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就是最后一个鸡蛋
发起人:陆小果  回复数:4   浏览数:1497   最后更新:2016/09/02 16:25:05 by 艺术眼artspy
[楼主] 陆小果 2016-08-25 21:17:52

来源:中国艺术现场


时隔四年之后,作为在北京公社的第三次个展,赵要并没有像第二次个展一样,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将当时一年之前第一次个展的作品(几乎)原样复制,只是尺寸上略变大了一些。那么,名为“最后一个鸡蛋”的新个展,究竟是什么样子呢?









本次展览展出了赵要的三件作品,均为2016年的新作。第一件即是满墙斑驳的正在剥落“鸡蛋壳”,碳酸钙材质的“蛋壳”在洁白的墙面上干净地呈现出分析报表般的曲线图案,作品的名称是“很有营养”。第二件作品是放置于地面的三组棕红色材质的长方形文化石,同样呈现出精准的曲线图,只是每块石块的衔接处在平面上形成了天然的“表格”图案,作品名称为“纪念它”。最后一件作品位于独立空间,是九个置于文化石上的陶罐,边缘被切割成了同样的分析报表曲线,与前两件作品异曲同工,作品的名称为“最后一个鸡蛋”。


很有营养 碳酸钙、矿物颜料、光固化树脂 尺寸可变 2016

作品细节

纪念它 文化石 190x285cm 2016


赵要表示,每个曲线图都有他自己的性格,自己的作品中选用的曲线图来源于周围他所能接触道德一些分析报表。在这组四组长方形文化石的作品中,赵要认为它们平放在地面上有一种莫名的墓碑一样的感觉,一种漂浮感,而这些日渐下划的“快要不行了”的曲线图莫名契合它这一点,所以他为作品取了名字为“纪念它”。


最后一个鸡蛋 陶缸、文化石 300x300cm 2016

作品细节

作品细节


理智 与 情感


赵要表示,此次展览作品选用的材质,比如文化石和陶缸,都是一种自然的东西,而且我们会不自觉地对这种东西产生亲近感,主要想通过这些把这种体验和情感调动起来。而作品上浮现的曲线则与之相反。曲线的来源和我们对曲线的使本身就表示一种理性分析,表示我们对理性的依赖。使用曲线的主要的目的是我们要对历史有一个新的认知,对事情的发展的未来要有一个可预见和可控制性。代表的理性的的可控性的曲线,与作品中承载这些曲线的让人自然产生亲切的不可控情感的文化石和陶罐以及蛋壳,集合成了一个巨大的复杂信息体。


“亲切感调动到对作品的理解力,但并不不表示我想告诉你这种亲切感是好还是不好,他只是作为一个诱因出现,你感觉到它了,这个时候就够了。”赵要说。



最后一个鸡蛋 与 复杂信息


关于本次展览的名称“最后一个鸡蛋”,赵要表示鸡蛋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本身是个蕴含了非常丰富经验的信息体。提及信息,艺术家表示信息的再利用和资源一样,会产生一个新的功用和模式。如同本次展览中的陶罐、文化石、分析报表图案、数据等等这些都是信息,并且信息不只是这些视觉形象的东西,还保罗左右我们认知的一些观点与观念。无论这些固有的信息不管多复杂,都需要要具有一键启动的能力。即你一按动它,就能就能获得它,很直观地拥有这些信息,而你获得的这些复杂的信息特别丰富,就像一张大网,彼此之间互相联系。


作品细节


关于第一次个展 和 第二次个展 那个疑惑


最后,提及2012年在第二次个展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空间(几乎)复制了第一次个展之事,赵要表示,在创作完一个作品时,就会在考虑对于艺术家来说,自己的工作的一个重点在哪里?你要提供给观众的一个high点到底在哪儿?后来就试验了一下: 一个艺术家,如果不在所谓的视觉形式感上做变化,那么能不能提供一种精神上的满足感。 所以当时他就选择了同样的作品再次呈现,在同一天、同一地点,而此时所有与这些作品及这个展览有关的东西就都变成一种背景和一种信息。如此,同样,获得了一种快感。

[沙发:1楼] sunfarstar333 2016-08-25 21:31:46
呵呵呵很 开心
[板凳:2楼] guest 2016-08-26 10:55:36

