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曾建华:反差和对比 隐喻人生的状态
发起人:陆小果  回复数:0   浏览数:1703   最后更新:2016/09/14 10:43:02 by 陆小果
[楼主] 陆小果 2016-09-14 10:43:02

来源:雅昌艺术网 文:作者:何妍婷


艺术家曾建华

“曾建华:无”现场

导言:近日,曾建华个展“曾建华:无”在M+展亭展出,是其2015年代表香港参加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展览《无尽虚无》的延续;亦为西九文化区内首个永久设施“M+展亭”揭幕。“无”是艺术家结合展览场域而创作的“一件艺术品”——由装置及多个录像组成——结合一系列以隐喻和寓言式陈述的哲学、文学与宗教概念,并运用宗教象征主义和流行文化的符号。

  曾建华曾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年少时受到德国哲学家尼采的存在主义哲学影响,开始质疑宗教的价值观。其创作一直以这角度为出发点,不断探索生命的意义与目的,即使这一切的探索都可能徒劳无功。“无尽虚无”,即引用尼采宣告“上帝已死!”的名言:“穿越无尽虚无时,难道我们不也在迷失吗?难道我们感受不到虚空的吐息吗?”

  “无尽虚无”由四个独立的影像装置组成,叙述生命中不同阶段的转化之旅,探索人类不断自我追寻和发现这循环不息的过程。威尼斯双年展后,曾建华对生命的虚无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对“超人论”提出了新的反思,“‘无’表达虚无的概念,本质上会有点矛盾,所以我在展览命题上加上一个删号作自我删除,并在展览中表达正身处的状态。”曾建华说道。

  曾建华善于运用比喻和寓言的表达手法,将作品与空间场域进行密切的关联。M+展亭的露台上栽种着一棵树,曾建华以属于展亭的“树”作为整个展览的起点,赋予犹太教和基督教的“生命树”、佛教“菩提树”的视觉隐喻。《圣经》记载,伊甸园中栽种了生命树和分辨善恶的树,一旦人们拥有判辨善恶的知识,就是人类堕落的根源,揭示了人世间生活和现实的脆弱和荒谬。此外,佛教慧能大师亦有关于“菩提树”的谒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藉此提出《无》的主题——生命本是出于尘土,死后也会归于尘土,那么生命的意义何在?籍借此次展览,雅昌艺术网专访了艺术家曾建华。

曾建华早期创作

曾建华早期创作


雅昌艺术网:您早期的创作,用文字砌成优雅的花朵,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方式?创作理念是什么?

曾建华:我一直都用文字做作品,当时我在伦敦读书,对一些特殊的经历有着深刻的感触。表面上,伦敦是一个很好的城市,表面上当地人也很友善。慢慢地我发现,友善是表面的,实际上可能表达着完全相反的含义,有着很大的反差。“很友善地不友善”——这样的社交,在最开始的几个月对我而言很难适应。慢慢地我理解到,这是他们待人处事的方式。毕业创作时,我想到用当地的一个图案结合当时的感觉,做成表面上看起来很漂亮,背后却有诸多不同感受的作品。

雅昌艺术网:在画面呈现上,最开始就设想为花朵吗?

曾建华:不是的,我还在伦敦读书时,最开始用比较简单的几何图案,有时是字体排列,经过多次的试验后,联想到结合当地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意义,以此增加作品的层次,所以觉得用图案作为参考会更好。

  当时做作品会根据展览的地点和创作地点的文化而选用不同的语言文字和图案,比如在香港展出,我会选用中英文及与香港有关的图案,讲述这一题材。

雅昌艺术网:之后,您的创作用声光电等多媒介的方式进行创作,为什么有这样的转变?

曾建华:早期,我的作品主要是贴满展墙,是二维的。做了多件作品后,慢慢觉得空间好像凝固的感觉,就尝试加入不同的东西,比如声音、音乐、投影等,但仍与自己的理想创作有距离,某一刻,我觉得需要把文字变为流动的状态,所以开始做录像作品。

雅昌艺术网:当时是什么时候?

曾建华:正式开始做录像是2009年。


曾建华  《无尽虚无》(图片来自网络)

曾建华  《无尽虚无》(图片来自网络)


雅昌艺术网:从平面到三维,创作理念及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

曾建华:理念方面,我觉得录像类似于动态的影像,反而有一种新的气氛或者感觉无法透过以前花朵的图案所表达。这样的环境、感觉慢慢地吸引我,我想做更多的作品。在刚刚转变时,我并不知道用什么方式进行创作,就上网找不同的影像观看,想找到能够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雅昌艺术网:无论是平面,抑或三维作品,您的创作一直与空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两者是怎样的关系?

曾建华:以前是相对简单、单一的空间处理手法,基本上是把展墙全部贴满;现在的空间相对复杂和有一定的铺排。比如我会考虑观众的观看路径,甚至哪个位置有投影和作品在什么位置,我都有考虑,现在与空间运用的关系更密切。

雅昌艺术网:这次展览《无》是您参加56届威尼斯双年展展览《无尽虚无》的延续,两者是怎样的关联?

