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修谈BANK画廊:空间是我的艺术作品
发起人:colin2010  回复数:0   浏览数:1560   最后更新:2016/10/13 10:13:28 by colin2010
[楼主] colin2010 2016-10-13 10:13:28

来源:典藏 文:徐佳蕙


BANK画廊主马修


6月16日,BANK画廊发布了因国家规定即将搬离上海香港路59号银行大楼的通知。19日的“破产”派对标志着正式的告别。从2013年7月的“老外-对手寓言家”到2016年5月的“每日形式”,BANK在银行大楼的空间共展出了91位国内外艺术家的作品,在实验性作品的展陈上成效斐然,也为国内外艺术交流开辟出新鲜思路。


先锋、有趣、国际化是BANK画廊的鲜明形象,这和画廊主马修(Mathieu Borysevicz)的坚持密不可分。因有着1994年和2007年两度来华的经历、艺术专业出身、前《ARTFORUM》编辑、前外滩三号艺术总监、独立策展人等多重身份,马修把这个位于上海外滩老楼的空间当作了自己的作品,认为既能带来惊喜、又能开拓对艺术的认识并充满趣味,这些感受是马修选择艺术家和作品所遵循的标准,而挑剔、不妥协则是他的工作态度。


采访当日正是画廊宣布搬离的第二天,清理、打包是画廊当日的主要工作,马修坐在办公室中,略显疲惫,书桌上堆满了各种图录和资料。这一仓促的搬迁通知无疑给画廊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寻找新空间和新仓库、调整已安排好的展览活动等是画廊目前要解决的问题。马修也和《典藏·今艺术》分享了画廊目前的情况和未来发展计划。


空间圈不住的理想


介绍一下在上海建立画廊的初衷和过程?

我大学毕业之后,1994年到1998年待在北京,当时觉得纽约很闷,有想要旅行的欲望,又看到媒体报道了很多中国社会、文化的变迁,这些从后现代的角度看很有意思。我就跑到北京,一方面做自己的录像作品,一方面也写艺术评论。白天做着电视电影的工作,晚上就在北京的艺术圈子里玩,当时认识了很多北京的艺术家。


“每日形式”展览现场


后来1998年到2007年回到了纽约,但每年也会到北京做一些项目、看望朋友。2007年搬到上海,既做艺术编辑,也有自己的制片公司。到2008年我的第一个孩子出生,当时时间很有限,觉得是时候做出选择,就放弃了电影。当时正好遇到外滩三号,就在那边做独立策展人,后来做总监。


但我一直比较排斥商业,想做些独立的项目,就离开了外滩三号,成立了Mabsociety。很多人搞不清楚Mabsociety和BANK的关系,Mabsociety一开始是在做顾问、出版书籍、做一些和美术馆的交流活动。当时觉得没有空间也挺好的,可以比较随意一点,但在找办公室的时候找到了银行大楼里的空间,非常喜欢,觉得在这样的空间里就一定得办展览了。

“我不能成为你革命的一部分!” 金锋展览现场


其实独立策展人不是特别独立,因为总是要找活动空间,比较麻烦,有了自己的空间就可以自己掌控。这就是BANK空间的成立,叫BANK也是因为本身就在银行大楼里。BANK和Mabsociety是两个概念,Mabsociety现在还在进行自己的项目,和尤伦斯(UCCA)、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等都有合作项目,会偏学术性一点,BANK空间是逐渐趋向画廊的模式。


这次搬家会对画廊之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我们也很伤心,不想搬走。周一通知我们下周一就要搬走,只有一个星期的时间,我们画廊的仓库也在楼下,所以很仓促,还要找一个新的仓库和临时办公的地方。现在大家都往西岸搬,但那边没有空置的地方。我们还是比较喜欢外滩这边的建筑,但现在的规定是国营单位的地产不能对外出租,这边比较有趣的老建筑可能都是国家的,也没有办法。我们也通过朋友介绍去看了好多空间,会多看一些地方挑选合适的空间。这期间不会有展览,其实从7月到明年春天的展览都已经排好了,这些活动都会调整,如果9月还没有确定空间的话我们会先找一个临时空间。


HitoSteyerl展览现场


我们一直在考虑画廊的发展问题,遇到这样的事也算是挑战。我们还是希望画廊可以扩大,做得大一点、好一点。但同时考虑到现在市场没有那么热,另一种方向就是缩小,我们也想过在国内、国外两个地方做两个小一点的空间,这样可以活动多一点,但现在要解决目前的问题再去想大的策略,这种变化虽然挺难的,但有变化、有新的开始也挺好的。这个空间一直是不太稳定的,一直在说可能国家要收回,所以也没有办法投入很多去装修,我们其实也一直在等待稳定的情况,这样对下一步发展也会有帮助。


不唯商业挂帅


画廊目前经营情况?

