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重塑的自然:在SCôP看摄影师镜头下的百态景观
发起人:colin2010  回复数:0   浏览数:929   最后更新:2016/09/12 09:24:48 by colin2010
[楼主] colin2010 2016-09-12 09:24:48

来源:TANC艺术新闻中文版 亦歆


上海。“自然:主观的景态”于9月7日在上海摄影艺术中心(SCôP)开幕,展出了70余幅作品,包含了20世纪美国摄影师哈里·卡拉汉(Harry Callahan)以及中国摄影艺术家林然、罗永进、倪有鱼、沈学哲、史国威和吴舢锟。据策展人凯伦·史密斯介绍,本次展览中哈里·卡拉汉的作品来自靳宏伟的收藏,去年上海摄影艺术中心的开馆展以他收藏的人物摄影为主,今年的这场展览则关注他的自然主题摄影作品收藏。



“自然:主观的景态”展览现场


是什么线索促使这些摄影家的作品在同一空间展出?无疑是它们彼此之间的割裂和联系创造了更大的观展可能性和想象力。这些关系的形成不仅仅是个人的,还是历史的、地域的,但最终都归结到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体验。


每个人都成为迫切要按下快门的创作者,我们的情绪和动机与艺术家有区别么?当我们观看安塞尔·亚当斯(Ansel Adams)镜头下的优胜美地国家公园时,为什么会感动不已?是自然本身,还是“主观的景态”?

罗永进《鼓楼(清明下海图)》(局部),展览现场图


“景观”(Landscape)作为创作题材,首先是艺术家的一种主动选择,将视线放在人类活动之外。这种类似于“远离尘嚣”的隐士精神,早在中国被实践了2000年。对于山水画的热衷,无论是理论批判还是实践流派,中国人无疑有相当发言权。在宋元明时期,山水题材和特定的水墨技艺达到了全新的意境,被文人视作中国画的最高境界而具有排他性。但是,士大夫审美和他们的儒家文化背景和对禅宗的投入密不可分,“画中烟云养人”是这种天人合一宇宙观的“宣言”。

倪有鱼《逍遥游2》,2011-2012年


文人画的意境和审美在当代其他媒介的艺术实践中,仍对中国艺术家存在“基因式”的影响。我们仍可以从有着国画专业背景的倪有鱼的作品《逍遥游》中,看到古典的构图和元素,将人物置于苍茫天地中的孤立感,以及通过对光影排布所引发的水墨联想。


又如,罗永进的城市景观作品《鼓楼》,由280张独立照片组成,均来自他拍摄和收集的19、20世纪照片和绘画,以全景式的俯视视角再现了这一历史景观在变迁下的综合风貌。在色彩的处理上,想必受了“青绿山水”的启发。

林然《穹谷·映射·纳湖转山》,2012年


林然是真正忠实于摄影艺术形式的“写意”摄影家,他的《穹谷》系列基于对中国西部10年的观察拍摄,按照他自己的话来说,每一幅作品都是“为心立像”。他可能也是本次展出中唯一在情绪和动机上接近安塞尔·亚当斯的摄影家。可以说,林然是亚当斯式古典摄影意义上的自然摄影艺术家,即体现了对一个没有人工痕迹的自然“终极美”的敬畏和赞美。

罗永进《鼓楼(清明下海图)》,2016年


与林然同一时代的罗永进,其作品展现了完全不同的趣味。他长期致力于对中国城乡建筑景观的“采集”,摄影艺术评论家顾铮认为他“以一种社会文化的角度来审视建筑本身”。对于某个特定地点的记录和再记录,例如:鼓楼,呈现出特定景观的环境变迁,直到这个景观成为对个体存在某种象征意义的符号。这种空间上或者是地理上的回访,就好像记忆中的“故地重游”,景观的变迁也寓意着个体生活的变迁。

沈学哲《倒下的大树》,2012年

沈学哲《打水的朝鲜农民》,2012年


沈学哲的《打水的朝鲜人民》是他对豆满江边生活环境的真切记录。照片上,拍摄者站在远处,大部分画面被景观和地形占据,然而无法避开的焦点则是位于画面中心的人。这种“中心化”的构图存在很大的意图性,我们跟随着拍摄者,参与到当地人生活的一个场景,不走近他的生活,也无力走进。罗永进和沈学哲的作品都承载着“文化编码”,假设我们并没有被告知这些景观的特殊背景或时代功能,我们的观看是否会是另一种体验?

史国威《有风景的房间C》,2013年


随着时代的变迁,全球化衬托出当下年轻艺术家所共同面临的局面:一个不再有流派和风格的空前艺术世界和市场体系,以及所引发的一种新的怀疑态度。海归的史国威和吴舢锟深悟西方的现代艺术语境,他们的作品具有幽默和实验的特点,也更注重观者的体验。“景观”作为原材料成为一种引发观看的诱饵,它们不再仅仅被视作表现对象的本身,而是某种观念叙事的载体和手段。

吴舢锟《大山:细胞》,2016年


史国威的《有风景的房间C》,类似于数码效果的纹理和质地,实则手工着色,使观众对景观产生了模棱两可的感觉。他于2013年开始尝试散点透视取景的拍摄方法,让画面更平整,产生类似于画布上的作品效果。又如,吴舢锟的《大山:细胞》同样试图质疑和探索数字时代下环境与人的关系。

哈里·卡拉汉《多重曝光的树,芝加哥》,1956年

哈里·卡拉汉《埃莉诺,普罗旺斯的艾斯城》(Eleanor, Aix-en-Provence),1958年


约翰·伯格(John Berger)说:“观看先于文字。” 过于机械化和生硬的解读也许无助于增加观看的愉悦性,但愉悦感并非是观看的必要副产品。


哈利·卡拉汉,美国摄影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的作品跨越上世纪40到90年代。他的职业生涯一直致力于拍摄日常围绕他的自然、建筑和人物。从他的景观作品来看,他仍是热衷于光影、线条、纹理、细节,以及谙熟暗房技术的一代,但专注于有选择性的自然和物体(稻子、草坪、水面等),又深受美国抽象艺术运动的影响,卡拉汉的作品体现出特有的构图趣味和韵致。卡拉汉曾说,“随手印象照和一张严谨照片的区别在于,一封商务信件和诗歌的差异。”(撰文/亦歆)


自然:主观的景态

上海摄影艺术中心 | 展至11月27日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