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乐正维→黄专和何香凝美术馆的渊源是怎样的?
发起人:colin2010  回复数:0   浏览数:1546   最后更新:2016/10/24 21:03:28 by colin2010
[楼主] colin2010 2016-10-24 21:03:28

来源:打边炉 文:方立华


问:我们知道,黄老师与何馆有着深厚的渊源,这与您对他的理解和支持有关。今天想请您谈一谈黄老师与何馆的故事。虽然以前也听你们提起过一些经历,但都有些碎片化,也许可以从您是怎么认识黄老师,以及为什么邀请他来何馆策划当代艺术项目谈起。我记得1996年他在中国美术馆策划了“首届当代艺术学术邀请展”,您当时是不是还在中国美术馆工作?


乐正维:我听闻黄老师的名字较早。1980年代,他在广州美术学院任教并从事当代艺术活动,那时在中国美术馆工作的我就有所耳闻。1996年,黄老师来中国美术馆策划“首届当代艺术邀请展”。遗憾的是,那年我被借调到国侨办筹建何香凝美术馆,未能在场。但美术馆的同事向我描述了展览的情况,让我加深了对黄老师的印象。真正认识黄老师是在1997年,我在已落成的何馆主持工作,当时就邀请黄老师来深圳见面。


1997年,人们常以“年轻而富有活力”、“挑战与机会并存”和“文化沙漠”等词语来形容深圳。我记得在办理何馆相关手续时,政府部门的办事员就曾说过:“这得何香凝本人来!”。类似的笑话也发生在公众身上。譬如在何馆门口,常有一些人眼神迷惑,在那儿徘徊。我上前跟他们打招呼却被问道:“你是何香凝吗?”


那时的深圳,很少有艺术史研究的学者。在何馆也没有什么具有艺术史背景或者美术馆实践经验的人才。对于刚刚起步的何馆来说,专业人员的匮乏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物色一个有知识和能力的领军人物,把何馆的学术工作开展起来,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有一天,我和当时在深圳美术馆工作的鲁虹、陈君两位老师议论起这件事,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个人,那就是黄老师。我们一致认为他是最好的人选,加上广州与深圳在地理位置上的便利,以及何馆由华侨城代管这种体制上的可能性,这一切都促成了我们的会面。在鲁虹老师的引荐下,我和黄老师见面了。


几乎没什么寒暄,我直接把美术馆运作中遇到的想法和困难向黄老师和盘托出。我说,我不想走出租场地的老路子,希望把何馆做成一个开放的、能够和这个城市发生关系的、有特色和影响力的美术馆,但是目前何馆的专业力量很弱,所以想请黄老师来主持学术方面的工作。面对我的坦诚,黄老师也很直率,他谈到可以考虑针对深圳的城市特点和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问题,有计划地策划展览、建立品牌,让外界关注和了解何馆,使何馆进入国内外的视野,产生一定的影响力。


我发现黄老师不仅思维敏捷、观点独到,而且不乏幽默。他最后半开玩笑地说:“乐馆长,你其实完全可以走一条相对轻松简单的路,如果让我来做,可能就会复杂,你的压力也大。”这句话,后来黄老师也不止一次地跟我讲过。我感觉他虽在开玩笑,但看得出他还是有兴趣,因为广州相对保守,而深圳作为新兴的城市,它的开放性和可能性很大。当时流行着一句话:“只要你有多大的胆,你就能做成多大的事!”后来发生的一系列事情,果真验证了这句话。


这次见面后不久,1997年10月10日,我们正式聘请黄老师作为何馆的研究员(实为策划人),侧重于学术方面,尤其是重点展览、讲座和研讨会的策划。从这个时候开始,何馆也就建立了策展人的机制。



问:但作为以何香凝命名的美术馆,研究、展示和收藏何香凝艺术才是它的重要工作。为什么您当时会请黄老师来何馆策划一些当代艺术的学术项目?在1990年代,当代艺术还没有大范围的获得体制的认可,中国也还没开始所谓的“美术馆运动”,并没有那么多的艺术机构在关注和推动当代艺术。


乐正维:作为以何香凝命名的美术馆,我们一直是把研究、展览和收藏何香凝艺术的工作放在首位,它是办馆宗旨。从建馆初,主展厅就专设有何香凝艺术精品陈列,到现在从未间断过。从2003年起,我们将“何香凝艺术精品展”带到了香港、澳门、上海、台北、北京、武汉、南京、广州、杭州、桂林和惠州进行巡展。


