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届上海双年展25件参展作品抢先看
发起人:蜡笔头  回复数:0   浏览数:1262   最后更新:2016/09/13 16:11:37 by 蜡笔头
[楼主] 蜡笔头 2016-09-13 16:11:37

来源:烟囱ㆍPSA


9月12日,第11届上海双年展第二次新闻发布会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召开。本次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本次双年展主题展的全部参展艺术家名单以及25件参展作品方案。还介绍了“51人”、“复策展平台”以及“城市项目”的最新进度。


展览倒计时60天,相信你一定按耐不住对作品的好奇,不妨先来看看本次公布的25件参展作品方案吧!

25件参展作品抢先看


《延长的直线》

▲《延长的直线》(2015), 廖斐,装置,作品版权:艺术家廖斐和偏锋新艺术空间


人们通常并不意识到真正的直线在现实世界中其实是并不存在的。该系统总是处于一种微妙的平衡之中,而我们的认知是有限的和不完整的,所以我们认识不到其中的脆弱。这件作品通过非逻辑的事物能为逻辑的事物创造出一个框架这一概念,对我们所能察觉到的自然之中的具象的几何与对称进行研究和发展,并对描述的语义重新进行书写。


廖斐

廖斐在他的创作中探究物质材料之中的关系与张力,在对称与几何之间,认知与神学之间,二元性与简单化之间。在将注意力引向与这些关系相关的较为宏观的理念的同时,他的作品同时揭示出日常材料中蕴含的神秘气质。廖斐在北京和上海举办过他的个展,同时在北京、上海、新加坡、伦敦、南京、科隆和台北登顶参加过不同的群展。廖斐生于1981年,现居上海。


《对话》

▲《对话》(1995), 王功新,装置,作品版权:艺术家(展场图,Ifa- Galerie 斯图加特,1995)


像一座天平,一个灯泡朝上运动,另一个灯泡朝下,亲吻到墨水的表面,制造出波纹。波纹逐渐平息下来。完成了一次由平衡到不平衡到再次平衡的循环。随灯泡移动的光映照在旁观者身上。影子在四周的墙壁上上下移动着,制造出涨潮与退潮的运动。

本次上海双年展上将展出的这件作品是王功新1995年于德国完成的旧作,这是本件作品20年来的首度再次展出,正是从这件作品之后,艺术家开始转向了他标志性的录像艺术的探索。


王功新

学习油画出身的王功新被认为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最早开始进行场域特定录像装置创作的中国艺术家之一。他在世界诸多城市举办过个展,包括墨尔本、纽约、丹佛、维多利亚、布里斯班、深圳和北京。2013年获英国伦敦“奥利弗”戏剧金像奖最佳影像设计大奖提名。2014年获得纽约州立大学荣誉博士。1960年生于北京,王功新现居住在北京和纽约两地。


《把忘记的想起,把想起的忘记(重访<可承受的>)》

▲《把忘记的想起,把想起的忘记(重访<可承受的>)》(2007/2016),陈哲,摄影


“这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和自己和解,跟自己做朋友,保护自己的本性而不是扭曲它,接受那些人格不够美的地方并就这么保持下去,不想变更好,而只想自然地活着。”


陈哲

陈哲的作品聚焦于人体的塑型和不屈的身份。抒情诗般的方式使她的研究课题变得更加复杂。陈哲作品为艺术机构与个人收藏,并于国内外广泛展出,包括多伦多、阿姆斯特丹、萨尔斯堡和北京。她是2016年卡塞尔摄影书节最佳摄影书籍的获奖者。曾先后获赏三影堂摄影奖(2011)、玛格南基金会授予的Inge Morath奖(2011)、连州摄影节新摄影奖(2012)、无忌新锐奖(2015)等。陈哲于1989年出生在北京,现工作居住于北京。


《全景》

▲ 《全景》(2016),刘韡,综合材料,作品版权:刘韡工作室(展场图,Plateau三星美术馆,2016)


刘韡将在本次上海双年展上,进一步创作曾在2016年于韩国PLATEAU三星美术馆首次展出的装置作品《全景》。这件浸入式的作品延续了艺术家对于非真实空间的长期探索,积极地混淆了二维与三维空间的边界。艺术家使形式扭曲、变形,观者被从真实世界中拉出。

