裹着糖霜的黑色秘密 来自瑞典的娜塔利与汉斯
发起人:蜡笔头  回复数:0   浏览数:1177   最后更新:2016/10/25 20:13:18 by 蜡笔头
[楼主] 蜡笔头 2016-10-25 20:13:18

来源:典藏 文:王凯梅


娜塔利与汉斯,《秘密花园》,艺术装置,环氧树脂、泡沫塑料、板、铝、霓虹灯、霓虹灯控制器组件,尺寸可变


瑞典艺术家娜塔利·杜尔伯格(Natalie Djurberg)和汉斯·博格(Hans Berg)在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的双人展的题目《秘密花园》(The Secret Garden),让我首先想到的是与之同名、时下风靡全球的成人填彩画册。


这个夏天我在欧洲各地的美术馆游荡的时候,这本以近乎“密集恐惧症”的线条勾画出来的图画书,几乎在所有美术馆书店的货架上都不缺席。书里画页用整洁的黑线细腻地勾画出“秘密花园”的植物花草轮廓,诱惑着人们填补颜色的冲动。这本专门为成年人设计的“填彩画册”将涂抹带给孩子的愉悦移植到成年人的理解认知中,用繁密的花草树木取代儿童绘本中经常出现的白雪公主和小矮人。按照心理咨询师的专业解读,集中精力的反复动作对心里负荷是一种下意识的释放与发泄,对于重负生活压力的城市文青,通过在书页间填色这个简单机械的工作,便可以达到释解压力的实用功效。


也就是在这里,娜塔利和汉斯的艺术开始和“秘密花园”画册的实用功效产生重叠。艺术具有的治愈功能:舒解压力、放松神经、克服恐惧、托物移情、宣泄情感、颂扬生命……这其间的形形色色,似乎都可以在娜塔利和汉斯的艺术创作中找到佐证。


不一样的童话世界


“在我内心深处最不喜欢的感受就是恐惧,而被恐惧覆盖其下的情感,是爱,是快乐,艺术是我消除恐惧挖掘快乐的方式。”娜塔利这样总结自己的艺术实践。恐惧消除,挖掘快乐的方法,对于娜塔利就是用黏土定格动画一帧一帧释解情绪的动画影片和装置。在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的展览上,观众首先进入的“秘密花园”是散落在地上的一组霓虹灯和黏土组成的雕塑,超现实比例的彩色抱枕、镶嵌金边的橡树籽和颜色粉嫩的婴儿奶嘴,伴随着汉斯创作的起伏空灵的电子音乐,和银幕上不断滚动眼珠、跳上跳下的白兔——这一切营造出的天真美好的景象,即刻把人带入童话世界被放大的纯洁中,而在娜塔利的世界里,这仅仅是展现在观众面前的表象。

娜塔利与汉斯,《日出,日落》,2015,艺术装置,金色不锈钢涂层中密度纤维板、金属、帆布、木


仔细观察那只在银幕上跳上跳下的白兔,它与刘易斯·卡罗尔所写的《爱丽丝漫游仙境》中的兔子的差距开始显得越来越大了。娜塔利的兔子手拿烟斗,吸着大麻,一件破旧的套头毛衣让它看上去更像是一名失意的中年男,而不是那只总在匆忙赶路、充满好奇心的幻境白兔。突破常理的期待,在甜美中生出的诡异,邪恶天使,善恶同体,娜塔利创造的黏土雕塑可以与妮基·桑法勒(Niki de Saint Phalle)的雕塑对完美女性身体的破坏、琦琦·史密斯(Kiki Smith)直接的女性生理反应对矜持含蓄的挑衅,还有奈良美智的发怒坏小孩对传统日本卡通人物“娇怜可爱”的颠覆等,重新定义女性身体的一系列艺术家的行列。在娜塔利这里,制造矛盾体验的方法,是在熟知的场景制造陌生,在夸大社会约定成俗的刻板成见的同时,与成见相对峙,是幽默与严肃、喜剧与悲剧被裹上糖霜的黑色秘密。


粗犷而癫狂的展露


弗洛伊德的“生命个体本能说”是对娜塔利艺术创作的最恰当解读,生命本能中潜在的创造性和破坏性在属于潜意识的领域中,化作同身体的局部、排泄、残碎、撕裂、重组的黏土动画,“利比多”(libido)驱使下释放紧张的暗力。迷恋让恐惧释然,直觉捍卫生命原创,这位来自北欧童话国度的女艺术家也曾陷入被艺术的大使命晕眩得找不到方向的迷茫,在她感到只有放空自我才能还原本真的时候,可以被反复雕琢又可以即时毁掉的泥塑,和用泥塑定格拍摄的动画,成为她释放创造力解救她疑惑艺术和自我人生的工具。用她自己的话概括,她是在自己最不要做艺术的时候,做出了艺术。

