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一本“镜子地图集” 请来2016新加坡双年展
发起人:colin2010  回复数:0   浏览数:1980   最后更新:2016/11/01 18:13:38 by colin2010
[楼主] colin2010 2016-11-01 18:13:38

来源:凤凰艺术


2016年10月26日,2016年新加坡双年展(SB2016)隆重开幕,这是亚洲最令人兴奋的当代视觉艺术展览之一。 SB2016于2016年10月27日向公众开放,展览将持续到2017年2月26日。

▲ 2016新加坡双年展主展场新加坡美术馆主外景

2016年10月26日晚,2016新加坡双年展开幕式上,新加坡副总理兼经济及社会政策统筹部长尚达曼 (Tharman Shanmugaratnam)致辞


新加坡,2016年10月25日,新加坡副总理兼经济及社会政策统筹部长尚达曼 (Tharman Shanmugaratnam)宣布启动2016年新加坡双年展(SB2016),这是亚洲最令人兴奋的当代视觉艺术展览之一。 SB2016于2016年10月27日向公众开放,展览将持续到2017年2月26日。


本届双年展的主题为“镜子地图集”,此主题借助不同的艺术观点,对区域内人类迁徙与相互交织的关系进行探索与挖掘,反照出东南亚、东亚和南亚共有的历史以及当前的现实。展览共展示了来自东南亚,东亚和南亚19个国家地区63位艺术家创作的58件作品。


在58件参展作品中有超过80%的作品是受委约重新创作,或是专门为双年展修改重做的。在58件艺术品中,有群体展示,包括彼此通过对话的个人艺术作品,最终共同展示为一件作品。这些作品响应“镜子地图集”的主题,探索空间、时间、记忆、自然、界限、 媒介、身份、位移和缺席的概念。


今年的新加坡双年展通过多元媒介的作品呈献出九个副题的策划,并于新加坡美术馆、SAM at 8Q、亚洲文明博物馆、新加坡国家博物馆、新加坡管理大学的张氏画廊、史丹福坪与新加坡土生文化馆七个场馆展出。SB2016的周末开放日于周五(10月28日)在SAM中庭举办,届时有艺术家们的行为表演,策展人和艺术家的导览和座谈,以及宵夜音乐表演等节目。这个为期四个月的国际当代艺术双年展由新加坡国家艺术委员会委托SAM主办。 此外,SB2016还展出了几个从来没有在双年展圈子中看到过的、特定场地的新委约作品。


双年展主题

2016新加坡双年展策展团队,左起:联合策展人Michael Lee, 联合策展人Nur Hanim Khairuddin, 联合策展总监Joyce Toh, 策展人Louis Ho, 联合策展人Suman Gopinath, 创意总监琳翰博士(Dr. Susie LinghamI, 联合策展人项苙苹 (Xiang Liping, 联合策展总监Tan Siuli,助理策展人 Andrea Fam, 助理策展人John Tung

▲ 2016新加坡双年展新闻发布会现场,创意总监琳翰博士(图中,Dr.Susie Lingham)致辞。

▲ 2016新加坡双年展新闻发布会现场。


2016新加坡双年展创意总监琳翰博士(Dr. Susie Lingham,原为新加坡美术馆馆长,于今年3月卸任)介绍到,“镜子地图集”引用了地图集和镜子,这些地图集和镜子在人类对世界的探索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人们探索世界,迈向未知过程中的导航指引。希望借此引导其策展方向,引人注目的标题也将刺激和激励观众们去探索和体验,去观看我们的世界,以及我们自己的许多方式,每一个精心呈现的艺术品都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境遇:人们受邀去分享这些来自东南亚、南亚和东亚艺术家的想象力和批判性视角,他们正在处理日常的当代现实,双边遗产,以及反映人类条件的经常性“大想法”和诗意的隐喻。


来自中国的联合策展人项苙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展览部主管、上海双年展项目负责人)在谈自己对SB2016的感受时对“凤凰艺术”记者说:“我需要一本‘镜子地图集’,它有助于我们理解并跨越时间、地理、政治、文化、历史和心理等各种边界,不容易迷失方向。每个人都需要这样一本地图集,从而更好地看清自己和他人,历史和当下。


