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中的“模件化”:邬建安的“万物”
发起人:灰常灰  回复数:0   浏览数:1764   最后更新:2016/09/14 21:12:11 by 灰常灰
[楼主] 灰常灰 2016-09-14 21:12:11

来源:artnet


“万物:邬建安近作”北京展览现场。图片:致谢前波画廊


2016年9月8日,前波画廊纽约空间将接力其北京空间,带来中国当代艺术家邬建安的第五次个人展览“万物”。


在极简、抽象等表达方式大行其道的当代艺术领域,邬建安的作品有着一股返璞归真的意味:他的作品大多制作繁复,像是要通过这种“无意义”的工作量来建构某种意义;他的展览大多用数件有趣味的作品“讲故事”,而并非只是孤立牵强的拼凑。

邬建安,《万物》,2016。图片:致谢前波画廊


展览主题源于德国艺术史家雷德侯的著作《万物:中国艺术中的模件化和规模化生产》,书中依照历史线索、技术发展、艺术门类、材质工艺等多条路径,探讨了中国艺术生产系统中无形而内蕴的秩序。


对于邬建安来说,雷德侯的论述与自己近期的思考和创作方式有着相当的关联性,于是他希望站在艺术实践者的角度通过当代艺术的形式进行新的阐述。正如艺术家所言:“我试图借助当代艺术热衷的激进与锋利的美学经验,唤醒中国传统艺术中蕴藏的智慧与感性能量,使古老的精神年轻起来。”

邬建安,《五百笔#2》,2016。图片:致谢前波画廊


作为一位拥有独特创造力的艺术家,邬建安对民间艺术的迷恋促进了其个人风格的演进,也成为如今的标志性符号。由于学生时代经过了民间美术的专业训练,他自然的产生了对中国传统工艺的关心。他认为手工艺制作不可能如机器一般准确无误,永远有着疏漏和不完美,但这正是“最感人的地方”:“就像人总是跟失误在作斗争,永远想做得更好。”

邬建安,《五百笔#7》,2016。图片:致谢前波画廊


剪纸是邬建安运用最为纯熟的媒介之一,本次展出的系列作品“五百笔”仍然延续了这种方式,但又产生了新的变化,体现出了艺术家逐步深化的思考:先用毛笔在宣纸上皴擦勾画形成明确形象,然后将每一个构成形象的笔触拆分,使其脱离原先的体系,变成了相互具有独立性的个体。进入再创作层面,摆放角度、层叠次序等关系都经过艺术家的全新构思,它们又扮演了与之前功能迥异的新角色,有了自己独立的审美意义。

邬建安,《五百笔#9》,2016。图片:致谢前波画廊


“五百笔”系列不同于以往图像和背景有完整关联的作品,虽然还藏着艺术家喜欢的“故事”,但形式上被打散,更注重讲故事的语言。正如“五百笔”这个标题并不是一个具象数量的指代,而是一个对巨大数目的形容——其中的每一笔对应的都是一种情绪。这个作品所推演的,实际是个人与群体之间,在真实社会生活中可实践的理想关系模式。


邬建安,1980年生于北京,祖籍上海金山。2005年毕业于中央美院后留校任教,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副教授。本次个展将持续至11月12日。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