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画廊新址首展开幕 “内宇宙”呈现有限探索中的临时节点
发起人:陆小果  回复数:0   浏览数:1781   最后更新:2016/08/08 21:58:32 by 陆小果
[楼主] 陆小果 2016-08-08 21:58:32

来源:雅昌艺术网 文:陈耀杰


活动现场杨画廊负责人与参展艺术家合影

  2016年8月7日下午4时,“内宇宙”群展在杨画廊开幕,此次展览是杨画廊搬迁新址的首展,呈现了aaajiao徐文恺、丁世伟、董大为、范西、高入云、孔令楠、厉槟源、林科、陆扬、孙研、温凌、UFO(吴珏辉、饶广禛、王志昂、尹曾惠子)+ 冯昊、闫冰、曾宏、詹翀、张新军、张永基、郑江等二十余位艺术家的作品。

活动现场杨画廊负责人与参展艺术家合影

活动现场艺术家厉槟源

展览现场观众在交流观展

展览现场观众在交流观展

展厅现场

  关于此次展览杨画廊负责人杨洋在谈到时表示:“新址的空间相较于之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光是面积上的变化,还有功能上也会有很大的调整,此次开幕展是我们团队自己策划的,因为刚搬过来,对于新空间还没有完全的熟悉,所以在展览的举办上采取的是相对比较保险的态度,之后会慢慢的更具有针对性,下半年,我们的展览主要以新发掘的艺术家为主,明年的展览主要是我们以前合作过的艺术家。”

户外展览空间

户外展览空间

  关于新址,杨洋在谈到时表示:“现在空间分为主展厅、户外空间、一个通道空间和一个多功能厅等几部分,其中,多功能厅将会展示影像作品和艺术相关的讲座等等,户外和小通道空间主要做具有实验性、先锋性、有意思的展览,艺术家的创作一定要是和我们的空间有关系的,我们的项目会比以前多很多,不会像以前只是展览,此外,空间硬件有很大的提升,比如恒温恒湿,可以过滤pm2.5,灯光、音响的配置等等,基本上是按着博物馆、美术馆的级别在做,现在的空间介于画廊和美术馆之间的功能,不能算是纯粹的画廊,这也体现了我们对于画廊、艺术的态度。”

  此次展览主题为“内宇宙”,分为三部分呈现:第一部分是物、虚拟物与宇宙的关联,第二部分是对自我生命和身体的体验,第三部分是对归宿的描述。

丁世伟作品 名称 陨歌 sc-B  年代 2015  材质 影像 尺寸 3秒循环播放

丁世伟作品 名称 关联2-1  年代 2015  材质艺术微喷、三明治装裱、ACP 尺寸 200 x 17.9cm  版本:6+1AP

  第一部物、虚拟物与宇宙的关联,分呈现了丁世伟、林科、徐文恺等三位艺术家的作品,其中,丁世伟的作品为《万物有灵》、《关联2-1》、《陨歌sc-B 》,《陨歌》是将一棵枯树每两个相邻节点的近千段树干枝条,逐一截面切割、扫描,得到738组影像序列、14464帧图像,进行加工并延伸的关于“生命”与“时间”的项目作品。它是一次已逝生命的回访,一曲再生赋灵的挽歌。林科的作品为《宇宙文件夹》,2010年的时候当林科发现他可以利用电脑界面来做表演录像,他做了这个视频,内容是在他的常识中“宇宙”的概念。徐文恺的作品为《道恩灯塔水母》,他利用程序模拟道恩灯塔水母神秘的生命特征,道恩灯塔水母是迄今已知的唯一能在性成熟后重返幼年期的多细胞生物,它是自然界中永生的证据。艺术家把它的生命特征转变成数字形态,试图在新的维度中模拟一种不死的生物,探索永生的矛盾性。

