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卡塞尔文献展与威尼斯双年展之前
发起人:红色饺子  回复数:2   浏览数:2320   最后更新:2007/06/03 14:31:02 by
[楼主] 红色饺子 2007-06-03 10:42:17

写在卡塞尔文献展与威尼斯双年展之前

转:美术家批评网  文:高洁

风暴来临前静止的风向标

风暴

卡塞尔与威尼斯

  艺术的风暴在密集的视线中不断逼近,今年六月的到来,是一次所有当代艺术欣赏者大脑储存空间的爆炸。世界三大艺术展中的德国卡塞尔文献展与威尼斯双年展将同时降临我们的感官世界。

[attachment=43831]

卡塞尔与威尼斯在欧洲的位置图

  五年一届的卡塞尔文献展将于2007年6月8日至9月23日在德国卡塞尔举办其第12届展览。而52届威尼斯双年展的展出时间为2007年6月7日至11月21日。德国卡塞尔文献展,威尼斯双年展与巴西圣保罗双年展并立为世界三大艺术展。同处中欧的这两个展出十年一次的聚会将使当代艺术的展示聚集达到一次新的顶峰。

  美术观察杂志将为读者带来这两个艺术盛会的报导与分析评论,在展出开幕我们实地考察之前,我觉得非常有必要写这么一篇文章来作为报到评论的准备工作。由于距离的遥远,信息的不足,我先简单介绍展出,展示此次展出策展方面与以往的不同作为展出的看点。

  卡塞尔文献展创办于1955年,阿诺德;博德开创性的在卡塞尔举办第一届文献展,回顾总结20世纪前半叶的艺术,希望促进战后德国艺术的回归,至今为止历时50年成功举办了11届,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受瞩目的展览。即将来临的第十二届文献展的策展人是德国职业策展人罗格;比格尔(Roger M.Buergel),而今年的展示环境将不再是世界惯例的白色墙面,艺术家与观众将身处全透明或纯彩色的展示空间。当代艺术的展示环境中白色背景带来的概念与结合是艺术评论家与策展人正在激烈讨论的重要课题。这一重要展览的这一改变所产生的不仅仅是展示环境的不同,产生的影响将直接粉碎多年来当代作品与展览的习惯性结合,带来的将是展览理念的一次大胆交锋与未来展示方式的一次指向性的实验。本届展览的策划是否更加成功让我们拭目以待。

  威尼斯双年展创办于1895年, 1998年1月23日,意大利政府立法承认威尼斯双年展的法定地位,将之列入国家级组织。两年一次的展示当代的视觉艺术、音乐、舞蹈、建筑、戏剧和电影六个方面的艺术成果。由于去年圣保罗双年展取消了国家馆,威尼斯双年展是目前惟一一个设立国家馆的国际艺术大展。本届双年展总策展人罗伯特;斯托Robert Storr决意在本届展览上破除威尼斯双年展数十年来对主题的迷信,不再让主题成为影响所有作品的中枢观念,也不再让过于宏大的主题导致展出内容过于宽泛。罗伯特希望这样的决定将使本届双年展的细节将更加丰富、力度更集中、展览方式更独到,不再是苍白口号下的作品堆砌,而是血肉丰盈的有机整体。艺术展览由一片寻求自由打破常规的风气进入到松散的重新构筑中,本次展览的策划看似宽松,但实际上使策展的难度大大增加,罗伯特试图破除这样的惯例:“使用一个生硬而且宽泛的题目实现对展出控制。”这使每个策展人必须更多的介入艺术家的作品从而达到对展出的规划,对每个分展的策展人是一次实力的考验。如果失败,展出将呈现思想的一片凌乱,作品互相干扰;如果成功,展出与作品将更加自然且更加有力的结合。我们期待届时仔细品味策展人的匠心独运。

