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庆泰: 含糊不清里,有事情本来的模样
发起人:陆小果  回复数:0   浏览数:1290   最后更新:2016/07/21 21:24:36 by 陆小果
[楼主] 陆小果 2016-07-21 21:24:36

来源:ARTYOO 文:曹丝玉


胡庆泰纪录“行为”和“人的真实状态”,并把他认为很重要的事情呈现于观众。

但什么是重要的?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个挺难回答的问题,是个需要衡量的问题。

对胡庆泰来说,在这个答案中坚持真实是最重要的,所以他呈现给我们这个含糊不清的世界,以及这种含糊不清里,事情本来的模样。

  • 艺术家胡庆泰


曹丝玉=曹 胡庆泰=胡


跟观众表达那些我自认为非常重要的事情


曹:展览中的两件作品间,有什么关系吗?

胡:没有直接关系,都很独立。但又不能说它们没有关系,都是我做的,内在的思维方式上有共性。

胡庆泰个展“两部分”,“不适三节”作品现场,日光亭项目,泰康空间,2016年

  • 胡庆泰个展“两部分”,“弯道”作品现场,日光亭项目,泰康空间,2016年


曹:在触及到这种思维共性前,还是从《不适三节》切入吧。

胡:这件作品时间跨度很长。2012年我刚做完前交叉韧带手术,开始按医生规定做康复训练,做了训练视频的纪录。感觉恢复差不多后就没再关注了。2014年又开始感觉特别不适,所以纪录了一些身体的状况、感受和病痛的发展程度。再后来,2015年画了一张图,由于腿部肌肉受伤造成的力量分配不均形成的特定睡姿,呈现了这些动作。

  • 《不适三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运动(视频截图)》 行为 四频录像(彩色,有声)2012


曹:这三个时间点对应的三件作品,都是因为“腿受伤”这件事情产生的结果。

胡:对,跟腿部受伤、术后训练等等这些事情有关。后来集中在对不适状态的描述上,间断性地对这件事情的理解、感受和描述,像纪录一件客观事实。

曹:要从里面抽离出来,成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胡:随意怎么理解,这中间会产生妄想和猜测,我会观察自己有怎样的不适,也会观察有类似状况的他人,也会猜测别人会如何看我,会注意他们的反应。

  • 《不适三节—连锁反应之二:记录不适》8个页面(每页尺寸:14x10cm) 纸上笔记 2014


曹:观察这些行为和细节,想看到什么?

胡:不知道想看到什么,就是纪录

曹:这些行为对你来说重要到需要被纪录吗。

胡:很重要,这恰恰是我想说的。我认为它重要,是因为它在我的个人生活轨迹里,几乎超过了我对其他所有事情的注意。它的异样让我不自觉地去注意,随时会烦……它占用了我大量的注意力。所以,我在表达其它事情前有必要也表达这件事。

《不适三节—连锁反应之二:记录不适》(局部

曹:你通过这些事情强调个人经验吗?

胡:或许你会这样理解,我完全不强调,它仅仅是我对事物的表达方式。

曹:所以你关注的是外在世界于你身上产生的作用……

胡:不懂你说的意思,但不会区分外在和内在。

  • 《不适三节—三个缓解腰腿肌肉酸疼且适合入睡的姿势》127×75cm 纸上数码喷绘(Photoshop制图)2015


曹:是混在一起的。

胡:对,分不清这些感受(想法)是从何来的。不知道是来源于自己的想象力,还是对周围的感受。只能把它们视为一样的东西,很简单,就是把看到的,感受到的,认识到的,觉得重要的事情拿出来给你们看。

曹:产生一个结果的“因”有许多层面,捆在一起的。

胡:一件事情的产生肯定挺复杂,不是我说了算,也不是某个人说了算,它是很多复杂因素的集合。




“弯道”是一件我讨厌的作品


曹:“弯道”这件作品呢?它看起来更简单了。

胡:这是2014年我画的一段非常熟悉的路线图,它是一段很弯的道。这个“弯道”有点像“人走了弯路”这种概念。记录的是从我住处到六环外的外地车辆进京服务,然后再回到家的这样一段路线。因为我是外地车,只能通过绕行才能获得驾车的合理性,才可想去哪去哪。

