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艺术中心个展艺术家姜吉安、策展人鲍栋:传统是活的
发起人:橡皮擦  回复数:0   浏览数:978   最后更新:2016/11/03 21:13:34 by 橡皮擦
[楼主] 橡皮擦 2016-11-03 21:13:34

来源:artnet


展览海报。图片:致谢北京亚洲艺术中心


艺术家姜吉安的最新个展“应物会影”正在北京亚洲艺术中心举行。作为一个深受中国传统艺术影响的艺术家,他的创作呈现出一种极具自然情致的“东方意味”。同时,他又有着持续的思辨精神,始终探究“日常性艺术制度”在当代艺术媒介中的表现。本次展览呈现了艺术家脉络清晰、时间跨度完整的各系列作品,从早期的工笔绘画到能让人会心一笑、形式感极强的经典系列《两居室》,再到近两年探寻物质材料与视觉表达形式的现成品绘画,一以贯之的是艺术家对于展览标题中“物”和“影”之间关系的思考。artnet新闻对艺术家姜吉安及策展人鲍栋进行了探访,他们分享了关于展览构思及形成过程、中国传统认知、中西方艺术差异性等问题的思考。


artnet × 姜吉安、鲍栋

艺术家姜吉安。图片:致谢作者

策展人鲍栋。图片:致谢作者


本次展览“应物会影”的标题有何用意?


:展览标题是我和策展人商量的结果。这个名字可能容易让人想到谢赫六法中的“应物象形”,但还不完全是一个意思。我这里“应物会影”中的“应”更多是强调一种应物变化的概念。


:对,姜吉安这次的作品主要强调的是以物观物。我们最初讨论这个展览时思考的主要是两个层面,一是物的转换,二是光影。“会影”二字有一些古典的气息,读起来像柏拉图的“会饮篇”,而且也化用了洞穴理论中对于“影子”的理解。“应物”是对谢赫六法的修改,对于“应物象形”的翻译一直没有定论,有一种方式是“correspondent object”,符合物象或客体,但我们认为“correspondent”不太准确,除去“应对”外还有一种“顺应”的意思。整体来讲,“应物会影”就是:我们顺应物象,但是只能得到影子。这个内涵又和柏拉图对于艺术起源的“模仿说”中的影子产生了回文关系,有一种思辨的意味。

姜吉安个展“应物会影”展厅环境。图片:致谢北京亚洲艺术中心


这次的展览结构又是如何设置的?


:姜吉安的作品非常清晰,系列很明确。本次展出的一批挂在墙上的作品都是为展览而做的,不太需要我再为他去设计复杂的结构了。最初想的是分成两个大的部分,一个部分是装置、另一部分是绘画。后来还是针对空间做了简单的改造,中间隔了一道墙,分割出了长廊的效果。就具体的作品来说,一个展览中艺术家和策展人的区分就更加模糊,我们都在不断的讨论。比如这次《两居室》的陈列方式,我们不希望它变成整个空间的一部分。这个作品之前在很多地方展过,都是现场画,撤展后作品就消失了。这一次艺术家是在工作室中就创作好了一个个“组件”,我希望突出艺术家的思维,跳脱出固有的作品展示方式,所以都是稍微倾斜一些的摆放、中间还穿插了真实发光的吊灯,都是在提示人们作品是相对独立于空间的。实际上,影响展览结构的因素很多,空间、作品、展览主题等,策展人的角色可以看成是“空间中的编辑”。

姜吉安,《梅开半树半开梅》,2016。图片:致谢北京亚洲艺术中心


艺术家的艺术生涯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


:我最早学习的是中国画,画工笔。绘画中我也是比较综合的面貌,比如在主题上我有一些鸡蛋或几何形体,这和传统工笔的山水、花鸟、侍女题材有很大区别,可能有一种对原有系统“捣乱”的意思,一直在实验反向的做法。后来又逐步关注到一些现成品绘画、装置,虽然媒介不一样,但思维是一以贯之的,就是一个“日常性”的主题。只不过最初可能是无意识的,后来慢慢形成了体系,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些。


