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功新谈影像艺术创作发展及与现实空间关系
发起人:小白小白  回复数:0   浏览数:936   最后更新:2016/10/30 22:04:46 by 小白小白
[楼主] 小白小白 2016-10-30 22:04:46

来源:artnet


展览海报。致谢:红专厂当代艺术馆


10月23日,广州红专厂当代艺术馆邀请到影像艺术家王功新举办讲座,此前王功新的多件代表作如《布鲁克林的天空》等参与“时间测试:录像艺术研究展”。本次展览以录像艺术发展脉络为轴,由红专厂当代艺术馆联合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布罗德美术馆共同主办,用相互呼应的“移动的时间:影像艺术50年,1965-2015”与“屏幕测试:1980年代以来的华人录像艺术”两个板块共同呈现了中外六十余位艺术家的录像作品,可谓是对录像艺术发展的总结。展览中展出王功新的两件作品《布鲁克林的天空》和《静物1—7》。

讲座现场。图片:致谢红专厂当代艺术馆


在本次讲座中,王功新首先回顾了自己的创作历程,他特别强调:在艺术生涯前期,迫于北京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当代艺术作品只能在其他非常规的“场域”中创作和展出。这一特殊情况,使得王功新对在非“艺术机构”中展出作品及观察观众的反应萌发了兴趣,因而他多次在非艺术空间中办展,不断拓展对空间作用的探讨。在讲座的第二部分,艺术家回顾了他近年来“多屏幕”的创作探索,并积极回答了现场观众的提问。

王功新讲座现场。图片:致谢红专厂当代艺术馆


王功新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油画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1987年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前往美国纽约,第一次接触到作为艺术门类存在的录像艺术。客居纽约的经历,真正驱使王功新走上了艺术创作的道路。当时的美国流传着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一个小男孩认为自己在家里打个洞就可以到达中国。王功新由此萌发了一个创作灵感,他录制了一段布鲁克林天空的视频,回国后在自己位于北京东四的家里凿了3米深的洞,把电视机放进去播放这段视频。这就是王功新代表作《布鲁克林的天空》的诞生。

王功新作品《布鲁克林的天空》,1995年。图片:致谢艺术家

展览现场图,图片:致谢红专厂当代艺术馆


在录像艺术尚未普及的90年代,以美术馆为主的艺术机构,还没有足够包容的语境去展示装置视频,因此王功新选择了在自己的家中创作和展出《布鲁克林的天空》。这件作品使用的技术语言也相对简单,它的独特之处在于王功新将自己的家作为“特定场域”运用到作品中,使得作品最终呈现出严密的观念逻辑:北京和纽约地理的关联、移植的现场以及艺术家地域和身份的转换,所有因素都被巧妙地结合在这件作品当中。


王功新作品《与邻居无关》,2009年。图片:致谢艺术家


《布鲁克林的天空》问世之后,王功新对于“场域”的探索还在延续,他于1996年和2009年创作的两件作品《2平方米》和《与邻居无关》,分别反应了他对于这个命题的进一步思考。由于当时的环境,这两件作品都未在美术馆中展出,王功新在讲座中也强调,这些作品存在于特定的语境之中,无法被买卖,它只是一个纯粹的影像艺术。


在讲座的下半部分,王功新介绍了自己的“多屏”影像装置作品,他表达了对新技术浓烈的兴趣,随着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同步技术,艺术家可以控制屏幕,因此每一帧的精确度都可以获得提高,从而为艺术创作带来很多可能性,“多屏”展出的方法也无疑加深了观众与影像的互动。


王功新作品《向前》,2008年。图片:致谢艺术家


比如作品《向前》,这是一个由六个投影仪控制的影像作品,八个屏幕从三个方向包裹形成一个浸入式整体,展示了各行各业的人行走的姿态。这个作品曾经在米兰机场展出,王功新认为,机场作为一个特定的“场域”,行色匆匆的乘客在此擦肩而过,与屏幕上的背影产生似曾相识的雷同,这是极其有趣的表现方式。