来源:空艺术 文:朱凡


赵要 一键启动

作为时隔四年的北京个展,赵要在北京公社的第三次个展以“最后一个鸡蛋”为题,从蛋出发,一键启动。


展览现场


展览展出了三件作品《很有营养》、《纪念它》、《最后一个鸡蛋》。指向理性分析的曲线图作为图形,在展览“最后一个鸡蛋”中反复出现,赵要利用了曲线图的与蛋壳破碎边缘的图形相似建立联系,他并没有限定于对某种图像形式的创作,而是挪用曲线图这一形式,建立在数据可视基础之上的曲线图,是一种纯理性图像,同样是具有广泛使用的对于各行各业的分析,可以被视为是为了掌控、预知未来的普遍性认知方式。通过曲线图与常规意义上理解鸡蛋的生命体验、互联网表情包等轻松形象对比,建立了理性与感性的关联。


很有营养 碳酸钙、矿物颜料、光固化树脂 尺寸可变 2016


展览同时呈现了可控与不可控之间的平衡关系。作品《很有营养》似乎仿照了赵要《很有想法的绘画》的文字方式,实际上,通过特别研制的材料,由碳酸钙粉末经过光固化在墙面制造成一层人造蛋壳,与真实的蛋壳有着一样的成分。图像由7个波动性强烈的曲线图构成,在连接处甚至还有从峰值到底的剧烈落差。墙面随机且不可控地发生龟裂和剥落,与观众可参与的拨除过程一起,露出空间固有白墙,似乎完成了拨蛋的过程,露出蛋白,显得“很有营养”的样子。


纪念它 文化石 190 x 285 cm 2016


作品本身的易碎感使得观众下意识的会与作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而在艺术家设定的规则之中,观众恰恰可以通过参与的方式,加剧“蛋壳”的剥落速度。这种参与不仅仅是为了参与而设置的形式感,是通过触觉、视觉的行动方式,将观众个体内部的日常惊讶调动出来,通过对于可控和不可控感知而形成的,这种感官把每个人的内心感受调动出来。


而常用于建筑表面的“壳”的暗红色文化石和旧物陶缸在《纪念它》、《最后一个鸡蛋》中以不同的形式构成新的曲线图。一方面是文化石作为建筑材料,以基本单位拼成规则的矩形,另一方面,是抱有内心对于形式的改造冲动,文化石的表面被处理成不规则的质感。






最后一个鸡蛋 陶缸、文化石 300 x 300 cm 2016


下行的可能不是死亡

 

作品中出现的曲线图,大多呈现极大的波动或干脆呈现下降趋势。这与展览标题“最后一个鸡蛋”并置来看,似乎形成了某种甚为悲观主义的倾向,甚至是漠视的情绪。但在赵要看来,展览更具有某种未来感,曲线图的功能性就是从对已有数据的整合和阅读中,形成对于未来趋势的认知。




同时,在对作品的阅读中,还隐藏着对习惯性认知的挑战。反复出现的波动极大或向下的曲线图,并不简单指向某种单一衰弱或死亡的趋势。潜意识在常规假设的这种下行的趋势,会根据数据图内容的变化而发生反转,如曲线指向犯罪率下降等。赵要认为,只要有节奏波动都具有某种生命感,而生命其实并不是简单向下的趋势。


这一展览经历了大半年的准备,与北京公社上两次个展时隔四年,但延续了赵要近年来的创作思考。作品《很有营养》中,通过特制材料喷漆并烤制的动作,与之前在四方美术馆“山中美术馆”中展出的装置作品《宇宙黑在旋转》存在紧密的关联。




宇宙黑在旋转 2016


一块覆盖了“宇宙黑”的黑色方块被安放在全自动的双轴太阳能跟踪器上面,依靠现成物本来的结构,完成对于太阳的追踪运动。宇宙黑是奔驰汽车的191 #颜色。这种将色彩命名的方式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很多名称被赋予了与自然、社会的关联。将单纯的色彩视觉与取名后的语意联系,会从一个侧面诱发了人对于思维情节展开的倾向。“最后一个鸡蛋”的展览构思就是沿着这一线索推进的结果。




金刚 2016


不发明某种形式

赵要一直对于个人对某种形式感的发明带来诸多改变保持怀疑态度,其更多的个人创作还是从对集体性意识的分析和判断入手。建立在观念、经验、认知的影响之上,而从集体经验中完成提炼。但其同时保持对于某种形式感的界线及来源方式的敏感。






很有想法的雕塑  2016




很有想法的绘画 2015


在长时间的推进中,进入了从认知层面向更为抽象的理解方式发展。在其早期创作的《很有想法的绘画》、《很有想法的雕塑》、《伟大的表演》等作品中,可以窥见,赵要从美术史和创作本体的问题出发,提出质疑,而在《奇迹》、《万物有形》之中,分别使用了机场的卫星图和刀模作为图像来源,已经从由问题出发的讨论推至带有强烈社会指向的单个图像。


