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林奇淡出电影圈回归绘画,续写“林奇式”的“艺术人生”
发起人:欧卖疙瘩  回复数:0   浏览数:2237   最后更新:2016/10/10 09:51:03 by 欧卖疙瘩
[楼主] 欧卖疙瘩 2016-10-10 09:51:03

来源:TANC艺术新闻中文版 顾草草


大卫·林奇(David Lynch)是当代美国电影界多面怪才,他以阴郁诡异夹带着黑色幽默的导演风格,以及对类型片元素的解析重构的编剧手法成为后现代电影的典型代表。在他千变万化创作背后,绘画一直是林奇艺术灵感的来源。乔恩·阮(Jon Nguyen)为林奇二度创作的纪录片《大卫·林奇:艺术人生》亮相2016年威尼斯电影节“经典纪录片”单元,成为电影节一大观影热点。

大卫·林奇,图片来源:Film.ru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大卫·林奇(David Lynch)是个导演,而不是个画家。2007年,乔恩·阮(Jon Nguyen),也是大卫·林奇的头号粉丝,参与制作的黑白纪录片《大卫·林奇和他的影像世界》(Lynch)让大家看到了银幕背后的林奇的珍贵影像资料。10年后,他又拍了一部大卫·林奇的纪录片《大卫·林奇:艺术人生》(David Lynch: The Art Life),该片在今年9月的威尼斯电影节的“经典纪录片”单元展映。



《大卫·林奇:艺术人生》纪录片预告,视频来源:Youtube


乔恩·阮和其他导演在自述中说,他们2006年拍摄《大卫·林奇和他的影像世界》的时候,就发现林奇打算“息影”,并且去意已决。2012年,林奇的女儿出生了,对他来说是一个转折点。纽伦和摄制组那段时间在林奇家多次进行采访、拍摄,录制了20多个采访音频。

乔恩2007年拍摄的林奇》纪录片海报,图片来源:IMDb

历时近10年之后,乔恩2016年再度以林奇为纪录片主人公,拍摄《大卫·林奇:艺术人生》纪录片成为本届威尼斯电影节观影热点,电影海报,图片来源:IMDb


影片中绝大多数的镜头都是大卫·林奇在画画,有时候一个人画,有时候和女儿一起画。他已经头发灰白,喝着咖啡,抽着烟。其实早在进入电影学院之前,林奇在宾夕法尼亚艺术学院(Pennsylvania Academy of the Fine Arts)学习了3个学期的绘画,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是对他影响最大的画家。正是在绘画创作中,他找到了自己的“通往大马士革之路”(Road-to-Damascus)。


《大卫·林奇:艺术人生》剧照


绘画使他开始对超自然的存在产生了兴趣,从艺术学院退学之后,林奇投奔了电影的怀抱,但是并没有停止绘画创作。2006年,时任宾夕法尼亚艺术学院美术馆资深策展人罗伯特·科佐利诺(Robert Cozzolino)曾为林奇1965年之后创作的90多幅绘画举办过一个名为“大卫·林奇:统一场域”(David Lynch: The Unified Field)的作品展。林奇在创作这些作品的同时,拍摄了著名的《橡皮头》(Eraserhead)、《蓝丝绒》(Blue Velvet)等电影作品。


大卫·林奇在拍摄《橡皮头》(上图)和《蓝丝绒》(下图),图片来源:cinearchive


多年来,林奇一直把主要精力放在拍电影上,“息影”之后,绘画就成了他生活的重心。本片的镜头始终追随着林奇的手,他摆弄乳胶,在画布或者画板上涂抹、调颜料、琢磨色彩……他手法娴熟,缓慢专注,胸有成竹,他偶尔和女儿交流一下,话题也是散漫的。画外音伴随始终,林奇独白着自己多年来的生活,他画哪幅画的时候发生了什么,谁在场;所有林奇的忠实拥趸都知道,快乐完美的童年和黑暗离奇影像是他性格的二分法。

大卫·林奇在淡出电影圈之后,绘画成了他生活的主流


他毫不避讳曲折的个人经历、在艺术工作室的经历、艺术学院的学习、在费城的岁月,早婚早育的艰难。他还罕见地吐露了私人往事,诸如早年从业的艰辛,生活遭遇的挫败,家人的不理解等等。听他诉说自己的人生,才发现,大卫·林奇的那么多经典作品,其实都带有他个人生活的深深烙印,有时甚至如同原景再现。艺术模仿生活还是生活模仿艺术的千古之问,在大卫·林奇这里根本不存在,两者对他来说是一回事,他自己的人生即是艺术人生。