双年展九大副题


本届双年展由九大副题构成。每个作品在多个层面上与副题相互辉映,进而延伸出“镜子地图集”的完整概念。分别为:空间与景观(空间)、非历史(时间)、回首(记忆)、自然与文化(自然)、争乱与共同边界(边界)、抗争(媒介)、国家与民族意识(身份)、移居(位移)、边缘化的历史轨迹(缺席)。


每个副题透过不同方式呈现“地图”与“镜子”的意念。数百年来,地图与镜子一直是人们探索世界,迈向未知过程中的导航指引。地图助我们寻找发现之途,镜子则提供思考与观点,有时候有些失真,有些扭曲,汇集二者有可能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想法和景象。双年展以不同的艺术观点,对区域内人类迁徙与相互交织的关系进行挖掘,反照出东南亚、东亚和南亚的共有历史和当前现实,呈示出对当代现实非一般视角的可能性。


开幕现场

10月26日晚,2016新加坡双年展开幕式上,新加坡国家艺术委员会首席执行官Kathy Lai致辞。

10月26日晚,2016新加坡双年展开幕式上,新加坡副总理兼经济及社会政策统筹部长尚达曼 (Tharman Shanmugaratnam)致辞。

10月26日晚,2016新加坡双年展开幕式上,2016新加坡双年展创意总监琳翰博士(Dr.Susie Lingham)致辞。

2016年10月26日晚,2016新加坡双年展开幕上,启动仪式。


2016年10月26日晚,2016新加坡双年展开幕式上,艺术家萨卡林-库安的作品“Kra-Tua Taeng Seua(A Tiger Hunt)”,以跨平台形式与传统泰国舞蹈导师及曼谷青少年联手呈献结合现场表演。

10月26日晚,2016新加坡双年展开幕酒会上,来自中国的艺术家邱志杰与SB2016创意总监琳翰博士(Dr.Susie Lingham)交流

10月26日晚,2016新加坡双年展开幕酒会上,新加坡副总理兼经济及社会政策统筹部长尚达曼 (Tharman Shanmugaratnam)与艺术家们亲切交谈。

2016年10月26日晚,2016新加坡双年展开幕酒会现场。


参展艺术家

▲ 本届新加坡双年展参展艺术家来自东南亚、南亚与东亚区域的19个国家及地区。


长期以来,新加坡一直谋求成为全球艺术发展中的一股关键力量,成为亚洲当代艺术中心。近十年来,新加坡政府更是大量斥资进行艺术基础建设开发。当众多双年展都在追求全球化、国际化,以为只有拥有大量欧美艺术名家参展才算得上是国际双年展时,新加坡双年展依然定位清晰,只面向全世界展示来自亚洲的艺术。今年的双年展参展艺术家名单依然聚焦亚洲艺术家,除了有来自东南亚的参展艺术家,更将选择范畴扩大至南亚和东亚区域。


本届新加坡双年展参展艺术家包括:邱志杰(Qiu Zhijie,中国)、Ahmad Fuad Osman(马来西亚)、Martha Atienza(菲律宾)、Rathin Barman(印度)、Fyerool Darma(新加坡)、Han Sai Por(新加坡)、Nguyen Phuong Linh(越南)、Araya Rasdjarmrearnsook(泰国)、 Titarubi(印度尼西亚)、Tun Win Aung and Wah Nu(缅甸)、詹德拉 (S. Chandrasekaran、新加坡)、周世雄 (Chou Shih Hsiung,台湾)、陈美美 (Debbie Ding,新加坡)、苏伯德-古普塔 (Subodh Gupta)、阿必尔-古普塔 (Abeer Gupta)、桑贾-伊卡克 (Sanjay Kak)、林辉华 (H.H. Lim)、林序毅 (Lim Soo Ngee,新加坡)、腾林 (Htein Lin,缅甸)、焦兴涛 (Jiao Xingtao,中国)、沙米查(Sharmiza Abu Hassan)、丽玛-谢克 (Nillima Sheikh)、普拉尼特-索伊 (Praneet Soi)、阿迪拉-苏莱曼 (Adeela Suleman)、麦拉蒂-苏若道默 (Melati Suryodarmo)、竹川宣彰 (Nobuaki Takekawa,日本)、陈子豪 (Tan Zi Hao,马来西亚)、温普林 (Wen Pulin,中国)、肖鲁 (Xiao Lu,中国)、臧紅花 (Zang Honghua,中国)、 Made Djirna、Made Wianta、Faizal Hamdan、Gregory Halili、Agan Harahap、Kentaro Hiroki、Marine Ky(柬埔寨)、Perception3(新加坡)、Niranjan Rajah、陈捷棋 (Jack Tan,新加坡/英国)、Ryan Villamael 与 Zulkifle Mahmod(新加坡)、Pala Pothupitiye(斯里兰卡)、潘娜潘-尤蔓妮(Pannaphan Yodmanee,泰国) 、Chia Chuyia(马来西亚 / 瑞典)等。