万物有形 2014


同样“很有想法的绘画”系列作品的内部推演也可以说明赵要的这一变化,从最初直接使用游戏图像,建立极具形式感的图像关系,到选择具象图案经过万花筒完成转化等。






伟大的表演 2013-2014


在对集体意识的讨论之中,赵要的作品中也呈现了随着社会形态发生的集体意识的变革。在《奇迹》中,赵要有意选择了中国的机场卫星图。中国的机场图像丰富,早期受到苏联影响,其单跑道的形式极为常见,具有强烈的纪念碑感。机场卫星图背后的文化关系就是政治和社会环境下驱动的集体性选择与审美趣味,经过几十年大量人力物力,最终在地球上形成图像结果。而随着网络的发展,集体性行动的发展随着参与成本的降低而发生变化,在赵要看来,当下互联网中的所谓“个性”,恰恰是通过集体意识的参与而选择出来的。








奇迹 2014-2015


一键启动


赵要用“一键启动”来形容自己的创作。“按照常规的方法,我完全可以讲述所有素材背后的具体选择,而在物联网时代,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如何拥有,那就是一键启动。”




一次按键的动作,电脑就从关机状态启动,如果用程序语言来阐释其中的所有推进和细节,将是个浩大的工程。赵要通过对于关键核心的选择,如一种名为“宇宙黑”的奔驰车漆、抑或曲线图和蛋壳的组合,作为唤醒机制的密码,形成思考的连锁反应。






精神高于一切 2013


当被问及对于集体意识和社会问题的讨论是否会形成某种固定的思考方式时,赵要表示,这是创作语言逻辑不断浓缩的过程,如何在一键启动的过程,激发更大的能量场,是需要持续推动。




2012年北京公社个展“你看不见我,你看不见我” 展览现场 




2011年北京公社个展 "我是你的黑夜" 展览现场 

图片提供:北京公社

[地板:3楼] guest 2016-09-02 09:11:13
来源:凤凰艺术


视频专访|赵要 最后一个鸡蛋从内部破壳


对话“凤凰艺术”



▲ 艺术家赵要


Q:透过展览现场来感受展览题目“最后一个鸡蛋”,其鸡蛋它所覆盖的概念,跟内在和外在有很大的关系,你能谈谈其中的概念吗?

 

赵要:一方面,如果鸡蛋从英文来讲,它其实就是一个坏蛋、笨蛋的意思,所以它可能直接和理性有关系。为什么一个人是笨蛋?从理性的角度讲,他可能不够聪明。我觉得这个展览是在理性范围之内,把一种可控与不可控的随机性之间结合了起来。鸡蛋本身处在我们日常生活的经验当中,包括我们微信用的表情包,它们都是我们生活里很重要的一部分。所以整个展览是想尽办法把我们所有关于鸡蛋理性的认识、经验调动出来,成为提前看这个展览的一个准备。








▲ 很有营养  2016 碳酸钙、矿物颜料、光固化树脂 尺寸可变

 

Q:刚才你谈到可控和不可控,就整个墙皮的效果,会发现其中有被加工出来的人们所熟知的经验,也有可能被忽视的常见的东西,这处在两种判断之间,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赵要:墙上的这些东西,是这个展览的主体。它怎么做的呢?我找了一个教授,他帮我调配了一种特别的材料,是用碳酸钙作为主要成分,加上光固化的一种树脂,相当于一种人造蛋壳。我觉得其中至少80%的成分和真正的鸡蛋是一致的,都是碳酸钙。然后我把它附着在墙上,当你剥开的时候,它也能露出展厅的白墙,而且那种脆的感觉跟我们剥鸡蛋是一模一样的,这其实是所有观众都可以去体验的一种东西。墙上这种曲线图,是我们选了七组对各行各业的数据分析,它可能是几年的或几个月的。我们通过对未来、历史的理性认知和对未来把控的思维习惯,将其利用起来。因为蛋壳这个材料的属性和易退性,当把它做在墙面上的时候,它就会随机地产生这种失控的剥落感。


▲ 展览现场

 

Q:这个正是你说的沉浸在作品中的理性?

 

赵要:我们通过理性产生了这种形式感,包括其中的曲线图,都是我们理性的一种情节。我们会有另外一种对不可控情节的依赖性,这种依赖性就像我们去欣赏一张抽象画一样,你会面对这种剥落感,包括展览中缸的那种自然肌理感,你会自然地散发出我们对审美的那种意识。

   

Q:你为什么会选择墙面进行附着,其中除了你刚才说到的鸡蛋的理性方面,还体现出了生活当中特别熟悉的一种经验。

    

赵要:我们就是要调动自身最熟悉,最日常的经验,并拿到作品当中来。因为所有的经验其实是建立在一种集体性分析体验、提炼的一个过程上。为什么一定要在墙上,实际上展厅和白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元素,我用鸡蛋这个东西跟它结合起来以后,我们会完全对白色产生一种生活感,让平时看上去的白色和空间,同时具有了营养感和生命感,我觉得这应该是此次个展作品最主要的一种体验。




▲ 纪念它 2016 文化石 190x285cm


Q:那地面上的这部分,你是如何考虑的?

