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一场失恋:杨沛铿“上个夏天的日落”
发起人:灰常灰  回复数:0   浏览数:1788   最后更新:2016/10/09 22:38:17 by 灰常灰
[楼主] 灰常灰 2016-10-09 22:38:17

来源:artnet


杨沛铿,《最伤心的日落(台北)》,2016。图片:致谢刺点画廊


香港刺点画廊(Blindspot Gallery)正在呈现本土新锐艺术家杨沛铿(Trevor Yeung)的最新个展“上个夏天的日落”(Thesunset of last summer)。


作为香港地区新一代观念艺术家的代表,杨沛铿的创作有着鲜明的个人特点:媒介上,他多采用摄影和装置的结合达到复合的视觉效果,而构成装置的元素又极为“自然主义”,采用植物、水生动物进行意象上的构造;观念上,他多关注个人化的情感体验或是人际关系的讨论。本次展览艺术家仍然延续着对于多样化媒介的使用和探索,同时构建影像、装置、陈列空间、观者之间隐藏的流动式互动关系,来营造一个观感共鸣的叙事空间。


展览标题提取自展陈的第一组摄影作品《最伤心的日落》,其构思源自于艺术家本人一段已故的恋情,他拍摄了台北、拉彼鲁兹、垦丁三个地点的日落时段,但不同于人们惯常关注的日落时刻,艺术家选取日落之前或之后的瞬间,这些“不完美”的时间记录似乎向人们传达“错过”的信号,并且提出了一个更为主要的问题:回忆总是美好的,但是这份感觉到底是源自于我们脑中不断强化的想象还是观看过程本身的体验?

杨沛铿,《最伤心的日落(拉彼鲁兹)》,2016。图片:致谢刺点画廊

杨沛铿,《最伤心的日落(垦丁)》,2016。图片:致谢刺点画廊


《菠萝的海》由“眼泪”和“龙虾”两件作品组成,菠萝有储水的特性,在这件装置中,它成为了昆虫维系生命的补给站,但它们死亡后又反哺菠萝,成为了它的营养所需。这种循环与社会中相互谋求利益的人际关系非常相似,艺术家将这种复杂的社会构成转化为艺术媒介的表达,对于社会中实际的复杂程度未必刻画完全,但却有一种直观的勇气。


杨沛铿,《菠萝的海(眼泪)》,2016。图片:致谢刺点画廊

杨沛铿,《菠萝的海(龙虾)》,2016。图片:致谢刺点画廊


《三人探戈》、《Born with two hearts》、《冚家铲》则是一组由形态奇异的贝壳构成的雕塑装置,三部作品构造了一段亲密关系的不同阶段:《三人探戈》中长鼻凤凰螺交织成了彼此相对独立却又有交集的形态;《Bornwith two hearts》用两个融为一体的黑千手螺象征了恋爱中彼此不分的人们;《冚家铲》原本是粤语中表达愤怒的短语,加上蚯蚓螺盘根错节的样态,暗喻了因情感牵绊而纠缠不清的关系。

杨沛铿,《三人探戈》,2016。图片:致谢刺点画廊


杨沛铿,《Born with two hearts》,2016。图片:致谢刺点画廊

杨沛铿,《冚家铲》2016。图片:致谢刺点画廊


最后,展览以《仙人球》作为终结,仙人球的主体部分细看才会发现是上色的河豚标本。这种黑色幽默正是艺术家想要传达给观众的思考:目之所见是否与观念中永远一致?人们在忙碌的社会中对惯常事物容易带入固有知识体系的影响,而呈现麻木的状态,艺术家通过这次展览质疑这种高度规律化的“规律”,让人跳脱出“不假思索”的生活路径及惯性状态,真正对身边忽视的事物及内在关系进行思考。

杨沛铿,《仙人球(15cm)》,2016。图片:致谢刺点画廊

上个夏天的日落——杨沛铿个展

时间:2016年9月24日—11月19日

地点:刺点画廊丨香港黄竹坑道28号保济工业大厦15楼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