  • 《弯道》 11张(每张尺寸:10x14.8cm)纸上AD马克笔涂画 2014


曹:但作品的呈现是直线性的,看起来很美观。

胡:这完全可以,但它的的确确就是一个弯道。然而现在看我并不太喜欢它,但这并不妨碍我展出一件不太喜欢的作品。

《弯道》(第1、2张)纸上AD马克笔涂画 2014

  • 《弯道》(第11张)纸上AD马克笔涂画 2014


曹:你对它的讨厌构成了这个作品的另外一面?

胡:或许是的,过了两年再去看,会觉得太过具体和明确。

曹:所以在把它拿出来的时候,又如何做到客观称述?

胡:作品在“那一瞬间”和“这一瞬间”是两个东西,这是我必须要对它负责任的原因,我必须如实的告诉你。




含糊不清,但隐隐约约又能看到事情原来的模样


曹:你会对你做的事情有“是不是作品”的怀疑吗?

胡:没有这样的思维,我只是呈现我想呈现的。是不是作品这完全不是我的事情。

曹:只关乎你认为重不重要。

胡:是,或者有没有趣。


曹:所以你对其他艺术家也会有一套“非作品化”的评判标准。

胡:不能确定但应该是有的。比如说我喜不喜欢这个艺术家,我是很清楚的。但是不知道这种“清楚”到底来自于哪个层面的判断。但一定也包含许多感性的东西,比如这个人的穿着和气质。

曹:完全没有包袱?

胡:谁会无聊到去琢磨有没有什么包袱呢?


曹:回到最初的那个问题,作品里的共性。在生活中,你对哪些事情或行为特别敏感?

胡:我不知道,现在无法区分清楚。一些事情会引起我的注意,让我意识到它可能有点异样,才会下一个结论,而不是因为我事先知道它有异样,才去注意它,这是我的逻辑。

曹:因为敏感,所以时刻保持变化,这也是你表达的一部分。

胡:对,表达很重要。我做所有事情无非都是为了表达。只不过看我怎么去表达。


曹:表达的内容来源于人的状态,或一举一动。

胡:是。

曹:是这些事情在你身上的折射?

胡:不能说是折射,因为折射是非常肯定的状态。我的状态很模糊,很多变。各个方面的问题,包括情感都在里面。含糊不清,但是隐隐约约又能看到事情的模样。


特别鸣谢:泰康空间



胡庆泰,1985年出生于黑龙江齐齐哈尔,2008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影像媒体专( 获学士学位),现工作生活于北京。个展:“日光亭项目/ 胡庆泰:两部分”(泰康空间, 北京,2016 );“胡庆泰项目: 哥哥/李钢/李燎/姜波/杨健/杨心广/曾宏/詹蕤”(空白空间, 北京,2013);群展:“Hack Space”(K11 ArtFoundationPop-upSpace,香港,中国,2016);“窥视秀”(长征空间,北京,中国,2015);“Copyleft:中国挪用艺术”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中国,2015);“内生外向”   (K11,武汉,中国,2015);“复调II ”( 南艺美术馆,南京,中国,2014);“自我的社会学”( 诚品画廊,台北,台湾,2014)“乡村诗学二——生长” (分泌场,北京,中国,2014);“八种可能路径 ” (Uferhallen,柏林,德国,2014);“事情正在起变化” (K11艺术空间,武汉,2011);“世界”(扬子江论坛,武汉,2011)




日光亭项目


始于2012年的“日光亭”项目以泰康空间二层展厅为场地,旨在为艺术家实现具有整体性和实验性的个人项目提供更加灵活机动的平台。2016年“日光亭”项目重启,一方面延续了对不同项目方案的差异性的尊重和开放的思路,另一方面则尝试以最大限度保留作为个体的艺术家在因地制宜时所带入的不确定感和连续性的结合,通过呈现艺术实验的复杂性以打开多样视界与丰富讨论。

返回页首