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 | 石头之于艺术的普遍启示
发起人:天花板  回复数:0   浏览数:1725   最后更新:2016/08/03 18:05:20 by 天花板
[楼主] 天花板 2016-08-03 18:05:20

来源:燃点 文:周雪松


文 / 周雪松

王思顺“启示”

长征空间(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798艺术区)

2016年4月28日到2016年5月26日


王思顺在长征空间的个展“启示”,展出了他近一年在世界各地收集来的各种石头。展览海报将一座山的摄影图像侧立起来,形成了一个人脸的侧影。艺术家试图通过这个海报告诉观众:在这里展出的石头,也都像是人的脸。

王思顺,“启示”,展览现场(图片由长征空间提供)

展览主题“启示”似乎是对基督教《圣经》中普遍启示的借用。“启示”的原意是揭开或者把遮盖物挪去。在基督信仰中,启示是指神向人显明自己,使人可以认识他。在普遍启示(general revelation)中,神借着他所创造的万物向人启示神自己,让人类不仅可以享用、欣赏神造的自然万物,更在其中体会神创造的奇妙伟大。神的启示好比是光,受造的万物则好比镜子,当光照在镜子之上,镜子便反射出启示之光。“自从早天地以来,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借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罗马书》1章20节)

王思顺,“启示”,展览现场(图片由长征空间提供)

而人们观察神的创造,大到天空海洋,小到一个人或一粒石子,受造物之间常常带有一些联系,这些联系中隐藏着神创造的规律。因此当王思顺将他从世界各地收集来的形状各异的石头组合在展场的时候,带来一种众生相一般的景象——世界各地的石头和人一样,受到不同地域的自然风土影响,产生了各自不同的样貌。


在王思顺设定的“石头即是肖像”的规则之下,观众被导引进入了这样的想象。大部分时候这是容易的,这和人类的视觉联想规律有关,当人们面对一个抽象的图像时,人脑的优先选择即是将图像识别为人脸。这些像人脸的石头被王思顺挨个设定了编号,成为此次展览的作品,这与作品主题相关的神造论再度发生了有趣的关联。

王思顺,“启示”,展览现场(图片由长征空间提供)

“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创世纪》1章26节)在古代世界,人相信人和物的本质,包含在代表他的形象之内。在很多其他的宗教中,偶像之所以能够用作崇拜的对象,是因为崇拜偶像的人认为它包含了神袛的本质,神袛的工作就是通过偶像成就的。与此相对应的,在禁忌偶像的基督教中,神的统治工作则被视作是借着人类来成就的。作为神的形象的人,拥有神的本质,也作神的代表,他更像神,亦如神一般做事。1

王思顺,“启示”,展览现场(图片由长征空间提供)

如此,对于王思顺的作品“启示”而言,虽然我们看不到他对于作品任何施与力的结果,这些“像人脸”的石头,在“启示”的导引下却生发出了作为艺术作品的意义。这种意义和现成品概念或石头爱好者的收藏行为有关联,也有不同——通常认为的现成品艺术是利用人工制成的日常设计品作为艺术,在自然中由“神造”的石头是否可被视为“已造好的”(ready-made,现成品的原文)存在争议;和普通的石头收藏爱好者相比,他的收藏标准完全在自我的设定当中,显然不符合收藏圈的石头品鉴标准——艺术家被看作展览场域中的“造物主”,王思顺即是按照自己的形象和样式择选一些石头带入展厅。虽然这样的比喻可能会令一些保守派的宗教人士感到不安,但这一行为又是人按着神的方式行创造之事的力证,其行为本身也成为了一种“启示”。而这种启示亦可扩展到该展览之外更广泛的艺术展览现场。只是王思顺在这里的“创造”,毋宁说是借用,借用神造的石头成为自己的作品。他真正的创造,只是将神造论的概念移植到自己的作品当中,并将“人脸”作为观念的提示,引导观众进入想象。

王思顺,“启示”,展览现场(图片由长征空间提供)

遗憾的是,并非所有石头都那么像人脸,王思顺对这一质疑也坦然接受,并且宣称:“如果太像人脸也会感觉很假,我觉得只要石头有肖像的特征,或者有肖像的部分含义,就可以了。”这些石头当中还有一些是他买回来、经过人工加工的石头,对此他的解释是:“只要它带有石头的属性,便可以被我选择进入我的收藏。”这似乎又与“启示”相关的神造论有一定矛盾。包括展厅后半部,以石头原型翻制成的铜雕,以及将石头切割成的极薄的石片,虽然有着鲜明的“作品感”,也成为了整个“启示”作品之内美丽却多余的瑕疵,并未对其“启示”的主题和艺术观念提供任何有力的支持。种种冲突令他制造的关于“人脸”、“启示”的导引成为了一个被架空的理想观念。当艺术家设定的观念在创作中被自我消解的时候,看似创造了左右逢源的机会,实则令作品观念本身的力量大大消减。


注释:《旧约圣经背景注释》,【美】华盛顿、麦修斯、夏瓦拉斯著,李永明、徐成德、黄枫皓译,第十页“神的形象”。

王思顺,《启示 16.1.11》,铜铸雕塑,黄铜,55 x 35 x 21 cm,2016(图片由长征空间提供)

王思顺,《启示 16.4.3》,大理石,83 x 106 cm,2016(图片由长征空间提供)

王思顺,《启示 16.4.6》,大理石,144 x 87 cm,2016(图片由长征空间提供)

王思顺,《启示 16.4.1》,大理石,64 x 106 cm,2016(图片由长征空间提供)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