娜塔利与汉斯,《气体,液体,固体》,2014,陶瓷装置


在2009年的威尼斯双年展上,娜塔利的作品《实验》在展厅中用巨型的花雕塑出一个奇想花园,含苞待放的花朵被放大成梦幻世界中的巨人,可以回应欧姬芙(Georgia O’Keeffe)的花蕊里的情色;2011年的作品《游行》汇集了各种色彩绚丽的鸟造型雕塑,娜塔利给鸟赋予了人类的特征,泥土被赋予生命承载着人类动物性的狂欢,肢体的解放被夸张到近乎丑陋的人物姿态中,被欢纵的情绪感染着,情景如同动画版的耶罗尼米斯·博许(Hieronymus Bosch)的荒诞世界。将泥塑带入这种癫狂的纵欲,不合情理的狂欢除了直觉,还有娜塔利在创作中的不尽完美,泥塑造型滞留着儿童手工的笨拙感,动画定格的帧数保持在差不多够就止住的数目,给银幕上的形象滞留了许多略感僵硬的喜剧特感,都是与直觉有关。


这种粗犷在《秘密花园》展览中依然可见,但娜塔利在这里发展了色彩和图像趋向抽象化的表达,《气体,固体,液体》系列中图像的流动性,在幽暗的环境中邀请观众凑近承载这些作品的黑色容器去观看和倾听,仪式性地将观众带入一种重新审视周边之物的冥想。在我看来,空间中的容器固然增加了作品展示的气氛和形式感,而我本人更倾心在娜塔利和汉斯共同营造的雕塑、图像、音乐的魔力气场中被那里的癫狂或喜或泣,她的动画影片中形象可怖的泥人,甚至让人感到生理上不舒服的情节,在梦和想像的临界线上那些连接女性身体的,冲击禁忌的,打破成见的,礼赞生命原动力和社会多重性的本真艺术。


双人交织的心灵世界


汉斯·博格自2004年开始为娜塔利的动画作品配乐,之后这两位艺术和生活的搭档聚合了他们共同的创造力,成为彼此不可分割的部分。如果说来自瑞典的艺术家还不是那么多被世人了解的话,瑞典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当代音乐大国,这个地处地球顶端的高冷国度,其音乐人似乎有着聆听自然声音的先天耳朵和捕捉现代人内心忧郁的自然敏感。在和娜塔利的合作中,博格的音乐成为营造作品的魔幻氛围的重要元素。作品《黑色容器》是一个沉浸式的图像和音乐的总体体验,画面是宛若肥皂泡的线条和蛋白、蛋黄的图形流动着、交融着、相互进入着,最终彼此离弃,处处充满心理暗示。博格的音乐牵动着光影的变幻,色彩和声音的反复重叠把观众带入催眠式的精神体验。


策展人孙启东把娜塔利和汉斯的创作界定为他们在自己世界内扮演“仲裁者”的角色,以此呼应今天生活在自己天地中用自定法规主宰自己世界的城市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但在这个网络交流越来越密集的时代,任何一种小众文化也会在网络自媒体的运作中聚集追随者,当这个声音超越自我疆域的局限性,汇集大众的共同发声时,思想的影响力就会是不可阻挡的。这是为什么我们的时代更需要引发思考的艺术,而不是博取眼球的网红。

黑色容器》,2013, 定格动画,4频环绕音效, 3分10秒,


艺术家的作品是他们与世界交流的媒介,对于娜塔利和博格,连接他们与观众之间的是人类共通的情感。文化可以相差,但人类情感是相通的。他们精心营造了一个秘密花园,又惴惴不安地把花园的钥匙交到你的手心。在今天的艺术界,艺术家所属的标签往往可以界定他们在艺术体制内的地位和影响。黏土、动画加之女性艺术家,这样的三个标签足以将娜塔利界定在“严肃艺术”之外,而事实上她不仅成功地被主流艺术界认可,2009年代表瑞典参加第53届威尼斯双年展,并且获得银奖;她的作品也被世界第一流的画廊代理,被藏家追捧,在世界级的美术馆办展。


娜塔利和博格被国际艺术界认可并获得成功,他们以自我为出发点、反思生命体验的作品,或许可以是给众多在艺术的观念、形式和艺术反映的内涵上陷入形而上的表达强迫症,因而忽略了创造艺术最原本的乐趣和真诚态度的许多当代艺术家一个提醒。


图 | 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