王功新作品《上拍的血色》,2015年。图片:致谢艺术家


作品《上拍的血色》,是由五个巨幅屏幕搭建的有声影像装置作品,它呈现了一个“叠加”或“错乱”的“观赏”现场,正在声色并茂地演绎着一场“血色拍卖会”的场景。看似“老片儿”的资料文献碎片,不同的景、物以及错乱的时代人物,由五个屏幕按序逐渐呈现。《血衣》是五十年代中国画家王式廊的“革命现实主义”绘画代表作,它真实地再现了新中国成立后农民“斗地主”的大会场景。《血衣》中表现的阶级矛盾冲突、激愤的人群及悲痛控诉的妇女,在影像中被转化为拍卖场中激情抢拍的观众。五幅影像采用HD同步播放器控制,局部分割的景物被计时切换,艺术家试图为步入展场的观众营造一个“心像”的“在场”。


王功新作品,《五色》,2010年。图片:致谢艺术家


从1995年的《布鲁克林的天空》到现在,王功新已经投身影像艺术创作超过20年了,他对中国影像艺术的发展更是感慨万千。多年旅居海外的经验,也令他十分珍惜可以接触许多宝贵资料的机会。中国的影像艺术从没有展出机会,到今天可以举办包括台湾、香港及世界艺术家的影像展览,甚至邀请到世界级的大师如加里·希尔(Gary Hill)到中国举办讲座,这本身也反映了在去中心化的时代,中国艺术家已经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得以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和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一同交流切磋。


王功新作品《静物1—7》,展览现场图,图片:致谢红专厂当代艺术馆


artnet新闻为你带来现场提问环节精彩回答


讲座现场。图片:致谢红专厂当代艺术馆


我刚刚来听讲座之前我先去看了展览,看到程然的艺术作品长达400多分钟,我想问在美术馆里面播放,艺术家需要这么长时间来表达他的想法吗?如果他需要的话,他怎么考虑观众对他的接受呢?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我也在想这个问题,这是对观众观看方式的思考。这个问题我也不能完全回答你。类似有一些艺术家像安迪·沃霍尔最早的影像艺术就是看你有多大耐力。我第一次看在纽约,观看的人基本上一半睡觉,一半人没看完走了。你愿意看几分钟就是几分钟,是作为一个概念来的。


艺术家应该想办法有这个魅力能够吸引观众真的从头看到尾,如果他没有这个魅力或者没有必要或者是没有废话,这样没有人去看,没有人看也没有人完全理解他的概念。我的作品是一定要关注到观众跟我的关系,最长的片子就是6、7分钟,因为我知道,如果观众进来你阐述不清楚干吗?就你看来,你需要看他自己(程然)的概念上,有没有想让你看全的一个东西。


以你的视角,你是怎么看待今天年轻录像艺术家的作品?如果你有关注到的话,请分享一俩个你觉得有意思的。


我是油画出身,当时我在首师大留校是教油画,所以走到今天是放弃平面在做影像艺术。我觉得这个是因人而异,找到一个更适合你的,不是说一定要做影像才会怎么样。因为我觉得我没有更多的能力在二维上做东西,所以影像艺术到今天为止对于我来说更多是挑战性以及时代技术发展。


我觉得林科这个艺术家跟我们这一代人完全不一样,他的思考就是在电脑面前,这是我没有遇到的,我看到他的作品时也很惊喜,他怎么认识到这是一个空间的?他就完全把电脑的界面当作一个空间了,一个想象的空间,他的语言很有意思,这是新一代艺术家利用影像来做的作品,那些年轻一代的跟我们整个关注的大的方向都不太一样。但是我觉得我也是看到新的一代,这个东西跟他们更加接近。现在的小孩生下来就玩游戏或者是打字什么的,生下来他们就会了。


时间测试:国际录像艺术研究展

展期:2016年9月22日- 2017年3月19日

地点:广州红专厂当代艺术馆|RMCA 一号馆 / 二号馆 / E双馆/

广州天河区员村四横路128号


关于红专厂当代艺术馆(RMCA)

红专厂当代艺术馆(Redtory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简称RMCA)位于广州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区红专厂内,艺术馆空间沿承上世纪工业时代的建筑格局,用粗犷的钢板包围建筑外立面,彰显其纪念碑式的历史意义。


RMCA拥有三千平米的展览空间,由1、2、3号馆及E双馆组成,其中1、2号馆展示空间高度超过七米。


RMCA是以展览、学术研究、国内外交流、公共教育、收藏等主要功能的复合型非营利性私立当代艺术馆。    


开馆时间

周二到周五11:00-19:30

周六到周日9:30-19:30

(逢周一闭馆)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