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述“失调的和谐:关於亚洲想像的批判性反思”:知识感觉解套草案
发起人:之乎者也  回复数:0   浏览数:1101   最后更新:2016/09/21 10:47:18 by 之乎者也
[楼主] 之乎者也 2016-09-21 10:47:18

来源:今艺术 文:许芳慈


亚洲是一体的。——冈仓天心(Kakuzo Okakura),《东洋的理想》,1903


当我们质疑亚洲一体性时,我们在要求什麼?当我们试图取消亚洲范畴正当性时,我们在警惕什麼?——孙歌,《亚洲现代思想第一辑:重新讲述蒙元史》,2016


曾吴Wu Tsang│对联/对练 高画质录像 25’ 2016 Courtesy of Galerie Isabella Bortolozzi

曾吴Wu Tsang│对联/对练 高画质录像 25’ 2016 Courtesy of Galerie Isabella Bortolozzi


松动普同性的认识论宰制


对於「亚洲」做為知识徵候进行对话的学术工作不在少数,以《亚际文化研究期刊》(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带动的跨国连带為例,近20年间将南亚到东北亚乃至澳大利亚的种种社会议题转化為批判知识分子积极不懈耕耘亚洲问题意识的沃土,试图从辨识亚洲為何(what)的提问转為如何(how)辩证亚洲意义的检讨,这不单单是面对冷战结构下北美学院区域研究主导定义亚洲知识意涵的集体祛殖努力,更试图锻鍊某种以「风土」為前提的认识方法与知识工作,必须要强调这裡的「风土性」绝对不是相对於全球的地方,乃至抽象化「地方」使之得以进入全球经济流通的同质性文化资本。由孙歌所提出的「人间风土性」所倡议的是某种「知识感觉」,「强调人类精神的风土性,丝毫不意味著以特殊性对抗普遍性,相反,真正的普遍性精神,需要伴随著对於多种各殊性的平等尊重,而不是利用霸权思维与抽象程序把他们硬性地塞进一个原本个别的价值框架」。(註1)


对映於这种「具有歷时性的地域性格」,另一种较广為人知运用於社会科学范畴对於群体内在运动的称呼则有— 「认同」—那或许是,个体对於所处群体藉由想像的援引进行自我的打造; 抑或,如同印度裔人类学家阿帕度莱(Arjun Appadurai)指出:「一个人的想像共同体则是另一人的监狱」。(註2)在「失调的和谐:关於亚洲想像的批判性反思」展览计画中,四位策展人—卢迎华、黄建宏、金宣廷(Sunjung Kim)与神谷幸江(Yukie Kamiya)—以东亚為其思考运动范围透过实际的移地展演,从韩国Art Sonje艺术中心、广岛市现代美术馆接著来到台北关渡美术馆,开放式的展览寻求与展览当地脉络进行共振,因地制宜地改变展演形式抑或展出作品。除了移动跨幅本身之於亚洲当代艺术展演歷史援引之外,还有参与艺术家的越界,本文将试图从艺术家个人所体现的生命政治扩延到作品本身,歷史的叙事本质与其所宣称的集体性之问题化,讨论冷战现代性下因应国族与资本共构所消弭地酷异身体(queer body)。


曾吴Wu Tsang│对联/对练 高画质录像 25’ 2016 Courtesy of Galerie Isabella Bortolozzi


酷异身体与亚洲冷战果报


华裔美籍艺术家曾吴(Wu Tsang)的单频道录像作品《对联/对练》(2016)完成於其年初在香港Spring工作室的驻地创作计画。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清末民主革命烈士秋瑾壮烈殉国,她与挚友书法家吴芝瑛之间幽微的女性相恋情谊,自然在她以死亡滋养而壮大的中华民国民族国家认同的叙事中襟声,同性恋人依偎的身影重叠著现下香港的港湾景色,两人身著仿古戏服与香港夜色中最為人知的珍宝海鲜舫,那情欲流动的身影航过璀璨的海上皇宫形成某种辩证蒙太奇,这奇幻甚至些许荒谬的画面不也呼应著何谓「香港」的讨论总是陷落於与英国勾结式殖民(collaborative colonialism)的纠葛、国共内战延伸至冷战脉络的分断、乃至雨伞学运中逐渐成形的香港独立论述。片中扮演吴芝瑛的曾吴与饰演秋瑾的Boychild两人跨性别的身体展演,加上饰演「共爱会」金兰姊妹刚柔相济的剑舞演出,混合那一句句企图捕捉并翻译清末中文交谈文气氛围,但仍听来拗口的英语对话,这些精心筹策的「误詮释」(mis-intrepretation,註3),建设性地在新冷战席卷亚洲地域政治当下带著观者重新探问如同皮肤一般的认同政治,《对联/对练》中跨界的愉悦与踰越试图将认同内层,性别、阶级、族群以及种族等复杂的身体经验与差异,以不為眼见的皮接骨肉 「知识感觉」演绎,进一步鬆动亚洲这庞大普同性所导致的认识论宰制。