全景式的景观不能自洽,而是持续地在其内部进行分裂性的发展。


刘韡

在刘韡的创作中,现成品是反复出现的元素,他的作品也经常是由日常用品组装而成的,这些东西被他再使用而变成雕塑化的物体和装置,充满了多层面的复杂性。他的作品在全球各地展出,包括在北京、上海和巴黎进行过的个展,以及在伦敦、纽约、奥斯陆、卢森堡现代博物馆(Mudam)、巴黎、卢塞恩参加的众多群展,包括第51届威尼斯双年展、第9届里昂双年展、第6届釜山双年展和第4届广州三年展。刘韡1972年生于北京,现在此居住和工作。


《情书》

《情书》(2016),CANTONBON,行为/环境装置


在CANTONBON出版的阿兰·罗伯-格里耶(Alain Robbe-Grillet )及其夫人的作品中,《通信集》(Correspondence)是最为特别的,因为它只是作家夫妇两个人之间的情话,甚少涉及人们熟知的文学内容(当然,相反它却提供了不少对文学内容的背景补充)。为了还原这一切,作品《情书》的主体设计为对整本《通信集》进行朗读,男女主角相隔一定的距离以造成“通信”的现实效果。


CANTONBON

CANTONBON是博尔赫斯书店艺术机构(Libreria Borges Institute for Contemporary Art)的别称,博尔赫斯书店艺术机构,即CANOTONBON,2007年正式创办于广州,主要从事文学、艺术书籍的出版策划、艺术档案管理、公共教育和对外文学艺术交流。


《黑色海洋》

▲ 《黑色海洋》(2016),刘雨佳,单屏电影,作品版权:艺术家


在建于资源丰沛的戈壁滩那富有侵蚀性的雅丹地貌之中的工业景观中,机械和动物变成了影子和标识;人类是工作运转着的生物,操作着钻头、机械和车辆。制服包裹着身体,没有可识别的面孔。浩瀚的景观,持续的系统。这是一个能导致幻觉的幽灵似的地方,它的一只脚深深地扎根于遥远的过去,另一只则大步迈向遥远的未来。


刘雨佳

在刘雨佳的录像作品中,物体、实践、空间和风景被以碎片的方式进行重组和叙述,成为一种“共同的”情景体验。她生于1981年,现居北京。


《陌生的风景》

▲ 《陌生的风景》(2016),娜布其,场域特定装置,作品版权:艺术家


这些雕塑呈现了某种风景,但它们是被抽离的空间变形的想像景观,而非具体的地方。两种不同的空间由此产生:一种是现实的,与身体有着直接的联系;而另一种唯有作为视觉并通过想像才能得以接近。路灯是随处可见的城市景观之一,当作为雕塑整体的一部分出现,同时摆放在诺大的美术馆空间之内时,产生了一种“景观中的景观”;路灯矩阵式地在空间中闪烁延续,又构成另外一种陌生的城市景观。


娜布其

娜布其的雕塑作品体现了对于“物体”本体论的思考:我们周遭的物体独立地存在于人类感知之外。她201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曾在北京和纽约举办个展或参与群展,近期展览包括2016年的光州双年展。娜布其1984年出生于内蒙古,现生活于北京。


《劳动者之歌I夜》

▲ 《劳动者之歌I夜》(2016),胡向前,行为、影像,作品版权:艺术家


演员们唱着歌,挤在一个狭小的保安亭里,夸张的声音和肢体语言模仿歌剧的形式,他们身上专门订做的豪华制服,类似当下中国典型的上中流阶级公寓小区的保安。这是一出表演,它看起来如此荒诞。


胡向前

胡向前的艺术创作大多是从行为艺术出发的录像作品。其灵感来源于他周边的生活环境以及他对作为一名艺术家的意义的思考。他对荒谬事物的观察非常敏锐,擅长在作品中突出社会中存在的反差,将看似不重要的小事件放大为社会性的意符。现实成为了舞台。他的作品在世界各地展出,曾在北京、广州和达尔文(澳大利亚)举办个展,并在奥克兰、多哈、巴黎、上海、旧金山、哈瓦那、伊斯坦布尔、香港、伯尔尼等城市参加群展。2013年入围HUGO BOSS亚洲艺术大奖。2016年获得第十届AAC艺术中国年度青年艺术家大奖。他生于1983年,现居北京。