:还有一点需要补充。姜吉安当时是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系的,就是现在实验艺术学院的前身。我最早写的一篇关于他的文章中就提到过他的鸡蛋、几何形体的图像来源问题。显然,中国传统文人书画中不可能出现这些图像,但是民间就很多了。比如蛇和蛋都是山东地区民间的吉祥图像,象征着生生不息,常用来寄托家族繁盛的愿望。这里有一种拓扑式的意味,永不中断。他最初画瓷瓶时,上面描绘的开片很有意思,它们一方面形成视错觉,另一方面又形成网格框架,是再现性和平面性的结合。确实如他所说,当时无意识,后来才越来越自觉。


:对,80年代很多艺术家倾向艺术语言的探索,我也受到了影响。早期作品中那种线的表现,其实是我对中国画皴法的一种全新表现方式的尝试,视觉上是平面的,但它又能构成空间。

姜吉安个展“应物会影”展厅环境。图片:致谢北京亚洲艺术中心


我们反复提到了“传统”二字,对于传统和当代艺术在今天的结合,二位是怎么看的?


:其实我从一开始就不是太在意“国画”这个概念,因为我最早的工笔画就已经和传统不太一样了。传统到今天其实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概念非常空泛,经常提一些道、气、宇宙之类的概念。对我来说,这种“大而无当”的东西是不能被接受的。当然,这并不是说传统无用,在我的作品中传统元素其实也无处不在,传统一定有其价值。只是我们作为创作者,实际运用应该更具体,根据传统中某一种方法论的指导,将概念视觉化、转化成作品。


:我觉得真正在传统中的人反而不讲传统。现在有部分打着“传统”旗号的人,只是把它作为一种身份外化的东西或参与国际的手段,想迎合西方人眼中的“东方主义”。其实在80年代之前,中国传统艺术很少讲空泛的概念,都比较具体。比如康梁提出要写生、要重视造型;社会主义以来又主要是题材上的变化,喜欢描绘农村场景、画拖拉机,陆俨少就是这样,还包括潘天寿画过的一些温州小景,这些都可视为中国画内部的发展。但到了80年代,谷文达开始说“东方精神”,就仪式化了。姜吉安则不同,他一直从小细节、从问题中延续传统,这样的人在身份上比较不利,总容易被贴上一些“新工笔”之类的标签,所以自诩“传统”的人就不认为这是传统。这里涉及到对传统态度的问题,很多的论争来源于两种比较极端的立场——保守继承和全盘抛弃。其实还有另一种可能,传统本身就是活的,古代画家的创新不也可以看做是“那个时候的当代艺术”吗?


:当代艺术实际上就是与你自己面对的日常经验进行互动,过去的那些画家的创造也是在和他们的时代互动。这才是应对“传统”比较好的态度。

姜吉安,《回文算法》,2016。图片:致谢北京亚洲艺术中心


而更年轻的艺术家的态度似乎又不一样了?


:对的,这种认知分年代。面对传统,80年代的艺术家,比如刚才说到的谷文达,态度都非常激烈。反而90后艺术家就渐渐没有这种姿态了,因为社会不断多元,包括传统在内的很多东西都只是一个部分,甚至“国际化”这个词都在逐步消失,因为它已经成为一种现实。这一代艺术家个人分化明显,没有过分凝聚式、集中式的“运动”。一方面,很多今天的作品放到西方的展览中,人们无法分辨出这是中国人做的;另一方面又有像郝亮、梁硕这样的艺术家仍在传统的体系中工作,他们并不是要利用传统的身份,而是有自己真正关心的问题。

姜吉安个展“应物会影”展厅环境。图片:致谢北京亚洲艺术中心


美国艺术评论家阿瑟·丹托(Arthur C Danto)提出“艺术史的终结”后,方法论的引导何在?而我们又应如何在个人分化明显的语境中分辨“好的”艺术作品?


