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顺:创作中没有真诚,只有不断的怀疑
发起人:叮当猫  回复数:0   浏览数:995   最后更新:2016/08/05 15:13:16 by 叮当猫
[楼主] 叮当猫 2016-08-05 15:13:16

来源:活现艺术


观察力敏锐,热爱看侦探片的观众,一定会发现这次“包·当代”展览中,艺术家王思顺2009年的作品。这件名为《不确定资本》,才巴掌大的当代艺术作品藏身于展柜之中,在宝诗龙圆形唇膏盒和蜜粉盒的旁边,是由297个硬币所铸成的圆柱体,此次展出的是该作品最初版。

不确定资本,硬币,2009
定量钱币熔化并铸造成钢锭。卖掉,用卖来的钱全部兑成硬币再熔铸成钢锭。再卖掉,再熔铸……循环不止……


2016年7月30日,王思顺在chi K11美术馆和策展人刘品毓一起,从这件《不确定资本》作品隐而不显地与包袋共同呈现“艺术”与“资本”的力量开始,与在场的chi K11美术馆之友们分享艺术家从2008年到2016年个展“启示”之间,自己关于艺术的思考与创作。

策展人:你最近在思考什么?读什么书?
艺术家:最近基本上在思考接下来的作品。最近没有读书。

策展人:你对材质很敏感,如果以材质作为比拟,你会是什么材质?
艺术家:合金。

策展人:我在游览“启示”个展系列作品的时候,很直观的第一感觉,这些作品像是你自己的考古,这个考古依循的线索是“你”,具体点说依据“给你启示”的线索而被收集。很多人都有过捡石头的经验,然而你却选择既不讨论“捡石头‘这个行为本身的意涵,把石头以”启示“升华,具有个人性,也可以说是诗意。大抵,你是一个认同”艺术来源于生活“的艺术家?同时,你知道现在最流行的手机壳/电脑保护壳是大理石纹吗?

艺术家:“启示”,在圣经中被描述为“神借由创造,历史,人的良心,向人类揭示神自己”。我在全世界收集的长的像肖像的石头,它们仿佛是来自各种世界和地域、族类和身份、历史和未来的生命,以及其内在价值诸如神圣、高尚、丑陋、邪恶......汇集而成互相冲突和交汇的世界。

采取直接捡像肖像的石头作为作品,而不是依靠自己主观雕刻完成,这种被动的方式反而使自己更主动,使作品获得更多更丰富的可能性。各种石头在亿万年漫长的地质运动中被时间雕刻而成,更具有生命力。

我认同艺术来源于生活以及其他任何方面。

大理石纹在各种装饰中都出现过。我是通过将原石板打磨到3至4毫米薄,再裱在铝板上形成画面,独特的工艺制作能成为作品的美学形式。 最核心的是,我提供的是另外一种在“启示”系列作品系统中的观看和思考。不管是像肖像的石头还是抽象的石片纹理,都暗示着人的人格特征和内在价值,以及一种生命和命运的信息。按照《风景与权力》的角度,“万物都有面貌,可是我们学会辨认它们了吗?”


策展人:我在你过去的作品里看到更多的”你“,然而,近两年的新作,”你“的部分越来越少了,这变化是一种世故与妥协?
艺术家:我觉得和年龄有关系吧,年轻的时候容易自我和在意自己的感受。

策展人:在你过去的采访当中,你曾说“做艺术还可能是一种一定程度上获得精神自由的方式”,你还是这么觉得吗?
艺术家:一直这样觉得。只是在这个过程中,会衍生出很多需要平衡和照顾到的其他方面。但核心没变,创造就是自由。

策展人:在你作品里,少见质量轻盈的作品,有小的物件,那更像一个点子(即使是隐而不显的作品,也具有确凿的形态,《多巴胺之巅》这作品也是具有完整的叙事,即使是开放的结局),而大多数的作品,用色简朴(或者该说保留原物色),体积大。“具体”、“准确”、“实在”似乎是你作品的共性,但是,你要表达的是却是这些之外的,有点像是”弦外之音“,但也像是一种”幽默/玩笑“。同时,你曾说”我的作品涉及了雕塑,装置,影像等媒介和多种材料”,在多种材料创作之间,我没看到绘画(虽然有速写)。其实,有没有绘画,说明不了问题,但,在擅长的创作语言中,我认为最适合承载你的“表达”的载体是雕塑,你同意这个说法吗?
艺术家:严格意义上的绘画很少。装置和雕塑比较多。

策展人:你的早期部分作品都是跟梦有关的,以梦的情节作为素材,是一种“耽溺”、“回溯”、“自恋”的表现。而你的许多作品都是从你自己出发,鲜少看到外界对你的影响,最多只是触发而已。所以,在看你的作品集的时候,像是在看你所构筑的世界或者愿意分享的自己的碎片,请问你的世界观是什么?(至少不是颜色缤纷的,看你的作品集感觉用色很节制)
艺术家:如同作品所述,我对这个世界还是充满了困惑,我相信永远也没有任何其他人能真的明白和解决它们。

策展人:真诚是你创作的底线?
艺术家:一方面,创作中没有真诚,只有不断的怀疑。另一方面,如果绝对真诚的话,是没有底线的。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