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华:他用陶瓷塑造了中国城市化进程和自己的内心世界
发起人:天花板  回复数:0   浏览数:2119   最后更新:2016/09/06 20:31:29 by 天花板
[楼主] 天花板 2016-09-06 20:31:29

来源:YT云图


# 工作室是艺术的磁场、是港口、是聚散地、是产生想象力的地方,是不可思议的大容器……



与陶瓷有着不解之缘

刘建华1962年生于江西吉安。


十二岁时,他离家求学前往景德镇学习陶瓷工艺;1985年,刘建华考入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雕塑专业。


陶瓷注定与他有着不解之缘。现在,作为中国重要雕塑和装置艺术家的刘建华,已逐渐转向综合媒材的利用与试验,但在他的创作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陶瓷的身影。

刘建华 - 彩塑系列-迷恋的记忆


陶瓷在刘建华的手中极为多变,它们可以成为女性的身体、易碎的榔头、抽象的墨滴、现代化的城市建筑,甚至是带有古典意蕴的窗棂、枯骨、苇叶、纸和落叶。


这些与陶瓷材质本身留给人的印象反差巨大,让人对陶瓷产生出一种陌生感,进而关注到它时常被忽视的特性。

刘建华 - 水中倒影(局部)

刘建华 - 骨头

刘建华 - 容器

刘建华 - 无题2012

刘建华 - 迹象


“陶瓷看起来坚硬,实际上脆弱而易碎。生活中也是这样,任何美好的事物都不可能长久,都会破碎。”刘建华对我们熟悉的事物重新界定,给予观者重新思考的机会。


刘建华 - 日常·易碎

刘建华在北京公社个展时展出的作品《无题》(局部)


2004年,在昆明生活了近16年的刘建华举家迁往沪上,这也为他带来新的思考与关注点:“一到上海,感觉整个人像掉进一个巨大的混凝土搅拌机,快节奏的生活让你不由自主地被推着走,每天会关注和考虑很多事情。我把它理解为我生存和创作的一个新的大空间,可以尽由我折腾。”

刘建华 - 方

刘建华 - 方(局部)



从关注中国城市化进程到自我与内心


从《虚幻的场景》、《义乌调查》到《出口—货物转运》,刘建华到上海之后几年的作品中,能明显感受到他对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密切关注与思考。

刘建华 - 虚幻的场景

刘建华 - 虚幻的场景(局部)

刘建华 - 义乌调查

刘建华 - 出口-货物转运


近期,刘建华的作品题材从专注城市、社会和新闻焦点,变得更注重自我与内心,作品形态也更加抽象、富有禅意。


从2009年在北京公社的个展作品《地平线》中我们就能看到这样的趋势,而今年在香港佩斯画廊展出的《白纸》系列作品更是如此,现在这一系列作品已经被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收藏。

刘建华 - 白纸

刘建华 - 白纸


“《白纸》系列或许会让我们在一瞬间想起极简主义艺术,但仔细观察后却会发现,‘白纸’的各个边角有不同的捲翘,白瓷本身的特质让这些捲翘看上去更有一种难以言传的微妙,这种细节将它们与强调使用基本点线面块的西方抽象或极简区别开来”刘建华说。


作品《白纸》的创作花絮↓


“到了近期,嘈杂的生活环境令人的心理压力不断膨胀,我觉得自己已经非常疲惫,我想这种感受非我一人独有。我开始把作品中一些叙事的内容慢慢清理掉。尽管包括我在内的艺术家都曾经或正在用西方艺术语言来反映中国的社会现实,但我想这在未来的中国当代艺术史中未必会产生一种新的意义。”


生活工作环境的改变,一直为刘建华带来新的感悟。



工作室在他心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

刘建华工作室细节


“工作室是艺术的磁场、是港口、是聚散地、是产生想象力的地方,是不可思议的大容器……”

更多刘建华与工作室的故事,请继续关注

乔空间新展

“工作室”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