63位参展艺术家来自东南亚、南亚与东亚区域的19个国家及地区,其中来自中国大陆的艺术家为7人,包括:邓国源、焦兴涛、倪有魚、邱志杰、温普林与臧紅花 、肖鲁(按拼音字母排序)。


参展作品


空间与景观(空间):


观众可透过“空间与景观”的艺术视角,从来自斯里兰卡的Pala Pothupitiye、香港MAP Office等艺术家的作品中窥探所处环境及历史的真实与虚幻。


Pala Pothupitiye的作品“Other Map Series”是一个精心编制的另类地图集,引领观者跨越对一般地图的解读,回溯过去或畅想未来。作品同时以各别故事观点,阐述殖民主义遗留下来的疮疤、民间动乱到近年的宗教极端主义的历史变迁,邀观者一起感受旧日锡兰(现为斯里兰卡)的绝美风采。


MAP Office(香港),Desert Island, 2009


MAP Office的作品“Desert Islands”带领观者从象征岛屿与其坐标的100个花镜图集中,畅想在人类世的岛屿世界,21世纪的历史变迁则将穿透水面显示。随着水平面日趋上升,蔚蓝的海洋既象征新生也代表尽头。此地图集把海洋呈现为一个由文学、叙事与数据作品铸构而成的异想岛屿。

Dex Fernandez(菲律宾), I Wander, I wonder,2016, 丙烯绘画

Made Wianta(印度尼西亚), Treasure Island

▲ Zulkiflie Mahmod(新加坡), SONI Creflection, 声音装置

▲ 行武治美 Harumi Yukutake(日本),Paracosmos,装置雕塑


Eddy Susanto和来自日本的行武治美(Harumi Yukutake),以及来自新加坡的Zulkifle Mahmod的新作品等,审视了空间和景观的概念。 Zulkifle Mahmod的声音装置作品SONI Creflection呈现在新加坡和他们居住空间的各种东南亚社区的被忽视的听觉字符。 Eddy Susanto的“Panji旅程”是一个书法制图,描绘了整个东南亚Panji循环的运动,并表明不可能“包含”东南亚和将该地区视为一个单一实体。行武治美的镜子装置作品Paracosmos推动观众进入一个平行的世界,一个可识别的其他的空间,却并不熟悉。


非历史(时间):


“非历史”、循环轮回、神话传说这三种意象如何影响人类生活?中国艺术家邱志杰和新加坡雕塑家林序毅等透过作品阐释此副题。



▲ 邱志杰 Qiu Zhijie(中国), 人要在外面到处飘流,才能走到最深的内殿 One Has to Wander through All the Outer Worlds to Reach the Innermost Shrine at the End


邱志杰的作品“人要在外面到处飘流,才能走到最深的内殿”在异想岛屿的乌托邦、怪兽、恐惧与诱惑之间肆意穿插,对地图学的历史渊源进行探索。他把山水画制成了地图,结合奇幻玻璃生物的装置,创造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领域。

林序毅Lim Soo Ngee(新加坡), Inscription of an Island,雕塑


林序毅的“Inscription of An Island”作品,由一个从土地崛起的巨型左手,以及手掌朝天并伸出食指的雕塑结合而成。在林序毅的奇想中,它是一个属于古文明神话中指引船只的巨型雕像,鼓励观者从神话与史记轨迹中展开一段重审历史的艺术对话。

