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香港《浮岛志》展览
发起人:宁静海  回复数:2   浏览数:1900   最后更新:2016/08/18 11:31:47 by laoaiyi
[楼主] 宁静海 2016-08-02 10:03:15

来源:当代艺术调查局 雅昌艺术网







7月22日,正逢夏季大暑香港汉雅轩推出了展览《浮岛志》,展出了郭熙+张健伶、龚旭、朱玺、冯晨、 洪丹、邵文欢、童义欣八位中国美术学院毕业的青年艺术家作品。展览由现任中国美术学院媒体城市研发中心策展部主任宋振熙以及策展人张骋联合策展,讨论所谓真实性论述的构建方式和创造力。

策展人宋振熙、张骋阐释展览目的以及介绍了在参展艺术家的项目或作品中能够感受到艺术家们对“叙事的真实”重新的描绘,虚造的线索和真实的经验穿插在一起,模糊掉所谓绝对真实和绝对虚构的边界,他们在面对历史读本、感知幻象、主客体转换、意识形态时所产生的创造力,将重新构建一种围绕不确定性所展开的论述,并置多个平行世界。


重构“真实”的欲望来自这个时代现实的经验给于艺术家们的集体课题。虚拟互联网的第二人生和现实生活的交合体验;消费社会的景观包围;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缺失和并置等,这些问题将人们的感知经验、判断力、创造力全部打乱,极其碎片化,走向迷失边缘。艺术家们希望在自己的寻找中,建立这一代人对“相信”本身的重新界定,以及对被给予的“已知”的逻辑重组,从而反馈现实生活中“遭遇”。


汉雅轩负责人张颂仁在展览现场介绍,不论是在行动还是思想想,策展人与艺术家们以“岛”为意象主题,呈现出一种乌托邦记忆与思考。“‘浮岛’即漂流在海上的一个移动着的空间存在。它不仅暗示着在航行中不断移动着的,进行抒写未知世界的航行者,同时也象征着在“不确定”时代里,那一点点希望和遐想。展览以虚构的“浮岛志”为主题,链接起艺术家项目和参展作品,将他们看作是“浮岛”世界的某种纪录和历史生产。同时,‘志’在这里的一语双关,也暗示着以艺术家们为代表的群体力量对“已知”海洋重新定义的志向。” 张颂仁谈道。




进入展厅,左起先是艺术家朱玺的两件装置作品《蜕变实验室》、《A.D.117》以及水墨绘画《被稀释的风景》。朱玺接受雅昌艺术网采访时谈及自己的创作源于留学意大利的一些感受,《A.D.117》是一件悲伤的作品,也是一件纪念伟大的作品。艺术家利用一个老旧的小提琴盒子,镶嵌了一块铭刻在铁板上的罗马公元117年的国家版图(罗马帝国最鼎盛时期横跨亚欧非三大洲)。中箭的战马绝望的回望,深陷在看不见的泥潭,只有历史的灯火摇曳。

艺术家冯晨现场介绍了本次展出两组作品《海盗》和《C》,其中影像作品《海盗》,讲述的是只有一只眼睛海盗的故事,艺术家将一只眼睛所看见的世界作为参照,并且让观看展览的观众看这部影像时也只用一只眼睛。艺术家为拍摄出近似的感官效果,还特别自创了一套拍摄系统,让一种新的技术挑战人们的视觉和感官体验,观众只用一只眼观看就能看到立体的影响,但是录像里的海盗在人们的眼里的世界却是平面的。

艺术家童义欣的作品是再造书籍,他将自己留学海外时在图书里翻拍的一些图片重新组合再编辑,以及将自己手机朋友圈中的图片进行采集。《故乡风景》是他从2013.0125 21:33-2014.12.31 22:28,两年时内,他把在手机上看到家乡亲朋好友发布在朋友圈关于庐山风景照片进行完整汇编。

艺术家洪丹的作品《记忆的空间》、《仿琥珀》,艺术家认为在一个影像无处不在的时代,绘画仅仅是对日常生活的旁敲侧击,目光只是擦过事物,仅仅去捕捉光阴投射在事物上留下的暗影。《仿琥珀》的画面影痕好似还在呼吸,富有诗意地呼吸,有时候如此黯淡。我们用诗意的考古学方式去挖掘那些残缺、腐蚀的事物,保护这些时光的暗影机器重量,还要使之发出琥珀一般的光泽,事物内在的幽微之光被召唤出来。

