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新方向——正在兴起的艺术家电影
发起人:天花板  回复数:0   浏览数:1172   最后更新:2016/11/04 21:57:56 by 天花板
[楼主] 天花板 2016-11-04 21:57:56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熊晓翊


 2015年,艺术家陈友桐与策展人鲍栋接受广州“在地文化”艺术基金的邀请,委托他们发起一个非营利的艺术项目。在设想了诸多可能性的方向之后,他们发起了一个“艺术家的电影”计划:邀请五位艺术家来各自拍一部电影。

  通常而言,如果一个艺术家身份的人拍摄了一部类似电影的作品,放在艺术系统里发布,那么它一般不会被叫作电影,而是打上“影像作品”的标签,或是专业一点叫“活动影像”(Moving Image),以区别于静态的摄影作品。

  但项目有意的不使用“影像”,而以“电影”来命名,就是希望能够打破专业圈子的局限。“我们想做一些艺术系统内的画廊和美术馆都不会去做的事情,同时别的文化圈子也不会去做的事。”项目策展人鲍栋说。

  当然创造力是不分圈子的,但作品总是需要进入相应的系统和渠道来产生,这无形当中会给创作以一种潜在的影响,一种即定思路的惯性,在鲍栋看来,其对应的现状,是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像正在趋于一种封闭化的趣味,过于知识化与论文化,纠缠于语言与概念的呈现,而丢失了影像作为一种艺术表达,其本身制造幻觉的能力。

  “很多作品,要么让人看不下去,要么你会在大脑当中不断地想‘他们在干嘛’……观看不再是观看,而越来越依赖于知识,变成了一种识别。我想大部分在电影院放的电影不是这样的,即使是一些小众的实验性的电影和独立电影,起码在感性上对观众是有效的。而当代艺术的影像过于偏向语言性和批判性的东西,制造幻觉的能力和方法被丢弃了。”




艺术家陶辉及主创人员拍摄现场

  2016年“艺术家的电影”项目最终确定了五位艺术家,分别是陈晓云、蒋志、辛云鹏、方璐和陶辉。这几位艺术家之前的作品风格各异,但他们对影像创作都有一定的经验。

  确定了2016合作艺术家后,策展人鲍栋与五位艺术家及其主创团队进行过多次讨论和碰撞,反复探究“影像艺术”、“电影”、“艺术家”与“观众”间的关系及深发的可能性。

  “当然艺术和电影这两个系统的工作方式还是不一样的,所以我想,能不能让这些艺术家用拍电影的方式,做一些能让观众看得进去,同时又保留他们对影像问题的思考和批判,有个人风格的东西。”鲍栋说。

来拍一部真正的电影吧!

  以一种拍电影的方式来拍作品,学术一点的说,这是以“去专业”的方式来打破专业壁垒,流行一点的说法叫“跨界”,但说法不重要,仅仅是来拍一部真正的电影吧!无论怎样,这是件好玩的事情,听来就令人兴奋!

  在策展人看来,他们最希望看到的,就是艺术家能够被这种好玩的想法点燃,从而去做一些跟以前完全不同的东西。

  艺术家辛云鹏及其联合导演和编剧——叶秋森、曾諳艺在今天夏天开启了最早的筹备和实施。叶秋森曾经参与过贾樟柯的电影制作,拥有相对专业的电影经验,整部电影的工作计划按照标准电影操作模式安排并严格执行:剧本、剧组、摄影棚与后期剪辑一环扣一环,剪辑过程中还对一些镜头进行了补拍。

  “辛云鹏这次的短片,可能更接近电影创作的一种规律和方式。通过情节、人物的塑造,讲一个故事,当然这个故事不是非得要商业化的背景,但是有一个叙事内容。如果你要了解辛云鹏之前的影像作品,就会知道,它基本都是一个点子,一个主意。但是如果你拍一个十分钟的短片,靠‘一个点子’是很难把观众留在屏幕前的,所以实际上是迫使他把他的创意更加立体、综合了。”



艺术家辛云鹏及主创人员拍摄现场

  除了辛云鹏,其它几位艺术家基本也很快的进入到一种“电影”状态中了。艺术家陶辉带领他的小团队在重庆的一座大楼天台上举办了一个开拍仪式,接下来,他要拍摄一部跟重庆有关的影片。陈晓云创造一套特别的拍摄方法来捕捉一系列烧脑情节;方璐通过典型的女性视角展开对出生地再了解的探寻之路;一贯风格内敛的艺术家蒋志则结集了八十多号人在尝试拍摄一个大场面……

