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 顾】首届圈子艺术青年奖入围作品展(三)
发起人:Circleart  回复数:0   浏览数:1447   最后更新:2016/08/26 10:18:34 by Circleart
[楼主] Circleart 2016-08-26 10:18:34

奖项创立背景

在中国的艺术史中,文人士大夫与乡野市井之间一直有一道截然的鸿沟,这里面除了审美趣味的阶层差异,更重要的是在传统中国社会性的弱小中,艺术成为了社会残缺的片段。他们经由耕读而仕宦,从此“先”于天下,俯视群氓。就算是在放归林泉以后,也是愀然独处,作出世想。对他们而言,要么是庙堂,要么是田园,他们从来没有发现也无力构建一个真正的世间——社会。


从这个角度而言,中国的当代艺术最要紧的地方,便是发现社会,从而一洗用脂粉伪造的山水。


然而这样的一种作为无异于拓荒,这将不仅仅是艺术家们的心之所系,更有整个社会对于艺术的重新认识与接受。


投身社会便要遵循社会的规则,因此价值观问题、社会思想问题、艺术观念问题乃至市场问题,遽然成为当代艺术家们必须面对的课题,艺术的社会性由此得以逐渐确立,艺术家们则需要为此经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震荡。


这个领域里越来越多的文化学者加入其中,更有内外资本共同作用,因此这个领域较之以往大大拓展了空间,艺术的视野正在遍及每一处社会角落。但是无论是批评话语的体系,还是市场运作的机制,所有这些都在初始阶段,去中心化的自由潮流,更令中国的当代艺术显得惶恐,而不是表现出冲决后丰富的自组织生态。


圈子艺术中心试图建立一个在展览与评奖,交流与消费之间可能为当代艺术社会性的深刻带来促进的平台,从而使得精英艺术与大众审美不再隔膜,使得思想也获得市场的机会。


入围作品


作品名称:《北朝鲜国际微电影节》

者:乌托邦小组(邓大非+何海)

作品材质:综合媒介

创作年份:2013

所获奖项:三等奖


创作背景:近年来北朝鲜不断制造各种具有轰动效应的新闻事件,引发全球普遍关注。尤其是中国网民们,由于中国和北朝鲜的特殊历史关系,对北朝鲜的状况更加敏感。北朝鲜的现状和我们自己曾经的历史阶段有相似之处,也与我们的处境有这千丝万缕的联系。另一方面,近年来网络上不断涌现活跃的个体或团队自主创作、创新的微电影作品,他们取材自由、观点鲜明、手法灵活多样并已经形成群体性面貌的趋势;多数作者都不是艺术专业出身,具有玩票的性质,但这也表明微电影正在向着平民化的趋势发展,不再是电影导演和艺术家们的专利,而成为和文字一样能够表达普通人思想的武器。《北朝鲜国际微电影节》的宗旨在于鼓励视频爱好者更加自由地运用简易、多元手段来表达自己对于社会现实问题的看法,收集、扶持、鼓励针对某一具体议题的视觉艺术创作,更多的采集于大众的参与意识与热情。因为此次微电影节的主题非常具体,所以衷心希望广大文艺爱好者能够以多元、多手法、简易宽泛的艺术作品参与到这个其实距离我们并不遥远的社会文化议题中来。



主题阐述:

《北朝鲜国际微电影节》是一个实验策展项目,讨论北朝鲜现象及其与中国的联系。我们模拟县市政的“平壤国际电影节”。北韩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存在于媒体上的国家信息。因为半个世纪以来,它以一个闭关锁国的姿态一直沿用了毛时代中国社会主义的集权统治和愚民政策。网络上的各种关于北韩的图片和报道除了大部分脱北者的危险经历和对困苦生活的控诉之外,就是关于大量表面化歌舞升平的生活碎片、金家领导人工作、生活的照片……北韩实际上是一个关于政治上的现代主义实践的辛辣讽刺。此方案借北朝鲜为素材探讨了活在强大意识形态里面人的精神困境,如洗脑之后的迷信、精神抵抗、面对强大系统的自我矮化,《北朝鲜国际微电影节》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网络征集世界范围内网友的视频作品。第二部分为乌托邦小组为了这个电影节自己拍摄了十部朝鲜题材的视频作品。(还包括:自制木刻海报十幅,自制铸铜奖杯,奖状、一部北朝鲜电影节宣传片等与电影节相关的元素)



《北朝鲜国际微电影节》宣传片



《北朝鲜国际微电影节》-《互相感动》视频



《北朝鲜国际微电影节》-《为什么》视频




获奖评语


以民间个体的身份,利用互联网的方便渠道,幽默的生产严肃话题。从普通人的微观政治角度出发,借用诸如录像艺术、网络视频、印刷海报、互联网自媒体、电影颁奖典礼等综合手段,并和艺术教育结合起来,多方面探讨个体在政治系统中的存在感,以及体制对个体身心的决定性影响,既有广度又有深度。不再纠结于形式语言的创新,着重于议题生产。实体空间中煞有介事的颁奖仪式,和影片在互联网中的广泛传播相结合,在五十步笑百步的幽默中,开辟了“小众”和“大众”间的通道。

(杜曦云 / 文)




艺术家


乌托邦小组 / (邓大非+何海)


邓大非男,2005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综合艺术系。自由艺术家

何海2011年获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造型艺术博士,目前任教于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2008年与艺术家邓大非共同发起乌托邦艺术小组,共同创作至今。


2008年艺术家邓大非与何海发起并组成乌托邦小组,以合作的形式实施系列的艺术项目。从跨越一年的《家庭美术馆计划》到在英国实施的驻地项目《理雅阁的记忆之宫》,以艺术教育为主题的798艺术节;乌托邦小组的创作立足于对自身生活境遇的反应,使用文化研究的方法,从人类普世存在的理想高度反观现实,现实的困境与问题成为艺术创作的起点,通过艺术创新提供带有想象力的疏导方案。他们深入中国社会各个阶层,游走于国际,自身的身份和工作方法也在不同的工作界面上就此展开并深入。乌托邦作为一种理想,构成了小组创作的参考纬度,这是一条永恒的艺术之路,只是在不同时代的外在形式上有不同表现;在艺术实践中小组的工作往往是与乌托邦与反乌托邦的对立统一中结合起来,期望通过艺术的创新带给更多的人启示;小组在实践的同时也在出版相关的理论书籍。



北朝鲜国际微电影节海报 /木刻10


▲《N种死法》海报

▲《北朝迷宫》海报

▲《互相感动》海报

▲《什么使我如此陶醉》海报

▲《世界北韩化》海报

▲《挑逗》海报

▲《突然闯入》海报

▲《为什么》海报

▲《我的不是你的》海报

▲《意念的胜利》海报

▲最佳创意奖奖状

▲最佳表演奖奖状

▲北朝鲜国际微电影节奖杯

▲活动现场图片

让艺术融入生活,让艺术装点生活。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