艺术家龚旭的绘画作品《断塔记之二》、《鸟人》系列,整体是在创造一个自定义的固有环境的产生到固有环境被破坏以及被摧毁过程的语言,而作品则包含了语言中所出现的旦夕祸福。“反神话”是这个系列作品的一条创作线索。神话对于当下语境来说,带有很强的“超时空”概念,可以说是只有发生在那个遥远时空的故事,加以包装后的当代版本。而这系列作品是对这些故事的编造,然后将编造后的故事,再进行一次修改,从而达到一种“假预言”式的创作目的。

艺术家邵文欢接受采访时谈到《一切仿佛从来未发生》系列作品,是其对传统文化进行另一个角度的思考。用素描的方式把传统山水画的山石写生下来,通过3D软件重新虚拟现实。在视觉上,合成后的山石具有摄影高度的重现,但这些山石形象似乎只有曾经在于画中。当下很多艺术家的写生更多的是根植与眼睛所见的表达,这种虚拟合成影像在根源上与写生却是相反的,但是摄影本身具有写生的再现性,更进一步突出了这种反逻辑式的矛盾。这个系列的作品不可能在现实中存在,但是又和现实、传统有着天然的联系。这种亲近的感觉又被眼前的一泓秋水隔开,山石变成了一座孤岛,似乎暗示这当下我们何传统文化既亲近又梳理的尴尬境遇。这个孤岛是艺术家的精神乐园,也可能是他很难抵达的理想世界。






艺术家郭熙和张健伶联合做的一个关于环游世界的航海项目,历经86天。艺术家张健伶接受采访时说,他们在出发前先撰写并发布了十二个将会沿着环球航线发生的预言。2015年3至5月,在86天的环球航行中他们追索巴斯·简·阿尔德与亚瑟·克拉凡的感性历程与神秘失踪,搜寻消逝的凝视和只身启程的背景,并作为见证者将沿途手机的物证带回大陆,在不同的展览空间他们依次揭开叙事的谜团。这次在香港展出的《大航海:圆周率日》是他们在航海中其中的一个片段文献,他们根据每天在游轮上收到的刊物《今天(Today)》,它以小时与分钟为单位来预测未来,《今天》是预言的最小单位,每年3.14日是人们庆祝圆周率日,恰巧2015年的这一天早晨9点26分53秒,他们把这百年一遇的机缘巧合记录下并形成了展示的文献系列作品。


据悉,展览将展至8月27日。



参展作品介绍


郭熙+张健伶

《大航海计划》,2014迄今,装置:录像、摄影、物件、文字、印刷、声音,尺寸不定

郭熙与张健伶于2014年夏天开启了长期合作《蓝色三部曲》,以“时代的颜色”作为核心议题展开创作,起始篇《大航海》以浪漫精神为基调,无限的浅蓝,凝视者的背影,消失在海中的诗人等意象相互缠绕。出发前,艺术家撰写并发布了十二个将会沿着环球航线发生的预言,它们不仅折射了通往主题的种种潜在路径,而且作为索引,牵扯出无限的文本与无尽的阅读。2015年3-5月,在86天的航行里,他们追索巴斯•简•阿德尔与亚瑟•克拉凡的感性历程与神秘失踪,搜寻消逝的凝视和只身启程的背影,并作为见证者将沿途收集的物证带回了大陆。在不同的展示时空中他们将渐次拨开叙事的迷宫,在文本-图像-物件的星团中呈现一千个人物的故事与他们各自的邮包。

本计划由想象力学实验室全程支持。

龚旭


《断塔记之二》,2012,布面 油彩 丙烯,190 x 340 cm

关于塔的作品,整体上是在创造一个自定义的固有环境的产生到固有环境被破坏以及被摧毁过程的语言,而作品则包含了预言中所出出现的旦夕祸福。“反神话”是这系列作品的一条创作线索。神话对于当下语境来说,带有很强的“超时空”概念,可以说是只有发生在那个遥远时空的故事,加以包装后的当代版本。而这系列作品是对这些故事的在编造,然后将编造了之后的故事,再进行一次修改,从而达到一种“假预言”式的创作目的。