曾建华:这次展览是对《无尽虚无》所阐述的观点的另一种看法,因为上次的个展受尼采思想的影响比较重,对生命的看法相对比较正面。这次展览也是同样的主题,但是受尼采的影响稍微减弱,看法会相对负面一些。可以说这次展览是对《无尽虚无》观点的一种反思,但不能说是完全否定,而是部分不认同。

雅昌艺术网:这个展览是在做双年展的时候,已经有计划在香港做一个延续展吗?

曾建华:当时还不知道展出场地的设计,也专注于做《无尽虚无》,没有考虑得太长远。《无尽虚无》展览之后,我个人的一些想法改变了,之前对“超人论”的观念抱以积极的态度,现在不太认同这一部分,现在对人、人性的看法,相对比较负面;另一方面,因为场地不同,所以展出新的作品。


曾建华  《无》1  录像投影、声音、木、不锈钢、泥土及文字裝置


雅昌艺术网:《无》是M+展亭的首展,在策划展览时,您是如何考虑作品与空间的关系?

曾建华:我在今年年初的时候,拿到一些展亭的草图和模拟图,当时也到过工地看场地的结构。最开始是根据草图和模拟图做安排。

  M+展亭的建筑设计有些特别,室内有展场,室外有露台,如果我不利用展场的特点,感觉有些浪费。我一直在想,如何在现有的设计基础上利用建筑的特性,纳入作品中。我知道在露台中,已经种植了一棵树,而且无法移除,所以将其囊括入作品中,整个展览从这棵树作为开端。

  展亭建筑的外墙用了放射光的物料,我想到一个好的方法是把露台做得与之相呼应,就像一个无线伸延的空间,与作品的理念也吻合。《无尽虚无》中,观众观看的路径相对是固定的,相对地,这次展览中,我不太想有一个清晰、单一的路径,所以在展厅空间中作品打散和混合在一起。


曾建华  《无》1  录像投影、声音、木、不锈钢、泥土及文字裝置


雅昌艺术网:进入展厅,最开始看到的是影像作品?

曾建华:外面的平台空间地上有一圈一圈交叉的字,观众在观看时是不断地转圈、循环地观看的方式,观众在围着地面行走的时候,可能并未有特别的意会。从展厅门口到展厅里,有一个走廊,当进入展厅看到这个影像的时候,我希望用美国导演史丹利·寇比力克的电影《发橙条》提醒观众,人在不断地行走的路径上,都是不断地循环的。


“曾建华:无”现场


雅昌艺术网:在展厅里有很多的柱子,这些柱子有什么含义吗?

曾建华:展厅中央有三根现成的柱子,不能移动的,如果避开这三根柱子,把展厅简单地隔开为几个空间,并不是我最想的,所以我索性加多几条柱子在展厅里,“扮成”一个“森林”。“森林”与整个展览的主题“树”、“生命”、“寻找”的概念也是呼应的,观众在其中行走的时候,就像在寻找或感受某些东西。

雅昌艺术网:这些柱子都加上了不锈钢外面,为什么呢?

曾建华:想打造成模糊和反射的空间,但又不是完全清晰的放射。

雅昌艺术网:这个展览是一件作品,但在各部分有着挺大的反差,比如展厅里假设为“树林”的钢筋混凝土,还有树木的影像,与露台的树木就有着明显的反差。

曾建华:反差和对比,在这个展览不同地方都有着重,比如在露台上,是一个特定的圆形路径,在展厅里是一个打散的路径;展厅中有大投影,亦有小投影;有包含声音的投影,也有些是没有声音的录像;在室内是虚假的“树木”,反映心里“树”的影像,户外是一棵真实的树……

曾建华  《无》2  录像投影、声音、木、不锈钢、泥土及文字裝置


雅昌艺术网:“树”的影像在展览现场是一格一格的展示,是场地的原因吗?

曾建华:是的。那个位置是一片可以打开的玻璃墙,我就设计为可以从室内看到户外的构思,影像与户外的树相呼应。


曾建华  《无》3  录像投影、声音、木、不锈钢、泥土及文字裝置


雅昌艺术网:在展厅的一角,是搭建的一个黑色房间,与其他三个影像是什么关系?

曾建华:黑色房间的空间在整个展览中就像人的思想最深处。思想深处是相对压抑的,包含许多东西,所以那个房间相对而言声音比较多,而且比较多的动态画面,选择深色营造重量感。

雅昌艺术网:整个作品的呈现,是如何构思的?

曾建华:我做作品之前,大概知道声音需要什么效果,表现的影片,比如打烂吉他、表现的动作等。当这个片子大概完成的时候,我就开始做声音和音乐。我试过将不同的音乐混合,两个相互调整,最后是呈现出来的效果。

曾建华  《无》4  录像投影、声音、木、不锈钢、泥土及文字裝置


雅昌艺术网:在展厅中,有三个开放式的影像,其中“驴”的影像很小,为什么呢?

曾建华:因为有两件大影像,我不想再用一个大影像,那样整个展厅会显得很拥挤。另外,选择驴背着重物以隐喻人生的状态,并让这个影像显得比较暗淡。

雅昌艺术网:谢谢!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