肖鲁 Xiao Lu(中国), 阴阳历 Yin-Yang Calendar, 2016,装置 300 x 50cm x 2


在阴阳历中,肖鲁并置中西两种日历,纪录同一年时间。每过一 天,对应吸铁移动 一次, 一个旧时间点消失, 新时间点发生 。随着日期推进,磁铁分布位置差异也将明显。阴阳历转换之间,其深层指向来自于对差异的历史、地域、政治的期待,默默勾勒着东西方历史图景,诉说时间的痕迹。

▲ Tan Zi Hao(马来西亚),The Skeleton of Makara(The Myth of a Myth), 装置 220 x 425 x 115 cm,2016


▲ 潘娜潘-尤蔓妮 Pannaphan Yodmanee(泰国), Aftermath,装置

Gregory Halili, Karagatan (海洋广度 The Breadth of Oceans)


反映时间概念的艺术作品还包括来自老挝的艺术家Phasao和Tcheu Siong,Hmong族夫妻艺术家,他们将他们的带有历史感的纺织作品展示,体现树的精神,天空&地球的精神,一起谈论系谱的普遍概念,运动和移徙,以及象征和表征。泰国艺术家潘娜潘-尤蔓妮(Pannaphan Yodmanee)受SB2016艺术委员会委托创作的作品标题为“Aftermath”,是一幅描绘出类似于山水画的佛教宇宙的泰坦壁画,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终极的问题:在所有目的地的尽头,我们会找到信心的藉慰吗? Gregory Halili的Karagatan(海洋广度)则向那些其命运和海洋相连的人们致敬,映射了一群沿海生活的人民收获着来自海洋的宝藏,但却很少获得其真正财富的故事。


回首(记忆):


印度尼西亚的迪塔-卢比 (Titarubi) 与马来西亚的沙米查 (Sharmiza Abu Hassan) 的作品阐释关于文化遗产的恒久印记,“回首”过去,反思当下。

迪塔-卢比 Titarubi(印度尼西亚),History Repeats Itself,装置


迪塔-卢比的作品“History Repeats Itself”阐述东南亚殖民主义的权力起源。她的装置作品以烧焦的船只重唤此区域殖民地的过去,隐喻荷兰东印度公司当年为抢夺香料贸易专属权而纵火焚烧印尼(现为印度尼西亚)船只的黑历史。


沙米查(Sharmiza Abu Hassan)的作品“The Covenant”以古代史籍《马来纪年》的两则叙事为借镜,以古喻今,重新穿插解构东南亚的历史与民间文化,借此创作思考自己与现代生活的联系。

▲ 徐道获 Do Ho Suh(韩国), 门 Gate,2003


▲ Made Djirna, Melampaui Batas(超越边界 Beyong Boundaries)


自然与文化:


“自然与文化”的对照关系是本届双年展的主要副题,并借助新加坡的韩少芙、菲律宾的Ryan Villamael 等艺术家的作品进行审视。

韩少芙 Han Sai Por, Black Forest 2016, 2016


韩少芙的雕塑与绘画装置作品“Black Forest 2016”,以遭摧毁的森林装置、深黑的真实树穴与木炭,传递出我们身处的环境虽屡遭无情摧毁,大自然却仍保持着顽强生命力的意念,让观者能更好地思考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 周世雄 Chou Shih Hsiung, Good Boy, Bad Boy


Ryan Villamael 的作品“Locus Amoenus”即拉丁文“怡人之地”之意。他运用剪纸图腾艺术打造了一个温室里的美丽天堂。在这个布满真实花卉的虚构伊甸园里,菲律宾地图巧妙充当“绿叶”,旨在表述受殖民统治最久的菲律宾所曾经历的历史波澜。


邓国源 Deng Guoyuan(中国), 诺亚花园II Noah's Garden II,装置


考虑自然与文化之间关系的是Patricia Perez Eustaquio和中国艺术家邓国源、焦兴涛的作品。 Eustaquio的委托作品“猎人进入森林”,反映了我们对人类和自然的世界的矛盾态度,询问什么驱使我们追求独特,即使我们试图操纵和复制我们的愿望的对象。邓国源的挪亚花园II是一个花园的植物群和一个迷宫的镜子,创造出一种失去主观的感觉。


争乱与共同边界(边界):