《鸟人 - G之四》,2015,综合材料绘画,52 x 52 cm

《鸟人 - G之五》,2015,综合材料绘画,52 x 52 cm

《鸟人 - G之六》,2015,综合材料绘画,52 x 52 cm

“鸟人”是可以自由存在于自然、社会、政治等环境中的理想个体。同时亦是对这些环境都无法完全适应的进化的失败物,从而开始了其畸形的演化过程。代号G是鸟人中的一例。鸟人的最初设想是重新建立一个新的图像化的神明,功能类似于“雷神”(鸟首人身,负责天上打雷)。中国古代的神明最早出现于山海经的记载中(当时并未确认神的概念),包括龙王、西王母等等形象。当时的这些记载并未给予这些形象参杂太多的人性,在之后社会生活的不断演变下,神明、鬼怪、异兽开始有了类人化的趋势。而有意思的是对于神明的行为评价往往是凌驾于“人”之上的。神往往存在在一种无政府主义的状态下,去政治化的。在坊间巷尾讨论他们的事迹时却夹杂了很多人性需求,使得“神”这个族群在出现到演变的过程中日渐的世俗化,最后可以说是世俗生活当中各种政治形态及个人意识的高度提炼。

朱玺

《A.D. 117》,2009,铁、树脂、灯泡、提琴盒、金属,50 x 50 x 30 cm


这是一件悲伤的作品,也是一件纪念伟大的的作品。在一个老旧的小提琴盒子里。镶嵌了一块铭刻在铁板上的罗马公元117年的国家版图(罗马帝国最鼎盛时期横跨亚欧非三大洲)。中箭的战马绝望地回望,深陷在看不见的泥潭。只有历史的灯火摇曳。


《蜕变实验室》,2014,铁、灯泡、纸、蝴蝶、糖、玻璃、铜,85 x 65 x 25 cm

是实验室系列中的关于蜕变的部分,一只蝶蛹在实验烧品中慢慢蜕变,白色的糖提供水份,炙热的灯泡给予温暖。在一个看似满足了蜕变条件的空间中,要么破茧而出,要么就停止挣扎在戳破蛹壳的前一秒钟。


《被稀释的风景》,2015,水墨 纸本,126 x 135 cm

有多少人会面朝大海,喊出心中所愿。在放肆的呐喊中生成无数个贪婪的自己,分享且蚕食自己心中的风景。

冯晨


《海盗》,2014,单频影像,彩色,有声,6’41”,共5版

录像讲述的是只有一只眼睛海盗的故事,因为他只有一只眼睛能看见所以他说他的世界是平面。

展览时我要求人们只用一只眼睛看这部电影。因为我使用一种新技术来挑战人们的视觉和感官体验。观众用一只眼就能看见立体的影像,但是录像里海盗眼里的世界却是平面的。


《C》,2016,装置:纸、热感墨水,47 x 44 x 30 cm

我最近的作品试图用不同的材料来制作录像,不仅仅局限在用投影、电视和录像机。我感兴趣的是影像本身消失和显现过程中对于人感官的影响。所以我试验不同的材料,比如热感油墨可以通过控制外部温度做出改变。图像的变化使作品本身具有时间性,这个过程也使我重新思考录像与人类感官的关系。

洪丹

《记忆空间》,2015,综合材料绘画,60 x 200 cm


《仿琥珀》,2015,综合材料绘画,70 x 180 cm

在一个影像无处不在的时代,绘画仅仅是对日常生活的旁敲击,目光只是擦过事物,仅仅去捕获光阴投射在事物上留下的暗影。但这些影痕还在呼吸,富有诗意地呼吸,有时候如此黯淡。我们用诗意的考古学方式去挖掘那些残缺、腐蚀的事物,保护这些时光的暗影及其重量,还要使之发出琥珀一般的光泽,事物内在的幽微之光被召唤出来。

