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 | 在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 感知城市公共语境与雕塑互为关系的流动
发起人:babyqueen  回复数:0   浏览数:1373   最后更新:2016/09/21 22:03:48 by babyqueen
[楼主] babyqueen 2016-09-21 22:03:48

来源:空艺术 文:Sally Ma


9月19日,“2016中国·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JISP)于上海静安雕塑公园启幕。对于这个已举办过三届的雕塑双年展,JISP对包括雕塑在内的公共艺术与城市之间的关系探讨日趋深入。本届JISP基于上海城市规划的变革之上,以“城市创变”为内核,不断追问城市更新的多样可能,在城市与人的互相关照之中观望城市发展的多重视角。


开幕式现场


本届JISP,在来自7个国家及地区的24位艺术家的对话之中,通过45组参展作品,我们看到在城市长久流动的演进之中,公共艺术介入城市生活后所嫁接出的另类城市景观。为了摆脱当代艺术在内部游戏上的困境,本届JISP不但着力进入社区和高校,邀请香港建筑师张智强构筑一个互动空间,将上届的作品“城市狐狸”再创造,还将举办艺术家斯蒂芬·托宾专场论坛和静安国际公共艺术暨城市更新论坛(J’PAC)、雕塑展摄影大赛和摄影大赛获奖作品图片展,并在明当代艺术馆(开馆展”为什么表演?”)和大宁公园(乔伊·布朗的作品展“我们在一起”)同时举办两个延伸展。

追踪此次双年展,我们在这场跻身于都市美学时代的艺术性与公共性博弈中,感知到真实与虚拟空间在城市的可调和性、城市公共语境与雕塑作品互为关系的流动、以及公共性中观看与被观看的模糊边缘。当城市在创变之中与艺术发生关系,我们也需询问,在开放的公共性上,社会与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否真正将人与艺术作品、城市的关系流动到有效的互动之上?又能否在两者的互相解读中达到某种共识或呼应,以推动城市建设的再生和自我认知的可能?


城市空间真实与虚拟的调和


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空间的稀缺无疑在城市与人的互相关照之间设立了一条看似无法跨越的鸿沟。这种现实的矛盾,对以“平等”为基调的公共性而言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如何在公共性中将城市的空间在真实与虚拟之中调和,或许,我们需要询问那些艺术家们非写实性的提案。



张智强 《大城小房》


在本届JISP艺术家提交的作品之中,香港建筑师张智强提出了“多小才够大”这一看似荒诞性的言论。在城市空间不可调和的现实矛盾中,他希望借助VR等技术嫁接出一种满足最大弹性空间需求的可能。为此,他的《大城小房》设计了两栋10-15平方米的房子,其中一栋内设8张床,另一栋内设1张床。通过VR体验,观众可以360°观看建筑师的工作室。红色的小房作为整个作品的一部分,唤起人们对公众生活空间的反思。

罗浮紫艺术典藏策展人毛文采在展览现场对此评价道:“张智强的《大城小房》,巧妙的解决了城市在更新过程之中激化的空间矛盾,似乎在提醒市民,城市生活或许并不需要那么大的空间。技术、艺术提供了一种虚拟世界的空间满足,这对于城市更新未尝不是一个巧妙的解决方式。


艺术家创作意识在公共空间遭遇解构

在公共性之中,语境变化的流动为作品情感传达的有效性带来了颇多阻碍。不可否认,美术馆与博物馆虽是公共空间,但其仍有被割裂的乌托邦语境。一旦作品介入美术馆以外的公共空间,随着作品摆放的位置迁徙,观看的方式产生了不同。公众借助于日常经验去理解所观看到的作品,而这种解读的渠道已经严重偏离了艺术家在创作作品时的初衷。这种解读的偏差,恰恰形成了一种冲撞。



王鲁炎 《行走者》


王鲁炎在JISP现场讨论其作品《行走者》时,就这个问题:“对于作品在不同语境中的解读,这是一个真实存在的问题。因为在美术馆,观众面对一个作品,会去试图解读其中所包含的精神传达。一旦进入公共空间,尤其是公园,艺术作品对于观众而言就不再是美术馆中的邂逅,而是遭遇。在这种形势下,艺术家的作品与观众不会形成内在交流。”而艺术家尚暾在描述其作品《冲突与平衡》时,也从另一角度提及了这个问题。他说:“在公共空间的选择上,策展人一般会选择比较圆形、具有可亲性的作品。而我的这件作品脱胎于从冻土中挖掘出的现成品,它有着沉重中的铁锈和张扬、锋利的外表,预示着在城市建设在再生上的多样性。然而,一旦作品脱离美术馆语境,在公共空间和观众印象之中,或许人们不会很快联想到上海老城区建筑工地上的城市重构,更多的会将其当做呼应环境的装饰品。”


尚暾《冲突与平衡》


在城市公共语境与雕塑互为关系的流动之中,深层的内在交流在公共性之上几乎是无法到达的。解读与被解读,引导与被引导,虽然结果不同,但最后的实质仍然是相似的。情感传达有效性的矛盾,除非艺术家退却,否则几乎无法调和。因为在这个问题之中,所有的关系发声都需要面对公共性的“民主”。在公共性的“民主”方面,艺术家不会作为思考的独裁者存在,作品与观者的意识互为交锋,最后会在平等的交流上和谐。为此,在公共语境之中,我们仍想追问,艺术家是否有自我隐身的可能?


公共性中观看与被观看的模糊边缘

从博伊斯提出“社会雕塑”开始,对于雕塑而言,观看与被观看的边界已然模糊。而在城市更新的语境之下,尤其对于城市雕塑,它们身上的边缘也在不断退却。雕塑介入公众空间逐渐深入,公众开始走进这些雕塑、融入这些雕塑,彼此真正产生了互为关系,无论这种关系是否存有“民主性”可言。这种公共性中观看、行为模式的变化,在模糊边界的同时,也悄然拓宽了公共性的边界。


没顶公司《像素公园》


在本届JISP中,没顶公司协办的小型展览《像素公园》便对这一边界作了较为深入的思考。从《像素公园》的策展人陆平原、陈嘉莹的介绍来看,展览选取的21位艺术家的影像作品,多是短小且可移动的影像。在个展览之中,影像、公园、游历在公园和影像之间的观众皆被设立为现代景观,其上存在着多种的雕塑形式,包括了艺术家在影像作品之中完成的自我雕塑。另一方面,通过在展场放置公园自身存放的椅子,一种基于现实的观看模式得到还原,影像、公园、游历在公园和影像之间的观众互为的观看边界的拓宽得以确立,形成另一种社会群像。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11月20日。


Gillie and Marc 《坐看云起时》

Gillieand Marc 《幸福,在路上》

Brent Cumber《地球是个圆》

Charles  Avery 《星空的预告》

Alex Rinsler《城市狐狸2.0》

沈超蕾 《时间之河》

艺术共和 《绽放》

Don Gummer《城市变形记》

郑路《淋漓》

王荣 《从未老去》

史金淞 《脱胎换骨·双松图 》

Tatiana Trouve 《柔软的坚强 》

Steve Tobin 《与世界对话》

Steve Tobin 《生长的声音》系列三

Steve Tobin 《生长的声音》系列二

Steve Tobin 《生长的声音》系列五

David Hind 《城市创变者》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