《马尔殊-暴风神》

▲ 《马尔殊-暴风神》(2016),维沙·达尔,含光线和反光池的特定场域装置


乌云,能摇动山丘,也能毁灭森林,它们像火焰一样闪耀和无所畏惧,锋锐有力:马尔殊是吠陀梵的暴风神,能挥舞雷霆闪电。他们创造出模糊的疆域和迷幻的地带,同时由电脑控制的光线随着不断变化的节拍器的节奏,在巨大的反光池上方摆动。


维沙·达尔

在维沙·达尔的艺术创作中,变形和夜间活动的事物成为两个明显的主题。他通过编织神话来探讨当代问题,光成为一个反复出现的主题。他的公共艺术作品和特定场域装置曾在德里、古鲁葛拉姆、孟买和浦那展出。出生于1976年,达尔现生活在古鲁葛拉姆。


《他者的博物馆》

▲ 《他者的博物馆》(2016),克里斯蒂安·本巴拉·汤普森(博士),摄影冲印


画布格上是显要的大英帝国殖民时期的人物——一个探险家、一个艺术评论家、一个民族志学者和一个人类学学者——这些人物画像上的眼睛被小心的挖掉了,被换上了克里斯蒂安自己的眼睛,于是画布成了他戴的面具。这些眼睛在问一个问题:“你们当时是如何对这个世界进行分割和归类的?”


克里斯蒂安·本巴拉·汤普森

克里斯蒂安·本巴拉·汤普森(博士)在2010年被牛津大学录取,成为了牛津大学900年校史以来第一个被录取的澳大利亚原住民。他的作品探索关于身份,文化混合和历史相关的概念,而他在他的作品中则通过仔细安排的姿势、服装和场景设置化身为一系列的角色。他的作品被澳大利亚国内以及国际的一些机构收藏,也在多个城市展出,包括伦敦、牛津、巴伦西亚、沙迦、德比、曼谷和悉尼双年展。出生于1978年,他现居住于伦敦和墨尔本。


《圣化的云》

▲ 《圣化的云》(2013),阮芳灵,140 件带有数字印刷照片的瓷片


在远处,烟雾具有让人无法抗拒的魅力,仿佛美丽的烟火。越南近代史经历了将近六十年持续的硝烟(1930-1980)。火焰在人体、桥梁、城镇上燃烧。炸弹的烟雾貌似云朵,却有致命的力量。


阮芳灵

阮芳灵的作品对表象和隐像的真实、形式与时间进行反思,并传达一种关于错位的弥漫性的感受。他们讲述已经遗忘的故事或那些微不足道到从未进入我们潜意识的事物。她曾在越南和福冈举办个展,并在旧金山、安曼、于默奥参加不同的群展,还参加了2016年新加坡双年展。出生于1985年,她现居住在河内。


《A地区抢劫案》

▲ 《A地区抢劫案》(2013/2016),亚赞·卡里里,装置


几年前在拉马拉发生了一起银行抢劫案。抢劫犯根据当地地缘政治的状况,成功逃脱了追捕。警察局的档案里对当时的情况有所纪录。这些照片完整讲述了紧急情况下如何穿越这座城市。

亚赞·卡里里

亚赞·卡里里将平行的叙事编织在一起,突出关注地理上的距离是如何影响我们对疆域进行划分的,以及地理因素如何增强或抑制了我们形成政治和情感上的依赖。在图像构成的框架中,观众成为时间和叙事进程的化身。他曾在孟买、梅赫伦、伦敦、巴黎、拉马拉、迪拜、安曼和罗马举办个展,并且参加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和第11届沙迦双年展,他还在各类刊物上发表文章。生于1981年,他主要居住在巴勒斯坦。


《未来系列》

▲ 《未来系列》(2015-2016),克里斯汀·孙·金,纸上铅笔和干粉笔绘画


像音乐一样,美国手语是一门高度空间性的语言。克里斯汀·孙·金认为,美国手语的一多半都是通过人脸表达的。在美国手语中,要表达“未来”,是用一只手的手掌从脸部朝外画出两个半圆。每次她在做这个动作的时候,她都将自己设想成具有截然不同性格的人。通过调整她的脸和手的运动,她能让“未来”变得安静或者躁动,平淡或者害羞,饥饿或者巨大。