 

赵要:地上的这些石头,其实我选了一种红颜色的在建筑外表覆盖的装饰材料,有的是平的,有的是不平的,不平的都是随机产生的这种感觉,也是不可控的。它所体现的是,人类对于这种随机性与自然的密切关系,包括为什么要用这种随机性贴在一个建筑的外表,从而充当一种装饰感。其实也因同样的道理,我们选取的整体看上去像表格一样,一块一块的石块,也是一种特别精确的切割方法,但又要在这种完全精确的切割方法里边,呈现不可控的自然的随机性。


▲ 展览现场

 

Q:在之前的资料中看到,你曾这样谈绘画,“我希望人们的关注不要仅限于对绘画本身,把注意带到绘画形式背后的感念上。”这种思考是不是也密切联系着此次个展的主题和观念,我觉这很有意义?

    

赵要:我可能更感兴趣的是在于我们如何去欣赏和获得一件作品的那种精神体验,或者是我们长期以往观看一件作品,或欣赏一件作品的方式和习惯,对此我会有一个反思的过程。但是这种反思并不是我要告诉你一套方法,而是去制造很多氛围和元素把它们集合起来,调动观众以前的经验,让每个人自身能得到一个自我的反省。关于这个鸡蛋,我找到了一个很好的谚语来描述它:“一个鸡蛋如果从外面破壳,它其实是一个毁灭,如果一个鸡蛋从内部破壳,那其实是一种新生。其实就相当于,我会把每个人内部的经验和信息都调动起来,从自身的内部产生一种突破。我觉得这才能获得一种新的体验,而不是从外部给你一个新的东西,把原来的那个东西给砸开。


关于艺术家



赵要 


赵要1981年出生于中国四川,2004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设计艺术系,现生活及工作于北京。自2005年起,赵要在中国当代艺术中逐渐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他的个展包括2010年泰康空间的“51平方: 3#赵要”、2011年与2012年于北京公社的两次个展“赵要:我是你的黑夜”与“赵要:你看不见我 你看不见我”、2013年佩斯伦敦画廊的“赵要-精神高于一切”及2015年在佩斯香港举办的个展“很有想法的绘画”。他的作品曾在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伦敦白教堂美术馆、英国卡斯雕塑基金会、荷兰波伊曼斯·范伯宁恩美术馆、巴黎东京宫、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艺术中心、美国卢贝尔家族私人收藏博物馆、美国伊莱和伊迪特布罗德艺术博物馆、乌克兰平丘克艺术中心、德国卡尔斯鲁尔艺术与媒体中心、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上海民生美术馆等多地展出。



[4楼] 艺术眼artspy 2016-09-02 16:25:05
来源:艺术眼


视频回顾 | #北京公社# 赵要:最后一个鸡蛋

我们现在为什么需要艺术,艺术到底要给人提供一种什么样的东西?

现在和未来,艺术还能为我们带来些什么?

这对艺术家来说是未知的,需要不断地去探索和突破。

就像鸡蛋一样,如果是从外部突破会是毁灭,但如果从内部突破,便是新生。


《很有营养》

碳酸钙粉末光固化后在墙面上形成一层人造的“蛋壳”。观众们剥落它,随着时间的推移,墙面随机裂变和剥落,露出里面的白色,一种很有营养的感觉……


《纪念它》

平行于地面水平线的一座衰微又低迷的纪念碑。


《最后一个鸡蛋》

9个破碎的蛋壳整齐地置于一块暗红色的石版上,陶缸上似乎有一片人类生活的自然痕迹,每个陶缸边沿曲折的线条犹如嶙峋惊险的山脉……


现代人身体里面似乎住着“两个人”,自然的人和理性的人。当城市文明建设一步步向前,人们在潜意识则里蕴藏着很多对自然、有机、生命感以及对于理性的精神依恋。这些蛋壳的形状都来自现代社会生活中分析报表的曲线,暗示着人类在精神上对世界产生的可控和不可控的认识……


赵要1981年出生于中国四川,2004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设计艺术系,现生活及工作于北京。自2005年起,赵要在中国当代艺术中逐渐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