“争乱与共同边界”表述人们为何又如何建起了层层保护围墙,从而勾勒出这个副题。孟加拉的瓦肆夫 (Munem Wasif)、新加坡的陈玮湘 (Melissa Tan),连同其他艺术家,透过作品来探讨这个议题。


瓦肆夫的摄影作品“Land of Undefined Territory”不断重复着不知名荒地的画面。它看来与一般荒地无异,实则是区隔印度与孟加拉的边界地带。这些年来,战乱饥荒频仍的孟加拉断送了不少人的生命,瓦肆夫透过地图形式迫使我们重审战乱所带来的影响与改变。


陈玮湘 Melissa Tan(新加坡),“If you can dream a better world you can make a better world or perhaps travel between them”,装置雕塑


陈玮湘的装置雕塑作品“If you can dream a better world you can make a better world or perhaps travel between them”以铁纸结合独特“音乐盒”的视听效果勾勒出道路、行人道的地图。犹如新加坡的发声工具般,此作品记录新加坡随着时代演变进化的城市结构,透过物料汰旧换新的过程比喻今日耀眼闪亮的大都会是如何形成的。


见证天堂,Abeer Gupta,Sanjay Kak,Nilima Sheikh和Praneet Soi多位艺术家作品的演示,综合各种媒介的艺术家们的作品在一个演示文稿,以反映一个曾经是、现在是的克什米尔。在这个区域,陈玮湘(Melissa Tan的作品“如果你可以梦想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你可以做一个更美好的世界,或者在他们之间旅行”,一个SB2016艺术委员会的质疑,时间的流逝映射出的物理特征,构成了我们瞬间的景观。


▲ Ade Darmawan,新加坡人力资源研究所Singgapore Human Resources Institute,装置

Marine Ky(柬埔寨),燃放 Setting off, 装置


Ade Darmawan的作品表现了艺术家对新加坡人力资源所进行的研究,深入涉及身份问题,将消费主义社会的碎片转化为观察政治、社会和经济变化的镜头,这些变化塑造了新加坡和该地区。Marine Ky的装置,完全沉浸于艺术家自己的经历和回忆,从她出生的国家柬埔寨谈到个人和社区,发现了自己所面临的和最终开始的无数多样旅程。


抗争(媒介):

▲ 温普林 & 臧紅花(Wen Pulin & Zang Honghua,中国大陆),七宗罪 Seven Sins,影像,2009


中国的温普林与臧紅花、缅甸的腾林 (Htein Lin) 的作品叙述“抗争”副题,为被强权压迫而产生无助逅怕的受害者,提供一个发声的管道。

▲ 臧紅花(Zang Honghua,中国大陆),玲珑塔,影像


温普林作品“七宗罪:1989中国现代艺术展上的七个行为”(NC16) 用影像方式记录一群在1989年2月5日在中国国家美术馆私下表演的前卫艺术家,“中国行动”(M18) 则充分展示中国前卫艺术领域,从1980及1990年代新时期文艺思潮蓬勃发展所取得的鲜活力量。臧红花的作品“玲珑塔”灵感启自温普林上述两部作品,呈现中国当代艺术聚落宋庄的兴起与没落。


媒介问题是几家艺术作品的核心,例如Azizan Paiman的Putar AlamCafé,Jack Tan的Hearings和S. Chandrasekaran的Unwalked Boundaries。Putar Alam Café是一个社会实验,展示媒体如何深刻影响我们对我们周围事物的看法和理解。听证会探讨新加坡国家和家庭法院诉讼当事人的亲身经历。无边界边界集中于成千上万的印度定罪者,从1825年到1873年,他们被运送到新加坡,并作为体力劳动者的服刑,展现了新加坡历史上的令人尴尬的缺口,被定罪的付出被长期忽视。

腾林 Htein Lin, Soap Blocked, 装置


社会活动家、行为艺术家腾林 (Htein Lin) 在缅甸军政府的统治下,曾在牢狱中度过了将近七年的时光。在监狱里时,他偷偷地在囚服上画画,并且在肥皂上将这些画面雕刻出来,作品“Soap Blocked”重现当时孤立无助的冰冷回忆,亦叙述着自身与国家的惨痛历史。


国家与民族意识(身份):