  “这里面有两位比较规范,他们有剧情片的剧本,还有两位有故事梗概,但是需要现场控制、演员即兴发挥,此外还有一个艺术家的工作完全是没有剧本的。”

  “其实你可以发现他们现在做的东西,跟之前的工作还是有关系的,这些片子出来大家应该都能看出来这个是谁拍的,那个是谁拍的,基本上一些影像的语言方式都是从他们之前工作中提炼的,但是整个结构不同于一般的在展厅里播放的当代艺术的影像作品。” 策展人鲍栋介绍说。

从“双年展”到“电影节”

  项目原定只是想拍出一些电影来,通过放映活动,或是网络来展示传播。但独立策展人谢萌的加入却改变了他们的想法,现在,他们决定把这些作品带到电影节上去。

  谢萌曾担任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电影策展人,策展过多个电影及艺术家移动影像项目,并且担任国际电影节选片人。以制片人身份加入到这个项目,他希望项目中的作品可以在电影系统里更好的传播。在谢萌看来,在国内我们往往把影像艺术与电影完全区隔开来,但其实二者之间并没有清晰的边界,他们之间最大的不同,可能只是在于受众的接收终端。

  “电影通常在一个封闭的影院环境内,完整地去欣赏。而影像作品则更多出现在展览空间,比如在美术馆展厅内放映,这样的环境中,观众可以在空间里自由的行走,他的观看并一定是完整的,可以从任何一个点开始,或是结束,影片循环播放,当然还有一些影像作品是多维度的,比如多屏同步,或者是与装置或绘画等其它艺术形式相结合。”

  “从创作上说,电影一般需要遵循电影范式,比如影片长度,一般来说,长片体量在60分钟以上,60分钟以下则划归为短片,而创作语言上,电影有它的语法或叙事语言,有自身的文化延续性和历史参照系统。而推动艺术发展的创作者,总可以突破范式限制,去完成创造性表达。”




艺术家蒋志及主创人员拍摄现场

  在谢萌看来,之所以国内影像艺术与电影完全没有发生“交集”,绝不是说影像艺术与电影完全是“两码事”,而是国内影像文化发展的不成熟,两个系统之间的对话没有建立起来。使得艺术家的影像作品往往无法走出当代艺术的圈子,进入到更丰盈的影像世界中去。

  “国内的影像艺术创作缺少有效的传播环境,大多作品创作出来,只有很零散的放映机会,缺少可以把这些作品推广到海外的机构和专业人士。”

  “作为电影,不管是短片还是长片,它的发行、传播规则跟艺术家、画廊、展览这个链条是完全不同的另外一套体系。”

  “电影节和当代艺术的双年展体制类似,都在拓展自身维度。很多电影节都设立了专门的艺术影像单元,比如珞迦诺电影节的Sign of Life单元,圣丹斯电影节的New Frontier单元,多伦多电影节的Wavelength单元。而柏林电影节的Forum单元,十年前就增设了Forum Expanded单元,囊括针对非影院空间的影像展览,交叉性和包容性异常丰富。在这些电影节上,常会见到当代艺术家们带着作品去跟观众交流。”

  事实上,国外很多影像艺术家也是成功的导演。“最有名的案例是英国艺术家史蒂夫·麦奎,凭借表现北爱共和军领袖狱中对抗英国政府的影片《饥饿》在戛纳电影节一鸣惊人,随后的作品《为奴十二年》获得2014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美国艺术家朱利安·施纳贝尔也是多产的电影导演,代表作品包括《轻狂岁月》、《潜水钟与蝴蝶》等;英国的女性摄影艺术家萨姆·泰勒·约翰逊导演了商业现象级影片《50度灰》,也是颇为有趣的案例。” 谢萌说。

  电影节欢迎新的艺术表达语言进入固化的电影系统,而艺术家的电影可以让他们的影像创造力走出艺术领域,进入到一个更丰富的交流空间里。打破边界,在当下可能是所有事情都在互相寻求的一种能量交换方式吧!

  目前,“艺术家的电影”项目五位艺术家以其特有的艺术思考方式和工作切入点,已积极投入到电影编剧、拍摄甚至后期的具体工作环节中。

  “这个项目今年是第一年做,之后还是希望接着做下去,我们不会给创作者设立太多的限制,但是大家都会觉得通过这样一个机会,对他们有新的刺激。明年我们有打算在今年短片的基础上,再做一些推进和调整”项目总监陈友桐最后介绍说。

 (本文图片由“艺术家的电影”主办方提供)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