:首先,艺术史有着“进化论式”的发展过程。比如,从文艺复兴到印象派以贡布里希为主导,印象派之后到现代主义、极少主义又以格林伯格为主导。这种形式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艺术史成为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对应物或副产品。但在我看来,艺术家们并不是那么被动去顺应时代的,我们首先要去除黑格尔的历史决定论,把一切都还原到艺术家主体的价值,这才是艺术本身的价值。丹托宣布终结的艺术史正是这种“进化论式”的艺术史,但艺术家仍然存在,并参与在历史之中。如此,确实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今天的时代是多元的,但多元并不等同于一切都有价值,这就要求多元中的“每一元”都有自己独立的系统,它们当然可能有交叉、有对抗。但是我们只能从每个一元的本身进行评价,所以这个标准可能是——他自己和所从事的工作是否匹配,是否符合他真正的诉求。

姜吉安,《函封疾马疾封函之一》,2016。图片:致谢北京亚洲艺术中心


艺术家近期关注的问题有哪些?


:我还是比较关注艺术制度的问题,包括在这次展览中我也提出了一个“日常性艺术制度”的概念。2007年有一个风潮,艺术家排队见国外来的策展人,这件事给了我很大触动:西方对中国的文化统治已经很多年了,中国的艺术圈显得很被动。何谓统治?话语权、现行的体系都来自西方,艺术家、艺术市场也不自觉往上靠——大家都想参加双年展,似乎不参加就不是一个重要的艺术家;策展人的意志也在展览、甚至艺术世界的运转机制中非常强势。我觉得这和西方的基督教传统有很大联系,大家都去接受一种所谓的“观念”,服从于这个体系。但中国恰恰不是这样,艺术深入日常生活,古代画家的社会交流方式更个人化,大家可以直接拜访、求画,没有画廊之类的机构。这种方式既尊重了艺术家,又尊重了观众的自主性。而西方的很多艺术家有观念灌输的习惯,始终是“上帝视角”。


:这可能是一种“教化性”,当然西方艺术也不是全部如此。刚才提到的这种局面与社会结构有一定关系:唐宋以来文人阶级兴起,他们的政治、经济地位都较高,所以这些“雅集”中大家共赏的作品面对的显然不是普罗大众,而是文人阶级内部生活的一部分。不过中国也并非一以贯之,近代关于艺术的讨论中很重要的一个议题就是艺术是用来做什么,为人生还是为人民?这种讨论就是“教化性”,它体现的是一种独断。


:中国的艺术传播机制和西方还是很不一样,是由小圈子慢慢向外的扩散,它是自由的、可以取舍的,不是说我要把观念强加给你。西方虽然一直宣扬民主,但这种“宣扬”本身不就带有几分教化色彩吗?

姜吉安个展“应物会影”展厅环境。图片:致谢北京亚洲艺术中心


但绘画的功能是否不能如此简单的二分,因为张彦远也曾提出中国绘画的原初功能就是“成教化,助人伦”。


:可能还是分成不同的阶段。最早的时候是要通过礼乐来建立国家系统中的秩序,确实带有一定功能性,但我们今天所说的传统主要还是对应文人阶级兴盛的时期。当然,清中期后,扬州八怪、石涛等人又与资本有一定关联,商人向他们求画,只不过当时不是全然的交易,还有几分礼仪交往的意思。中国绘画一直不强调所谓的“进步论”,它的话语体系不是朝向未来,反而一直都有一种复古倾向。

姜吉安,《虫书鸟迹鸟书虫之二》,2015。图片:致谢北京亚洲艺术中心


艺术家对于本次与亚洲艺术中心的合作有什么样的感受?


:这是一个运作很成熟的画廊,我们这次实现了很好的合作,各种工作上的配合也都非常顺畅。


姜吉安个展“应物会影”

策展人:鲍栋

展期:2016年10月16日-2016年12月04日

地点:亚洲艺术中心丨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东街


文:余雨桐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