聘请黄老师来何馆主持学术工作,其实与何馆的定位并不矛盾,因为何香凝艺术与当代艺术是相互关联、共同推进的。首先,通过当代艺术展及相关的学术活动,可以将观众吸引入馆,了解何馆和何香凝艺术,从而扩大何馆的影响力;再者,艺术史研究的方法其实是相通的,通过当代艺术的策划、展示和研究,也可以为何香凝艺术的研究和展示提供一些参照。


黄老师上任后不久,他于1997年10月17日为何馆策划了第一个学术项目“何香凝美术馆艺术讲座”(后更名为“人文之声——何香凝美术馆学术讲座”)。这是当时黄老师拟定的“’97何香凝美术馆艺术讲座”的计划方案:

为时两个月的九场讲座,都设定在每周六下午。从内容设置、主讲人的选定以及时间的安排上,已显示出了该项目策划的系统性、普及性和专业性,同时,将讲座“制度化”的思路已初见端倪。如今,在美术馆举办讲座等公共教育项目已经很普遍了,但在上世纪90 年代还是凤毛麟角。讲座打开了理解艺术和走进人文思想的一扇大门,所以特别受观众欢迎。我至今还记得19年前第一场讲座的情形。那天是皮道坚老师的讲座,学术报告厅里座无虚席,连走道上也站满了观众。皮老师极富感染力的声音和对内容的把控力,吸引并调动了听众的情绪和求知欲,互动场面十分热烈。从1997年11月1日开始到现在,“人文之声”讲座已经举办了230讲,成为何馆的学术品牌。它是我馆涉猎最广泛、影响力最深远的学术项目。在建馆10周年的时候,我们编辑了一本厚实的讲座文集《人文之声——何香凝美术馆学术讲座集粹(1997-2007)》,黄老师为这本文集撰写序文,谈及当初讲座策划的想法和社会动机:“何香凝美术馆学术讲座的设置出于一个朴素的学术愿望:希望通过邀请中国各人文学科的学者以公众讲座的形式,讲授各领域的前沿课题,传播对文化发展真正有效的知识,从宏观角度恢复人文主义的声音,从而使中国艺术界重建与中国其它人文领域的结构性联系,使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建立在当代思想和学术同步的厚实基础上。当然,启蒙大众,传播独立思想、培养当代多维人格也是讲座重要的社会动机,尤其在深圳这样一个人的发展高度‘经济化’、‘单面化’的城市中。”


黄老师在何馆策划的项目,他的视野从来都不是局限在当代艺术上,从序文中可以看到,他是通过当代艺术与跨领域的学术思想的链接,来推动当代艺术的良性发展,并且启蒙大众。可以说,他是一位怀着崇高理想和勇于冒险的实践者,他试图通过建立一种学术共享的机制,使大家从中受益。



问:除了学术讲座,黄老师还策划了学术论坛,邀请跨学科的学者、策划人、批评家和艺术家参与讨论,论坛也逐步发展成为何馆的另一学术品牌。1998年首届论坛还编辑了文集《当代艺术与人文科学》,收录了当时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这应该也是黄老师试图让当代艺术建立在当代思想的基石上的又一实践。


