在当下仍有重读的价值,现在大家开会讨论的问题,都已经有文章在20年前基本已讲清楚了,这与当下炫耀拗口的翻译腔和长句数量的潮流和风气有很大的不同。


3、《289艺术风尚》是伴随南方报业的创意园项目一起诞生的月刊,第一期就拿陈丹青做封面,很有南方报业的风格,创刊至今神秘发行,报摊、书店也不大能看到,如今是否还在办刊,都没人知道。


《289艺术风尚》是一本南方报业的杂志,但不是一本广州的艺术杂志,它的野心很大,但广州艺术圈正是因为它的野心大,觉得与这个区域无关。这本杂志一开始的全国视野,也会让它在审视珠三角时,觉得这个地方不值一提。所以从地方视野看全国,还是以全国视野看地方,是两种态度和方法,289在做创意园时,恰恰是需要基于地方资源来招商,这种矛盾性在与羊城晚报艺术研究院的对照中显得更为明显。


羊城晚报的艺术团队一直深耕地方,即便找来北京的评论家,也是从书画朋友圈逻辑去网罗到的美协、画院资源,他们不会贸然找来陈丹青给他们背书,对比我的老东家南方报业,羊城晚报的艺术团队更务实,更有南方人的策略性,南方报业在做289创意园时,羊城晚报在员村一块更大的地盘上都已经收了好几年租了。


4、如果从血缘关系来看,《艺术新闻中文版》和《艺术界》也都属于广州的艺术媒体,但广州老板邵忠将它们的办公室都放到了北京。从传媒生意的角度来看,邵忠不认为珠三角有成熟的条件让艺术媒体赚钱,事实也证明,他的判断是对的。


做生意就是做生意,专心做好一碟肠粉生意,肯定比那些既想做肠粉又想赋予肠粉文化情怀的跨界人士更能经营好一个档口。


5、说到深圳,这座城市已经是设计之都了,也有好几座美术馆、设计博物馆要落成,最近几年以持续的、惊人的投入吸引广州的策展人到深圳工作,但除了1990年代李媚主编的《现代摄影》,后来在这方面的努力几乎为零。如果不是印刷大王雅昌逆袭一把,做了Artron,这个城市的艺术工作要进行传播,只能寄希望于那些日报记者了。Artron是一个艺术网,但它不是“媒体+”的模式,而是“印刷厂+”的模式,这与前面说到的《画廊》、《视觉21》、《美术馆》有本质的不同。


深圳自从经历了1980年代传媒领域的先行先试,然后被厉声叫停。即便如今它在文化事业上野心巨大,但在媒体领域,还是噤若寒蝉。拼命赚钱,节日插旗,是这座特别城市已经固化的意识形态。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