徐文恺作品 名称 道恩灯塔水母  年代 2010  材质 视频装置,程序 尺寸:尺寸可变  版本:5+1AP

名称宇宙文件夹  年代 2010 材质 1610, 录像 时长4:06 版本 5+1AP

  第二部分对自我生命和身体的体验,呈现了温凌、厉槟源、范西、张新军、郑江、曾宏、詹翀、陆扬、孙研、闫冰、张永基、UFO+冯昊等艺术家的作品,比如厉槟源作品《饭后》,他和妈妈饭后做了一个“夹苹果”的行为,后来他们把这些苹果吃掉了;张新军作品《舟》,这件行为发生在环形铁路,从黑桥一段可攀越进入的铁路开始。他用木舟和浆在一条铁轨上滑行,另一条铁路有火车运行,木舟的运动方向和火车相对。行为持续两小时,在铁路和马路交叉处停止。郑江作品《温度》,他在沙子里养了一些虫子,学名叫蚁狮,这是一种美丽又邪恶的“杀手”,它靠在沙土中做陷阱捕食猎物,吸食其汁液,抛尸,化茧,产卵,飞走,周而复始。同类如若靠近则互相残食。作品来源于青春期一段集体性皮肤病的生活经历,他想通过作品呈现的是对于个体成长与集体生活之间关系的思考。

温凌作品 名称: 小猫,54boy和P仔 / 年代: 2016 / 材质: 贡缎上数码喷绘版画 尺寸: 60 x 100cm;版本:8

厉槟源作品 名称: 饭后 / 年代: 2016 / 材质: 行为,图片/ 尺寸: 53 x 80cm(6幅)

范西作品 名称: 或多·少 1 /年代: 2012 /材质:艺术微喷/尺寸: 50 x 33.5cm版本:4+1AP

张新军作品 名称: 《抽屉脚》草图 / 年代: 2012 / 材质: 素描 / 尺寸: 38 x 53cm (3幅)

张新军作品 名称:舟/ 年代: 2012 / 材质:行为,录像—木,黑桥环形铁道/时长:09:48 / 版本: 5+1AP

郑江作品 名称:温度 / 材质:沙子,活体蚁狮,黑铁 / 尺寸:155x97x200cm

郑江作品局部

曾宏作品 名称: 学校 / 年代: 2009 / 尺寸: 260x180cm / 材质: 布面丙烯

詹翀作品 名称: 嗡 / 年代: 2016 / 尺寸: 160 x 120cm / 材质: 木板丙烯

陆扬作品 名称: 癌宝宝之歌/ 年代: 2014/ 材质: 影像 / 尺寸: 02:26 /

孙研作品 名称: 生长 11 /年代: 2015 /材质: X光片,锥子 / 尺寸:39.5x36cm

闫冰作品 名称: 行走/ 年代: 2014 / 材质: 鞋、黄泥、玻璃/ 尺寸: 54×51×24cm

张永基作品 名称: Exit / Enter / 年代: 2016 / 材质: 数字影像 / 尺寸: 尺寸可变

UFO+冯昊作品 名称: 光血管 Y / 年代: 2016 / 材质: 新媒体雕塑 / 金属,LED,控制系统,程序/ 尺寸: 可变

  第三部分对归宿的描述,呈现了高入云、孔令楠、董大为等三位艺术家作品,孔令楠作品《夜之域》,关于这件作品,她在谈到时表示:“人就是黑夜”人的黑夜包含无尽的想象,在这只有纯粹的自我,充满着无处可去的过剩的意识与抽象的表征。这是一个集体无意识的场域,一个剥离掉时间和空间的存在。人自在的漫游在这无尽的虚空中,不再被个人情感上的痛苦,欲望与执着所左右,人的精神与世界浑然一体,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孔令楠作品 名称: 夜之域 / 年代: 2016 / 材质: 布面油画 / 尺寸: 300 x 180cm

高入云作品 名称: I AM () AM I / 年代: 2013 / 材质:荧光颜料,投影装置,电机装置/ 尺寸: 可变尺寸

董大为作品 名称:尘归尘 3.0/ 年代: 2016 / 材质:纸上色粉笔,铝塑板/ 尺寸: 350x180x100cm

  在原因和结果的无穷链条中诞生,在混沌和秩序的交替中,进行着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能量转换,这说的是宇宙,也是我们自己。我们生活在时空中,每个人又是一个小宇宙,展览是有限探索中的临时节点,呈现一个虚拟物和生命体在时间和空间的消耗中留下的痕迹。

UFO+冯昊现场表演

UFO+冯昊现场表演

  开幕的同时,傍晚六点,UFO+冯昊还在现场进行了一场声光电交织的炫酷表演,据悉,此次展览将展至9月1日。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