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圈子艺术青年奖】委员专访:王晓松
发起人:Circleart  回复数:0   浏览数:1401   最后更新:2016/08/18 11:01:28 by Circleart
[楼主] Circleart 2016-08-18 11:01:28

王晓松


┃ 王晓松

艺术评论家

清华大学博士后

展览之外,注重以艺术家个案研究、文献编辑的方式介入当代艺术,曾作为《当代艺术新闻》杂志专栏作者撰写大量文艺短评。亦特别关注明清以来文化思想变化与当代中国社会进程之间的内在关系,目前的主要工作集中在对洋务运动时期物质文化和视觉机制的研究上。著有艺术评论集《视线之下》(中国摄影出版社,2016年)。


编者语


圈子艺术中心作为独立的艺术机构,在展览、研讨以及奖项的运营思路及执行中,始终希望不断改善和提升我们的水平,以扩大我们的视野。因此,我们渴望业内专家和学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甚至批评,使得我们的工作更加务实,以期对当代艺术的发展有所贡献。尤其是在《圈子艺术青年奖》奖项的设置和推进过程中,如何才能做到更加透明、公开、公正,更加能得到业内的普遍认可,都需要专家学者们的建议与意见。

因此,我们将逐一对第二届圈子艺术青年奖推荐委员会的50位委员进行采访,邀请委员们围绕当代艺术与社会进程、当下艺术生态、未来艺术发展以及圈子艺术中心作为一个民营机构应当如何更好地推动艺术与社会的紧密结合等方面提出看法。


▼以下为专访实录


圈子:在艺术与社会现实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的当代,您如何看待艺术的社会作用?

王晓松:做好艺术的事,作用自然会有,但绝没有吵吵的那么大。


圈子:当代艺术在关注社会现实的同时,如何与社会其它专业领域有更好的交流?

王晓松:(1)如果认可“专业领域”,就要弄清楚彼此之间的界限、对象和方法的不同,不盲从,也不装;(2)如果都“大而化之”,“交流”就是伪问题。


圈子:在摄影器材越来越普及的时代,影像艺术发展是否有新的方向?

王晓松:当代艺术的魅力恰恰在于不可预知性。


圈子:策展人一般与机构合作的比较多,请您谈谈艺术机构目前所面临的问题。

王晓松:互相有意或无意地不负责任是致命问题。


圈子:圈子一直注重艺术作品的社会性以及所呈现的问题性,因此我们主张在展览的学术研讨成员结构由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组成,从社会的角度讨论艺术。

请您谈谈对此的看法。

王晓松:(1)社会很宽泛,不同的知识都有局限;(2)多角度讨论是一回事,对象能不能落地则是另一回事。


圈子:最后请您给《圈子艺术青年奖》提出一些建议。

王晓松:(1)往届情况不是十分了解,但坚持做,可以产生想象不到的作用;(2)如上一问题所答,观念的艺术落地更重要,与其预设问题寻找证据不如分析材料发现问题。




让艺术融入生活,让艺术装点生活。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