  本届卡塞尔文献展与威尼斯双年展的策划人都表示将规模较以往缩小以求展览的精致,两个展出策展人都将更多介入作品以求提高展品的质量与展品的内涵。虽然本届卡塞尔文献展的预算依然很高,是与威尼斯双年展的三倍,但卡塞尔文献展的策展人表示这次展览的规模将比以前最大的时候要小很多。这些举措都将直接影响之后的当代艺术发展与展览风格的变化。

贵重商品开发销售炒作圈

艺术评论与艺术现状

在评论展出之前我觉得有必要使用部分篇幅表达我在美术观察杂志的评论文章所持的态度.于是我把这些观点写在展出之前。

[attachment=43832]

卡塞尔文献展策展人罗格;比格尔与夫人诺雅克

本届卡塞尔文献展策展人罗格;比格尔与夫人诺雅克;比格尔在中国接受采访时说道:“中国当代艺术出现了跳跃性的发展,有大量的作品,价格也非常惊人,但是在国际上的很多展览、拍卖中也有不少艺术垃圾来自中国。 我看到了一些有冲击力的作品。但是我注意到,目前中国已经有完备的艺术学院体制和批评家体系,但是这个体系缺乏辩论和活力,而当代艺术完全是靠画廊、拍卖行等商业机构来生存,这种结构非常脆弱,也很危险。”

[attachment=43833]

艺术家黄永砯先生

  在今年三月份我对老师黄永砯先生进行专访时,谈及为何当代艺术在美国能够持续发展及为何国内一片混乱总也无法成熟时,他解释其为何选择更多的在欧美展出,他说:"欧美艺术界与国内的艺术环境最本质的区别在于,欧美艺术界拥有其完善的评论体系,而我国是缺乏的,评论体系应该对于艺术品价格及展示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对于画廊与媒体的炒作起到监督作用."

  艺术批评对于整个艺术界而言,评论也许不是艺术界的主体,但却是艺术发展中所有关键事物的连接点.艺术的健康发展,必须依赖批评进行沟通。

  中国艺术界现存的批评太缺乏观点,缺乏观点使批评失去存在的价值;太缺乏体系,缺乏体系使批评无法发展进步;太缺乏辩论,缺乏辩论使艺术界失去交流.这些使我们的评论体系陷于柔弱的炒作与吹捧。

  现在有许多的观点认为国内的艺术发展形势一片火爆,对此,我感到忧虑。确如比格尔夫妇所言,脆弱,危险。
  其一,国产的艺术品价格一再飚高,确实是件好事,但我们应该看到,收购艺术品的买主,大都是国外的基金.虽然资金是一个主要问题,但资金流入艺术界后我们的收藏界依旧疲软,中国的艺术圈内,我们大量的拥有二手商,却残废般的缺乏收藏者这一环节,说明我们收藏界的行家对国产艺术依旧缺乏信心,这已经不是良性的发展。

  其二,画廊的爆炸性的建立产生,当然也是好事,但中国片面地作为艺术品生产地,大量出现二手销售商本身就不是一种良性的商业现象,历史上此类经济现象都是如何的收场?在产地而非销售地大量的销售商炒作,流入资金将减少而非提高,利润的恶性竞争将导致大庄家在小庄家身上才能够更好的寻求利益,继而抽走资金。而为了阻止最终利益的崩溃将堆积起如何的泡沫?泡沫的堆积将对该产业的生产产生多少错误引导?泡沫的崩溃将对该产业的生产造成多大的破坏? 而天价拍卖的受益者究竟是谁?这样大量的低端商业行为,将产生大量内耗,泡沫及剥削, 而利润外流,其作用几乎是破坏性的;

  其三,展出的大量举办,确实是好事,而我们国民的艺术素质却提高缓慢,这来自于我们几乎空缺的当代艺术教育及媒体空虚的交流。我们艺术欣赏的大环境并没有发展,而展出的大量举办所面对的究竟是什么?展出是艺术家与观众的对话,而缺乏对话的交流一再火爆,这说明对举办者而言,对话并不是活动的目的。我们的艺术界充斥着拜金,盲目,复制,炒作,泡沫,以及空洞,平心而论,这还能剩下多少艺术?这是不是一种正在良性发展的状态?