《大卫·林奇:艺术人生》剧中林奇青年时期的照片


这部纪录片不再像纽伦的上一部关于林奇的纪录片一样走纯黑白影像风格,彩色画面占了多数——林奇在录音室里喃喃自语地录制旁白;林奇专心致志地画一幅看不出颜色的画;林奇在黑暗中抽着烟;林奇全神贯注地创作......导演在这些时刻巧妙地操纵着镜头,让人物和他的作品同时成为焦点,而色彩的变化也搅动着观众的观感和情绪。

大卫·林奇《六个生病的人》,图片来源:IMDb


21岁时候的大卫·林奇就创作了《六个生病的人》(Six Men Getting Sick),当时就已经被评论家交口称赞了,其中建筑元素的展现充满了灵气。电影中那些非常“林奇化”的元素——色情、暴力、偷窥、创伤、超现实的幻觉等——并没有出现在他的绘画中。上世纪60、70年代,林奇大量模仿培根的手法,偏爱以大画幅表现模糊的、阴影中的人物形象,反应暗潮涌动的情绪。培根《尖叫的教宗》(Screaming Pope)很可能是他的最爱之一。

弗朗西斯·培根《尖叫的教宗》


熟悉林奇的影迷不难回忆起他创作于1970年的34分钟电影《祖母》(The Grandmother),影片讲述了一个苍白孱弱的小男孩遭受家暴。影片基调阴暗,人物常常在阴影中出现,气氛恐怖诡异。1960年代中期开始,他钻研起了人体部位素描,各种阴影中、超现实主义的局部人体画是他的拿手绝活儿。70年代后,对于空间感和建筑感的迷恋让林奇开始潜心研究文艺复兴祭坛画,那个时期,他的绘画作品都像图纸一般,它们无疑成为了电影《蓝丝绒》和《穆赫兰道》(Mulholland Drive)的草稿。

大卫·林奇《橡皮头》剧照


与此同时,林奇在绘画中对于自我风格的探寻则走向了怪诞和焦虑泛化的方向,《橡皮头》正是对这一阶段创作最好的投射。1980年到2006年间,由于忙于拍电影,林奇一共只创作了10幅画。2006年林奇“息影”之后,他的绘画作品数量激增,对外公开的就有50件作品。他笔下的房子、飞机、工厂和木偶一般的人物都有一种卡通的怪诞感,他还使用棕色的纸板箱和发光的灯泡,为自己的作品创造3D效果。这一时期的代表作《燃火小子》(Boy Lights Fire)、《我烘烤松果,掷入你的屋子》(I Burn Pinecone andThrow In Your House)和《彼得进入他女友的屋子》(Pete Goes to HisGirlfriend's House)与他对于精神分析的执迷一脉相承。

大卫·林奇,《七眼石》,1996年,图片来源:Bmoreart

大卫·林奇,《燃火小子》,图片来源:huffingtonpost

大卫·林奇,《有思想的人》,图片来源:huffingtonpost


林奇的很多作品都是黑白的,他说:“我不知道该拿颜色怎么办。色彩对我来说太真实了,压榨了做梦的空间。对我来说,黑色越多,幻想的可能性才越大…黑色是最有深度的,如同一个入口,把你的思维都吸收进去,越来越深,这时候你才能看清自己的恐惧与爱,而一切如同梦境。”回归绘画的林奇越来越表现出对于黑白的偏爱,淡出电影圈之后拍的一些小短片他都选择了黑白影像。2013年他拍摄的8分钟短片《伊甸巴黎》(Idem Paris)记录了他专程前往法国巴黎的伊甸工作室,体验、参与和见证石版画制作过程。

大卫·林奇在画室作画,图片来源:wordpress


观看大卫·林奇的画如同一场奇妙的体验:他的个人史、艺术学习经历,影迷的观影体验…… 它们重重交织,结成了一张逃不脱的迷人的网。外部世界不存在了,时间流逝,所有的画面冲撞嬗变,一梦又一梦。(撰文/顾草草)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