邵文欢


《一切仿佛从未发生之一》,2013﹣2016

3D虚拟技术及综合手段、明胶银感光在绢缎上

50x60cm(尺寸可变)

《一切仿佛从未发生之二》,2013﹣2016

3D虚拟技术及综合手段、明胶银感光在绢缎上

50x60cm(尺寸可变)

《一切仿佛从未发生之三》,2013-2016

3D虚拟技术及综合手段、明胶银感光在绢缎上

50x60cm(尺寸可变)

《一切彷彿从未发生》的系列作品,是其对传统文化进行另一个角度的思考。用素描的方式sketching,把传统山水画的山石写生下来,通过3D软件重新虚拟现实。在视觉上,合成后的山石具有摄影高度的再现性,但这些山石形象似乎只曾经存在于画中。我们现在的写生更多是于眼睛所见的再现表达。这种虚拟的合成影像在根源上和“写生”是相反的,但是摄影本身具有写生一般的再现性,更进一步突出了这种反逻辑式的矛盾。这个系列的作品不可能在现实中存在,但是又和现实、和传统有着天然的联系。这种亲近的感觉又被眼前的一泓秋水隔开,山石变成了一座孤岛,似乎暗示着当下我们和传统文化既亲近又疏离的尴尬境遇。这个孤岛是艺术家的精神乐园,也可能是他很难抵达的理想世界。

童义欣

«故乡风景»,2015,书 :精装全彩712页,15 × 23 cm

2013.01.25 21:33 - 2014.12.31 22:28,两年时间内家乡的朋友在微信上所发布的庐山风景照片的一个完整汇编。

«普通甜心»,2014,书:胶订平装 黑白88页,15 × 23 cm

一本诗集、一本不科学的小说。有关普通甜心、 决斗、 毒血症、 复印、怀孕、饮食、化学物质、死亡、医学统计、图形和表格。

«风速指示器»,2013,书:胶订平装 全彩 739页,15 × 21 cm

“从杜塞尔多夫到巴黎;从奥拉迪亚到卢塞恩;从北京到博塔普拉斯塔利;从魏玛到圣彼得堡;从宾夕法尼亚到西伯利亚。在«风速指示器»中你们会发现堕落天使、不明飞行物、火山喷发、飞行器坠毁、非凡的日落、艺术明星、猫头鹰餐厅、银贝壳、金冠冕、迷宫、超自然悬浮、海马、蜘蛛、生化实验、洗衣实验和所有的一切。一个科幻小说、一个爱情故事、一个笔者亲身经历的真实冒险的旅途日志。”

在翻阅位于佛罗里达州的大西洋艺术中心图书馆里的这些艺术库区中的每一本书的同时, 我用手机对这些书籍中的各种图片和文字的细节拍摄了相片和简短视频。与此同时,通过对图片语境的改变和对一些相片及视频进行简洁的文字添加,一个有着旅途日志风格的故事在即兴构建之中。在这个过程里所有这些材料都被即时上传到 Instagram平台。由此而来的这本739页的«风速指示器»是由这些帖子编选而成。

«对一头鲸的描述»,2013,书:胶订 平装 黑白 122页,15 × 23 cm


在这本书里,图像重复地展示鲸浮出水面的一个姿态,大多是跳窥,一个出于好奇心和互动意向的行为。事实上,摄于探险家理查德•伯德的第一和第二次南极远征,这些拍摄鲸探出水面的原始照片本身就记录了鲸与人相遇见的那些瞬间。在抹去部分文字的过程之前,原始的文本编制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伯德极地研究中心档案项目中海军上将理查德•E•伯德论文注册的收集箱索引。文字描述与伯德相关的南极远征的档案胶片的内容和其物质特征。远征人员向长长的地面裂隙里看去,人们在一架飞机下挖雪,乳胶上的刮痕和污垢,胶带上冲压出的数字,这些细节可能连贯地出现在一个段落里。文本为对鲸的沉思提供了一种背景感。

[沙发:1楼] guest 2016-08-02 10:28:51
《被稀释的风景》是抄袭孙逊动画中的一个镜头吧
[板凳:2楼] laoaiyi 2016-08-18 11:31:47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