汶莱的Faizal Hamdan、日本的竹川宣彰(Nobuaki Takekawa)满载私密回忆的作品着重刻划对“国家与民族意识”这个副题,从个人与共同体系、种族与性别、文化与国家的不同观点,概述随着演变进化而又相互缠绕的公民意识与结构。


Faizal Hamdand的影像作品“Dollah Jawa”借助两个相互交错的故事呈现历史的两面;一为二战时期东南亚移民流离失所的宏观,另一则是叙述作者本身家族史的微观。

竹川宣彰(Nobuaki Takekawa),Sugoroku-Anxiety of Falling from History,装置、版画


图版游戏、油画、雕刻构成林竹川宣彰的装置作品,他将二战时期动荡年代的记述反馈于作品中,进而展望更美好的未来。在优先发展经济的现今社会,人们的目光纷投向主流文化的当儿,此作品激发出属于这个年代的集体回忆。


移居(位移):


因“移居”而产生疏离感的议题向来备受关注。来自印度的巴曼 (Rathin Barman)、巴基斯坦的阿迪拉-苏尔曼 (Adeela Suleman) 透过作品,对被迫流离失所的难民、恐怖主义所引起的全民恐慌,以及外籍劳工的全球化议题发出相关提问。

▲ Rathin Barman(印度),家,还没建完 Home, Not Been Structured Yet,装置


Rathin Barman的作品“Home, Not Been Structured Yet”从印度加尔各答移民的角度探讨“家园”议题,离开故乡的他们如何重新定义“家”?作者透过与新加坡的孟加拉外籍劳工的文字与录音采访,勾勒出这些外籍人士背井离乡、以及他们对未来家园的期许的深刻画面。


在苏尔曼的作品“Dread of Not Night”中,出土瓷盘上的波斯与莫卧儿帝国风采尽管绝美,但愈美丽愈沉重,表象华丽精致的作品背后深含残酷的现实意义。作者透过暴力美学的手法提醒着我们深隐于精神、形体与家园之间的伤痛。


▲ 裴公庆 Bui Cong Khanh(越南), Dislocate, 2013–2015


流离失所是今天一个关键的全球性问题,为越南艺术家裴公庆(Bui Cong Khanh)和Niranjan Rajah所关注。裴公庆将他祖籍福建省的木工工艺与越南中部的文化认同结合起来,调查并突出越南与中国之间的地缘和社会政治的紧张局势。拉贾的Koboi Balik Lagi(“Koboi”的再次回归)探讨个人和家庭的叙述,以及马来西亚的文化,政治和社会风景,反映了他作为一个生活和工作在加拿大的艺术家,具有马来西亚公民的心理和社会文化意识。


边缘化的历史轨迹(缺席):


本展最后副题“边缘化的历史轨迹”从不一样的叙事观点,自由畅想也许不曾被记载或被省略的历史。来自印度的古普塔(Subodh Gupta)、来自新加坡的陈建伟 (David Chan)与泰国的萨卡林-克鲁昂 (Sakarin Krue-On) 的作品重唤遭人们遗忘的历史轨迹。


▲ 古普塔 Subodh Gupta(印度), 烹饪全世界Cooking the World, 装置


缺席”的概念由几个艺术家共同探讨,包括Ahmad Fuad Osman和Perception3,他们关注不寻常的观点和历史的空白。艾哈迈德的马六甲纪念项目,基于一个信念,第一个环游世界的人是一个马来人,马来航海家阿旺将军(Panglima Awang)也被称为“马六甲的恩里克”,矛盾并举,有时是虚构的殖民主义,有时又是后殖民和民族主义的代表。它暗示了恩里克交织的身份和历史的复杂性,以及东南亚社会文化边界的流动性。 Perception3的作品“有些人保持/有些人去检查关于‘留下’和‘走’的想法,两个视角的一个决定性时刻”。艺作品安置于原国家图书馆建筑(在2005年的公众抗议中拆毁),对新加坡的建筑遗产提供了一个开放的思考。

▲ David Chan(新加坡),伟大的东印度商船The Great Indiaman, 2016,装置


陈建伟的作品“The Great East Indiaman”融合真实与虚幻的视角,故事从1819年莱佛士发现新加坡的历史展开,在这个全新虚构的民间故事中,绝种鲸鱼群“东印度人”把莱佛士带到新加坡,后逐被人类驯服成海洋中的困兽。


