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的彩虹——谈爱知三年展2016
发起人:colin2010  回复数:0   浏览数:827   最后更新:2016/10/19 10:47:21 by colin2010
[楼主] colin2010 2016-10-19 10:47:21

来源:艺术界LEAP 文:赖非


刘韡,《绿地》,2014至2016年,混合媒介、尺寸可变,爱知三年展2016展览现场

全文摄影:怡土铁夫


人造的彩虹——谈爱知三年展2016

ARTIFICIAL RAINBOWS

AICHI TRIENNALE 2016


爱知三年展2016
时间:2016.8.11-10.23
地点:日本爱知县名古屋、丰桥、冈崎三地多个场所



参观今年的爱知三年展时脑中不禁浮现这样的问题:艺术的边界在哪里?观看以及参与艺术的合理距离又应该是怎样的?最近十年,当代艺术语境中的双(三)年展几乎已成为明星策展人、时髦理论和学术主张的代名词。而分析参展艺术家作品与策展人思路之间的逻辑与脉络也成为了观看展览的“专业”模式。在2016年这个打破日本高温纪录的夏天,爱知三年展给我的双年展“职业疲乏症”来了一剂火辣的解药。

劳拉·利玛,《飞行》,2016年,位于丰桥水上楼的现场装置


与其说是三年展,日本爱知县三年一度的艺术盛会更像是一个国际艺术节。2010年的首届爱知三年展便以“都市的祭典”为主题,在主场馆之外的城市空间展开了丰富的活动,打破了白盒子的壁垒,将艺术项目渗透至公众的日常情境。今年已是第三届的爱知三年展,由港千寻担任艺术总监,以“彩虹商队驿站:创造者之旅”为主题,在横跨名古屋、冈崎和丰桥三地的十多个场所展出了来自38个国家119位(组)艺术家的作品,包含主题展览、艺术家特别项目、电影放映、表演艺术、歌剧等多种形式,在两个多月的展期内全力动员不同年龄、文化和专业的民众参与。

三田村光土里,《艺术与早餐》,2016年,混合媒介、尺寸可变,爱知三年展2016展览现场。


在日常生活的维度上展开,爱知三年展中的大部分作品充满了直观而真实的趣味。而参展作品对日常生活(及其美学)的贴近也决定了展览的视觉部分略显凌乱、主题不明的整体观感。视觉艺术部分的五个策展人分别来自日本、巴西和土耳其。三地的策展团队对作品选择的不同趋向在展览中不言自明,颇为诚实地体现了三个地区文化禀性以及当代艺术大环境的差别。但拥抱这样的差别与多元化或许是此次爱知三年展的策略,一如标题“彩虹商队驿站”(或译“彩虹大篷车”)中开放、自由的意境。

田岛秀彦,《从窗户到风景》,2016年,位于冈崎石原旧邸的现场装置


在主场馆爱知艺术文化中心入口处迎接观众的大型作品是年轻艺术家西尾美也与403architecture的建筑师合作的二手衣交换项目。观者可以将自己的衣物与现场悬挂的二手衣进行交换,并附以自己衣物的简短历史。这是此次三年展中众多具有明显“参与性艺术”特点的作品之一。任何参与性艺术所声张的民主性都无疑是自定义的。作为一个由地方政府支持的大型文化艺术项目,爱知三年展背负着明显的市政诉求:打造地区品牌、刺激当地旅游业和商业,即通过“艺术”来创收。克莱尔·毕晓普在《人造的地狱:参与性艺术与观看者政治》一书的开篇便道出了新自由主义经济中“让艺术服务于社会”的危险性:艺术之力被裹挟为政府活化城市的文化政策。然而,在爱知,将艺术功能化和通俗化的举措却并不显得卑劣。在一个对文化艺术的接纳与喜爱程度普遍很高的社会,公众需要的艺术或许不是那些(中国生产的)大体量、高制作、形式语言纯熟的主体纪念碑,而是日常生活的升华与延续。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