克里斯汀·孙·金

克里斯汀··金将美国手语中的运动感知和肢体表现语法与最基本的音乐概念相结合,制造出她对于声音的幽默而富有诗意的独特表现方式。她曾在伦敦、东京、诺伯格、北京、布里斯托尔、德克萨斯、斯德哥尔摩、柏林、芝加哥、阿灵顿、首尔、旧金山和纽约举办个展,也在全球各地参加过多个群展。她曾获诸多奖金资助和驻留项目。她生于1980年,现主要居住于柏林和纽约。


《朝洞穴里看》

《朝洞穴里看》2000-2005),彼得·皮勒,涂料印刷


彼得·皮勒在汉堡的广告销售代理商Carat Hamburg工作的时候,每周都要将几千份报纸归档,为了调剂工作的无聊,他开始收集自己的图像档案库,并将它们以某种视觉或概念性的主题联系起来。于是,《朝洞穴里看》这个奇特而富有幽默感的系列出现了。


彼得·皮勒

彼得·皮勒使用的主要媒介是在媒体中流通的照片,他根据一些具体的标准将这些照片从它们原来的语境中抽离,再将它们以和原始大小不同的尺寸呈现出来,并以不同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最后诞生的新作品则会给观者一个从自己的角度进行诠释的机会。他曾在维也纳、柏林、日内瓦、纽约、巴塞罗那、伦敦、科隆和里斯本举办个展,并多次参加群展。生于1968年,他现在居住在汉堡。


《停在外边的车》

▲ 《停在外边的车》(2016),谢蓝天,装置,新委托创作


一辆停在外边的大众桑塔纳,急促闪烁的刺目灯光。里屋播放着从两张专辑中节选的勉强能辨认的爵士乐曲;李摩根的《响尾蛇》(1972)和萨拉·拉格伯的《埃及爵士乐》一直持续地振荡。

1969年刊的《生命》杂志放在副驾驶座上,翻开到火箭穿过清澈蓝天的那一页。

通过对金属、音乐和运动的特别关注,这本杂志引向了交集点——一辆废弃的汽车上,并以为暗示出历史与叙事力量的不同动力。在这日常场景中的碰撞,是那个以工业化、现代化和民族化为标志的时代的残留与回响。


谢蓝天

谢蓝天的作品是无国家状态的寓言。他对身份的置换和滑动很有兴趣。他毕业于芝加哥艺术学院,获得美术硕士。他曾获得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Sheikha Manal青年艺术家奖。生于1988年,他现居迪拜。


《海浪》

▲ 《海浪》(2014-2015),谭丽萨,录像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实验小说《海浪》,库尔贝画中的海浪,被波罗的海冷却着的谷歌数据中心,不可见的水母和跨越大洋的电缆——在大陆与海洋的交界处,不同的水文关系间正形成着一次对话。从伍尔夫出发,这件作品对社会及其技术条件影响下意识的形成展开了想象,并考察了地理和水文过程的表达形式。

谭丽萨

谭丽萨的创作借文学、文学理论和历史及个人指涉对语言、图像和体验之间的微妙关系进行物质性的探索。她的作品曾在纽约、巴黎、罗弗敦群岛、圣地亚哥、圣巴巴拉和蒙特埃莫索等地展出。


《预言》

▲ 《预言》(2013 –进行中),法布里斯·蒙泰罗,墙纸印刷


盖亚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大地之母和生命之源。对蒙泰罗而言,环境恶化、充满希望的未来、通过神秘主义角度看到的不断变化的世界,与城市里人们的日常生活时刻共存。他与塞内加尔时尚设计师Doulsy [Jah Gal]合作创作了这个系列。

法布里斯·蒙泰罗

工业工程师出身的法布里斯·蒙泰罗,在做专业模特的时候学习和发展了他摄影方面的技能。他想要创造出一个处在摄影新闻和时尚摄影之间的视觉世界。生于1972年,他现居达喀尔。


《晾衣线》

▲ 《晾衣线》(2006),艾沙·贾托伊,录像


通过一个家庭悬挂在晾衣线上的衣服,我们可以对这个家庭的生活有一些了解;通过一个地方的公共纪念碑,我们可以对一个国家的思想有一些了解。一架1971年与孟加拉交战中使用的战斗机被立在了拉合尔的一个叫做“中国集市广场”的城市交叉路口处。在这家战斗机上,艺术家挂上了一件被染成麦克白式红色的衣服,将一个体现私密的关爱的动作(为某人洗衣服)和公开的野蛮(战争与屠杀)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个情报工作人员来要求艺术家对此进行解释,但是她迅速的就逃走了。