乐正维:是的,黄老师紧接着便策划了“’98当代文化与艺术学术论坛”(后更名为“首届何香凝美术馆学术论坛”),项目从策划、筹备到实现,历经11个月。


1998年1月9日,我收到黄老师发来的“’98当代文化与艺术学术论坛暨何香凝美术馆讲座计划”。在计划中黄老师详细谈及论坛的宗旨和研究的主题。他拟将艺术讲座和论坛结合进行,以提高“讲座”的学术层次及知名度,使“介绍、交流、研讨”融为一体。并把论坛的时间初步定在1998年12月下旬,而且提出要征集与会者的论文进行出版。计划邀请的学者有徐友渔、周国平、赵一凡、梁治平、张颐武、王岳川、朱青生、张永和、王明贤、张志扬、刘小枫、范景中、曹意强、朱学勤、易丹、易英、岛子、吕澎、邱志杰、余虹、陈卫星、姜伯勤、马钦忠、孙振华、严善錞、鲁虹、皮道坚、邵宏、李公明。这些学者横跨哲学、人类学、文学、建筑和艺术界,黄老师希望请他们聚到一起,讨论有关中国当代文化的性质、问题与趋势,建立艺术界与其它学界的学术联系和交流。通过这个论坛,提高中国当代艺术理论及批评的专业水准,改变当时学术北重南轻的格局。在计划中,黄老师对活动内容、时间流程、经费预算都做了详实地规划,甚至已经提前拟好了邀请函。所以当我看到这份计划书的时候,异常兴奋。它主旨明确、内容严谨完整,而且操作性强、影响力大,让我有信心也有决心去实现它。


1月12日,我把黄老师的计划呈报给任克雷馆长(时任华侨城集团总经理)。经他同意后,我们便开始了筹备工作。6月10日,黄老师再次给我发来传真,建议给与会者发催稿函,并告知他们论坛正式更名为“首届何香凝美术馆论坛”,力争把它做成我馆常设性的学术论坛。8月13日,黄老师拟写了“首届何香凝美术馆学术论坛的新闻稿”。除了介绍论坛的基本内容外,还着重介绍了论坛的背景,也就是何馆以及所在城市——深圳、华侨城的文化建设。10月5日,黄老师撰写了“学术论坛宣传计划”、《当代艺术与人文科学》一书的前言及封底内容。到了12月初,黄老师为“论坛”的相关事宜,又多次发来传真叮嘱。这些手稿都被我保留了下来,每次翻看时总感觉他做事情非常仔细和严谨。


和黄老师共事相处19年,除了敬佩他的思维敏捷、知识渊博、能力卓绝,以及他在学界的影响力和权威性之外,最重要的还是信服他这种做事的果断、认真、严谨的态度。这是一位学者最踏实和坚定的信念,也是黄老师能让大家聚在一起,共同做事的人格魅力。


12月17日,“首届何香凝美术馆学术论坛”如期举行,除极少学者因身体原因或出国在外,绝大多数都到场了。论坛的成果和影响力可见之于我们1999年编辑出版的《当代艺术与人文科学》和《何香凝美术馆年鉴(1997—2001)》。论坛期间,我陪同徐友渔、赵一凡两位老师,他们对何馆、华侨城和深圳的开放和发展都感到非常惊讶。我至今还记得徐友渔老师那不可思议的口吻,他对我说:“鬼使神差的,我们就来了!”赵一凡先生后来也以书信的形式表达了同样的心情。当时我就在想,甚至今天也依然这么认为,如果没有黄老师的策划,没有他的人格魅力的支持,何馆论坛怎么可能构想出来,又真的实现了呢?


首届论坛之后,在2005年和2007年我们又举办了两届论坛。第二届论坛“第一种声音——中国艺术家论坛”由黄老师和冯博一老师合作策划,首次以艺术家为主体开展讨论。论坛分为三个单元,主题分别是“主人还是客人:第三空间中的中国艺术家”、“学术还是操作:‘策划人时代’的艺术思考”和“艺术还是技术:高科技/多媒体和艺术创作的关系”,单元的主持人和主题发言人均由艺术家担任,批评家和策划人则以列席发言人身份出席。论坛的参与者阵容强大。


论坛对当时敏感而核心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作为主体的艺术家们表明了在全球化、资本和“策划人时代”对自身处境和意识的反省,以及处于海内外不同文化境遇中,建立独立交流机制的愿望。论坛还延伸出一个更为重要的命题,即在所谓“策划人时代”,艺术家能否和如何在新的基点上恢复其艺术第一主体的地位。


第三届论坛则以“中国当代艺术生态考察”为题,由黄老师和费大为、冯博一两位老师共同策划。论坛邀请了来自国内外四十余位相关的批评家、策展人、媒体记者、艺术空间主持人,围绕着“艺术策划”、“艺术传媒”、“艺术空间”三单元主题进行讨论。与前两届论坛相比较,第三届论坛是建立在每位与会者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之上的理论探讨。


起始于黄老师策划和主持的系列学术论坛与艺术讲座,使何馆成为聚集各领域学者、策划人、艺术家的阵地,也使得何馆成为一个展现前沿理论研究、艺术实践的平台。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