  我甚至怀疑,我国艺术圈火热发展的势头似乎与艺术无关,仅仅是因为几件商品的价值增幅较高,而引发的炒作热潮,似乎这是一个贵重商品开发销售炒作圈,而仅关乎运气,这次的对象不是房产,不是股票,正好是艺术品。仅此而已。

[attachment=43834]

威尼斯双年展策展人罗伯特.斯托

  本届威尼斯双年展策展人罗伯特;斯托在中国接受采访时说:“就798而言,我认为这里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就是金钱成了主导的力量。这里的艺术家很关心自己知名度有多高、卖到多少钱、卖得好不好,考虑得更多是商业上的问题而不是艺术本身,对于我这样一个来自于物质极其丰富的地方的人来说,我不得不有一些担心。”
  对此,我认为我们需要真正建立起我们的评论体系来维护我们的艺术,否则,我们的艺术现状将一如既往的腐烂下去。我们需要持续而有力的评论体系来促使艺术品收购与销售价格的合理化,我们需要媒体评论促使收购及销售的行为公开且批评的理性融入到艺术发展中,让评论体系帮助展出的交流产生对话以推动艺术展出的提高发展扩散。我们需要评论体系把我们所取得的利益及应该取得的进步确确实实的加持在我们的艺术发展之上。

无限的空间中寻找一个确实的点

评论的前沿

由于美术观察杂志秉承其一贯宗旨,不作新闻或表面的简单报导,力图深入且具体的批评艺术.我非常赞赏这一点,在我看来,这在当代的中国是相当费力不讨好的,但对于中国艺术评论系统的建立乃至于中国艺术发展都显得具有深远意义。之后我报导这两个大型展览时,将不对展览进行新闻性的介绍及新闻性照片展示。而选择对部分展馆或作品进行针对性评论。

  对于评价的方式,我将试图抛弃枯燥的引用,文本式的表达,我将试图将艺术品的内涵与读者联系在一起,建立可行的对话。当然在当代艺术向往概念自由且一再试图改变本质的灵魂里,一切的评论都是武断且片面的。将堆砌在历史中的近乎无限的坐标,为了一件作品的评论完整的展示是否就能促成认识?我在此拥有近乎迪卡尔式的怀疑。迪卡尔为了解决他的怀疑,在过多的概念及一切的不确定中试图搜索一个实际存在的坐标,从而根据这个坐标,建立起整个西方现代哲学。为了解决相近的困境,这里我也就模仿迪卡尔的方式,并假设这么一个确实可信的点作为我评论的基础:展览是艺术品的展示。既然是展示,与封藏的作品就有了区别,艺术展示的目的在于交流,所以,展示的艺术作品是艺术家试图与观众交流的媒介。艺术展示是一种交流,一种由艺术家“表达”,观众进行“理解”的交流。于是,艺术品的欣赏关键就在于对艺术家“表达”的理解。

  由于艺术家一再力图扩张自己的表达方式和内容,所以对于艺术品的理解是非常难以限定的,但是,由于展出的目的在于交流,所以艺术家为展示而制作艺术品的目

[沙发:1楼] 太黑 2007-06-03 14:28:54
就798而言,我认为这里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就是金钱成了主导的力量。这里的艺术家很关心自己知名度有多高、卖到多少钱、卖得好不好,考虑得更多是商业上的问题而不是艺术本身,对于我这样一个来自于物质极其丰富的地方的人来说,我不得不有一些担心
[板凳:2楼] guest 2007-06-03 14:31:02
[quote]引用第1楼太黑于2007-06-03 22:28发表的  :
就798而言,我认为这里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就是金钱成了主导的力量。这里的艺术家很关心自己知名度有多高、卖到多少钱、卖得好不好,考虑得更多是商业上的问题而不是艺术本身,对于我这样一个来自于物质极其丰富的地方的人来说,我不得不有一些担心[/quote]


翻译一下的意思就是,我有钱,是来找柏拉图的。你们就别和我一样了。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