艾沙·贾托伊

艾沙·贾托伊原是一位细密画画家。在经常思考与肖像研究有关的美学问题的同时,她质疑传统的图像建构模式在今天的相关性,于是她的艺术创作也就呈现出混合的形式。贾托伊是在拉合尔出版的《当代艺术与文化》期刊的创刊编辑,多年来曾在马德里、迪拜、香港、拉合尔等地展出作品。生于1979年,她现居拉合尔。


《奋进》

▲ 《奋进》(2010),陶思·马卡奇耶娃,录像


如题,作品表现的是一个人奋力而徒劳地试图推动一块巨石。这个视频与陶思·马卡奇耶娃另一件作品《散步》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其中都是渺小的、卡通一样的人物与雄伟的自然对抗着。摄像机的角度强调了身体的附属性,但整个行为又略为滑稽。由此,行为本身的无望失去了悲剧性。


陶思·马卡奇耶娃

陶思·马卡奇耶娃的创作实践从行为表演出发,对传统的历史形式进行质疑,同时制造文化和性别常态,并采用一种针对日常生活的幽默的批判性。马卡奇耶娃的作品曾在华沙、巴黎、伦敦、乌普萨拉、伊斯坦布尔、莱比锡等地参展。生于1983年,她现居住在马哈奇卡拉。


《诺斯替渗透》

▲ 《诺斯替渗透》(2016),卡尔·马克思,综合媒体拼贴


卡尔·马克思着迷于当今时代中图像的超级传播与超级生产,在图像间的痴狂游戏中,他捕捉着图像激流的永恒状态。他的拼贴作品在社交媒体上广泛流传。


卡尔·马克思

卡尔·马克思的创作涉足公共音乐会表演、专辑封面设计,以及公共壁画。2014年,他在瑞典北雪平的码头上创作了一件长140米的连环漫画。他是斯德哥尔摩迷幻艺术家团体“荒岛酸性小组”(Lumber Island Acid Crew,80年代中期至今)的创始成员,也是活跃在Edge、Darling和Vice等刊物上的作者和编辑。他还使用绰号“anon.e”,游走在瑞典公共空间的法律灰色地带中。马克思的作品在社交媒体上得到现象级传播。出生于1968年的马克思,现生活在瑞典林雪平。


《客人》

▲ 《客人》(2016),维云娜·菲德,服装/雕塑,行为


来自《西游记》(1592)那丰富的、神话般的、充满灵气的世界中的人物角色,用诗歌与问题来迎接到访者,而这些诗歌和问题在《西游记》的第一版、带删节的英译本《猴:一个中国民间故事》(亚瑟·韦利,1942)中并未得到呈现。

这个故事的结构成为了一件当代手稿,一个人物、对话、地理、经济和政治的集合,通过现今的手法,被重新编排成可以来自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新情节。所有的事物都可以作为存在物而被感知,同原作一样有价值、真实和独特。


维云娜·菲德

维云娜·菲德把自己看作一个艺术家和研究者,行走在追寻模型、绘画、文本和虚构机制的道路上。除了学术性的工作以外,她还为一套新丛书《EP》担任创意总监,这一系列著作由柏林斯腾伯格出版社(Sternberg Press)出版,内容涉猎了艺术、建筑、设计等领域。她目前正编写该系列的第二卷:《设计虚构》(Design Fiction ,2016)。菲德是哈德斯菲尔德大学的文化理论部研究员,以及金匠大学美术与批评研究部讲师。她在2006年完成了伦敦中央圣马丁学院的博士学业,并在伦敦生活至今。


《我们的挚爱》

▲ 《我们的挚爱》(2013),阿甘·哈拉哈普,72版照相印刷


“安息吧亲爱的”,“妈妈的女儿”,“丝绸公主”,“宝贝”,“挚爱的”。在人类与动物间存在着情感的纽带。通过雅加达拉古南宠物公墓墓碑上的文字,可以看出这种纽带是不同的,是超越边界、准则、习俗和宗教的。