《我不打算唱歌》则以现场表演纪录搭配泛黄的黑白档案照片,阐述第一代韩国女性音乐剧场(Yoesung Gukgeuk)女伶Soja Lee的故事,遥映著《对联/对练》,也是国族认同箝制下性别政治所造就之歷史现实的另一个层面。目前居住於首尔的韩国艺术家郑恩瑛(Siren Eun Young Jung)从2008年至今持续追踪著数代阐述第一代韩国女性音乐剧场演员,此次於关渡美术馆的展出,她将Soja Lee长期扮装担任男配角的选择,由内而外地翻转并剖析Soja Lee受迫於大写男性韩国社会视角下所进行的职业抉择。纪录画面中在展览现场搭设的木框,一边放置著椅子,另一边则是投影频幕,当雍容华贵、身著貂毛大衣的Soja Lee,妆髮一丝不苟地走入视线内的木框中,镜头贴近用一种扫描的方式记录著她补妆等极度女性(hyper-feminine)的举止,当镜头拉远,投影频幕上则出现Soja Lee扮装演出身著传统服饰的男性角色。当Soja Lee间歇地面对镜头不苟言笑地说:「我不打算唱歌」,投影频幕上的她/他则以扮演角色的举止,娓娓道来当初拒绝学习韩国传统说唱叙事表演板索里(Pansori)的理由,即便她/他明白这会使她/他的专业发展受限。在画面木框中坐姿端庄且不失优雅女性气质的Soja Lee,除了宣告她拒绝歌唱外的襟声,并置著投影画面中扮装成舞台男性角色的她,以一种雄浑的男性身体表现给予女性生存困境发声之口,倘若将这性别操演放置在经歷过日本殖民与韩战的南韩社会进行脉络性的认识,诚如史家杜赞奇(Prasenjit Duara)的观察:「冷战过程中,认同将自身物化、交易并流通,做為某种生存的手段」(註4),性别认同反之亦然。郑恩瑛的现场表演纪录,镜射著泛黄档案照片中战后年轻女性灿烂温暖的笑顏,彷彿将社会舞台加诸在女性生命与身体如悬丝戏偶般的操作控制与被迫屈从,进行了冷冽严正的批判。



当代亚洲的感知共业与资源


第二次世界大战驱动日本军国扩张的大亚细亚主义梦魘尚未远颺,冷战歷史现实下造就的亚洲分断体系的一分為二至今仍无从解套,资本所推动的区域整合暨关税贸易协定则不停激发新的地域政治想像,国族主义合理化种种体制暴力对个体的内在殖民,而口号化的民主所代表的,也仅是某种政治改革的疲软与掩饰阶级剥削的化妆舞会面具。柄谷行人(Kojin Karatani)在〈日本做為美术馆:冈仓天心与费诺罗萨〉剖析冈仓天心承袭其美国导师费诺罗沙 (Ernest Fenollosa)艺术史内核中运作的黑格尔主义史学,并进一步挑战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在《歷史哲学》中以欧洲中心主义论述的亚洲停滞描绘。然而,柄谷行人也强调,在冈仓天心提出「日本做為亚洲文明的博物馆」,製造东方美学论述的同时,也无可避免地复製了以欧陆文化霸权(cultural hegemony)為参照所打造的同质化知识型,柄谷行人认為冈仓天心将日本文化论述為美术馆的癥结在於,「美术馆是现代机构」。首先,由资產阶级垄断的知识实践成為了公共论述;同时,在透过美术馆机制确认东方文化主体现代化的同时,却也屈从了某种黑格尔哲学中世界歷史体系中的分类、筛检与排除。(註5)究竟,大亚细亚主义的霸权精神是否在日本天皇终战玉音放送下结束二次世界大战同时除魅,或是透过冷战转化為另一种文化霸权宰制下的情感结构运作乃至於身体操演?


上述质问当然也关乎著美术馆内的当代艺术实践与知识生產的关联,在诗学的重新辩证乃至其美学系谱的参照重构。曾经於1980至1990年代参与日本表演艺术团体哑巴型态(Dumb Type)活动的高岭格(Tadasu Takamine),在其名為《四季如春》的录像作品中,以某种B级电影的摄影技法,直白地以高於地面的投影使观者被迫仰望, 数名年轻男性以诸国国旗自瀆,粗鄙、空洞的画面毫无止息地轮播,巧妙地為邓兆旻在《意志游戏》作品中奥运这个庆贺「正典身体」的国际盛会,举起了一面关照其内核国族欲望的镜子。在《意志游戏》这件或许可以视為以2020年东京奥运為对话对象的装置,观者或许会联想美国西岸概念艺术家巴尔代萨里(John Baldessari)那些受彩色点面掩盖的流行文化面容,邓兆旻则以1964年东京第一次举办夏季奥运会那股身躯集体劳动的国族动能,以白色圆圈覆盖了每一张照片中的面容。不论是《四季如春》中的性欲驱动而抽搐的男身,与《意志游戏》这些在倾国动员下消亡的个体容顏,感知逻辑的挽救尝试与个人主义背后的美国帝国主义幽灵,也将白盒子内的当代艺术展演实践悬置於恒久的矛盾状态,如何建构性地运用这悬置的游移与不可定义,或许将是这个世代文艺实践者的共业与资源,如同加勒比海文学思想家葛利松(Édouard Glissant)所阐释:「每一种诗学都是永恒的权宜之计」。(註6)


邓兆旻的装置作品《意志游戏》。

邓兆旻的装置作品《意志游戏》。


註1孫歌,〈尋找亞洲原理〉,亞際書院,2016.08.10,◎goo.gl/UrCt7M。

註2Arjun Appadurai, Modernity al large: cultural dimensions of globalization, Vol. 1, U of Minnesota Press, 1996.

註3Grace,〈跨性別藝術家,曾吳:我不標榜酷兒〉,立場新聞,2016.03.29, ◎goo.gl/58y9vJ

註4Prasenjit Duara, Kuan-hsing Chen. “Asia as Method: Toward Deimperializ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8, no. 2 (2011), p. 221.

註5Karatani Kojin, “Japan as Art Musuem: Okakura Tenshi and Fenollosa,” Ed. Marra, Michael F. A History of Modern Japanese Aesthetics.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1, pp. 50-51.

註6Édouard Glissant, Betsy Wing,  Poetics of Relation.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97, p. 183.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