▲ 古萨卡林-库安 Sakarin Krue-On(泰国), Kra-Tua Taeng Seua(A Tiger Hunt),装置、影像、表演


泰国艺术家萨卡林-库安的作品“Kra-Tua Taeng Seua(A Tiger Hunt)”以跨平台形式与传统泰国舞蹈导师及曼谷青少年联手呈献这件结合现场演出、黑白电影和纪录片的作品,灵感亦启自青少年们成长的吞武里河道。作品映射出飞速更新交叠的新旧文化如何影响曼谷人的文化与生活。


开幕周末开放计划


开幕周末开放计划(2016年10月27日至30日)


为期一周的新加坡双年展开幕庆典将为艺术社群和公众提供一系列参与机会,比如谢秋霞(Chia Chuyia)、麦拉蒂-苏若道默(Melati Suryodarmo)、阿兹赞-琶义曼(Azizan Paiman)与萨卡林-库安(Sakarin Krue-­‐On)等艺术家的微型特展、由策展人带领的导览、艺术家主持的工作坊与表演等。


不可错过的表演中,包括麦拉蒂-苏若道默的“背后光”(Behind the Light),提出了一面镜子的两面之间的交流,照亮自我,表面,社会和精神世界之间的关系。马来西亚艺术家谢秋霞的“针织未来”是一个持续性的表演片,其前提是她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回顾了以前的食品准备仪式,并表明我们的未来可能存在于我们的过去。


谢秋霞 Chia Chuyia(马来西亚 / 瑞典) ,“针织未来”,行为,时间:5周


其他节目亮点包括艺术家和策展人导览以及艺术家观察系列,让观众有机会与艺术家见面,了解工作背后的过程。对于希望以自己的闲暇时间发现SB2016的观众,Treasure Trails提供了三种不同的途径来提高受委约的作品的参与度。


2016新加坡双年展主要展场为位于勿拉士峇沙路和奎因街的新加坡美术馆和分馆。展览地点计有新加坡美术馆、SAM at 8Q、亚洲文明博物馆、新加坡管理大学的张氏画廊、新加坡国家博物馆、史丹福坪、旧国会大厦与新加坡土生文化馆。为期四个月的SB2016,于2016 年10 月28 日至2017 年2 月26 日举行,并由新加坡国家艺术委员会委托新加坡美术馆主办。


关于新加坡双年展


在2006 年首次开展的新加坡双年展是新加坡首个主要国际当代艺术展。它积极为新加坡艺术家提供艺术实践的交流、对话和展览提供国际平台,以让本地艺术家得到更多的注目与曝光机会。与此同时,双年展亦为本地视觉艺术家、美术协会与相关商业机构提供崭新契机。为期四个月的本届双年展为艺术社群和公众提供一系列参与的机会,比如由策展人带领的导览、艺术家与策展人的对谈、由艺术家主持的工作坊,以及系列公开讲座,以期接触不同阶层的观众,力求展示新加坡丰富文化历史发展的特色。


2006 与2008 年的双年展由新加坡国家艺术委员会主办。同2011 及2013 年的双年展一样,2016新加坡双年展由新加坡国家艺术委员会委托SAM主办。


本届新加坡双年展是由一个国际策展人团队来进行管理,SB2016旨在向公众提供更多可能性去欣赏激动人心的亚洲当代艺术,为来自新加坡、东南亚乃至东亚与南亚和其他地区成熟和新兴的艺术家创造机会。更重要的是,双年展作为一个有价值的平台,让艺术家通过他们的艺术实践与精彩作品进行交流;让新加坡人和国际游客重新认识亚洲地区的当代艺术奇观,去探索一个深思熟虑、发人深思的双年展。


展览信息

2016年新加坡双年展(SB2016)海报


展览:2016年新加坡双年展(SB2016)

主题: 镜子地图集

时间:2016年10月27日-2017年2月26日

地点:新加坡美术馆

           SAM at 8Q

           亚洲文明博物馆

           新加坡国家博物馆

           新加坡管理大学的张氏画廊

           史丹福坪

           新加坡土生文化馆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