挺好的,其实一开始我对画廊经营没有概念,就是想做一个实验场所,做展览我是没问题的,但在做生意上我没有经验,不过到现在整体经营情况我还是挺满意的。我们做的展览不那么商业,但总是有可以销售的东西。我们也有很多年轻画家,可能市场不是很成熟。但其实不管是不是实验性的作品,质量好的东西都可以找到买家。虽然赚不了什么钱,但是比我想象的好多了,现在已经有了固定藏家。


“美满的敌托邦——三个展”展览现场


实验性作品在国内的发展和销售情况?

其实你去巴塞尔博览会看到的也都是比较实验性的作品,只有一小部分是绘画,现在很多地方都在做实验性的作品,所以我们也不算太过分的实验。有一些固定藏家每次来都会感慨说,这些东西你们怎么卖出去?虽然很有趣但你们怎么生存下去?但慢慢,他们也会购买一些雕塑啊、影像啊这类作品,所以其实这些藏家、观众是可以培养的。最重要的是坚持,我在这边的目标不是赚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投资艺术家创作、参观国内外展览,这些就够了。

“野餐天堂婊子-陈天灼个展”展览现场


在选择艺术家方面有什么考虑?

这个标准有点说不清楚,基本上是能让我感觉吃惊、开拓我对艺术和世界的认识,另外就是要稍微好玩一点。我们挑选艺术家没有很具体的标准,像很多人认为我们在推广年轻艺术家,但其实我们也做过很多“老头子”的展览。像之前“遗留之物”万曼个展,万曼就是挺另类的、不那么有名气的艺术家,他是在中国发展的保加利亚人,但他的东西很新鲜、很有趣。当然有时候我们也会突然决定做某个艺术家的展览,比如今年1月有策展人介绍郑皓中,我们觉得可以就做了展览。


“遗留之物”万曼展览现场


要交流,更要好玩


BANK比较注重国内外艺术的交流互动?

可能因为我自己是“老外”,我觉得当代艺术的世界是蛮大的,光做中国艺术会很闷。中国艺术家虽然也有很多不同的圈子,但是像美术馆等机构展览的都是比较稳定的国内艺术家,也是近几年才开始做国外艺术家的展览。我们就是创造机会把国内、国外的艺术家混在一起,给他们一个共同的平台可以一起去探讨,像我们的春展会有更多国外艺术家的主题展。

“老外,寓言家-对手”展览现场


外国艺术在中国,其实和中国艺术在国外一样,是被放在“盒子”里面的,会有人指着说这个就是中国当代艺术,那个不是中国当代艺术,我们希望找到比较有趣的角度和方法来介绍不同的艺术。比如我们做过一个展览,其中的艺术家都是居住在大陆之外的华人,他们居住的环境和所接受的文化背景是岔开的,这样就有了不同的角度,会带来新的认识,很有意思。我们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可以从很多有趣的角度来谈论这些艺术创作和交流。


举办过哪些好玩的艺术家展览?

我觉得都挺好的。我们的第一个展览是“老外-对手寓言家”,当时其实还没有BANK这个名字,纽约大学的研讨会请我们参加探讨文化转换的情况,想多了解中国艺术家在国际上的身份和挑战,但我觉得老在谈这个问题意思不大,希望可以做一个更活泼的东西。我就做了这个展览。参展的都是外国艺术家,但他们的东西又有点像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因为作品就是发生在这里,这是比较有趣的展览和作品。另外,陈天灼的表演很夸张,但也很受欢迎。廖国核也是很有意思的艺术家,比较“吊丝”但很有感觉。“我不能成为你革命的一部分”展览的开幕式,黄芳翎做了话剧表演,当时来的人也特别多、特别好玩。


“马上有良心”廖国核个展展览现场


每个展览我们都会做得好玩一点、有活力一点,每次有新的展览我都很激动,要怎么布展、每件作品的摆放怎么设计、可以组织什么活动,这些都是让我激动的东西。我觉得如果展览或者活动不好玩的话为什么还要继续做呢?虽然各方面压力很大,但我的风格就是不想为了钱妥协。我本身做了很长时间艺术家,后来没有时间做自己的艺术,现在就把空间当做了我的艺术作品,所以比较挑剔和坚持,没法放手或是妥协。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