阿甘·哈拉哈普

阿甘·哈拉哈普的作品对梦幻与现实进行结合,对人生进行讽刺与诙谐的演绎。他于2005年从印度尼西亚万隆设计与艺术学院(STDI)毕业。哈拉哈普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泰山摄影工作室(Tarzan Photo Studio)任数字影像艺术家。2008年,他成为“印度尼西亚艺术大奖”的最终角逐者。一年之后,他的首个个展在MES 56 Yogyakarta开幕。随后,哈拉哈普开始参与到多个摄影展览中,包括在东京、新加坡、大邱、埃斯特雷莫、波哥大和墨尔本等地举办的展览。哈拉哈普出生于1980年,现生活在雅加达。

《零纬度》

▲ 《零纬度》(2014),比安卡·巴尔迪,高清彩色无声影像


在真实地带与虚构空间中存在着一种张力。来自欧洲帝国野心与殖民冒险主义时期的遗物、雕塑、历史密码以及表演性道具,预示并断然指向了1884-85年的柏林会议产生的不可逆转的结果。它使得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政治领土被大面积地划分,一块定制的、便携的探险者地带被重新洗牌。


比安卡·巴尔迪

比安卡·巴尔迪的影像装置把被忽视的故事线索以及被隐藏的权力结构呈现在人们眼前。通过对特定文化和社会学产物的聚焦,政治、经济和文化间影响的复杂网络被历史情节所揭示出来。巴尔迪最近参与过或即将参与的展览包括了在纽卡斯尔、安特卫普、布伦瑞克、法兰克福、圣保罗、德班等地举办的展览,以及第8届柏林双年展。巴尔迪出生于1985年,现生活往返于柏林与布鲁塞尔两地。


《上海电影地理》

▲ 《上海电影地理》(2016),激烈空间,影片


移动影像是一种不断提出革新要求的写作。对上世纪二十年代以来,上海的各种空间被不断写入电影之中。对这些空间重访的呼唤,发展出了全新的书写和排演。这便是“复拍”。它们是片段和插曲,围绕着臆测的轴心旋转,而非对老电影的重新制作。它们是对电影的再次理解,提供看待这些空间的新的视角,通过对话,通过全新的表演、模仿,在地的行走。

激烈空间

激烈空间建于2014年,创始人包括石青、黄淞浩和姚梦溪等人。它是一个项目空间,试图探索艺术生产和关系之中的空间和实践问题。

《加沙系列》

▲ 《加沙系列》(2014),法拉赞那·艾哈迈德·乌尔米(达卡),纸上混合媒介绘画


大街上的一个男人,加沙的一个孩子,甚至还有她自己——这些象征性的作品和心理状态的肖像,都被抹掉和抽象化了,暗示着一种烦躁不安和自我否认。


法拉赞那·艾哈迈德·乌尔米

法拉赞那·艾哈迈德·乌尔米的创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她日常所接触的人们的影响。她的绘画充满了关于人的故事,一些故事来自于那些仅仅在街道或电视上瞥见的人,其它故事则来自于她身边亲近的人,但个人关系的亲疏也是她作品中的重要元素。她曾在达卡、巴塞罗那和日本参加数个艺术营和驻留项目,她的作品曾入选达卡数个展览及2016年银川双年展。她生于1980年,现居达卡。


11届上海双年展

第11届上海双年展:何不再问?正辩,反辩,故事

The 11th Shanghai Biennale

Why Not Ask Again? - Maneuvers, Disputations & Stories


展期:2016年11月12日至2017年3月12日

主策展人:Raqs媒体小组

策展组成员:萨比赫·艾哈迈德、刘畑、陈韵、黛丝·默恩德

展览协调人:徐辰斐

主题展地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1-3楼

城市项目地点:上海斯沃琪和平饭店艺术中心、大悦城摩天轮、线上、长阳路糕潮面包坊、宝山路、定海桥以及上海音乐厅广场等。


在当下高度互联的全球语境之中,第11届上海双年展将着重于探寻“南南合作”的可能性,意图去呈现一个超越东西分野的具有发散性的艺术世界。集研究、创作、策展于一体的Raqs媒体小组表示:本届双年展不仅是一系列探索和研究的小结,更是新视角和新观点的起航。


上海双年展


上海双年展创立于1996年,是中国历史最悠久、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当代艺术双年展,也是亚洲最重要的双年展之一。


2013年,双年展迎来了它历史上最年轻的工作团队。同时,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学术委员会暨上海双年展学术委员会成立,为其学术的高度、深度掌舵。从2014年第十届开始,双年展采用了总策展人负责制,策展团队更加高效,展览也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